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核心思想是否已經和當今社會格格不入?

第一:改變與靜止

當今社會強調改變,奧巴馬競選口號都說 The Change We Need,認為世界是變化的,人需要不斷改變,但是儒學要天人合一,勸人先明明德,最終 「止於至善」,要內聖外王,然後要「知止後定」,這不是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馳么?相比法家的「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的觀點,儒學的這些核心思想不是顯得格格不入么?

第二:理性與感性

當今社會強調理性,但是儒學核心邏輯經不起推導,什麼叫理性,隨便舉個例子,比如「為什麼要有國家」 這個問題上可以說,因為人有求生的本能,而物質又是不足夠的,人出於自生需要去會去爭奪物質,攻擊他人。取得了必要物質後,又要去控制更多物質和更多其他人的生命,好讓自己有足夠的安全感,在這樣的「叢林」 中,不可能產生學術和藝術,因為勞動成果無法累積,生產力無法發展,更不可能低於自然災害和族群危機。於是所有人達成共識,將「傷害他人」的權利出讓出來,交給一個統一的集體和個人,讓他們照顧所有人,給所有人提供抵禦外敵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維護內部的安定團結,讓人有時間去發展生產力,於是形成了國家。從頭到位調理清楚,以人性開始,到國家落腳。

但是儒家的核心觀點多用舉例論證和類比論證,比如:「你看,老天是這樣,所以我們也要這樣;你看,大地是那樣,所以我們也要那樣」,「你看鳥飛一百里都知道停下來歇一歇,為什麼人不知道停呢?」,沒錯,熟悉的思路,觀察自然-總結道理-反思自身,問題是,核心邏輯不嚴密呀。比如我可以問,「老天這樣,你憑啥說它這樣呀?依據是啥?我覺得它是那樣的」,「為什麼老天那樣了,你就非要跟著它那樣?理由是啥?」,或者順著「鳥飛一百里知道停止人也該知道停止」,的邏輯,我也可以說:「豬雖然吃了一天一夜,任然知道接著吃,人也該和豬一樣一天吃到晚」,可見,這樣的論證方法初讀第一遍你覺得好像確實是那麼回事,確實應該和天感應一下,但是細讀,你會發現,完全沒說任何道理,只說了「你該這樣」,不能幫你分析「你為何這樣」,那這不是和宗教一樣的么?--- 「真主說了,你該這樣」。

當然,可以把這些感性思維和 「不可知論」 聯繫起來的,比如 「道是不可定義的」,它存在在那裡,人的認識是不全的,是片面的,任何人一旦對其下了定義,那它就不是「道」了,所以「道」和「天道」 就不需要定義,而且道在這裡是這個意思,在那裡是那個意思,到底是哪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我擦,現在這個強調以理服人的社會,大家比起一百年前來都接受了太多的理性思維了,我簡單問你個為什麼你就給我打啞謎,再問你一遍為什麼,你給我來個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打破沙鍋問到底,你指著桌子上的iPhone告訴我:「你看iPhone是有意境的,你什麼都要問清楚,要把iPhone的外殼給拆了,那意境就沒了」,我說:「我是來學習為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的,你給我說的這麼朦朧,我覺得完全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呀」。

第三:本不立道不生

常言道「本立而道生」,根本的問題探究清楚了,為人處事的法則就自然而然孕育而生了,這句話說的對呀,儒學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是充滿智慧的,但是它們的本,是無法論證的,以現代理性的思維出發,去探求一個無法論證的本源,是無法到達所謂「彼岸」的,是無法說服普通人相信的,更無法和今日的生活,當今的社會相應證的。即便儒學有很多充滿智慧的方法,但是由於根本不牢固,立論不清晰,推導不完備,所以他們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第四:帶著病跑步

從長期來看,歷史總是在反思與自我重塑中螺旋發展的,五四反儒,就是一個歷史自我反省的必然過程。為什麼會發生五四,這些問題不討論清楚就急著推廣儒學,這不是病人的病都沒醫好,換件衣服就要讓它往外面跑么?所謂的國學大師經常出來重新斷句,給大家說,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們說的所有問題,都是你們理解不對」。別給我操蛋玩文字遊戲了,你就是回到兩千年前把這句話給刪了,它五四還不是照樣要來。

