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濟學研究將偏好作為內生變數嗎?


謝邀。@杜欣。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在經濟學中,模型的輸入是外生變數,輸出是內生變數。在時下經濟學「萬物皆內生」的指導思想下面,追問有沒有可能內生是非常自然的。

在我們學過的那些大部頭高級微觀教材中列舉的模型里,偏好鐵定是外生的。

  1. 在general equilibrium框架當中,偏好就是四大外生變數之一,其他三個是資源稟賦、生產技術和分配製度。給定這四個外生變數,扔進所謂的「瓦爾拉斯再分配機」,那麼模型就可以找到一組社會分配結果。
  2. 在博弈論框架裡面,以normal form game為例,參與人、策略集和參與人的偏好是構成它的三大要件,只要有了它們仨,我們就能找到一組納什均衡。

不過偏好是外生變數這個事實,將這兩類模型的分析方法鎖定在了比較靜態分析之中。我們只能看,如果偏好改變了,那麼分配結果有什麼改變,但是偏好是怎麼改變的,這些模型對此無能為力。

對於偏好的「不討論」的態度,是經濟學長久以來的傳統。根據經濟學家對自己方法論的辯護,經濟學和心理學之間的分界線就在這裡:心理學討論的是偏好的性質,經濟學討論的是偏好與約束之間的邏輯關係。

但是,正如上面所說的,這使得經濟學家在「偏好如何改變」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發言權,任何行為的改變可能是偏好改變和約束改變共同造成的。對此,兩位經濟學大家寫了這樣一篇論文:

這篇大名鼎鼎的文章其實跟學經濟學的人一說Stigler-Becker基本上就都知道,它的題目是一句拉丁諺語:如果是口味就無從爭辯,是說不存在「好的偏好」和「壞的偏好」。它還有一個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叫做「論口味的穩定性」,文章舉了馬歇爾著名的「聽過好音樂的人對音樂的審美髮生改變」的例子,並花了大量的筆墨論證為什麼我們不需要假設偏好可變。憑藉這兩位諾獎得主本人以及他們所在的芝加哥學派的地位,這也就坐實了偏好作為外生變數的合法性。

但是事實上把偏好當內生變數研究的論文還是有非常多的,這裡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知道:1. 偏好是一個內生變數,2. 偏好並不是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而只是一個「中間產品」,那麼,我們需要一個外生變數,這個變數是什麼呢?

  • 第一類論文最著名,認為偏好是「歷史依賴」的,最著名的就是宏觀經濟學中的habit formation,最簡單的形式是:

U(c_1,cdots,c_T|,c_0)=sum_{t=1}^Teta^tu(c_t|c_{t-1})

這裡,我們在第t期的消費-儲蓄選擇是依賴於過去的「消費習慣」,也就是說,偏好的外生變數是過去的選擇。

在這一類文獻中,最根本的就是關於「成癮」的描述,因為決策者過去吸煙無數,所以當下對煙的偏好是內生於過去的選擇的。

Becker等人還在這個方向上做了推進,比如內生時間偏好:將時間偏好與死亡概率聯繫起來,然後人可以為自己的健康投資,從而增加自己的「耐心」。

  • 第二類論文我覺得最有意思,認為偏好是「選擇依賴」的。什麼意思呢?我們根據偏好做出選擇,但我們做出的選擇同時會影響偏好,不用說,這裡用到了不動點的思想。舉個簡單的例子,在Koszegi Rabin (2006) 那篇經典的personal equilibrium(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麼翻譯……)當中,就給出了這個思路。

這篇文章最初的思想來自於Rabin在1993年那篇更經典的「公平均衡」,它的思想又來自於1987年那篇「Psychological game and sequential rationality」,只不過把多人博弈變成了一人博弈。而直接動機來自於List通過重複經典的杯子交易實驗,發現「稟賦效應」隨著實驗輪數的增加而消失。作者對這個現象的解讀是:傳統的前景理論以現狀(status quo)作為參照點是不對的,但這不意味著「稟賦效應」不存在,真正正確的參照點是人對自己行為的「預期」。當人們預期自己會保留這個杯子(預期會維持現狀)的時候,交易就是一個loss,loss aversion起到了作用,而隨著實驗輪數的增加,人們開始逐漸調整(對實驗者目的的)預期,當人們預期到自己會在未來交易杯子的時候,交易就不再是一個loss,所以也就看不出loss aversion了。

