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理解」?當我們談論「理解」時,究竟在談論什麼?
何謂「理解」?當我們談論「理解」時,究竟在談論什麼?如:當我說「我理解你的意思」時和我說「我理解了這個公式的含義」時,二者的理解是同一個意思嗎?同樣,何謂「不理解」呢?
或者是否可以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對「理解」這個詞,進行一下分析,從而澄清其用法呢?
雙方對對象的外延和內涵的定義完全相同的那一剎那。
理解個毛線啊?感同身受是扯淡。
真理解了早就閉嘴了,多說一句理解了,說到底還是在試圖搶奪話語權。這個問題可以很深入的思考。甚至,要完全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理解人類的智能和意識。
但我們也可以藉助一些模型,先簡單地思考一下。究竟什麼是「理解」。
從信息的角度看,一段信息被編碼成某種樣子,這種樣子可以是抽象的符號,也可以是具體的圖案甚至人體動作,總之,信息的載體是多種多樣的。而理解這個信息,就是從信息的載體中進行解碼,重新把它還原成未編碼之前的狀態。
也就是說。理解一句話,一段手語,一個眼神,一幅畫,就是從這句話,這段手語,這個眼神,這幅畫中解碼出信息來。而這個信息載體所承載的信息是哪裡來的?是別人編碼進去的。
但問題是,有時候可能沒有任何人編碼,我們也能從中解碼出信息。比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一座長得很像辣椒的山峰,我們會從這座山峰的圖像中解碼出「辣椒」這個信息來。而這個「辣椒」信息顯然不是大自然編碼進去的,而是解碼者賦予的。
而且,信息的編碼者所編碼的信息,很可能和解碼者解碼出來的信息不一樣。我說「今天月色真美」,有人解碼出「因為佳人相伴,所以心情好,所以看月亮很美」,有人解碼出「今夜無雲,圓月當空」,有人解碼出「這人又在假裝文藝青年」。可以說,解碼者所理解的信息和編碼者所要表達的信息必然是不一致的,除非解碼是編碼的完美的逆過程,但這不可能做到。甚至同一個人都不可能做到。我自己讀我自己以前寫的文章,都能讀出不同的意思,更何況是那些住在我腦袋外面的其他人。
好了,現在我們大致知道,「信息」這個概念,對於理解「理解」這個概念來說,非常重要。那麼接下來我們可以問,「信息」是什麼?
就像物理學家說不清楚「場」是什麼,無論是哪個學科的專家,計算機科學、通訊科學、生物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等等,都在利用「信息」這個概念,但都很難給信息這個概念下一個全面的定義。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信息。信息是「生異之異」,信息就是意義,信息就是知識,信息就是計算對象,信息就是被表達出來的東西,信息就是權力,信息就是……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信息是什麼是一句話總結不了的。
以上差不多就是「信息」為基礎概念,以第三人稱視角來看待「理解「。如果從第一人稱來看待「理解」,其實我們可以借用「表徵」這個概念。那麼,理解大致建構於人類對世界的表徵的相似性之上。而人類之所以對世界有著相似的表徵,那是因為人類都是同一個物種,感覺器官、效應器官和神經網路結構大致相同。我理解你,差不多就是我表徵出了你的表徵。但這個一樣有剛才提到的問題,我的表徵出的你的表徵和你實際上的表徵是不一樣的,但只要差別不大,就能互相溝通。
表徵這個概念比信息稍微清楚一些,但也很難說清楚。用最簡單的視覺表徵為例,假設視覺表徵的對象是一把椅子,那麼這個視覺表徵就是以圖像的形式,把這把椅子的圖像編碼儲存在神經網路之中。這個「椅子圖像」還會與其他表徵發生關係,表徵之間還有層級關係。當我說我理解了某個圖像,也就是說我用眼睛看到這幅圖像,並將其和我腦袋裡已經有的表徵進行模式匹配。然後我發現,這個圖像其實就是「椅子」。這時,我就能說,我理解這個椅子的圖像了。大家不要誤解,我剛剛這裡提到的「我」的那些認知活動,其實全都是無意識的,不是大家有意識地進行表徵和模式匹配。
這個時候,其實哲學家在認知科學中的作用就能發揮出來,因為像「表徵」,「計算」,「信息」這些概念,本身非常複雜。而專業的哲學家較之科學家的長處,就是哲學家通常具備把概念理清楚的技巧和能力。哲學家可以從縱向的學科史的維度,橫向的跨學科維度來分析同一個概念,這往往對於那些還沒有建立起範式的學科有一定的幫助。當一個問題沒有問清楚時,自然也就很難有正確的回答。而科學家很擅長回答清楚的問題,但科學家相對不擅長把問題給問清楚。根據建構主義和關聯主義的理論以及我自己的感悟。
理解——是兩個人對話時,你從對方的對話中提取出信息,根據信息的映射方式激活記憶網路中的相關節點,並在自己的記憶網路中產生新的臨時的聯結模式,這個聯結能夠通導到你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你根據自己的通導深度,告訴對方你理解了,然後將這個聯結從記憶中提取出來複制到語言表達系統里,轉化為語言信息告訴對方,這樣一個過程。
說人話,理解——就是
我從對方說的話里尋找我原先存有的東西,比如對方說「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我從這段話里提取了力、主謂結構模式、物體、運動、狀態、因果結構模式,等等信息。這些信息之所以能被我提取,因為我原先的記憶網路和知識網路里存在這些對應的節點。
然後他們就相當於被映射到了我的知識網路里,我根據節點臨時建立了一種聯結。這個聯結會有通導性,通導性就是他與你經驗性的節點存在的連接深度有多深,越深,你就越贊同,你就會越「理解」。比方說剛才提取的那個聯結,我會尋求這個聯結中每個節點與更原始節點的聯繫程度,這個過程可以遞歸。相當於是在不斷回憶,自我不斷確認這段聯結的牢固性。然後就是反饋的環節,你如何告訴別人自己理解了,把這種東西複述出來。然後,你理解了「理解」是什麼嗎?參考文獻不足,基本都是看知網論文得來的,還有自己的改編。從概念上來分析的話 每個概念都有自己的本意和意譯 假設你在聽到別人對你說「小心」的時候 你的大腦在零點幾秒就能分辨出「小心」 的本意,即:警惕、謹慎、留意等 此時意譯就為 我要提高警惕。
而造成不理解的情況其一是本意有歧義,比如經常看到別人說「日了狗」, 這句話有很歧義的:不理解這個梗的人會以為是把狗ri了,但又覺得荒謬,於是陷入了矛盾形成不了意譯。造成了不理解。
其二是比如班上有三個叫張三的人,老師點名張三回答問題,這種時候雖然本意很清晰(名字叫張三的),但是意譯出問題了(到底是哪個張三?)
理解的是建立在本意和意譯都清晰的情況下,才成立的。個人理解。推薦閱讀:
※通名、專名、限定摹狀詞三者的關係是什麼?
※一個從未感覺過疼痛的人能夠理解"疼痛"這個詞嗎?
※人是如何判斷句子之間的關係的?
※「是」為什麼是「是」,我們是如何理解這個字的?
※「詞語怎麼就有了意義」或者說「符號自身似乎都是死的,是什麼給了它生命」這個問題為什麼是重要的?
TAG:哲學 | 分析哲學Analyticphilosophy | 語言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