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好在哪裡?

經常看到有人以聽古典音樂自豪,然後還要順帶貶低一下聽流行樂的。因為社會風氣導向,題主也是認為古典音樂更好一些。但是具體不知道好在哪裡?

音樂,繪畫 作品因為能傳達出作者的感情所以讓人稱許。如梵高的《向日葵》。那麼這算不算是評價藝術作品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

如果是,那麼流行樂不是也很能傳達出作者的感情嗎?比如Adele的someone like you

所以我想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就以聽古典音樂而居高呢?為什麼古典音樂更勝一籌?評價的標準是什麼?


作曲家在作曲時,除了零星閃現的靈感,最主要依靠作曲技術,作曲是一種理性行為,作曲家完成作品就像完成一個工作一樣。

音樂並不一定要表達感情,我們很難確定作者在作曲時有什麼感情,或藉由作品表達了什麼感情,因為即使作者確實藉由作品表達了某種感情,我們體會到的未必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感情,至多也就把握一個方向,悲傷還是歡樂;並非表達了情感的音樂即好音樂,不表達情感的即差的音樂。

在流行音樂中,我們之所以不會把一首表達愛情的歌曲理解成表達思鄉之情,是因為有歌詞,因為文字是語意明確的,而音樂語言卻不是明確的,尤其是古典音樂中的那些絕對音樂,首先你不能把那些音符翻譯成確定的語言(音樂語言的不確定性,而文字卻是確定性的),其次其本身包含的感情就不多,我們能從巴赫的平均律里聽到什麼感情呢?而平均律的偉大我們又如何能否認呢?

題主可能不太了解這方面,兩百多年前有關於音樂自律論與他律論的爭論,我這裡簡單貼一下自律論與他律論的觀點。

自律論美學:制約著音樂的法則和規律不是來自音樂之外,而是在音樂自身當中;音樂的本質只能在音響結構自身中去理解,只能從音樂的自身去把握音樂。音樂是一種完全不取決、不依賴於音樂之外的現象的藝術。它的內容不是外來的,不是獨立存在於音樂之外的什麼東西。它既不是情感,也不是某種語言、映象、比喻、象徵、符號。音樂的內容只能是音樂自身。音樂除了它自身之外什麼也不表達,什麼也不意味。因此,音樂完全是自律的。

「音樂不描寫任何情感,既不描寫確定的情感,也不描寫不確定的情感。我們更堅決的反對下列意見,即認為情感的表現能提供音樂的美學原則。」

但不得不承認「一切藝術毫無例外地有影響情感的能力,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音樂比任何其他藝術美更快更強烈地影響我們的心情……誰在痛苦激動的情緒下聽到或演奏音樂,那音樂會像創傷里加上醋一樣地影響他,沒有其他藝術能那樣深刻尖銳地刺痛我們的心靈」

(我對這段的理解,就像不同的人對冬天的感受是不同的,有人認為冬天蕭瑟衰敗代表失去希望,有人卻認為冬天代表希望,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事實上,冬天就冬天,沒那麼多感情甚至含義,這些都是人觸景生情,是人的聯想,而非冬天明明白白告訴我們的)

他律論美學:制約著音樂的法則和規律是來自音樂之外的,也就是說,音樂是受某種外在規律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是他律的。這是因為音樂本身體現著某種外在於音樂的客觀實在,即是說,音樂總是標誌著純粹音響現象之外的某種東西。這種東西主要是人類感情,這就是音樂的內容。正是這個內容的性質決定著音樂作品的音響結構、整體發展,決定著音樂的「形式」。

--------------------------------------------------------

雖然浪漫主義時期,有作曲家會努力用音樂去描繪、象徵一些東西,文學的,情景的等等。我們聽眾聽完有了情緒波動甚至被音樂刺激產生了聯想,卻也不敢板上釘釘地說作者就是表達了xxx/ooo的感情。誰能知道作曲家到底啥意思?我們又沒穿越回去問過作曲家。

而且這些「描繪、象徵」的部分並不能作為作品偉大的理由,在分析音樂作品的高下時,都研究樂譜進行分析,並不是在分析作曲家用音樂描繪了、象徵了什麼,表達了什麼情感,而是琢磨作曲家的音樂語言編織。

音樂作品,重要的是音樂語言編織的邏輯和藝術,並不主要為表達情感或什麼思想主旨。譬如說,大家最熟悉的貝五「噹噹當黨」,貝多芬通過這編織出一部交響曲,並貫穿整部交響曲,是交響音樂語言發展邏輯的典範。又例如像貝九這樣的作品,他對後世作曲家的啟示以及壓力,並不是因為它表達了崇高的理想,而是它音樂本身牛,作曲邏輯牛、音樂語言發展得牛。假使今人用一首流行歌曲表達了和貝九一樣的崇高理想,如果音樂本身沒有很高的水準,那它從音樂上也無法與貝九媲美。

