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助人情結和拯救者心態?

一直覺得自己的心態有些不正常,然後最近聽到拯救者心態和助人情結,感覺有些契合,求分析。

交友方面,我本身並不孤僻,但是和那些在旁人眼中,孤僻或受孤立冷落的人相處得比常人要好得多。不由自主的喜愛那些人,更能體諒、理解,也更願意跟他/她們更深入的交往。常常聽到朋友感嘆,你怎麼能和他/她相處得這麼好。比如有朋友因為一個幾乎不開口說話的人,主動跟我打招呼而驚訝。

戀愛中,喜歡上的更多是,那些有陰鬱,厭世,不合群色彩的人。當然,喜歡的人還是在其他方面很優秀的,但是不約而同的帶有一些負面氣質。甚至讓我懷疑我喜歡的究竟是他本人,還是他的負面氣質。感覺自己有去包容和保護另一半的需求。[而且我還是女生。]

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偏向於處於看起來弱勢的一方。會有想要維護正義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為別人討回公道or懲治加害者。事實上,我覺得並沒有太多的幫助到對方,更多的是我自己心裡上的一種滿足,良心安慰的感覺。

最後就陷入覺得自己在利用他人的,深深的自責中。

QAQ求專業人士分析判斷,非專業人士也拜託說說你們的想法,提些意見和建議。是不是有助人情結和拯救者心態,如果有這樣是不是不好,怎麼調整。


只因羈絆說得很對。

我也這樣,也或許是因為曾深陷絕望的境地,當時沒有人幫助你,絕望的你非常渴望有一個人來拯救你於水火。這件事留下的心理陰影太大了,所以當自己再看到別人有相似情況的時候,你想起了自己也曾如此無助,產生了很強的同情心,你覺得他很需要你,促使你去幫助他,因為幫助他就是幫助以前脆弱的你自己。

正如盧悅在《我是如何不世俗地生活並且賺到錢的?》一文中提到的:「我想拯救來訪者,其實不過是想完成我自己的救贖。現在我不救自己了,我這樣很好,作為半成品,我也有半成品的快樂。」

以及他在知乎專欄《真正愛上自己是怎樣一種體驗?》一文中提到的:

「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這三種角色的共同點是他們的目光只是單向地對著那另外兩者,而很少收回到自己身上,入戲太深,以至於無法好好地照顧自己,他們已經忘記了,這世上還有「為自己負責」這幾個字。」

至於過度的「助人情節」有什麼壞處嘛,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助人情結:我們能做的,只有尊重他人的命運 - 壹心理》

現節選如下:

很多時候,我們給他人提供幫助,提供機會,提供意見。因為我們真的想與人為善,希望他人可以好。當對方是親人等我們在乎的人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更為強烈,因為我們真的希望他們可以過得好。

善意本無可厚非。但是當善意失敗,我們就用詛咒、生氣、責罵來懲罰對方的時候,就已經與善意背道而馳了。這分明成了傷害。這種幫助的背後又同時有一個壓力:一旦我給你提供幫助,你就必須執行,否則我就懲罰你。

助人情結就是我們把自己固執的認為對的好的東西加給對方,而全然不顧情境。

助人情結還在說:你認同我吧,這樣我就是有價值的。扯開這些無私的為他人好的面紗,背後又都在為自己爭取到一點價值感。

價值感就是,你若不認同我的建議,就等於否定了我。否定我是難以接受的,所以我只能強迫你接受。

中國人喜歡如此:好為人師。或許全世界的人都如此,所以泰勒斯才回答了一道世界性的問題: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是什麼。泰勒斯:給別人提建議。

6

泰勒斯同樣回答了另外一道題: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什麼?泰勒斯:管理好你自己。

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

尊重他人跟我們的不同,他人在他們的教育里有了他們的價值觀,有了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熟悉並運用,並且活到了今天。

尊重他們有他們的命運。對於父母,他們磕磕絆絆,用這種方式活了半輩子了,已經難以再改變。我們可以用愛去慢慢融化,但是任何企圖改變的心都會成為壓力,都在企圖改變他們的命運。這讓我們成了他們的父母。對於朋友,我們可以說出自己所見所想,但卻把他們的命運還給他們自己,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可以為自己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尊重他人的選擇。當建議被聽到就已經聽到了,不必強迫執行。執行不執行都是他人的選擇,最起碼他人還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如果我們連這個都要剝奪,我們豈不太殘忍嗎?

