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才能真正地享受學習,享受科研?

認識很多牛人,他們對於學習的態度讓我自愧弗如。自己總是覺得學習很辛苦,自從大學以來對於學習就是一拖再拖,直至萬不得已才開始翻書。工作時也是,面對繁重的工作以及需要學習工作相關的知識時自己經常想逃避。想問下諸位前輩,你們是如何做到享受學習與科研,並把它當做一種樂趣的?


首先,學習不可能是一種樂趣,而是工作的必須。學習過程是痛苦的,享受的只是知識變成工程現實並成功實用的那一刻而已。

以我學習PLC為例。雖然在學校里讀過,但可以說與沒讀過沒有什麼兩樣。然而當公司合同已經簽約,而且設計任務就壓在我頭上,連推脫的餘地都沒有。我只能硬著頭皮去學習,拿著一台樣機和各種外配模塊,看PLC生產廠家編寫的英文版技術手冊,只用了十天就把PLC的編程設計和電路配套基本完成。

進入職場後,每個人都期望自己能有較好的上升通道。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自己要有點真本事。所以,發現項目,以及有針對性的學習,就十分重要。

學習,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的惰性。

許多人在學習前發了誓要讀完某課程,但最後不了了之。為何?第一,說明此課程與他的工作沒有什麼關係;第二,說明此學習內容是可有可無的,與自己的前程無關;第三,就是學習不得法。

學習是要有點竅門,這竅門就是自己動手去做,而不僅僅只是想。例如學習單片機,就要自己繪製電路板,自己焊接元器件,自己去編寫單片機程序;學習PLC,就要拿著實物去學;學習ACAD製圖,就要真正地繪圖,並且自己去編寫圖塊庫,自己去編寫LISP語言配套小程序。

我剛到外資公司時,工程師們使用的ACAD極其落後。這裡面有點原因,原先的製圖系統是印度人設計的,裡面有若干典型圖控制原理圖,但有全套開關設備的結構圖,以及型式試驗的全部結果和測試報告。所以每安裝一套新製圖系統必須要本公司老總和德國總部批准才行。

但這樣一來,嚴重地拖了設計師的設計進程和效率。

作為設計師的我,實在受不了這種製圖工效。於是利用業餘時間,把ACAD和原先的製圖系統做了修改,利用ACAD的LISP語言配套了相關的圖塊系統和菜單,用一些自編的VC程序,把兩套系統完美鏈接。這樣一來,在我開發的專用軟體上,既能夠用ACAD製圖,又能夠讀取原先系統的數據,極大地加快了設計進程,兩全其美。

使用後,當然我的設計和製圖速度極大地加快了。原先需要2到3天的設計量,我只需要2個小時就能完成。其他工程師和領導很快就發現了我的新方法。由於公司的業務量很大,於是我把這種方法經過改造升級推廣到整個設計部門。再後來,就利用公司網路,製作了專門的網路版ACAD製圖系統,並且與網路資料庫鏈接,實現了多部門的製圖系統共享機制,以及元器件管理和查詢、車間生產接線圖自動生產和管理、售後服務技術圖紙管理和輸出等等。

在這裡,ACAD與EXCEL,還有ACCESS,以及SQL SEVER等軟體直接關聯,已經成為網管和辦公軟體的一部分了。由於外資公司的原因,這些軟體全部都是英文版,但配套了中文幫助文件,使用起來很方便。

作為設計師,出差很多,每周二到周五,幾乎都要出差。到了客戶處,當對設計方案進行展示時,客戶立刻就能發現我設計的ACAD製圖系統的優點,往往客戶會提出幫助他們開發類似系統。

這樣一來,我又在客戶處設計了N套類似系統,並且被客戶加以推廣。到了後來,這套系統與變電站電力監控系統直接關聯後,成為我們工作的必須。

在這個過程中我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享受科研的樂趣嗎?根本沒有,它已經成為工作的一部分了。只有在工程結束最後向客戶交鑰匙的時刻,在技術交接會議上,我有一種感嘆和依依惜別的感覺:客戶會修改入口密碼,我也不可能設置超級密碼,這是有違公司的管理規則的。從此我就再也無法進入系統了,只能與系統就此告別。

