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文書籍的封面,作者要標註國籍?
我發現這是中文書特有的現象,不知出於什麼目的非這樣做不可?而且這樣明明就會有很多問題啊(比如康德標德國,阿奎納標義大利,凱撒卻標古羅馬,都覺得哪裡怪怪的。
相當不成熟的個人假說,歡迎指正~
個人認為:主要是由於中國自古以來的寫作習慣導致了中文書喜歡標出作者的國籍這一現象。
假如題主所發現的現象真的存在的話(私未詳細考證題主所言現象),個人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的寫作習慣,即中國人在提到某個作家時傾向於加上該作家的所屬朝代,國家等等背景。
舉個栗子"唐代茶聖陸羽曾在blablabla..."這一點在不太"著名"的作家身上似乎更為明顯,比如張岱,孟元老,黃景仁等等(也許知友多對這三位了解,可是你上街拉個985大學生問問黃景仁是誰,他還很是有可能不知道)
而這一習慣個人猜測可能來自以下原因:1.中國人特有的(或許應說"比較顯著的"?)追求集體歸屬感2.中國傳統文學批評中"知人論世"的方法(詳細見下)3.文人炫耀自己學識的傾向(你說"少陵野老"就顯得比"杜甫"逼格高不是?你看我說: 喬治·奧威爾(英)是不是對於根本沒看過《1984》的人來說很高端?並且題主所說的情況貌似多發生在給小屁孩看的教材上,會讓小孩子有一種:卧槽這編者居然知道作者是英國人,好厲害! 的錯覺。)4.部分作者的中譯名不能讓讀者明確分辨其是國人還是外人,比如:馬克思,蕭伯納,薛定諤,王爾德,林肯(感謝 @宋力勰 和有哪些外國人的名字翻譯過來很像中國人?提供思路)還有幾點猜測,權當拋磚引玉1.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完整性的傾向(就是說我把恨不得把所有關於作者的東西都告訴你,但是限於篇幅只能作罷)2.普遍存在於中國編纂寫作中的考據傾向。傾向於了解關於某作者的全部背景,又不吐編者不快。(假如外國也有普遍考據傾向則此條不成立)3.中國文化中對概、范的喜好。就是說中國書籍中傾向於宏觀把握某人某事,從整體上蓋棺定論。話說一般格式是 《文章/書名》 作者(國籍,生卒年),很能大體把握一個人:你是誰(作者),你從哪來(國籍),你要到哪裡去(生卒年往往能夠簡單勾勒個人經歷)
說實話,我還真感覺
《君主論》馬基雅維利(意) 就比 《君主論》馬基雅維利 要高端,會感覺在文章中提到此人的作者更專業,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某種心理學現象吧(或許是因為我受中國寫作習慣影響較深的緣故?)———————————————分割線—————————————————————————第2點,知人論世 中提到了一點實際上,孟子這段話對後世真正發生影響的,正是「知人論世」的主張。它與「以意逆志」一樣,成為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
和
事實上,直到今天,無論現代主義以來的新興文學批評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遠,多新奇,但在我們的中小學課堂上,大學講台上,以及佔主導地位的文學批評實踐中,依然在主要使用著的,還是「知人論世」的方式方法。所謂「時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紹」、「中心思想」、「主題」等等,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無一不是「知人論世」的產物。由此足以見出孟子對於中國文學批評的深遠影響。
個人認為,正是「知人論世」這一中國傳統文學批評方法深刻造成了下面這一條反應鏈:
「知人論世」——————傳統上注重作者出身的寫法——————中文書上標國籍
而為何要標國籍?個人認為也正是「知人論世」這一含義所要表達的,就是為了方便讀者能夠在閱讀之前就對作者的寫作背景有一個勾勒,或者是能想像出作者的寫作大概風格,從而方便讀者理解文章內容。
舉栗子:《純粹理性批判》(德) 伊曼努爾·康德 著首先,會讀這書的人一般知道這是部哲學書籍,那麼看到「德」這個國籍的時候會自然的想到無數德國著名哲學家,可能會讓讀者感覺「這個本書在哲學這麼厲害的國家都有一席之地,肯定是本好書,要好好讀」的想法。但你要寫:《純粹理性批判》(俄) 伊曼努爾·康德 著……
不覺得有點怪怪的么?一種現實主義批判小說的感覺撲面而來……而對於小說文風來說,個人認為這種感覺更為顯著:
《XXXXX》 (哥倫比亞) XXXX·XXXX 著——估計是魔幻現實主義風格《XXXX》 (日) XXXX 著——估計會有點壓抑……《XXXXX》 (德) XXX·XXXX——可能會比較無聊……《XXXXXXXX》 (法) XXX·XXXX 著——也許充滿了浪漫氣息……
就算是如下的:《XX高級英語語法》 (英)XXXX·XXX——哦,原來是英語語法書《XX高級英語語法》 (西)XXXX·XXX——額……我還是去找本美國人寫的吧再例如:
《鹹菜的100種吃法》 (德)XXXX·XXXX——估計是數據流《鹹菜的100種吃法》 (法)XXXX·XXXX——估計是個人體驗流《鹹菜的100種吃法》 (韓)XXXX·XXXX——應該會很專業吧?《鹹菜的100種吃法》 (英)XXXX·XXXX——腐國的做菜經驗……這,可信么……《鹹菜的100種吃法》 (美)XXXX·XXXX——哇,看看美帝是怎麼用高科技處理鹹菜的《鹹菜的100種吃法》 (澳)XXXX·XXXX——喂,這是哪個中國留學生寫的論文吧?
……總體來說就是不同國家會給你不同的「刻板印象」,能讓你更好地融入某一種文體,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至於 @歸伶昌 提到的為什麼不寫成 (神聖羅馬帝國)阿奎納,個人認為不好讓讀者理解啊,神聖羅馬帝國和義大利相比,當然還是說阿奎那是義大利人能讓讀者在腦中想像出義大利的疆域,並且義大利的神學應該還是挺知名,能讓阿奎納寫的書一種「權威」或者「可靠」的感覺。
至於對一些有爭議的作家的國籍標註到底是按當代的劃分來,還是按照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的劃分來,個人認為,看起來更傾向於結合其著作類型和內容來標註。比如,哲學類書籍標註 德, 批判類的現實主義小說標註 俄 或者 法, 工業指導類的專業書籍標註 德, 高端信息技術書籍標註 美, 做菜類書籍標註 法,能夠給人相同可靠感。而 神聖羅馬帝國 這種已經不存在並且公眾知曉度比較低的疆域劃分還是讓位於 義大利 這種尚存並且更廣為人知的疆域劃分比較好, 普魯士 亦是如此。至於,前蘇聯,這個和 法蘭克 之類的劃分還是有不小區別的,解析見上。
畢竟文化的東西用文化上的疆域來劃分,還是比政治上劃分的疆域更有「文化」————————————————分割線————————————————————當然更多的還是由於中國古代就是喜歡: 國籍/籍貫+作者 這種稱呼影響的啦。因為不標國籍的話,會以為作者是中國人,我小時候就以為福樓拜和蕭伯納是中國人。
洋氣
細死覺得是個政府行為,文化方面要突出國這個概念,要不愛國愛黨沒有賓語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