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外華人在僑居國參政和當官的不多?

從我看到的一些資料和介紹來看,大多數海外華人一般都是埋頭掙錢或是專註科研,參政意願並不強,比如進入所在國文官系統或是去競選個議員之類的,不排除少數如駱家輝這樣的政治人物。但是整體參政意願比其他移民族裔都要弱。

為什麼受官本位熏陶這麼厲害華人會出現這種情況,雖然外國的政治人物或是官員不如國內的官兒這麼爽,但是取得一定地位,對已自身利益的維持或利益獲得都是利好。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所在國政治生態的緣故,如對於華人的排斥,還是華人本身的問題,比如只是想在所在國賺一把就走,希望有了解的同學深入分析一下。最好有真正當事人的想法。


首先呢 大多數國家早期都是排華的,華人地位不高,被打壓慣了,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泰國華人地位相當高,你可以搜搜,連著好多任總理都是華裔。

其他國家,比如秘魯出過華裔總理和議長,蘇利南出過華裔總統,蓋亞那出過華裔總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還出過一任特督是華裔,姓Ho-Choy。

還有非盟主席,Jean A-ping祖籍溫州。

說白了 其實還是國內媒體不了解,國內現在還有莫名其妙的排海外華人情緒。


因為老一輩海外華人大多出自閩粵台溫等沿海地區,這些地方常年遠離中原政治中心。俗話說山高皇帝遠,再加上地形崎嶇農業不如北方發達,重農抑商色彩不明顯,還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加持,所以南方商業的發展土壤都要好於北方;明代的資本主義萌芽就源於南方,反倒南方人進京做官的比例一直都不高。所以給人以海外華人不熱衷政治的錯覺。。至於90年代以後的新一輩華人,因為大多都是事業有成才移民出去,不像前輩們那樣,必須為了生計而強迫自己融入當地人群,所以他們對於當地的社會文化大多不感興趣,更不用說在異域他鄉做官了。

不過客家人是個例外,因為深居山區不適合商業,所以官本位思想比較重,在國外從政的華人有相當多都是客家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蓋亞那獨立後首任總理鍾亞瑟、蘇利南獨立後首任總統陳亞先、泰國前總理他信和英拉兄妹、英拉當年的政敵阿披實,全都是客家人後裔。


曾經在舊金山加州稅務局馬世雲議員辦公室里實習過的表示其實灣區華裔政治家也不少的

馬世雲的個人介紹可以看這裡:Fiona Ma


他們始終是華人,先天缺少家族政壇底蘊


悶聲做大死,等著被人宰。


推薦閱讀:

古代的二十八星宿是什麼?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塊平凡無奇的石碑,卻解開了古埃及之謎
《AC:起源》的主角,其實是個瀕臨失業的古代保安

TAG:歷史 | 華人 | 海外 | 海外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