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界所說的「高音甜/中音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能不能拿兩個音頻對比一下?
高音甜,中音準,因為這種專業人士才聽得出來的,我們普通人不一定知道,但是放兩個音頻視頻對比一下,就有了參考對象
這句話是專業圈諷刺從50塊錢喇叭到50萬喇叭都這麼評價的HIFI胡X人士的。
小心琛嫂叫人砍你喔
(哈哈哈哈哈)(無間道哏)==
認真更:PMC 的 two two 系列就是它了不不不,題主你要知道,聽出高中低音的這些感受不難,普通人多聽一段時間也能聽出來,就好像讓普通人去嘗菜,嘗出菜的鹹淡是不難的,有心一點的多嘗嘗是可以嘗出鹽胡椒味精給過頭了還是給的不夠的,但是你讓普通人去說到底做菜的哪一步需要改進以及原因,估計是不現實的,這個是需要經過專門系統性訓練的。
只做出這種評價的我不相信是專業的音頻方面的專家,更多的是壓根沒經過系統訓練的所謂專家,寫的東西最常見的字眼就是「我覺得我認為」之類的,然後好多不明真相的群眾把他們捧上了天。
我更願意把他們比作大排檔里的大哥,咔咔造一口燒烤,說:「嗯,肉烤的筋道,好!」再咕咚一口啤酒:「嗯!這啤酒冰的恰到好處,好喝!」再往嘴裡扔一瓣扒好的蒜:「真TM爽!兄弟們你們說是不是?」旁邊一圈小弟和扒蒜小妹就「嗯嗯,大哥說得對,好吃好吃。」
下次再見到這種專家說什麼「高音甜」之類的,你就跟他說「嗯!這曲子,入口柔~一線喉!」然後長吸一口氣「嘶~」,「爽!」什麼放都比不上腦放,正如什麼補都比不上腦補,腦放大開,自然高中低頻達到和諧+_+
謝邀
這個怎麼聽著應該是燒耳機的黑話
因為這句子里的專業人士四個字我看著蠻彆扭的沒必要太當真(最近的暴走大事件好像也黑了一下)求摺疊電影《無間道》片段中換線前後蔡琴聲音是有微小的變化,後者更「亮」一些。具體我會上頻譜圖至於現實中的嘛哈哈哈啊哈哈
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這句話迷惑了你多少年
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發燒友對這句話實在太熟悉了。自從《無間道》之後,這種源於港台發燒玄學的定論更是流行。
我跟耳機工程師朋友討論這個問題,他不屑一顧地說:這是發燒友胡說八道,你把儀器調到3000赫茲高通狀態,剩下來的高頻全是吱吱嗤嗤的刺耳聲音,哪裡可能是「甜」的?你打到低通狀態,剩下一百赫茲以下,就是嗡嗡嗡,再低的頻率,比如20赫茲,耳朵幾乎聽不到。所以,發燒友說的「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跟工程師說的技術話語根本不是一回事。這大概是電聲工程師對發燒友總是無話可說的原因之一。那麼,發燒友說的高音低音中音到底是什麼呢?《哈佛音樂辭典》所定義的典型音樂範圍為:男低音:E2-C4,82.407Hz-261.63Hz男中音:F2-B4,87.307Hz-493.88Hz女中音:F3-B5,174.61Hz-987.77Hz抒情花腔女高音:C4-F6,261.63Hz-1396.9Hz
這才是音樂發燒友日常所說的三頻。△經典音樂參考書籍《哈佛音樂詞典》所以當一個發燒友說這個耳機「高頻甜」,其實只是在表達這個耳機聽女高音時很悅耳,而不是說這個耳機可以真實聽到蝙蝠或海豚發出的超聲波。那麼,怎樣的耳機能有這樣的效果呢?首先,當然是失真小。
失真大了,聲音會變樣(雖然也有人偏好某種失真帶來的甜味,比如單端電子管功放的偶次諧波失真)。其次,幅頻曲線要聽感平坦——不是一條直線,因為耳朵耳道會改變頻響曲線,所以真實的聽感其實是由耳朵與耳機共同作用的效果。此外,還有一種失真是互調失真,是不同頻率聲音合成了新的頻率,這對聽感影響很大,但是廠家不會告訴你互調失真的數據。不過,大信號情況下諧波失真低的耳機,互調失真通常也較小。高於8000赫茲的頻率,對高頻瞬態、透明感、聲場的開闊感,有明顯的影響。瞬態響音應好的耳機,可以更好表現高頻細節。在無損數碼音樂時代,對這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有了Hi-Res之類的標準,高端的索尼耳機幾乎都有Hi-Res認證,一些中、高端的國產耳機,比如1MORE的三單元圈鐵耳機,也有Hi-Res認證。
發燒友的聽覺評論,是和工程師的術語不一樣的。耳朵又不是舌頭,怎麼能品出「聲音甜」?說一個小女孩笑得很甜,也是用眼睛看到而不是用舌頭去舔的。即使是人工智慧可以造出阿爾法狗的年代,世界上還沒有什麼儀器可以測量聲音或笑容的「甜度」,所以,甜不甜,還是當事人說了算。發燒友說的三頻,和工程師說的三頻,也不是一回事。發燒友說「三頻均衡」,也是說聽某些音樂的時候「聽感均衡」,而不是儀器測量的「三頻均衡」,或者聽白噪音和粉紅噪音的時候不走樣。當然,有些古怪的現代音樂本身就是三頻不均衡的,這真不能怪耳機。
工程師不該對不懂技術的發燒友不屑一顧,要站在發燒友的主觀角度,去熟悉他們說的那些發燒術語,哪些是與技術參數有關,哪些是被催眠暗示的腦補。畢竟技術是為顧客服務的,耳機是普通人的消費品,而不是科學儀器,你不能指望普通消費者說的話符合工程師術語。
耳機的聽感比音箱更複雜。每個人的耳朵不一樣,耳廓和耳道的差異會讓不同人對同一款耳機評價差異很大。一些玄吹派的寫手,喜歡說聲音的「還原度」或者「調音完成度」,似乎真存在一個萬眾皆宜的客觀調音標準。耳機因為消除了頭部繞射、耳廓耳道影響(HRTF),而與音箱聽差異巨大,而大多音樂是為音箱聽音錄製的。耳機還有嚴重的頭中效應,聽起來聲音像是你腦袋中發出的。所以嚴謹的測評人不會說一款耳機有「聲音還原度」和「調音完成度」。任何耳機都不是完美的耳機的不同調音是在各種不完美之間的取捨,以迎合不同人群的偏好。你可能更喜歡女高音,他可能更喜歡低音大鼓,某些耳機可能更適合表現某類音樂。題主的兩個問題沒有因果遞進關係,因為一般來說聽感是用來區別兩種器材區別的,兩段不同的音頻……怎麼ab
對比是最好的辦法,但是是需要你親身體驗的。低端的系統跟高端的系統普通人聽一會也能區別出來,但是哪兒好需要多聽。HiFi這個東西到了高端很主管的,自己喜歡才是王道
還差一個低音穩
推薦閱讀:
※零基礎如何學習基礎樂理?
※給摩登天空的忠告:能賺的時候就多賺點
※為什麼最近 Ukelele(尤克里里)突然受歡迎了起來?
※英皇考級and西方鋼琴 注重對樂譜的還原度還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