標籤: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何翻譯?


如果你問的是白話文的翻譯,網路上的回答是:

蒼天之下沒有一塊土地不是天子的轄地;四海之內沒有一人不是天子的臣民。

普,遍及;率,直、直到;濱,邊,邊緣。率土之濱:古時認爲中國四面環水,因而說沿著大地四周的水濱,指全中國範圍內。

但是我很不滿意這個翻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前半句我沒有異議,但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後半句的翻譯我是不認同的。

我個人感覺到奇怪的地方首先是」率土之濱「講的是地域之廣,」莫非王臣「就筆鋒一轉說」沒有不是天子的臣民「。這在我看來前半部分在講地域,後面就說人物,有點下句接不上上句的邏輯。尤其是」王臣「讓我感覺到就是特指臣子,翻譯卻譯為」臣民「,包含了百姓,這讓我覺得有牽強附會之嫌。

鄙人拙見是」濱「是通假字,通」賓「,賓客。

這一句話取自《詩經·小雅·北山》,描繪的仍然是分封制下的周朝,所以被天子敕封土地的」諸侯「,相比起作為「主子」的天子來說,他們更像是暫領屬地的」賓客」。

於是,我的翻譯是「蒼天之下,沒有一塊土地不是天子的;統領土地的諸侯,皆是天子的下臣」。

本人只是文學愛好者,以上是鄙人的一點拙見,望知乎各位大神斧正。


轉自百度貼吧。。不知道對不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一句被誤解了三千年的話說開去》

        ——鐵嘴高(焚硯燒書椎琴裂畫)2005.11.10

  凡學歷在高中以上的人,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恐怕少有不知道的。

  那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恐怕也少有「不知道的」:在網路上,在「百度」或google的搜索欄中,鍵入這幾個字,能找到許多的與此相關的解釋或評論,大致的說法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表明了「在奴隸、封建社會,天下是君王的【家天下】,【國家為君王的私有財產】」...等等、等等。長久以來,本人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理解,也是如此。

  近日讀《孟子》,至「萬章上.第四章」一節「孟子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我不禁嚇出一身冷汗來——自己錯了幾十年!

  原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後,還有一句【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才是完整的一句話。而這個《北山》的第二章,它表達的意思只是作者的一種抱怨,【都是君王的事,我卻特別累】(請參看文後所附資料)...

  當然,這樣的錯誤,不僅僅發生在我身上。事實上,這種錯誤,也不是現代才發生的——從咸丘蒙與孟子的對話,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在孟子那個時代,這個錯誤已經非常流行了。

  而不可思議的則是:孟子已經發現了世俗的錯誤並加以糾正了,而《孟子》做為《四書》之一,被國人讀了兩千多年,不但不能使這個錯誤得到糾正,反而愈演愈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作為儒家思想的重要罪狀一,許多的專家、學者,無不言之鑿鑿。

  ——看樣子,這望文生義、斷章取義、尋章摘句、一知半解...的毛病,由來已久;古、今的專家學者們,都難以倖免。

  長期以來,由於封建統治等"政治"需要,中華傳統文化被不斷的割裂、扭曲、或者被漠視。而絕大部分的"文化傳播者",要麼缺乏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宏觀把握能力,要麼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即混飯吃),要麼出於政治上的考量……,總之,在"文人、專家、學者"中,濫竽充數者居多。

  因之,中華傳統文化已經傷痕纍纍——誰來救救她們?

================

附1——《孟子》.卷九.萬章上.第四章(摘錄)

  ...咸丘蒙曰:...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

  【譯文】:咸丘蒙說:...《詩經》上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已經做了天子,請問瞽瞍(舜之父)怎能不做他的臣子?

孟子說:這首詩,不是這個意思。說的是【(作者抱怨)為『王事』而不能奉養自己的父母】。是說【都是君王的事,只有我有才能、更辛苦】。所以,解說《詩經》的人,不能因為文字(對文字望文生義)影響了對詩的辭句的理解;不能因為辭句而影響了對詩的主題的理解。要通過自己對詩的領會,去理解作者的思想;這才能懂得詩的真正含義。如僅僅停留在辭句的表面意義,那麼,《雲漢》詩中有『周餘黎民,靡有孑遺』就成了【『周』剩下的老百姓,沒有再活下來的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周』就沒有後代了。

----------

附2——《 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

  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賞析(網落資料)】:這是反映西周末期統治階級內部勞逸不均的詩。有人說作者是大夫,有的認為是低於大夫的「士」;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其身份都屬於統治階層。

  全詩六章。首章怨恨繁重的公差加在自己身上,給父母帶來憂愁;次章說同為王臣,卻勞逸不均, 自己差事特別繁重;第三章自我慶幸年輕力壯,還能應付四方奔走的差役;第四、五、六章連用十二個「或」字,兩兩對舉,具體揭示了勞逸不均的事實。詩人在這一系列鮮明的對照中,盡情地傾訴了心中的不平和牢騷,從一個側面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等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你們這是要把題主鬧哭啊,他明顯問的是英文翻譯。

我英文也不行,渣翻一下吧,all lands under heaven belong to the King, and all people live in land are subject to the king


land is my people is my


every thing belong to the king


推薦閱讀: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如何翻譯成英文?
我譯網翻譯服務平台的翻譯質量如何保證?
翻譯記憶開發利用的影響和價值是什麼?

TAG: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