具體模型是這樣的,每個決策被描述成一個概率分布,用F,F表示。如果人預期自己會選擇F,但實際上選擇了F,它的效用是U(F|F)。可以看出,這裡的參照點就不再是一個固定的財富數量,而是一個決策,所以發表這十年里它的名字被逐漸叫成了「隨機參照點模型」。我們盡可以將函數U的形式往前景理論那個經典的函數形式上靠。

關鍵是,這裡面,「對自己行為的預期」是怎麼確定的,因為預期就是一個外生變數嘛。在Koszegi在2010年發表的對這個理論的擴展中,作者說道,任何一個預期確定的模型都可以,但是我在這裡假設預期是理性的,這時候psychological game的思路就出場了。就此,文章定義出了personal equilibrium這個概念,它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 最優性:給定預期FF最大化了U(F|F)
  2. 理性預期:F=F

看吧,這裡正是:偏好決定了選擇,選擇反過來影響了偏好。

  • 第三類文章我覺得最玄乎,是講錨定效應(Anchoring)。也就是說,當關於商品屬性的新的信息進入時,我們對事物價值的估計(當然這就是偏好)嚴重受之前沒有信息時的估計的影響。比如,一開始我們信了虛假廣告,覺得這東西特別好,後來新信息來了,我們知道了這東西是假的,我們對它的估價還是比那些沒有看過虛假廣告的人要高。最經典的文章當屬:

第一作者就是寫《怪誕行為學》的那位。理論文獻可以看Rubinstein and Salant (2008)等等。

  • 最後一類最簡單直接,那就是演化博弈。這是對Stigler-Becker的直接反叛,演化博弈認定,必定存在好的偏好和壞的偏好,區分好和壞的標準是它是否適存於環境,也就是個體被involve in的那個演化博弈結構。

第一類文獻中外生變數是過去的選擇,第二類中是自己現在的選擇,第三類是自己過去的認知,第四類更直接:外生變數就是自然選擇。

最經典的文章當屬桑塔費學派的鮑爾斯(此君據說因為信馬克思而被哈佛大學開除……)1998年在JEL上發表的那篇文章:

他在文章中反覆argue的點就是:我們必須有某些偏好,否則我們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不可能活得下來,這裡他主要強調的是內生的道德訴求和利他行為。時至今日,這一類文獻又可以分成兩類:

  1. 一類是基於純粹的複製者動態模型的,比如寫那本《實分析在經濟學中的應用》的Ok,2000年以前就在非期望效用和嫉妒偏好在演化過程中的合法性做了大量的工作。
  2. 另一類是基於群體選擇的,為了要找到一些簡單複製者動態模型中不可能存活的偏好,比如利他偏好等等。

然而這方面的文獻太多太多了,一搜一大把,我也肯定列不全。

我所知道的主要的關於內生偏好的研究就是這些,越寫越覺得好像還遺漏了很多東西,先寫到這兒吧。

此致,敬禮~


這個問題看似有點意思,但個人感覺實際上是題主好像並沒有釐清概念。

第一,內外生變數的概念。內生變數是模型要解釋的變數,是需要在模型體系內得到說明的;而外生變數則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已知變數,是不能夠在模型內得到說明的。

第二,經濟學研究的概念。簡單的說,經濟學研究就是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對經濟現象或者經濟活動規律的研究。假設是一切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前提,沒有假設就沒有研究可言。比如之前很多經濟學研究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設上的,等等。這就是經濟學。

所以說,至於「有沒有經濟學研究把偏好當作內生變數」這一問題,肯定是要看那個研究的目的是什麼,模型大致是怎樣的,「偏好」在這個特定的研究中充當什麼作用,這些都決定了「偏好」這一變數在模型假設里是內生還是外生。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感謝邀請。


上學期剛剛寫了篇課程論文。大意就是偏好是內生的,將偏好部分內生化於廠商行為中,然後取得了還算滿意的邏輯解釋。

PS:其實論文寫得很水,就是只有一個idea而已。╰( ̄▽ ̄)╭然後,我果然是沒有做研究的實力。


推薦閱讀:

如果印度這次貨幣改革成功了,會顛覆現有那些經濟學理論?
近30年中國通貨膨脹一直增長,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嗎?是否我們現在的100萬在數十年後真的連10萬都不如?
稀缺心態是雙贏格局最大的敵人
連地基假設都不牢固:經濟學的九個陷阱,查理·芒格是這樣看的
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麼?怎麼計算?與索洛余值的關係是什麼?

TAG:經濟學 | 博弈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