不管是軟體製作,還是工程設計,對於設計師來說,工程一旦結束,都有類似的經歷。不過,隨著工程量數量的增加,這種感覺越來越淡,但在內心世界,惜別的感覺卻一直存在。

其實,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在每個單位都有,不管是純工程技術層面的,還是工藝方面的,甚至是管理方面的,都大量存在。我們對這些不足之處習以為常,直到某日被某人提醒後才得以發現。

因此,善於發現這些問題,並加以改進,這就是有心人的和無心人的區別之所在。

要成為一位創新的有心人,個人的技術水平和動手能力起到關鍵作用。這種能力就來自學習和觀察。這裡所指的學習是帶著功利性的學習,而不是那種毫無目標或者超出個人能力的學習;這裡所指的觀察,應當是我們周圍的工作場所,以及工作對象。

這兩點很重要。用一句話概括,要善於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發現問題並加以改進,並從中獲得樂趣。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再學習和再教育吧。

=================

寫的似乎有點感情用事,僅供題主參考,笑!


家裡有三套房


把一個不喜歡的事情變成習慣,然後每次都會下意識的主動的去做它

但難就難在把一個不喜歡的事情變成習慣

我不知道最好的辦法是啥,我只能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今年大一

高考正常發揮來到了本省內最好的一所211

就像很多人都經歷的一樣

放縱、頹廢、熬夜、整天呆在宿舍睡覺、有空閑時間就去網吧上網、上課玩手機睡覺、基本不碰課本

渾渾噩噩的過了大半個學期

突然就很噁心很厭倦自己這樣的生活和自己這身皮囊

突然就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

以前也干過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事情 所以這次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基本上很全面的規章,並記錄自己完成的情況

然後給每周制訂了各分段時間應當做什麼事

除了上課,每天晚上會去圖書館自習兩個小時

去完成當天留下的作業以及預習

剛開始的時候 很痛苦

會有各種因素阻止著你去完成你的目標

例如宿舍其他人的生活習慣讓你無法按時睡覺,他們去玩的時候會邀請你,手機里各種app總是能吸引你的心

…………

這個時候 一定要堅持住

在痛苦也要堅持住並且去平定那些因素

我刪除了手機所有直播軟體和遊戲

qq換成了輕聊版(只能聊天的那種)微信關閉了朋友圈

註銷了所有網吧的會員

買了耳塞和床簾

在加上當時鄰近四級考試

想著高考一百三十分的人如果四級過不了該得多丟人

便重新拾起高三時那種狀態

所以一天一天的堅持下來

一個月還是兩個月補全所有課程的同時發現上課認真聽講已不是剛開始時那麼困難,總覺得老師講的比手機更有吸引力,甚至會踴躍的去提前佔座

每天吃完晚飯不自覺的就走向了圖書館

………………………………………………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愛上學習

但它確實帶給了我些許快樂

讓我在鄰近考試周的時候不用像別人一樣拚命補習而能抽出時間去看看電影(《無問西東》確實挺好看,很喜歡沈光耀)

讓我不用擔心自己會有掛科這種事情

對了

分享從知乎某個答案看到的一句話

對當初的我可以說得上是醍醐灌頂

_____我只在有自制力的時候愛自己。


學習是痛苦的。

把思考當做一種習慣,享受沉浸其中的感覺。


把學習當成一件功利性的事,享受學習是享受它能給你帶來的附加值。

我仔細思考了我的學生時代和現在的工作生活,真正稱得上是「享受學習」的時間段局限在初高中三年。那三年是我學習成績最好的時候。當時我享受學習,是享受好的排名、同學的請教、父母的讚許、老師的關注…

而當我跨入大學,同院系的同學之間差異變小,我突然發現我無論再怎麼努力也很難達到一個出色的水平,永遠在不上不下徘徊。同時,大學裡對出色的定義遠遠不止學習,這更加讓我迷茫。於是我同千千萬萬的大學生一樣,在考試前兩周努力一把敷衍自己。越敷衍,越沒有好的結果,越逃避對專業、課程的深入研究,何談享受?

