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歷史發展趨勢角度看待社會主義制度?


謝腰,

超級大部頭,

天坑,慢慢填

總綱:社會主義的前世今生

1.簡明社會主義原理

2.早期社會主義的雛形(至三大空想社會主義)

3.歐洲近代史(黑暗紀元至雙元革命)

4.馬恩主義的建立與國際共運

5.國際工人運動運動發展始末(第一到第三國際,一到二次工業革命)

6.列寧主義、布爾什維克與共產國際(一戰至二戰)

7.二戰後亞非拉殖民地解放運動與赤色革命

8.20世紀80年代後期社會主義運動的溶解與資本主義的重塑(第三次科技革命)

9.地緣、人口與文明的衝突

10.理想的牢籠還是現實的沉山(普通人視角)?

11.革命的新紀元就在眼前

大概就是這11個小塊,時間線並非完全分離而是互相交錯,中國當然也包含在其中。

關注自己的生活的空隙間,不妨偶爾看看歷史的天空。

有時看清楚現實是一種絕望和壓抑,一種無能改變的絕望,也是自己是滄海一粟的渺小感,也是無可奈何的困境,人們會逃避,會怨天尤人,會詛咒這固化的社會,會厭惡日復一日的重複,會抑鬱,會壓抑,會用自我的狂妄來掩飾精神的空虛,會用一坨他信力還填充自己當做自信。

但也比渾渾噩噩不知活要強的多,因為絕望中也包含希望,會凝結成一種多數人渴望改變的公識,聚集起來的憤怒會充滿暴戾,但是戳破之後現實仍無改變的現狀又會讓人們用理性來看待冷冰冰的現實。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次已經不能簡單的歸位社會主義或者自由主義,而是關係到每一個人是否願意固守現在還是擁抱自由的未來。

這是為歷史的袪魅。

但願能在數年內完成這點微小的貢獻。


謝謝你的邀請。好宏大的問題,0頂多列個提綱:什麼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風雲三百年。今日歐美。今日前蘇聯。今日東歐。社會主義中東篇。社會主義南亞篇。不可說篇包括東南亞。拉丁風味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未來和浪漫主義共產黨人。

我沒那個本事回答。


摘自何新《新戰略論》

何新:中國社會主義的起源和歷史評價(1990年6月27日)

在中國,十年改革中反覆被提出的重大問題,就是:為什麼社會主義制度需要改革?既然承認其必須改革,為什麼還必須堅持之?而所謂堅持,要堅持的究竟是什麼?

無可諱言,東歐形勢的突變,正是其先行的經濟、政治改革,由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發展結果。但是這種變化,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同樣的變化,是否早晚將如某些國內外人們所期待的那樣,在蘇聯、中國和其他國家次第發生?

這些問題,困惱著當今的許多人,摧毀著許多人的信念。人們都在問:1949年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制度,究竟是否出自一種歷史的誤會?社會主義究竟有什麼優越性?未來世界的發展,究竟是社會主義必然將被資本主義所取代;還是資本主義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

這些問題是如此重大。它不僅關係到中國下一步的改革方向,而且關係到諸多第三世界國家未來的發展模式和道路選擇。

僅僅依靠從舊的教科書中搬出「優越性」的條條,回答不了當今的實際問題。

因為事實是明顯的,人們必然要問:既然如此優越,為什麼社會主義的現實中卻存在那樣多的問題?為什麼東歐國家要放棄社會主義?

要政治真正穩定,首先要穩定人們的思想。而若不能對以上問題作出令人信服——即理性和客觀的回答,就不能真正穩定人們的思想。

本文,試圖從若干新的歷史角度,對上述問題給予討論。

一、近代工業化的兩種類型

有一種觀點認為:社會主義,只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改革者,是試圖消滅階級和私有制而構想的一種追求理想然而缺乏現實基礎的制度。這種觀點甚為流行,其實似是而非。

我們注意到,存在於20世紀現實中的社會主義制度,乃是落後的農業國以國有制的形式,將國家經濟政治力量,集結為一個強大聚合體,以之對抗先進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一種有效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組織形態。

那些批評制度具有空想性的人,所忽視的恰恰是這一點。他們沒有意識到,20世紀社會主義的政治實踐是非空想的,並且的確在現實中曾取得巨大的歷史性成功(儘管最近它在東歐遭到失敗)。

