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解釋《資本論》中「商品的拜物教」的概念,這一概念在現實中是怎麼體現的?
「正是商品世界的完成形式即貨幣形式,用物的形式掩蓋私人勞動的社會性質以及私人勞動者的社會關係。這種形式恰好形成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各種範疇。對於這個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即商品生產的關係來說,這些範疇是有社會效力的思維形式。因此,一旦看穿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上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籠罩著勞動產品的一切魔法妖術,就立刻消失了。」
私人勞動的社會性質是什麼?私人勞動者的社會關係是什麼?
拜金主義。
字面意義:金錢(貨幣)是人創造的物,卻被人們頂禮膜拜,就像人們用泥巴塑一個觀音菩薩,然後對其稽首叩頭一樣。
說得通俗一點,認為金錢(價值)是實物代表的是財富、蛋糕,就是商品拜物教。而價值(金錢原子或者說商品原子)本質上是一種異化的人類勞動本身,它代表的不是商品(貨幣)拜物教者認為的財富,而是對人勞動支配的權力。
正如所謂的「實際GDP」從勞動價值論揭示的商品拜物教邏輯出發,它實際上是僱傭勞動時間總和代表資本權力,即所謂的經濟增長實質上就是資本權力關係的拓展。
私人勞動的社會性質,說白了在社會關係中,我支配了你的勞動(行為),就代表了我擁有了權力。
商品世界的真實關係是人和人的關係,當人們互相用自己勞動產品交易時,實際上交易的基礎是對物的所有權,私有權。這是在希臘羅馬的奴隸勞動,中世紀的農奴勞動中無法體現的東西,因為在人自身不「自由」,而是依附於他人時,他們對自己的產品不一定具有所有權,他們的主人可以直接拿走他們的產品而不需要任何交易,他們和主人的關係直接表現為政治關係。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政治的,法律的,社會的關係卻籠罩了一層「經濟」的外衣。一個自然物中不會存在任何經濟學概念,但由於私有制,商品關係和自由平等的資產階級觀念,卻產生了這種概念:價值。把人和人的關係視為物和物的關係(商品價值),即商品拜物教。
消費主義。
剝削走你賺來的最後一分錢。
"私人勞動的社會性質"就是指私人勞動勞動的社會性,這個社會性也就是私人勞動與社會化大生產的聯繫,掩蓋了社會性質也就是掩蓋了這樣的聯繫。具體表現就是資本家的資本增殖必須通過社會化的商品流通。
「私人勞動的社會關係」——從廣義上來看,生產關係是最基礎的社會關係,掩蓋了社會關係也就是掩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而這種生產關係的本質是人支配人的社會關係而非人和人平等協作的社會關係。具體表現就是出現了所謂的「勞動力商品」和「勞動力市場」,通過物化人為商品掩蓋資產階級對勞動者的操控,反而說這是一種你情我願的買賣(人能拿來買賣嗎?),更何況這樣的買賣從來就是不平等的,社會上的工作從來就是工作挑你而不是你挑工作,現在大學生就業難道不是看哪個專業好就業就選哪個專業的嗎(這就是工作挑你的一個表現),「愛干不幹,不幹滾蛋」能說勞動合同實際上是公平的嗎?
社會性質 (1)從社會角度來看 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社會生產的一個環節 (2)個人來看 勞動是為他的 即生產產品不是為了自己需要 社會關係就是私人勞動者通過市場連接起來互相為他人勞動的關係
具體的分析可以看
孫樂強:物象化、物化與拜物教 比較好的文 非常短 但是物化 物象化 異化概念的分析以及和生產方式的聯繫還有現實意義都比較清楚推薦閱讀:
※如何用現代經濟學的概念理解/評價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
※如何評價羅莎·盧森堡的《資本積累論》?
※馬克思的歷史分期理論究竟是斯大林的五階段論還是三階段論?
※資本主義剝削的厲害還是社會主義的剝削厲害?
※中修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