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一碗陽春麵》的背景是什麼?

國內教輔說這是二戰後的困難時期,可是從細節看(比如清湯蕎麥麵賣150元)這很明顯是70年代的事情啊。小說也是80年代發表的。


日文維基給出的一杯のかけそば的日期是1972年の大晦日の晩,但文章寫於泡沫經濟高漲,日本全民無限膨脹,對自己走出戰後苦境的民族實力無比自信並把這一切歸於大和民族的堅韌的1980年代末。


查了半天,一碗陽春麵真的簡潔的只剩下一碗陽春麵了,這篇感人的短篇小說感動了無數人,背景卻空白的可怕,只有寥寥數筆將作者和年代介紹了一下,就開始直接給讀者煲心靈雞湯了,所以·在這我只能用我淺薄的推理和庸俗的偏見來給出答案,權當他山之石,歡迎各位打臉,那麼開始正題

小說作者的出生日期各大網站給出了兩個結果:1943年,1954年(我真是對本國搜索網站絕望了),那麼不管怎樣作者應該都是經歷過戰後,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還有70年代這個候選答案。 70年代日本並不是一番風順,1971年8月中旬,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對黃金不掛鉤,要求包括日本在內的西方各國貨幣升值,導致布雷頓森體系崩潰。日本將這一事件稱其為「尼克松衝擊」。日本經濟受到重大打擊,隨後1973年10月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然後中國人民所熟知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為了振興日本經濟採取了擴大內需的政策,導致股市和地價飛漲,石油危機則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群眾開始哄搶商品和囤積居奇,針對惡性通貨膨脹現象,時任藏相的福田糾夫說服田中角榮出台強硬的抑制政策,至1978年,日本CPI終於降至正常水平,在這期間日本經濟雖然在穩步提升,但波折不斷,其中艱辛只有當時的日本人知道。 再看看原文開頭:この物語は、今から15年ほど前の12月31日。1987年的十五年前是几几年?1972年,正是日本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的時候,這樣150日元的問題也解決了,接下來只剩下一個問題沒解決了:為什麼國內教輔講的是4,50年代? 這裡我要順便黑一下咱們中國在考據這方面的問題了,接下來圖片伺候

。。。。我的報喪女妖不可能那麼騷想干。。。

再來個老一輩人的:1月4日,新華社退休記者、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院特聘教授李竹潤,在新浪微博以ID
@老李頭06發帖稱:「1981年愚人節,某外電播(洋蔥新聞)發『消息』西點軍校學員學雷鋒,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我不加思索,便把它寫進文章(署筆名黎信)。直到1997年在《讀書》雜誌上看到李慎之揭露謊言的文章,才知道自己上了當。以後我在授課時經常現身說法,要學生引以為戒。本人對自已一切言論負全責,特承認錯誤、道歉。」

我私下想想,該不會又是那位先生看到這篇短文沒多想,覺得日本戰後到6070年代沒幾年一路風調雨順的就到了全民中產階級的水平,所以大筆一揮,袁督師十八磅艦炮一個實心鐵球糜爛數十里,不,《一碗陽春麵》創作於1987年。反映的是二戰後最初的幾年日本社會普通下層百姓的生活

杯具誕生。。。。。

以上分析都是我胡扯,若戲言冒犯到那位新聞界教育界宅界的前輩,還請見諒。還有歡迎各位考據大大打臉指正,謝謝。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這篇小說的時候,還以為是《青年文摘》的某位編輯胡謅寫的……看來日本人也有深諳此道的文人啊。


可以參考這個答案,150日元不奇怪,而且作者又不是沒經歷過戰敗後生活的財閥子弟,寫的東西不至於說是瞎編的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701976/answer/64121402


也偏個題

第一次看還是小學時,舅舅的高中語文課本有這篇。讀到母子三人碰頭吃面,相互鼓勁時,我和老闆、老闆娘一樣躲一旁擦眼淚。

那種堅強、窮而不卑、相信明天會更好的樂觀心態,讓我印象深刻。

哪怕過了20多年到現在,吃面時偶爾還會和老婆戲謔,「來,我們來吃一碗陽春麵」。

偏好多,摺疊把。


偏個題,一碗面寫的是日本70年代少數人的苦,發表文章的80年代末,估計是很大一部分日本人的苦了,此時煲心靈雞湯,確實是很有必要的


壺井榮是位女作家,代表作是《蒲公英》,裡面的名句是「須知你們是從被踐踏、被蹂躪里,勇敢地生活下來的。今後再遭踐踏,再遭蹂躪,還得勇敢地生活下去,卻不要再嘗那已經嘗過的苦難吧!」,和栗良平的《一碗清湯蕎麥麵》主題有點相似,一樣是面對困難,頑強堅韌,而且兩篇課文都在90年代選入過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會記混淆很正常。本身《一碗陽春麵》這個名字就是翻譯時搞錯了,現在《一碗清湯蕎麥麵》的譯法才對,大概當時翻譯時認為一碗清湯寡水面就是咱們的陽春麵了,其實蕎麥麵是日本的代表性食物,有其地方特色和傳統內涵,和我們的陽春麵蕎麥麵都有所不同。


二戰背景,裡面父親去世的原因應該改為殺人放火強姦不思悔改,被警察槍斃,這樣比較客觀


我記得還有個電影?是我看書腦補出來的嘛?已經忘記了,只記得當時讀文章的時候還是挺感動的

如果電影來看,應該是70年代最多了


看電影,應該是70年代日本


我是搜過來找到這個問題的,因為有些迷惑想跟對這篇文章有記憶的人說說

首先來說,這篇文章的作者都說是栗良平,但我中學時(九十年代初)語文課本里寫的作者是「壺井榮」;

接下來就是今天看到知乎上有人分享感動自己的故事提到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來這篇文章現在作者都寫的是栗良平,我就開始懷疑自己是記錯了,但嘗試著搜了下「一碗陽春麵 壺井榮」這樣的片語,發現不少教輔類材料上寫的《一碗陽春麵》作者是壺井榮;

然後我就陷入混亂中了,先是覺得課本上如果有過,那麼壺井榮還是栗良平這個問題應該有人發現過吧,於是我就搜索「一碗陽春麵 壺井榮 栗良平」,結果無所獲。然後再搜「壺井榮 栗良平」,依然無所獲;

現在我迷惑的就是:

一、這個作品創作者到底是誰?(雖然我記憶里是壺井榮,但我也比較傾向栗良平,但課本上為什麼出現過壺井榮)

二、是否有其他人跟我一樣記得課本上曾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壺井榮

三,如果的確課本上曾經作者是壺井榮,那麼課本錯誤的原因是失誤,還是因為栗良平的不良經歷而不便於介紹

然後我腦洞的是,這篇文章的故事是不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壺井榮寫過栗良平也寫過?


推薦閱讀:

有朋友能夠推薦幾個靠譜的短篇小說投稿網站嗎?
這篇短篇小說怎麼樣?
如何評價巴別爾、辛格、卡夫卡這些猶太短篇小說大家?
國內是否有運行良好的中短篇小說發布平台?

TAG:日本 | 日本文學 | 短篇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