要深刻理解現代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的起源,需要簡略追溯近代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從近、現代世界歷史看,一些主要國家走向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表現出兩種不同的基本類型。

工業化的類型,有兩種模式。它們是:

1.英、法模式

其特徵是:率先發展輕工業。以海外貿易與殖民地掠奪,開闢世界市場,進行「原始」資金積累。繼之發展機械製造工業,開發新能源(煤炭、電力、石油),更定支撐全部產業的重工業基礎,實現工業革命。

進而由商品輸出轉變為資本輸出,利用殖民地廉價勞力和原料及市場,掠奪超額利潤,達到經濟起飛,並保持經濟長期的持續增長。

這種模式有四大特徵:

(1)依賴殖民地、(2)市場經濟、(3)自由貿易、(4)工業發展順序是先輕工業後重工業。

對海外市場和殖民地經濟的依賴,是由於英、法兩國本土狹小和市場不足這種客觀條件所決定的。英國早期產業資本的原始積累,主要依賴于海外貿易和掠奪,由此形成重商主義的經濟學說。

2.美國模式

美國工業化起步晚於英法,起初缺乏實力競爭殖民地和海外市場。

因此,美國工業化早期,不得不採取內向發展路線,實施以開拓國內市場為主的經濟方針(所謂「孤立主義」政策)。由於美國國土廣大、資源豐富,這一方針獲得了成功。

美國產業資本的原始積累,早期主要依靠南部和西部剝奪率極高的、使用黑人奴隸的農業經濟①。

其最先工業化的13個州,集中在東北部(情況與中國先進工業區密集於東部相似)。美國以此為基地,帶動西部和南部的開發,於19世紀末通過能源革命(大規模應用石油和電力)和技術革命,完成了本土工業化。

在國際戰略上,美國早期施行「門羅主義」,注重控制周邊的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區。直到二次大戰中,才發動對世界經濟、政治霸權的全面角逐。

所以美國資本主義工業化時期經濟的特點,具有內向型(注重國內市場)的特徵。

以上英、法和美國兩種工業化模式,即通常所謂「自由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適應這種經濟制度,而產生所謂「個人主義」和「自由放任」兩大特徵。

這條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在世界歷史上出現較早,因此常被看作「經典性」或唯一的道路。其實,早在19世紀,對於歐亞落後國家來說,這條道路已經走不通。於是歷史中出現了又一條新的道路。這條新道路的代表,就是德國、日本的國家資本主義工業化模式。

二、德國、日本經濟快速起飛的秘密

我們注意到,在英、美、法三國,工業化運動首先是由私人企業,完全依賴自由市場經濟而發動的。

但在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後起的工業國家,其工業化進程,卻強烈地藉助了國家干預和政治力量②。

德國、日本從疆土看都是小國。在其面臨工業化任務時期,作為後進弱國,它們既無力與強國競爭殖民地和海外市場,又不能像美國那樣主要依賴本國市場。

於是,它們都選擇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同時強調經濟高效率、注重大規模採用先進技術的經濟方針。

我們在世界歷史中注意到,德、日兩國在19世紀初尚為列強所宰割。而在19世紀末分別成為歐亞地區不容忽視的強國,並能夠染指爭奪世界霸權。其奧秘,就在其實施的上述兩大政策方針中。

有必要著重指出:德、日兩國的國家資本主義,與英、法、美的自由資本主義,乃是形態不同的兩種資本主義制度。直到當代,德、日兩國經濟仍鮮明地保留這一特點。其經濟在近20年中的迅速騰飛,實際也與這一特點關係密切。

根據列寧的經典定義:國家資本主義就是由國家政權直接控制資本主義企業的一種經濟體制。國家實施經濟控制的手段,系通過國家財政政策,通過建立國家銀行,也通過直接由國家興辦佔有大額股權的國有化、半國有化企業——特別密集於重、化工業和基礎設施,如鐵路、通訊等領域。還通過保護貿易政策,以及由國家給予經濟支持的一系列發展科技、文化、教育的政策。

(早在19世紀初,德國經濟理論就具有反對亞當·斯密自由主義理論的傾向,代表理論如F·李斯特的學說,強烈主張國家干預經濟和保護本國市場。)