因此,答案也出來了,古典音樂之所以比流行音樂高出很多,不在於它表達的情感或者思想內容,而是從譜面上分析,古典音樂的音樂語言發展,和弦的運用,轉調的邏輯等等等等這些純粹的音樂範疇的內容上比流行音樂高出很多。(不過,有差的古典音樂,也有好的流行音樂。)

很多人以為音樂一定要表達情感,也總有很多人看重情感而看不起討論技術的,認為這樣失去了藝術美感,其實片面了。不能忽略技術只談情感,也不能只談技術忽略藝術美感。

題主提到評價藝術作品的重要標準,我認為這其中一定包含一項:技術。技術是非常客觀的東西,那些能被一代代流傳下來傳世之作,爐火純青的技術是必要條件,當然還可以討論藝術性、自己領域內的啟示性、影響力。

縮小到古典音樂領域中,例如巴赫的平均律,莫扎特的歌劇與鋼協,貝多芬的鋼奏,交響曲與弦四等等都十分有技術含量,並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給後世作曲家以很大啟發。

如果題主非要從情感體驗角度討論,個人體驗覺得古典音樂帶給我的情感比流行豐富,因為流行「限得有點死」的,當俺聽了周董的《聽媽媽的話》,我只能想到母愛,不能聯想到別的,產生別的感情了=。=

另外,古典音樂並非是過去的流行音樂,這是很多人的誤區。因為把流行音樂的定義搞錯了,流行音樂是商品音樂,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娛樂化,便於大眾更好接受,傳唱度高,藝術性居於次要位置。顯然古典音樂不符合這些特點。首先,莫說在古典主義時期,古典音樂通常是貴族們的消費品,大眾聽不到,到貝多芬以及後來的浪漫主義時期,儘管大眾能聽音樂會,但也不像我們現在時刻能聽到周杰倫、鳳凰傳奇的音樂,沒「流行」到這個程度。其次,嚴肅音樂,追求在作品中技法完美追求藝術性,嚴肅音樂更具學術性,這和流行音樂不同。

至於流行音樂等到一百年之後就是古典音樂的說法,我也不認同。流行音樂中的精品被流傳下來,那也是流行音樂範疇內的,同為經典,分門別類放好就是,好比說邁克爾傑克遜和莫扎特,都是經典,但不會放到一個大類下去討論,如果有著述,那應該是兩本書分別討論。

最後,「有人以聽古典音樂自豪,順帶貶低一下聽流行樂的」的「社會風氣」,句子里挖個空的話,感覺古典/爵士/搖滾都能放進去;然後還有一種風氣就是,聽流行的鄙視古典/爵士/搖滾,說裝逼(雖然有些人的確裝逼……)甚至看輕/鄙視古典音樂作曲家。前者因為領略了大魚大肉,忽然發現原來麻辣燙真不咋地,開始鄙視;後者看到別人說聽這些東西就強行扣個裝逼帽,也是醉。兩種都應該適可而止,我自己既聽古典,也會聽ACG音樂的,高大上的滿漢全席我能吃,給我根油條我也能啃。我的態度是這樣:喜歡流行咋了,喜歡就喜歡唄,但是客觀存在的藝術價值高下得承認,不然就有點那啥了,對吧w


其實從感情上來看,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並無本質區別。同樣的表達情感,只是方式不同而已。現代人更容易接受流行音樂表達感情的方式而已。

古典音樂好在哪兒?這麼說吧,彼時的古典音樂就如現在的流行音樂一樣,每年創作的音樂何止千千萬萬。可是二三百年的時間,大浪淘沙,留到現在的作品,都經歷了一代代人不一樣的演繹,經過了一代代人的檢驗、受到了一代代人的共鳴,方才有留下的可能。所以你只要用心聽,聽那些公認的經典的曲子,總會在某個時刻、聽某個版本的時候,感受到它純粹的魅力。那麼多的經典,總會有一些可以打動你。

流行音樂其實並無不同,只是你現在回想二三十年前的歌曲,已經很少有人還在不停的傳唱而不停的製造新鮮感了。當然,假以時日,總會有一些好的曲子流傳下去,進入經典的殿堂。那當然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古典音樂就是二三百年以前的流行音樂,在作曲技法上,要比現今的流行音樂複雜,寫旋律靠靈感,配和聲靠天賦,沒有古典樂和流行樂孰高孰低的差別,每個人的喜好不同,能聽得懂,引起共鳴,發自內心地喜歡就好,喜歡古典樂的人,通常也是喜歡繪畫和雕塑建築文學的,並沒有很高雅,這是一種自詡的標籤,無論怎樣,愛好廣泛一些,都是可以增加個人素質的。


推薦閱讀:

北思·為父親寫的一篇文章
4個月100篇乾貨文章,這也許是迄今最強的教程合輯
每周資訊|拉丁美洲藝術家在頂級拍賣市場上的前十排名
一篇遲到的序言

TAG:藝術 | 評價標準 | 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