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我們不是神,不是聖母,拯救不了任何人。尊重,並允許發生。

如果你非要當聖母,請換一種溫柔的方式,而不是指責。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有「聖母情結」,我寧願叫「聖母病」,尤其喜歡用指責的方式來當聖母的。我只是閑來牢騷下,讓手指運動下,親吻下鍵盤。順便企圖把我認為對的東西給不小心看到這幾行字的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昨晚和老公進行過討論,今早他如是說:「

他們在自己所處的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建議只作參考。我們也真的無法拯救他人,更何況我們只是普通人。我們選擇尊重。尊重他人跟我們的不同,尊重他人的選擇,尊重他人的命運。尊重並允許發生,畢竟這個世界不僅有黑白灰,還有五彩繽紛。

就好像我們本身,從父母身體裡帶來的基因,加上我們從小生活的環境遭受的待遇造成了我們不同的性格,你成為了喜歡助人的性格,而我形成了不善言辭,抑或是「自保」的性格。

並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你幫助他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以自己的方式活了這麼久時日,有些東西已經內化成習慣,不是你以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越成熟你就會發現,很多東西是你拼盡全力也無能為力的。

就好像@蓑依 《我接受對親人的無能為力》寫的那樣:

「不要讓有問題的家庭桎梏你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交給那些人自己去解決,即便他們是你的親人。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有些家庭非常幸福,彼此不需要花費很多精力,依靠習慣便能很有愛地相處;而有的家庭,無論基於何種原因,存在著很多讓人難以面對的問題,但我們依然要接受它,這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並且,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在這方面給你缺失的同時,會在別的地方補償你,雖然你寧願在前一個地方獲得圓滿,可這就是人生吶,即便在最親愛的人之間都無能為力,又如何能操控命運呢?

接受它,面對它,順應它,然後好好愛自己。其實,不僅僅是面對親人時會有無能為力的感覺,年齡越大,你會發現自己能夠有為的地方越來越少。年輕時會天真地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一切,經歷過很多苦痛和無奈的掙扎後,你會學著撒手不管,不是自己沒用心,而是在用心之外,有別的更強大的東西存在,你在它面前,真是手無縛雞之力。」

而且,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你幫助他渡過難關已經足夠,如果試圖一直做他的拐杖也許反而是阻礙他的自我成長。所以做你能做的,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畢竟你不能陪伴他一輩子啊,每個人都是要學會自己走人生路的。

更強大的東西比如命運,比如他自己的排解方式(無論你覺得自己的排解方式多麼好,也不能強迫他接受你認為正確的宣洩情緒的方法):

「四川的諮詢師很難混——大家天天喝茶打牌,一聊就是一天,還需要什麼諮詢師啊,所有的問題都代謝掉了。——盧悅」

學會尊重不同,也讓他們學會對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沒有好不不好,對與不對,只要大家(包括你自己)開心就好。

這篇答案起源於我身邊的親友有些困擾,我因此建了一個討論組,分享了很多我覺得有用的東西給他們,但是多數人並沒有什麼回應。今天我決定解散這個討論組,這是我最後說的話,也許對題主你也有幫助,我貼上來:

「昨晚,有個人退出這個討論組了,這件事提醒了我,也許我真的太過了,而且沒有什麼作用。從我這幾天的觀察來看,一大群人坐在一起談心似乎沒有多大的意義,人多了誰也不會說出來心裡話。我有助人情節,幫助你們最大的回報就是我內心的滿足感。所以我才會去當老師。我解散這個組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因為我自己有點太陷進去了。昨晚我特意去網上查了一哈,現在我知道怎麼處理這種情節了。希望你們也能如此,遇到問題,多分析自己,嘗試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我也很樂意幫助你,只是不是以建討論組這種方式了。而且很多時候去做心理諮詢效果會更好,不要歧視做心理諮詢的人哈,現代人壓力這麼大,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之所以好為人師到使人感到厭煩,就是因為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沒有人幫助我,我獲得的滿足感也是因為我以為解救了曾經無助的自己。現在我已經明白愛自己才是最好的自我實現的方式。」

是的,這觸及到了我的交往禁忌,一旦我覺得我的傾心交談沒有得到回應,就會覺得筋疲力盡轉而離開對方包裹自己,慢慢地我就變得越來越喜歡獨來獨往了,成年成家之後,以前的朋友也疏遠了很多,所幸我有愛人的回應,遇到他是我最幸運的事情。最好的親密關係可能就是:你的愛人正好是你最好的朋友。

祝你找到能一輩子回應你的朋友。

或者可以寫下來,寫日記也是一種使你快樂的方法。


你無意識中對關係破裂的恐懼驅使你選擇同看上去更弱的一方建交;因為在這一類關係中你才認為自己有完全控制關係走向的把握。

而你期望幫助別人也是變相地在無意識中幫助那個曾經處於相似境地的自己;不同的是你現在是主動方,就好像你扮演著你期望的父母角色,而對方就是你自己;這種角色變換的作用是使你產生了自己已經實現了無意識願望的錯覺!直到最後,你的理性通過對現實的檢驗使你認識到了這種錯覺的客觀性從而產生了挫敗感;但同時你發現自己並不能將這種願望受挫的憤怒推於他人,於是便指向了自己成為了自責感

總言之,就是你試圖在自己掌握主動權的關係中實現無意識願望,但最後你的理性總在你沉浸其中時及時潑上一盆冷水;如果不試著改變這種傾向,那麼你將會在親密關係中不斷地體會到這種挫敗感


題主你好,我不是專業的心理學工作者,但我也有輕微的拯救者心態,自我感覺克服的還可以。我很想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首先請不要過度擔心,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重度抑鬱,精神分裂之類的嚴重心理疾病是癌症的話,拯救者心態充其量也就相當於摔倒了擦傷了皮,流了點血。但是雖然不嚴重,摔倒的感覺也挺痛的,對不對?

我們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看到的世界就是什麼樣的,這是一種內心的投射,很有佛教的禪意。我們幫助他人,其實是在幫助過去的那個自己,這是一種心理的補償。可是,過度的心理補償會加重我們的心理負擔,使人們焦慮不安,具體的,你可以看一下這個問題的描述。(被助人情結,拯救者心態折磨得身心俱疲,不知道怎麼說服自己。不知知乎大神們能否有人能破解這種思維模式? - 思維模式 - 知乎)

如果你注意觀察生活的話,會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助人情結。好好的姑娘即便是受盡折磨,也要改變她的渣男男友;男孩喜歡上了女孩,卻只知道一味地順從她,對她好,慢慢地自己變成了備用的輪胎。其實他想的是靠拯救她生活的某些方面來拯救她,但這怎麼可能。

《legal high》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日劇,如果你看過第二季的話,就一定會對羽生晴樹這個角色印象深刻。片中的羽生晴樹一表人才,風度翩翩,他作為律師的理念清晰而鮮明,那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幸福。他總是自命為拯救者,真善美的傳播者,他的心態不就是標準的拯救者心態嗎?

