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里斯》又名《飛向太空》,蘇聯與美國兩位大師分別拍攝成電影,看了幾遍都沒懂其中含義,書高人指點。?
《索拉里斯》又名《飛向太空》,蘇聯與美國兩位大師分別拍攝成電影,看了幾遍都沒懂其中含義,書高人指點。
時空,信息與電影
凱爾文博士望著那漂浮在碧綠色湖中的水草若有所思,長條狀的水草身姿搖曳又詭異,它們身後幽深的湖水越發顯得神秘,也許這讓凱爾文想到了即將前往的陌生太空。晴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作為心理學家的凱爾文卻有些不正常地在雨中絲毫沒有想要避雨的意思,他坐在了椅子上,想盡情感受地球上的事物。即將面對他的是一個叫做索拉里斯的星球,地表全部被海洋覆蓋,對於海洋也許人們已經相當熟悉,但對於索拉里斯,在它之上空間站里的工作人員則遇到了迄今為止最為費解的現象。科研工作難以繼續,讓一位心理學家去調查一項太空觀測的異常事件,可見,可能那裡的人們並不了解自己已經瘋了的事實。
在凱爾文身旁的伯頓想讓他明白那裡的人並沒有瘋,因為伯頓曾經在索拉里斯上空便經歷過了讓他困擾至今的神秘現象。但即使看完了當年伯頓的報告視頻凱爾文也並沒有認真對待伯頓,他把他稱作「可笑的人」,很顯然,這時候諳熟於心的心理學知識讓凱爾文在當事人前有著極強的自信心。有些自負的凱爾文讓伯頓放棄了和他的溝通,但憤怒離去的伯頓在回城的車上仍然把重要的信息告訴了凱爾文的父親。在當年伯頓遭遇的神秘現象中他看到了一個有巨大身軀的嬰兒,伯頓之前從未見過它,但不可思議的是在後來當他和梅森吉爾教授拜訪一位在索拉里斯星球犧牲的同事的家人時,伯頓看到同事的兒子竟然和之前那個巨大的嬰兒一模一樣。
在電影中調查人員把索拉里斯上的海洋形容成一個大腦系統,它可以與人的意識產生互動,並可以把人腦中的想像變為物質現實。根據伯頓告訴凱爾文父親的事件讓索拉里斯變得並沒有那麼簡單。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到了四維時空的概念,在三維的世界中加上了時間這一維度。在三維世界中我們可以乘坐飛機在短時間內到達千里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同樣的手段回到原地,但在時間這一維度上我們的能動作用顯得微乎其微,我們只能處身當下,到不了過去也跳躍不到未來。但伯頓卻在夢魘一樣的經歷中看到了未來的影像。值得注意的是,伯頓沒有到達未來,而是在視覺上看到了未來的信息,整個過程像一個夢境,而夢境之中現實事物變得異常巨大。如此匪夷所思的經歷在我看來竟顯得異常熟悉,當我們在影廳內,在巨幕前感受時光變幻的時候,我們是在看些什麼呢?
索拉里斯與地球的現實真相
伯頓忠告凱爾文在出發前不用考慮太多,但他必須牢記。這句話看似在告誡凱爾文要牢記地球上的現實,不要被索拉里斯上的幻象現實所迷惑,而從電影之後的情節中我們會對這句話有另一種看法:人的記憶如此重要,凱爾文需要通過「牢記」這一手段來尋求人生中對他最重要的事物。作為心理學家的凱爾文雖然表面上並不相信伯頓,但他似乎聽取了他的忠告,在索拉里斯星球之上的空間站里出現了凱爾文心中對他最重要的人。
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所描繪的太空陌生又冷峻,散發著一種詭異的氣息。凱爾文通過一場夢魘般的航行來到了索拉里斯上空的空間站,站內荒廢的場景像被遺棄的工廠一般,雖然他早已有所準備但身後閃現的鬼魅身影以及科研人員怪異的舉動都讓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太空之中與地球迥異的體驗。斯納特博士告訴凱爾文,空間站里只有他,凱爾文和 薩托瑞斯博士三個人,如果他看到了其他以外的東西請保持冷靜。在這裡凱爾文無疑面對著與地球上截然不同的現實問題。
什麼是現實呢,如果把這一問題拋給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他們也無法給出一個最恰當的答案。而身處地球上的我們所面對的現實並不比凱爾文所面對的正常多少。也許你會在前人所發現的物理定律之下過的無比安心,但我們極有可能只是「生活在彎曲魚缸里的魚」而已。魚生活在彎曲的魚缸里,向外觀察得到的是彎曲的圖像,但所有感知對於它們來說又是實在的。如果它們能夠以自己的所觀所感總結出自己的科學定律,而且這些定律又總是成立,我們又怎麼能否定它們的現實呢。或許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證實自己沒有生存在彎曲的魚缸內。