這種制度首先由德國人發明。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代,由於注意到德國經濟在19世紀中期的快速成功,而有意識地予以借鑒和模仿。

回顧德、日兩國分別於19世紀中、後期突然崛起的歷程,我們既注意到他們的後發性,又注意到他們的強勁銳氣和快速起飛的特點。這與其工業部門模仿軍事組織而格外注重效率,同時直接藉助國家力量引導和干預經濟,具有密切的關係③。

而這兩種特徵,從一開始就被英、法等施行自由資本主義的國家指責為「違反民主」原則。但我們也注意到,在這種指責背後,實際掩蓋著英、法對德、日兩國國家經濟力量快速崛起的畏懼,有本身的利害動機,並非真正出之於道義感情或價值觀念。

德、日,特別是德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工業化模式,正如列寧於十月革命後(特別是在新經濟政策時期)曾多次指出的,對於後來蘇聯國有化的經濟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多方面的啟示。

(舉一個例子:近年常被稱為「鐵飯碗」,而被看作勞動制度一大弊端,蒙受垢病的「員工終身僱傭制度」,實際既不是蘇聯的發明,也不是中國的發明。相反,「這是日本工業的獨特創造,並保持至今。從1900到1920年,這一制度出了名。日本企業也很重視非現金的福利,如住房、商店和醫療等。」)④

三、蘇聯工業化模式的理論來源

在德國、日本的快速工業化之後,20世紀世界歷史中又出現了一條新的工業化道路——此即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這條道路的基本特點是:

在農業中,實現集體化、計劃化。理想目標是構造一種模仿大規模工業制度的農場經濟體系。但蘇聯的農業在實踐上始終是不成功的。

在工業中,在各主要工業部門實現國有化的基礎上,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方針。經濟行動依靠行政指令和意識形態動員,作為推動力。

回顧蘇聯「十月革命」後的早期歷史,我們注意到:蘇聯最初採取了具有空想色彩、否定商品制度的戰時共產主義體制,繼之採取恢復商品經濟的新經濟政策,直到30年代中期方形成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路線。說明這一工業化模式,具有複雜的演變和形成過程。

關於被許多人稱作「斯大林模式」的蘇聯這種體制的由來,我想特別指出以下一點:形成這一工業化模式的指導理論,既非來自布哈林,也非來自斯大林。

實際上,除受到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思想與列寧的工業化思想指導外,形成這一模式的重要理論根據之一,乃是30年代德國經濟學家W.霍夫曼(W. Hoffmann )所提出的國家工業化理論。⑤

根據霍夫曼理論,工業部門劃分為兩大主要類型:

(1)消費資料產業(consumption goods industries),即後來所謂輕工業。

(2)資本資料產業(capital goods industries),即後來所謂重工業(包括化工業)。

霍夫曼認為,工業化水平愈高,重工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愈趨於重大。也就是說,根據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所佔比重,可以判斷一國工業化程度的高低。

由此,不僅形成了以優先發展重工業來快速推進工業化的蘇聯工業化政策,還發展出後來對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重大的關於工業內部比例關係的概念。

我們注意到,這兩點,對於50年代的中國經濟計劃指導思想,也曾具有深刻影響。

還應當指出,霍夫曼的工業化理論,並非憑空形成的空中樓閣,而正是對近代德國工業化進程歷史經驗的重要概括和總結。

通過以上簡略的歷史回顧,我們注意到:

(1)近代工業化有兩條基本道路。

一條道路是發展私有制和自由市場經濟,以輕工業帶頭帶動重工業發展,亦即英、法、美三國模式的第一代工業化道路。由於資本積累主要依賴發展輕工業實現,所以必然提倡高消費運動。

另一條道路是依賴國家力量,主張集中控制和調配有效資源,對外貿易實行保護關稅保護國內市場。以優先發展重、化工業和倡導高積累、低消費政策,來帶動經濟迅速起飛的路線。

(2)後一條工業化道路產生了兩種模式:一種是19世紀末德、日兩國的國家資本主義工業模式;另一種,就是本世紀30年代出現的蘇聯社會主義工業模式。

(3)我們還注意到,在19世紀初,經濟大大落後於英、法的德國、日本,在19世紀中、後期,經濟力量迅速勃起,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而20世紀初經濟遠遠落後於西方各主要工業國家的俄國,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後,經濟亦發展迅速,在二次大戰中作為戰場主力而戰勝德、日;在50年代崛起成為當時居世界第二位的工業強國(參看本文附錄中所提供的數字)。

