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思考還是先有語言?
看到一句話:
語言!靈魂的血液。閣下,我們的思想流淌其內,成長其上。 ——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Autocrat of the Breakfast-Table, 1858平時也有人說「用漢語思考」、「用英語思考」。那麼,語言是思考的必要載體嗎?先有語言還是先有思考?
要先明確「語言」的定義是什麼,廣義來說,符合喬姆斯基定義的都是語言。狹義的,人類使用發聲器官傳遞信息的這種語言。
思考必然是基於廣義語言的。如同計算機,沒有語言就無法工作,人也一樣。實際上表達能力不強的嬰幼兒也能夠自行定義思考所用的語言,只是不能為成年人所理解而已。
「用漢語思考」、「用英語思考」這些說法也沒有錯,如果計算機程序用Java編寫,用C++編寫一樣。
對於專業領域而言,思考可以使用「數學語言」、「生物學語言」等進行的,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語。不同語言對於不同領域的描述力與準確度是不同的,對於狹義語言也是。對於一個文化中不存在的事物,很明顯用該事物所在文化所使用的語言來描述或思考顯然更方便。對於漢語、日語、英語,具體事物的名稱大部分已不具有文化獨特性了,但是在很多微妙的細節方面,還是有很大區別。因此「用漢語思考」、「用英語思考」這些說法仍然是有意義的。這個問題牽扯到一個更深入的問題,什麼是思考?比如我們感覺到身體發冷,這是不是思考?還是一定要在我們頭腦中形成論述(英文proposition)的內容,才算思考?如果我們意識到的任何心理活動都算作思考的話(類似於笛卡兒「我思故我在」裡面的這個思,雖然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中文翻譯出現的差錯,原文拉丁文cogito ergo sum里的cogito看上去可能也有認知的意思),那麼恐怕很多動物都會思考(而且很多動物不但有感受,而且會相當有目的性地根據感受到的信息做決策),那麼這樣的思考一定是先於語言的。但是如果是後者,那麼問題就複雜了。到底是因為我們有了語言,我們才得以進行這樣的思考?還是因為我們思考,所以我們有了語言?
我覺得直觀上有些體驗讓我覺得思考在語言前頭。比如有時候我們產生某個想法(可能是遇到事情或者讀書產生的),大家可能都感受過,那個想法就在我們的腦子裡,感覺很強烈,但是要講出來或者寫出來,還真要費一番努力。另外我高中學物理課的時候,就感覺一些物理過程,其實直觀上理解很容易,但是如果通過語言來理解,反而很費勁(大概數學思考中很多地方也是這樣)。
當然現今我們所擁有的最科學的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恐怕還是通過神經科學研究的方法,比如看一看在人思考和表達一個想法的時候,什麼時候腦子裡有地方被單純的「思考」這個行動激活,又什麼時候語言區域被激活?這方面的研究很可能存在,但是很可能不完善或者不能下確定的結論,因為思考是個太複雜的過程,很難把各種腦成像技術中觀察到的特定的人腦中發生的狀態變化直接對應于思考,而語言活動和思考活動在腦區中是否可以截然分開,也很難說。看怎麼定義這兩個詞了,我按照對這兩詞最簡單的理解,覺得還是先有思考。因為想想嬰兒應該存在一個只有思考沒有語言的階段,否則他是怎麼學會語言的?
先有思考,才出現語言,可以理解為語言是一種高層次的思考應用。
無論是符號、文字或者肢體語言,需要表達時大腦才會思考應用。大腦自身優化選擇,如果一個人長期不交流,會忘記語言的,但仍然可以思考。
小孩在學會語言之前已經可以豐富的思考了。
沒有發達語言的動物也會思考,包括章魚思考解決問題。先有思考,後有語言。思考,一個大腦就能搞定,語言是思考過後,發現要與同類溝通交流才產生的。質問你用什麼思考的看這裡:為什麼我們無法直接描述我們的感受? - 歪鉤的回答沒有進化出語言的生命也可以思考的,僅僅使用感觀記錄也是思考,只要有同類之間的溝通交流,只要有群體活動現象,即使在你看來只是簡單的嚎叫,那也是語言。
聾啞人用什麼語言思考?
