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如何做到「知止」?

知止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特別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如何做到這一點來讓自己擁有一個平靜理智的心態,從而更好的面對困難,實現人生的理想。


看題主的措辭,說「如何做到『止』」,似乎是題主理解錯了「止」的意思,題主的理解,把「止」往消極克制上說了,在這裡其實該往積極的意義上講。

「知止而後有定」句前面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當知此處的「知止」乃是知「止於至善」的意思。是說人如果要求學問,得先知道自己學這學問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謀份利,討個富貴,那就不必再學下去了,這門學問,是讓人到至善之境的。

朱子注「在止於至善」,「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

就是說為學的人,要立定志向,一定要達到存天理滅人慾的地步才為止。(現在的人多把「滅人慾」一語妖魔化,以為滅人慾就是要人餓死,其實餓了食、渴了飲都是天理,暴食、暴飲才算人慾;心思煩悶了出去散步是天理,把工作都不管了,成天在外頭晃蕩才是人慾。)

注「知止而後有定」,謂「止者,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題主要「知止」,就當下立定信念,自己不做成一個一等一的無愧於心、無愧於人的人不罷休便是了。


前人的註疏看看就可以,主要還是結合自身體會。在理解的時候,也沒必要過於咬文嚼字。

講白話就是說

幹啥事前先停下來,不要慌、不要著急,整理整理、集中注意力,在心平氣靜的狀態下,才能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謝邀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白話解: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然後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才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我覺得要做到知止,就先要放棄。放棄那些現在做不到的,不重要的事。

集中精力去做能做到的,重要的事。開始專註於一件事,養成習慣,又有收穫,心自然就能靜下來。

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生存與發展

補充想法

一是心智

百科上是心思智慧,我覺得兩個提問可以解釋

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

只有開發了心智,才能有所知。


我實在懷疑,你們到底認真讀大學沒?

止:處於,達到。(難道你們都把它譯作了「停止」?.......)

知止—盡其所能的去了解主宰事物的根本規律,直到碰觸到自己的局限。

————

今天再看,我發現我上面說這麼多,好像沒解決題主的問題,在搞明白什麼是「知止」後,那麼對於如何「知止」,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修身」。這是核心環節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為了「修身」


不請自來。

踐行過一段時間這個句子。真實現實中踐行過,差不多一年。

當時在做乙方項目,壓力非常大,然後一個老大哥為了給我心裡建設,給我說了題主的這一段話,半年多快一年都在踐行知止這兩個字。當時他對知止這兩個字的解釋是,知道事情終止的條件與形式,他的理解就是最壞結果是什麼,到最壞的結果後把這個事情給終止掉,不再承受。

回到項目,那我最壞的結果就是項目搞砸,第二期合同搞沒有,自己被解僱。這樣一看,跟我關係最大的,最多我就是被解僱咯,但是解僱我能重新找到工作啊。老大哥(公司領導)也明確說了,項目結束公司也不會怪我,開心就好。

那這樣心情就有底了,確實壓力沒那麼大。但是你知道的,在這種心裡下,一直暗示自己大不了被解僱,壓力小了的同時,慢慢會沒有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在壓力舒緩,項目成員(包括我)不會被我逼到瘋的情況下,慢慢少了那股氣,會過得感覺更不舒服,不是重壓下的舒服,是那種慢慢變喪的感覺。

這樣半年多,慢慢覺得並不開心。一直沒有找到原因,加上做乙方比較久,不想再做下去,同時有之前的客戶來挖我,其他行業的,所以辭職了。後面一段時間我覺得精神狀態不是很對,所以參考了一些網上的解釋,覺得把知止改成知道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也是我們做事情所希望的最終形態),再在現實中應用,覺得比較合適。

止,即是目標達成的條件,什麼時候達成什麼事情,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安排能有條理,也能定下心來。項目壓力大,如果你的目標是來做好項目,客戶滿意的,那麼你就應該在大壓力下找到最能讓客戶滿意的事情精益求精,或者加強溝通,哄好客戶,其他能擋則擋;如果你是來借這個項目鍛煉、培養自己能出去一起打天下團隊的,那麼在大壓力下,讓自己的團隊去找感興趣的、和項目有關聯的點去攻克,把客戶的壓力當耳邊風。至少在做事情的時候,你是心安理得的,有方向的。