根據以上歷史事實,我們恐怕就不能說反英美自由市場模式的工業化道路(包括斯大林模式),是完全不成功和不可能成功的。

四、關於社會主義為其經濟成就付出的代價

這裡順便討論一下關於社會主義為其工業化所支付的社會和文化代價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布熱津斯基在其否定社會主義制度的名著《大失敗:20世紀共產主義的興亡》一書中曾醒目地提出。他首先承認:

「許多人認為,斯大林時代是一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實現農村經濟向城市經濟基本轉變的飛躍前進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上述情況部分是真實的。在斯大林領導下,蘇聯的確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工業大國。它的大量人口的確從農村流到了城市。一個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會主義體制形成了。而蘇聯經濟也一直以比較高的速度持續增長。……即使蘇聯官方的數字有所誇大,這些重大成就也是不可否認的。」

但是另一方面,布熱津斯基列舉了斯大林時期的「大清洗」和各種政治冤案說:

「蘇聯國民(在斯大林時期)積怨甚深,無法解決的舊仇過多,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難,國民被無辜地大量殺害,這一切都是斯大林成就的無形代價。」於是他質問道:

「從與世界其他國家所作的歷史比較來看,蘇聯人民為上述經濟進步付出的這種代價是否太高了?」

我無意為斯大林時期的某些錯誤政策和政治運動作辯護。但既然布熱津斯基提出了這個「歷史比較」的問題,那麼我就想指出以下的世界歷史資料:

從近代世界歷史看,由於工業化是一個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價值觀念廣泛深刻變遷的大規模社會革命,由於人們在創造歷史中,不能不面對著激烈的利益衝突、階級鬥爭,而任何歷史人物與國家政策常常難以避免各種盲目性、探索性和實驗性,因此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準備時期和前期,都不得不為經濟發展付出巨大的社會和文化代價。撰之世界各國,幾乎毫無例外!

且不要說英國原始積累和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勞工和窮人們以及英屬殖民地人民,為英帝國的經濟發展所承受的巨大社會苦難與犧牲;也不必詳說美國工業化早期,直到19世紀中葉仍存在的殘酷黑奴制度,開發西部時期對印第安人的血腥滅絕運動(這些都發生於一個憲法中明確頒布了人權原則的國家)。

至於布熱津斯基書中還提到的所謂「對人性的無視」和「政治鎮壓」,我們在標榜「自由、平等、博愛、民主、人權」的早期資本主義時代,在創造資本主義制度的那些浪漫英雄史詩中,可以非常醒目地看到。例如常常頌揚為民主、人權典範的法國大革命,在一部美國學者撰寫而頗負盛名的《世界文明史》中,就有如下的記載:

「恐怖統治時期的兩萬個被害者就微不足道了。至於被許多人崇拜的拿破崙所殺的人,則至少是這一數字的20倍以上。」⑥

由此可見,由於為建立一個新制度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巨大激烈的社會衝突,因此,布熱津斯基所說的那種所謂「無形代價」,並非僅是由於人們選擇了社會主義制度,才特別需要支付的。

而如果全面比較自17世紀至19世紀的300年間,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工業革命和經濟現代化所曾付出的種種歷史代價,那麼蘇聯與中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後的70年和40年中,在同樣低的經濟起點上,為達到國家現代化目標所付出的代價,無論就時間和數量看,都並不算過高。

五、社會主義道路對於中國的歷史意義

在蘇聯之後,中國作為一個從人口、疆土和地理上都無比重要的東方大國,也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對此,一些人今天提出了疑問:這一道路的選擇,究竟是否正確?