之後我工作了,在一個一線城市,壓力激增——上一年我還是能拿壓歲錢的學生、小孩子,下一年我就成了拿著行業平均薪水、努力養活自己還要兼顧人情往來的工作族。

壓力使我恐慌,畢業的第一年末我仔細思考了我的現有能力、行業前景,還有房價,發現如果再這麼下去,我只能回家啃老(還有心理、社會地位上的不滿足)。於是我將工作需要的技能拆解、同時定下了一個副業,設定在未來的n年內要分別達到的目標。我開始有意識的提高效率,提升自己。

對未來的焦慮應該能讓大部分人行動起來,但分析、計劃容易,難的是高效率的執行。我先將年目標拆解成月、周、日目標,這樣才有目的性。然後預估時間投入,以10分鐘為單位對我的時間進行記錄,同時每周總結(總結是記錄的目的,否則記錄毫無意義),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提高效率變成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每個10分鐘都非常重要。

這個時候學習的心境已經和初高中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我逼迫自己學習,但至少也達到了目的,希望產生回報。

針對題主的逃避,我想說學生時代逃避是有用的因為短期衡量標準是成績。但是工作之後就不可以了,看題主意識到了自己的逃避,那就再想的透徹一些,想想永遠逃避的後果,就像我當初那樣把自己逼出一身冷汗。

以上是個人見解。


大家初中都學過一篇課文,梁啟超先生《敬業與樂業》,我記得我們背過其中一部分: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麽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當年被這段話折服,並且深信不疑。

「堅持下去,深入其中」


我曾在考研的過程中一度將學習視為樂趣。我簡單說說這種狀態。

首先,存在著一個個挑戰,這些挑戰,不能過於簡單使你完成時無法體會到樂趣;不能過難以至於讓你產生畏難心理(一丁點就是很大的阻力了)。然後,你戰勝一個挑戰獲得成就感。最後成就感驅動你繼續下一個挑戰。

循環。

為什麼說「一度」呢,因為進入這個狀態需要滿足上述條件。出來卻很簡單,比如被幾道題連續絆倒;比如中間玩了兩天,發現比起學習的成就感還是看電影更有意思。

可以看出,要維持這個狀態,既和挑戰的難度有關,也和個人的能力有關,還和每個人的心態和從成就感中獲得的樂趣大小有關。這就沒有可複製的模式了……

當然了,學習也可以沒有樂趣,養成習慣就好了。這可比從學習中找樂子簡單多了。

又提起考研了,煩,也不知道我考研到底涼沒涼……


有兩位非常牛叉的人,他們的經歷可能會對我們有點啟發。

(一)生物學家孟德爾

孟德爾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是現代遺傳學的第一人。孟德爾從小家境就不好,以至於孟德爾以後的一生都非常貧窮,他為了能夠有足夠的條件去研究豌豆雜交,就去做了牧師來養家糊口,有了牧師的收入保障,他終於可以安心的做科研了。

(二)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

格里戈里·佩雷爾曼(俄語:Григо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Перельман),1966年6月13日出生,猶太人,俄羅斯數學家。他是一位Ricci流的專家,證明了數學中一個重要的未解決的問題:龐加萊猜想

俄羅斯媒體報道說,1996年,由於認為評審人員資格不夠,佩雷爾曼拒絕了歐洲數學家大會授予他的獎項。他還曾拒絕一筆總額100萬美元的數學獎金

可是,格里戈里·佩雷爾曼其實生活非常拮据,甚至還是一個啃老族: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居住在聖彼得堡一處簡陋的公寓里,依靠母親每個月30英鎊的養老金過著拮据的生活。


從這兩位大咖身上,可以看到要想真正享受學習、享受科研,得具備兩個條件:

  1. 你熱愛你的研究方向
  2. 有其他途徑能讓你衣食無憂


這就跟高中時,你做出一道數學難題,然後興奮的要和周圍人吹比,看到不會做的同學主動跟他講解。那種激動,那種興奮,那種自豪,那種「為什麼我這麼強」的幻想,宛如吸食了鴉片。