可是最後發生了什麼呢?最後一場法庭辯論,面對古美門的唇槍舌劍,羽生晴樹崩潰了。這時的他才發現,原來自以為能給所有人帶來幸福的他,其實並沒有給他人的生活帶來太多改變。他的努力只是使人們獲得了暫時的幸福感,而生活中那些根本的,錯綜複雜的矛盾卻沒有化解。他意識到,原來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以為自己一直是正確的。

我一直把羽生晴樹這個角色看成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其實,擁有拯救者心態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理想主義吧,總是希望能憑藉自己的能力來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但是,能力平平的我們,到底能改變這個世界多少呢?能力強大如羽生晴樹,在面對這個重大問題的時候,不也束手無策嗎?

最後,古美門給了羽生晴樹一句忠告,那就是「愛上醜陋」。是的,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不是那麼的美好,就算我們用盡全力播撒陽光,也不能改變世界深層某些醜陋的本質。我們這麼樂於助人,內心裡不也有醜陋的一面嗎?我們希望通過幫助他人來獲得認同、讚賞,甚至是一塊道德高地,我們真的很高尚嗎?

學習下期望管理吧。幫助他人絕對是一種好的行為,它給雙方帶來的應該是快樂和融洽。要是你能一直從助人中收穫快樂,不妨一直進行下去。但同時,也要小心內心裡那頭不滿和埋怨的猛獸蘇醒。不要指望別人回過頭來感謝你,純粹把助人這件事當成一種愛好。我們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幫助他人應該僅僅是我們生活的點綴,拯救他人則應該是上帝的工作。

一點淺薄的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現在這個社會老是搞些奇怪的標籤亂貼,卻又沒人為其帶來的後果負責。

1.幾乎所有群居生活的動物都具有互相幫助的共性,互助才能更好的生存繁榮;助人的心理太正常不過,可以說是種天性,題主我們不必為此糾結吧?

2.鄙人覺得那些內向陰鬱的人往往待人更真誠純粹、不虛偽,只是很敏感,不隨便接觸陌生人而已;題主不一定是喜歡陰鬱,我覺得是更喜歡真誠的朋友。

3.你栽了一顆種子,它破土、發芽、成長,最後成為一株美麗的花兒,它的美麗芳香出自你手,成就感是肯定會有啊,歡喜也是真誠的啊,怎麼能是利用呢;至於沒有幫助到別人,可能是方法不得當,但是你的熱情也足以溫暖人心。

4.不過鄙人覺得,助人要注意方法,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能主觀的替別人做決定,很多時候沒有好與壞、對與錯,選擇什麼就是什麼生活,我們不能替別人生活,所以也不能替別人做決定。

最後分享些鄙人的小經驗。

對待生活問題:

我一般先安撫朋友的情緒,詢問他整個事情的經過,再問他有沒有想到什麼解決方法或者打算如何做,然後鼓勵他換位思考,想想每個選擇所造成的後果,站在相對公平的角度去思考(到了這一步大部分人基本都能清醒了,有時並不都是別人的錯,嚴重的偶爾我還責備2句~~);這個時候是人性角逐的時刻,有的很大氣的道歉退讓,有的就相對計較。

對待懦弱的人:

學校里的這個情況還比較多,社會上碰到的比較少,有些人的懦弱已成一種習慣,客觀上來說大部分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環境造成的,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和認知問題;這種情況幫他出頭不見得有用,不如喚醒他的認知,畢竟脊樑是自己才能擺正的。


不正常是對應正常出現的,你想想誰能去定義正常呢?或許「不正常」可以和「少數人的做法」等價,那麼少數人的做法一定不對嗎?當然不是了。回來看,如果你的做法既幫助了對方,又讓自己感到愉悅,這就是行為帶來的正面的結果呢。你雖然覺得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對方,但或許你的陪伴、你的鼓勵就是對於他最好的幫助。


推薦閱讀:

愛吃醋,是因為害怕失去。
如何挽回獅子座女朋友?
太依賴愛情,失戀後很痛苦,如何走出來?
智商高的男生喜歡什麼類型的女生?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日常心理分析 | 拯救 | 戀愛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