五四口號是科學和民主,本質上來講其實就是對改變和理性的訴求。單純靠重新斷句,否定程朱,重新解釋四書,都是細枝末節的調整,無法從五四翻身的。人家得肺結核了,有些醫生卻給他開感冒藥,能醫得好么?他們太心急了,五四問題不徹底弄清,思想體系不重新改良,能這麼匆匆忙忙的給他加冕么?這人已經病了,需要好好治病,需要改進自己的體質。這些事情沒做好,大家就催著它下床走路,有的人還想他馬上跑起來。然後給大家說「快看,快看,他行呀」,「看它跑的這麼牛逼,再插個翅膀,它還能飛呢」,我說,大家這麼著急,這不是要要了這個病人的命么?

----------------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儒學,是否和當今社會格格不入了?現在眾人對它充滿希望,它能承當得起現在那麼多人對他的厚望么?那麼多的人喊什麼孟子的:「五百年必有聖人出」,那今天的聖人在哪裡呀?他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么?

PS: 以前自己很喜歡儒學,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接觸了一些其他東西後,發現越來越多的地方無法說服自己繼續相信下去,無法指導自己繼續向這樣做,書店裡把很多書翻來翻去,包括現代一些論述,都找不到所謂的答案,希望能繼續相信下去,但誰能幫我解答一下上面這些答案呢?


你並沒有體會到儒學的核心精神。

儒家的核心精神是仁,是積極進取,是厚德載物,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持,最近答了好多遍,就不展開說了。

應該還要加一個實用理性,這個是其它答案里沒有強調說過的。

這5點裡,12是普世價值,3是中國人更強調的,是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放到西方是需要的,但不是核心價值,4是儒學的獨特價值,但西方的科學和工匠氣質也是兼容的。所以這4點,都沒啥問題,有問題的是這個實用理性,這個是要用西方的科學理性加以改造的,但也只是改造,但也沒必要完全替換,畢竟中國人的感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在某些方面其實還是有優勢的,取長補短也就是了。

儒學的基礎不合於當下,要大幅度的向後退,退到保守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也就是說上面說的幾點還是要用中國人自己的儒學傳統來捍衛,而不是去拜西方的上帝;但用的方面已沒價值了,那就向希臘羅馬西方學,沒啥不好意思的,也是必須的。但潑了髒的洗澡水的時候,別把孩子也扔了去。

你說你喜歡儒學,但你可能走錯了路,儒學首先是一種情感,是對吾土吾民的喜愛與惻隱,是由此而生髮出的家國責任,是以此惻隱之心所發生出的一點善念,有此方有仁。沒有這份情感在胸,仁就是偽仁。體會到夫子的這份惻隱之心,讀論語才能讀的通。對於儒學,我亂翻過後,現在只讀論語,希臘羅馬基督教法學也都亂讀了很多,這些都是用,對儒學的仁心只有助益而無衝突,儒學為本,西學為用,是很自然的事情。清末的中學為體其實還是用上的,而現在的儒學為本是只關心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否能得到安寧,如此而已。


首先,儒學和題主所列的一二三四毫無關係。如樓上某兄台所言,槽點實在太多,幾乎沒有一句話是合理的。題主說喜歡儒學,我很懷疑連題主連四書都不曾讀過。

其次,題主的這一套思維,可以套進去一大堆東西。那麼在題主看來,宗教是與當今社會格格不入的,倫理學是與當今社會格格不入的,藝術是與當今社會格格不入的……這些都符合題主所列格格不入一二三四的條件。

第三,不管是宗教還是倫理學或者儒家,他們都從一開始就有足夠的理論和邏輯來為自己辯護。這種為自己辯護的理論和邏輯一開始是簡陋的,但它們從一開始就面對各種困境和對手,並且會有很強大的困境和對手。在困境和對手詰難中,都不斷發展,完善自身。至今已經相當完備。很明顯,題主的質疑甚至都攻不破最簡陋時期的防禦辯護。你最起碼可以利用一下儒家古今中外強大對手的詰難,但題主明顯沒有讀到相關的書。

第四,看得出題主很崇尚理性。那麼題主是否掌握了為理性辯護的理論或能力?即理性本身如何可靠?或者如何可能?

