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真實數據看,全球化真的給參與者帶來了進步嘛?

我們上學的時候似乎一直在宣揚全球化,但是現在特朗普上台和現在歐洲各國的保守派上台看,現在似乎又比較反全球化了。這個現象是有數據依據的么?或者是有社會統計數據依據么?

------------------------------------------分割線--------------------------------------------

題目不夠嚴謹,所以進行了簡單修改。

個人認為「進步「可以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維度去評判;也可以全球化進程中的」資源配置者「和」被配置者」的維度評判;


今天剛去聽了斯蒂格利茨教授的講座,談談我淺顯的一些理解。

按照大衛李嘉圖的觀點,是的,全球化會增加社會的總效益。

但是考慮到人口結構的問題以及從效用論的角度來看,似乎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更有利。

比如中國和美國,中國輸出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商品,而美國輸出的是資本密集型。乍一看,雙方都得利了。但是從效用論的角度看,美國主要是大公司獲得了全球化的利益,但因為效用遞減,效用的增加遠不如中國相對分散的利益分配來的多。

所以從1948年以來,社會生產率增長了238%,增長基本是穩定的,但進入70年代末以後,真實工資水平卻進入停滯狀態。。也就是說,在美國,全球化的收益,大部分分配到金融資本手裡,而對公民的改善很小。這也就是為什麼川普反對全球化的呼聲得到很多底層勞動人民響應的原因。但是,也不能說美國就沒有收益,金融資本和商業競爭力的大大加強也是一種收益,只不過普通民眾享受不到而已。

而對於中國來說,由於是勞動密集型,作為勞動者獲得的比例要明顯高於美國,所以全球化在中國,不僅體現在商業能力和技術的加強,也促進了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當然帶來進步。

沒有全球化歐美會免費給中國專利,教給工人技能?正因為全球化,中國作為工廠歐美必須把一部分技能傳授給中國工人培養中國管理人才才能完成產品製造。而生產商品的同時,周邊配套工廠也在慢慢學習進步。

關鍵在於,雖說資本主義全球化很多核心技術歐美並不賣給中國,否則完全資本主義地球早就是平的了


數據?

你看看手上的手機。如果是iPhone的,屏幕是康寧的,CPU架構是英國ARM的,CPU是美國的,零件大量是日韓台大陸的,代工廠是台灣的,組裝在中國大陸,銷往全世界各地。如果沒有全球化哪一點能辦到?

很多人大概是沒經歷過90年代以前,無論世界哪裡,電器都是非常昂貴的。全球化大生產,帶來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這麼多年,電子產品走入了千家萬戶。如果沒有廣闊的消費市場攤薄成本,沒有全世界各地供貨商參與競爭,比如手機,美國三億人造手機三億人買,現在一台手機成本3萬塊錢都不止。

甚至很多現代工業品,由於超高的複雜度,必須由數十億人的消費市場和人才研發,才有可能誕生。

在科學上,國際空間站,ITER,人類基因組,都是全球化的典範。

所謂歐美的反全球化,可以說是少數人受害大多數人收益,更重要的是這些所謂受害的人從沒發現他們的生活用品多麼便宜。工作遷移到發展中國家,帶動了大批人口工業化。沒有全球化早期日本台灣美國歐洲對中國的投資,中國現在還在上山下鄉。

請問發達國家工作流失去了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就不是人了?

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這是大大的話。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把「進步」嚴格的定義清楚。

有人認為方差擴大了,這是退步了;有人認為均值提升了,這是進步了。

更多的人看了一眼均值,看了一眼方差,不知如何是好。

誰也說服不了誰,聲音一個比一個洪亮,卻拿不出定義。

進步如果不能被客觀的定義,那大家的爭論只是玄思。


沒有參與全球化政客連投資拉動需求的執政方式都搞不懂,老闆們還在用上古時代的管理學經營公司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Donald Trump取消Visa Interview Waiver Program?
如何看待川普支持的新一輪廢除ObamaCare議案因票數不足宣告失敗(2017.9.27)?
如何看五毛和西方左派眼裡普世價值的符號,極左奧巴馬竟然哀悼讚美卡斯特羅,反而是被妖魔化的川普說了真話?

TAG:經濟學 | 全球化 | 社會公平 | 唐納德·約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