高中和同學討論過關於和外星人如何交流的問題,當晚在QQ空間寫了一篇文章,都好多年了。貌似對這個問題能直接用,只是自己理解,重點黑體。
「你覺的世界上有外星人嗎?」
「有吧!」「那他們怎麼和我們交流呢?」
「腦電波感應,直接的思想交流!」 「不用語言,怎麼思考啊!?」 和同學聊天偶然談論到這個問題----沒有語言怎麼思考 我們現在會很難想像沒有語言文字的支持,我們怎麼去思考,我們一切的思考和思維方式似乎都是建立在語言之上,但是語言是我們後天學習而來的,那麼學習語言之前我們是怎麼思考呢?我們很難想像出來,並且即使是現在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語言來承載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語言時,我們可以思考,而且我們很確定我們在沒有語言之前是有思想的,最有力證據就是語言文字的產生本身就是思考的結果。只是沒有語言時的思考僅限於我們自身,我們無法向他人來闡述我們的思想,於是語言(非常廣義,包括手勢一類的)就誕生了,語言本無意義,而是我們在某個我們創造的特定詞語中灌輸了某種特別的含義,使其成為我們思想的載體和其表達方式,語言只是我們抽象思想的具體化,社會發展長期發展的產物。 我們可以把一個具體的物品用一個詞來表示,我們還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情緒,思想等歸屬到一個詞或幾個相近的詞,把一些相類似的情感歸屬為意義相近的詞語,並且通過對語言的學習,我們潛移默化的理解了詞語包含的意義,這樣我們就潛意識地用語言來思考了!我們所說的思維模式大概可以等同為世界觀或價值觀,因為我們的世界觀本來就是建立在別人的經驗之上的,而這種經驗恰恰是通過文字和語言傳遞下來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語言文字能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模式。當我們大量的用語言來交流時,我們已經習慣了把思想轉化成語言。當我們產生某種情緒時,就可以在語言中找到其對應的詞語,並且他人也理解這個詞語表達的含義,從而了解你的思想,所以各個地區的語言不一定相同,相通,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學習來理解其含義,因為詞語表達抽象含義是相同的,或者是相通的,這個東西是在語言之上的! 自己的思想→腦內的語言文字→表達給他人→他人接受語言→他人的理解你的思想 語言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個交流的方式,而不是思想的方式。百度百科上「語言的產生」定義:語言是為了滿足交際和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勞動決定了產生語言的需要。同時勞動也決定了產生語言的可能。鍛練大腦,促進思維;手腳分工,直立行走,使得發音器得到改造,具備說話的能力。 動物沒有語言,或者是擁有很簡單的語言,但他們一定也具有思想,捕食者捕食時一定會去分析被捕食者的狀態和自己的行動路線,但他們不需要語言!所以,我覺得語言和文字主要的功能是促進思考的交流,大家用一套通用的工具描述自己的思想,思考是在語言文字產生之前就已存在的。思考不需要語言,只是我們在學會語言之後,習慣用語言去思考,因為這很方便,這也是一種進化的表現!
這就牽扯到文章開始的問題,我們能否直接通過思想來交流,理論是上是可行的,即 思想→他人的思想未完待續
當然,到現在也沒有填坑如何與外星人交流的問題。。。但拿來回答這個問題貌似夠用了。現在再翻出來看還是挺好玩的,也有不少漏洞,「語言是社會發展長期發展的產物」,現在看到當時寫的這句話哈哈哈。。
關於思考是否需要語言,為什麼大部分人要靠語言才能思考,語言是思考的基礎嗎? - 哲學這個問題下很詳細了,采銅大大的舉例更是令人折服。歡迎交流樓上有指出手語和嬰兒說話的例子,我想問,如果在一個沒有語言的環境,比如狼孩,那麼他也不會思考吧,諸種行為是本能吧!所以我覺得應該是先有無意識的語言,然後在語言基礎上才有思考。。。
不是。先有思考。
語言是作為交流工具出現的,最根本的是可以讓人類互相交流自己的思考。
應該是討論先有思維還是先有語言。關於這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曾經有過一節專業課討論過,無果。
語言是指生物同類之間由於溝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統一編碼解碼標準的聲音(圖像)指令。
語言是一種指令系統,語言是生物行為的進化,人類擁有完整體系的語言。語言與邏輯相關,而人類的思維邏輯最為完善。因此,目前也只有人類才能使用完整體系的語言。許多動物也能夠發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體中傳遞信息。但是那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不能隨機變化。
-----來自「百度知道」
意識(主觀能動性),語言(客觀規律性)。主觀能動性並不能創造出客觀規律性。螞蟻也有一套語言用於個體間交流、但它們並不具有意識,一切行為都是生物本能。
人的思考本來就是依靠符號系統來進行的,只是用母語會更加習慣而已。
符號可以是辭彙、畫面、聲音、味覺、觸覺等均可。自閉患者用圖像思考(天寶這麼說的)。我用概念思考——這麼說有點兒奇怪,但是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描述……反正就是一種很抽象朦朧的感覺吧。
感悟式思考應該不需要語言吧
先有思考,因為智者不言。問題在於表達思考需要語言。
感覺這個問題是悖論啊,個人看法如果語言具有邏輯性是幫助思考的,但沒有思考也不會有語言的發明,所以兩者是緊密相連的,缺一不可。我認為較好的答案就是語言就是思維兩者沒有區別。
推薦閱讀:
※如何學習方法論?
※逆著自己的本性做事(反本性的意思是:違背自己的感性和初級的慾望,而不是「不講道德」),究竟是對是錯?
※這條冷知識,刷新你的世界觀
※如果專制和民主對經濟沒有決定影響,而民主又是隨機的,那麼對人類進步而言,專制是好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