很慚愧過了這麼久才悟出這個事情。共勉。


對於這個問題,根據目前的解釋,我是想不通的。朱子的說法」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我覺得並不能全面解釋《大學》開篇的這個」止「。我的解釋是這樣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目前的解釋認為「知止」就是清楚自己的人生歸宿,可若如此解釋,就無法開始依次完成「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因為大部分人無法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歸宿。

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單方向的直線,而是一個可以循序漸進的圓形,即「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而後知止」第一個「知止」是大方向的使命感,就是盡善盡美,就是孔子說的:「為君,止於仁;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當我們有所得、有所悟,會逐漸細化自己的人生目標,找到自己的人生歸宿。

其實也正如我們的教育體系,從小學到高中是義務教育,我們發現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進入大學接受專業教育,然後找到自己願意奮鬥一生的事業,進入研究生教育或者就業創業實現理想。

再舉例來說,小學的時候,我就把自己的目標定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一個目標一直激勵著我,每次學習上有所懈怠時,想一想這個目標就會讓自己安定下來繼續努力。這也可以說是做到了「知止而後有定」。到了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之後,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理想,希望通過讀研來實現它,這可以說是「得而後知止」,進行了一個循環。小學的時候無法像現在這樣對未來的目標如此明確,如果線性地來理解這句話,顯然是不科學的,唯有循環開來。


推薦王通的止學


知止就是確定奮鬥目標,知道你要達到的目的地在哪裡。用五行管理模式的觀點,知止而後為定,定為金,為觀念、為目標、為方向;靜為水,為心態,為制度;安為木,為方法,為措施;慮為火,為行動,為深思熟慮;得為土,為素養,為環境,為結果。依次相生,知止而後定,設定人生奮鬥的目標;定而後能靜,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靜而後能安,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安而後能慮,採取大量的實踐行動完成目標;慮而後能得,行動過後取得你想要的結果。而後設定更高的目標,再次循環。有想了解五行管理模式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18601209458。


不可則止。

在論語中,孔子說過兩次「不可則止」。也就是說,該停就停,不要勉強。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間。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這句話看起來像是廢話,但其實透露了孔子認為如何做到知止是不必要討論的。

因為《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鳥都知道自然而然停下來,何況人呢?

具體一點說,就是這樣: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別太過火了,過猶不及。

盡人事聽天命,天命不在,就隨它去吧。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得有自知之明,也得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能「謀其政」但可以「為其政」。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有了自知之明就知道自己該在哪裡停下了。

反正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可則止。


打坐,觀呼吸


學習、修道、自省是行,學什麼、修什麼、省什麼是止。止不是停止,更像佛教中的「持」。

至於說克制、自律的,也沒什麼大問題,但是不如前者精進勇猛。


這個和「持戒定慧,滅貪嗔痴」是一個意思吧。


先深度理解何謂至善!(很多時候,當自己真正理解了一個東東後,就會發現:這,不是我所需……)

然後,(如果自己認可這個「至善」的話)一切起心動念皆從「往這個至善的方向發展」為根基。

做到第二步後的那個境界,即是」知止「


謝邀。這裡的止應該是指克制慾望吧。慾望是人類得以發展進步的原動力。因此,有慾望然後去追求是沒錯的。題主問要如何擁有一個平靜理智的心態,其實關鍵在於時刻問自己「想要什麼」。現代社會,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會不停地嘗試,幸運的人,會在嘗試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不幸的,繼續嘗試,周而復始,然後迷失。因此,一旦找到心中「想要的」,其它的東西自然會被自身拒絕,自然也就不會迷失了。


推薦閱讀:

佛教徒上知乎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請問各位大德身邊有沒有佛教徒往生的真實案例?
因果輪迴是否是一種以暴制暴?
學佛為何還病緣不斷?

TAG:佛教 | 佛學 | 儒家 | 經典名著 | 《大學》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