這就跟足球運動員進球了,籃球員動員來了個大滿貫扣籃,你玩遊戲五殺了。

科研,對於科研人員來說,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我是名英語老師,教書十幾年了。也是兩個娃娃的媽媽和學校里的小領導。個人認為自己的心智還和孩子一樣。但我熱愛教學,所以再累的事對我來說都不是事!在工作中,難免遇到棘手的問題,我有一顆迎難而上的心!再加上我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解決任何出現的棘手問題!大家要記住,無論學習還是工作,只要你目標明確,做好計劃,堅持執行,你會發現,每天你做的事似乎會很平凡普通,但日子久了,你堅持下去了,你就漸漸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你在工作上選擇權會更大,生活品質也會不斷提高!


曾經室友穿著襪子老神在在地跟我說

把學習當作一件裝逼的事情


學習就必須是痛苦的?不!

就像吃飯一樣,吃飯的目的是什麼?有的人為了飽,有的人為了好吃。痛苦的學習就只是停留在飽上。只是主觀的去思考,沒有標準去佐證就只是為了好吃。所以,除了要吃飽,還要吃更好吃的。那我們在燒菜的時候,學習標準化的知識把菜煮熟煮充足,感性的思考讓你調出適合自己的美味。

人們常說享受思考的過程,這就像一句口號,我把它抄一萬遍我也不知道怎麼享受思考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就是調出美味的過程,到底是先放醬油好吃還是先放醋,到底是西紅柿先放好吃還是雞蛋先放好吃?那我兩種都試試,一個細微的調整都能讓這道菜好吃一點點,這就是思考的過程和嘗試的過程。除了學習提煉的標準知識,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感受去調整。就很有意思,一次一次的發現驚喜。

學習是為了更好的指導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如果學習使人感到痛苦和脫離生活將會變的非常枯燥和沒有意義。

人們總愛歌頌苦難,學習就必須苦死心志,勞其筋骨?有時候學習痛苦不堪,甚至稍有放縱就會心懷愧疚。只要學習時候專心學習,玩的時候專心玩,不要學習時候想玩,玩的時候又想著沒有學習很愧疚。這也不意味著放縱,何況玩的時候也可以鍛煉思考能力,學習時候也是利用思考能力去探索。享受生活,享受學習,享受思考,妙不可言。


學習和專註本來就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

你要學會習慣,做逆人性的事情才會進步。


當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無法把該專業/行業的科研當作樂趣了,諸如辛苦阿一拖再拖阿逃避阿這些都是你從內到外的對這個專業/行業的不熱愛,題主可以嘗試轉專業/換行業,沒有必要非要強求自己喜歡該專業/行業的科研。希望題主能重新審視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

做科研的人和金融/CS這些行業的人的價值觀完全不同,如果你信奉知識和真理至高無上,你會自發的去學這些東西,而不像你描述的那樣各種逃避;如果你只是在應付手中的作業/工作,我覺得要麼是題主崇尚科學但不適合這個專業/行業;要麼就應該做一個實在的人,去追求一些具體的東西比如一套房子,努力改善生活,而不是強行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情懷。

說的比較直接,望諒。


手機上安裝一個銀行客戶端,把工資卡開個網上銀行。每當你不想學習和科研的時候,就去查一查餘額。

或者在知乎上找幾個年薪百萬的成功人士,加個特別關注。每當你不想學習和科研的時候,就去翻一翻他們的回答。

再或者加幾個學霸和科研達人的微信,加個特別關注。每當你不想學習和科研的時候,就去翻一翻他們的朋友圈。

每天睡前對自己誠摯地進行三問:房子買了沒?車子買了沒?貸款還完了沒?然後保准你會失眠,繼續投入到無盡的學習和科研當中。

什麼?房子車子都買了,貸款也都還清了?那你還學習科研個P啊,趕緊去享受人生啊魂淡……


如果沒有從小養到大的好習慣,那是自己的興趣很重要,起碼自己要對學習或工作本身真的想去了解更多。要對世界有好奇心。

如果以上都沒有,那就得找個第三方激勵點了。比如今天的好好學習工作是為了明天給父母住個好房子,是為了未來不必因為金錢而錯失愛人等等。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