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和「來」這兩個字是如何演變的?

有人說這兩個字被顛倒了。


字的分化很偶然。

按照於省吾先生的說法,來去的來和麥子的麥是有意在甲骨文里區分了的,後者把來的木換成了禾(U+2C4E1),後來齊國文字又寫成?(U+4158)。

至於麥則是來下面加夊,這個應該是動符,加與不加無別,秦系文字特點。大概是秦系文字以通行的來表來去,以分化的麥表次常用的麥了。


同源字分化,不存在反與不反。字在分化過程中,本字常會用於表示假借義。本義由繁化字表示。比如雲本義雲彩,後指講;何本義負荷,後指什麼;卿本義饗,後指你;員本義圓形,後指人......


來本來像麥子形,假借為來去的來,然後麥子的意思又造了麥字,下面像麥子的根。因為跟表示行走的夊同形,來一般又是走著來,所以有一種說法說字義顛倒了。

麥規範字取了麥這個字形,這個字形是麥的另外一種寫法,也是夌的另一種寫法。來是來的另一種隸定寫法,規範字取了來字形,所以來和麥就看不出聯繫了。


「來」本義為「麥」。由於「來」古音與「麥」相近,借用將這個字表示「來」的意思,隨後另創「麥」字表「麥」意。「顛倒」之說無從談起。


來者,從個,其上象麥穗之形。會意。

個者,象根形。根也。凡個之屬皆從個。

其上象麥穗之形。

來者,謂有根之麥也。

故,來者,麥也。

來者,麥也。凡來之屬皆從來。

【余論】:來者,麥也。小麥者,外來作物。故引申爲外來。

依許叔重之說,周人以爲,麥者,上天所賜者也。故爲行來之來。神話乎?

來字乃商人造字,甲骨文已作行來之來,而未見其本義之用。

小麥原產兩河流域,當在商代時已傳入中國。麥者,非天所來也。當由西域而來也。

小麥於中國之種植,至漢孝武帝時仍不普及。

《漢書·食貨志》云:董仲舒說上曰,《春秋》它谷不書,至於麥禾不成則書之,以此見聖人於五谷最重麥與禾也。今關中俗不好種麥,是歲失《春秋》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願陛下幸詔大司農,使關中民益種宿麥,令毋後時。

現代學者認爲,小麥於中國大量種植,當是在水磨普及,亦即可利用水磨生產麵粉之後。

康殷以爲,來者,麥也;麥者,來也。二字字義互換。此說可參。

麥字之本字,來也。

來字之義別有所專,乃複增夊旁作,麥字。

麥者,從來從夊。會意。

來者,麥也。凡來之屬皆從來。

夊者,倒止也。凡夊之屬皆從夊。

麥者,謂小麥乃外來作物也。

故,麥者,小麥也。



mr?k

麥的演變路徑 mr?k mw?k maek

來的演變路徑 mr?k r?k l?k l?l l?i


「麥/麥」與「來/來」同源異流,但最終可能與rice也同源異流。

rice「麥/麥」{「來」聲,從「夂」}:~子

reach「來/來」→「麥/麥」{「來」聲,從「夂」}:~到


推薦閱讀:

往日的修訂——說「歲」
先有造字法,還是先有漢字?
漢字的寫法偏離了最初造字的初衷和本意會對生活造成影響嗎?
漢字以形聲字為主體,為何稱它為表意文字?

TAG:漢字 | 漢字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