實際上,如果我們深入觀察20世紀前半期中國所面臨的歷史形勢,就會發現社會主義制度,對中國乃是一種具有必然性的歷史選擇。因為馬列主義對於蘇聯、中國等經濟落後國家,恰恰是一種可有效解決眾多社會問題和國際問題,進行工業革命、推動現代化運動的有效指導理論。

第一,當時面臨瓜分和亡國危機的中國人民,正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才提出了「反帝國主義」的革命綱領,進行了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有效地從1840年後長達百年的社會動亂中,拯救了已瀕於破碎的中國。

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形成了20世紀中國的革命民族主義(即現代愛國主義),完成了建立獨立經濟、保護本國市場的歷史任務。作為一種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對於保護中國民族經濟,維護本國市場,發展中國工業,振興民族精神,顯然起過無可取代的作用。

第二,馬克思主義主張實現社會資本和資源的國有化(公有制)和計劃化,這一理論有利於在落後國家中快速集結和積累工業化資本,也使得工業落後的國家,能夠集中分散的資金、資源和經濟力量,在國際市場上對抗經濟實力強大、技術先進的國際壟斷資本。

第三,馬克思主義作為維護工人和貧困農民利益的理論,主張縮小社會貧富差距,約束兩級分化,對窮人提供社會保障機制。依靠這一理論指導下的國家政策,使中國在50年代的大規模工業革命時期,能避免發生西方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曾普遍發生過的那種野蠻剝奪(請回顧英國的圈地運動和反流民法,北美的黑奴種植園制度、充滿血腥的開發西部運動,以及18—19世紀殘酷的美國勞工制度)。

第四,共產黨的組織、民主集中制的政體形式,重視集體倫理的社會原則,以及在馬克思主義和革命民族主義(即愛國主義)意識形態指導下的大規模群眾運動,則極其有效地集結了傳統社會形態下,處於無序分散狀態的社會力量,從而比較迅速和大規模地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的現代化運動。

甚至被某些人譏笑為「清教徒」式的中國50—70年代那種崇尚儉樸、刻苦、勤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價值觀念,客觀上也有利於壓低社會消費,快速積累社會資金,有利於實施優先發展重工業政策,從而快速推進工業化的進程(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指出清教徒倫理也促進了早期英國工業革命)。

無論1949年後的40年來,共產黨犯過什麼樣的錯誤,以上四點,我想是任何持論公正的人,都難以全盤抹殺的。「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救中國,並且的確救了中國,秘密就在於此。

中國由1949年一個經濟已經瀕臨徹底破產的落後農業國,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初步實現工業化,並取得舉世矚目的大規模經濟成就,證明了這一道路的歷史性成功。

實際上,若就傳統意義的「工業化」標準看,也就是說,以鋼鐵、能源、機械等資本資料產量(即霍夫曼的標準)以及國家總體實力為衡量標尺,傳統模式的社會主義道路,仍可評價為相當成功。

蘇聯自1917年革命至40年代初已跨人世界工業軍事強國行列。中國亦於1949革命後,經三四十年間跨入世界工業軍事大國之列。在50年代至70年代,社會主義道路還曾經歷過輝煌的世界性成功時期。

所以,無論從近代世界上後進國家走向工業化的道路看,還是從社會主義制度對於現代中國的實際意義看,中國在40年前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都的確沒有錯誤!

但我們注意到,台灣政權鼓吹所謂「台灣模式」,卻明確否認其制度是「資本主義」。其政治口號有:「社會主義破產(?),資本主義沒落(!),人類的前途是三民主義。」作為一種宣傳口號,我們姑不必深究其理論是非。但甚至台灣政權也不諱言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沒落,這一事實確是頗發人深思的。

(1990年6月27日發表於《中國青年報》,9月24日《人民日報》轉載。原題為:《社會主義的選擇與歷史評論》)

①參看w·羅斯托《從起飛進入持續增長的經濟學——論美國工業化》一書。

②詳細資料,德國方面可看w.漢德森《普魯士國家和工業革命1740—1870》,日本方面可看E.布來克著《日本和俄國的現代化》,後一書有中譯本。

③參看K·Pinson《德國近現代史》第11章。

④引文見布來克著《日本和俄國的現代化》一書。

⑤見霍夫曼:《工業化的階段和類型》,1931版。

⑥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三卷,第36頁。


美學生活是歷史發展元規則。(黑體字)

……

第一才女說:農業社會開始與結束,就兩本書,

《詩經》,《紅樓夢》。

社會主義也就一個元規則。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溫鐵軍?為什麼他並不是很火呢?
有哪些「事與願違」的經濟政策?原因是什麼?

TAG:歷史 | 政治經濟學 | 社會活動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