第五,我不認為一個人僅僅憑藉其對一物的印象就可以妄談此物的核心。

第六,沒有具體回答是因為,題主所理解的「是什麼」實在偏的太遠,而這種偏差,是稍微讀一點書就可以正過來的。


槽點太多,不知道怎麼吐槽怎麼辦~~~


首先為題主的求知精神點個贊!

至於什麼槽點不槽點的,我覺得那就相當於有人身體生病了他只需要說出自己的癥狀就可以了,沒必要還得用醫學術語來表達吧!

下面說說自己的看法,看能不能幫到題主。

1.我覺得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首先是人的生存本能,其次是皇權體系,最後才是儒家學說。

2.儒家學說相當於「天圓地方」,只是一種主觀認知,那只是個開始,我們需要的是對這個世界更加精確的認知,所以請加油哦!

3.儒家學說只是個「套路」,是以人的情感關係為核心構建的一個體系,而西方是以古希臘的愛智之學以真理為核心構建的一個體系。但具體的社會表現形式我們的卻是絕對權力,而西方的是契約關係。

4.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儒家學說不是「格格不入」,是不合時宜。


何必要想這麼多 ,我國古代的儒學本來就是要樹立自己的人格,信念,也就是所謂的價值觀,立身之本,處世之道,也許有的在我們看來不正確,可是子非魚安知魚之志。當代的我們更應該通過他來樹立自己的志,學之用之,這樣才能好好的傳承下去,中國的文化不會泯滅就因為有些東西式刻在骨子裡的,永不消亡。


這麼圓滿的自洽,我吐槽都不知道朝哪裡吐。

那個說只有儒教沒儒學的,什麼狗屁論斷。


是的。樓主說的對


儒學的核心在於鄉愿,在於教導民眾服從強盜的專制統治,

現代社會文明的核心是對公權力的約束,是法治保護每個人的個人自由,

一點淺見,


死扣的話,儒家思想之於西漢就早已格格不入了,但董仲舒,劉歆,二程,朱熹這群二道販子豈是吃素的?

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理學成熟後再無徹底的改革以適應新的社會思潮(貌似也不需要),所有明清的儒學改革都被斥為異端,在大眾中有影響的也就只有一個爭議不能更大的守仁心學。而之後需要改革儒學以適應新思潮時新思潮又提高了識字率,大家除了四書五經外又多了很多其他的讀物,所以現在才儒學給人以格格不入之感。其實拿孔孟套士林集權和拿孔孟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樣合理。


我就吐槽第一點吧,後面就不回答太多。

對於改變和靜止,誰告訴你儒家是靜止,沒有改變的思想?你讀過孔子注釋易經嗎?易經說的道理就是變化,易的解釋之一就是變化。《中庸》裡面也說,苟日新,日日新。

至於科學,大學裡面有句話叫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明白規律的道理,話說,規律不是科學?引力不是規律?

孔子《論語》儒學講的大多是倫理、哲學、政治等等東西,不是講科學的。


本來還想回答一下的~

看完槽點實在太多,實在沒法回答你的問題,不說四書五經吧,就把論語看兩段就可以~

知乎上面太多沒做了解,僅憑直觀感受就上來,提問的人,題住你這問題就不夠科學!


好好多讀書啊,這些都是在書上可以找到的,當你明白了儒家核心思想了你就不會這麼問了,四書五經好好讀一遍,你就不會這樣庸人自擾了


從來就沒有儒家只有儒教


推薦閱讀:

《大秦帝國》小說中曾有張儀兩罵孟子的場景,你怎麼看?
屌絲們所不知道的孔子——作於孔子2567歲華誕日
三教合一:「拿來主義」,是想拿就能拿的嗎?

TAG:歷史 | 儒學 | 儒家 | 儒家思想 | 思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