凱爾文的朋友吉巴里安的自殺就好似從彎曲的魚缸中跳出覓死的魚,索拉里斯的現實讓他困惑和痛苦。許多觀影者會覺得電影對索拉里斯的描述過於離奇,過世的人會像鬼魂一般出現,而且看得見,摸得著。對於這樣的現實描述讓不少觀眾認為此片是一部偽科幻電影,或者說電影里的內容已經超出了觀眾的認知範圍。那麼,或許現在我們該是時候看看自己周圍的現實問題了。在我們身邊,包括自己,所有的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而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構成,作為基本粒子的夸克又構成了中子和質子。當我們無限放大現實這個「圖片」到只能看到一個個相似顆粒的時候再繼續推進對真相的探索,超弦理論認為一維的弦以不同振動和運動的形式產生出了構成世間萬物的不同基本粒子。我們是這麼的實實在在,但事實上又是空無一物。從理論上講人由無數的粒子構成,而你作為世俗生活中家人朋友們所認同的這個你是由粒子自身所帶的信息而定。信息具有唯一性,同時也具有不滅性,相對於物質,飄渺的信息反而顯得更加重要,了解到這些我們可能會對承載信息的記憶有了一種新的認識。電影中凱爾文記憶中已經死去的妻子哈莉成為了現實的「訪客」,她是如此真實,看得見,摸得著。
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哈莉出現的時間,也就是信息轉化為物質的時間。在影片中所有「訪客」全都在人們睡眠時間產生,當凱爾文一覺醒來的時候,妻子哈莉便出現在了眼前。這讓我想起了量子力學中著名的雙縫實驗,實驗當中一個光子可以神秘地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並穿過兩個縫隙,這完全違背了我們所認知的自然定律,但是如果在縫隙旁裝置上偵測器再進行實驗,那麼神奇的現象便停止了,這說明了觀測者本身在實驗中也會影響所觀測的現實。人在睡眠時間幾乎喪失了所有意識,這時候自身所具有的觀測者身份便會消失,而電影中這時候凱爾文腦中的信息分裂出來便成為了實實在在的現實「訪客」。當然,在我們所在的現實生活中索拉里斯星球上空的神秘現象並不會發生,但是,誰又能確定哪個更加靠近現實的本相呢?
「飛向太空」的我們
訪客哈莉並不算是索拉里斯星球所派遣而來的偽裝者,它對凱爾文並沒有什麼惡意,甚至它會和凱爾文一樣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讓凱爾文吃驚的是它從未見過斯納特博士卻能和自己一樣脫口而出談論起他。面前的這個哈莉既不是已經去世的妻子但又不是沒有絲毫聯繫的陌生人,它其實是凱爾文主觀上想要擁有的一個記憶中的形象,並且它還與凱爾文共享著某些信息,所以訪客哈莉一出現便能夠與凱爾文進行無障礙的情感溝通。儘管一開始凱爾文對於訪客哈莉還抱有一種恐懼的心理,他把首次出現的哈莉發射到了太空中,但之後當訪客哈莉再次出現的時候這位心理學家則放棄了之前所認知的現實讓自己屈服在了對於愛的情感之下。
人,穿越遙遠的太空,與之相遇的卻是關於愛的鏡像反映。
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到太空,到現在應該是距離地球最遙遠的人造探測器。而大爆炸理論證實了宇宙正在不斷地膨脹中,在未來,星際之間的距離會越發遙遠。這聽起來是個悲觀的事實,但是人類飛向太空顯然不是期望想觸碰到宇宙的邊界,或許,飛向太空只是一種懷有人類自我中心主義的未知探索。我們所了解的必定會明白,我們思想觸及不到的永遠也無法參透。新的理論提出,在更高級別的四維宇宙中,恆星的坍縮形成的黑洞產生了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一個星球的滅亡對應的是另一個宇宙的誕生,而我們所定義的現實以及我們所嚮往的無盡太空或許只是更高維度空間的全息投影而已。
這樣看來,是訪客哈莉還是精神記憶,是索拉里斯還是地球,對於觀影者來說還有什麼區別的意義呢,就像電影中凱爾文所說的那樣,也許我們來到這裡就是體驗人類愛的原因。電影伊始,凱爾文飛向太空的目的是對那裡的事件進行調查和評估,而到達空間站的時候他所面對的是自己的妻子,在昏迷中他與自己的母親像往日那樣進行交談,在電影結尾他與父親在家中相遇。最後,在鏡頭的交代下凱爾文好像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當中,他並沒有在意自己是否依然處身於索拉里斯星球上。而反觀我們,在太空中,在地球上,內心所面對著的,難道不正是我們自己主觀意識所選擇的現實么?
一、走出森林以後
關於畫作《雪中的獵人》 分析
千百年來,人類祖先從森林中走來,走到今天。畫中,人們從林中狩獵回來,出現在眼前的是,錯落有致的村落,那是家人與鄉人所在的地方。冬日裡漫漫歸來,腳下不遠處就是家人與鄉人的懷抱,疲倦的心於是就這麼安定下來。那是家園,是我們的歸屬,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地球上的溫暖所在。
人類走出了森林,接著走出了地球,去往太空。可人的心始終需要回歸,需要一個家,一個心安之處。然而作為家的地球,也並非都是和愛。人與人之間因為種種而不能順暢的溝通與理解,親密的關係往往離我們如此之遠。因而,主人公說,或許我們就是來這裡體會人類之愛的。海洋,給了人他們心中最想彌補最想獲得愛的人,在索拉里斯星上,出現的那個人會理解你,愛你,先是他的妻子,後是他的父親,在這裡出現的真實的幻象,但其實,通通是人心中渴望親密與友愛的投射。
索拉里斯星更像是一面魔鏡,給了我們心中最想要的東西,愛與溫暖,人始終渴求的東西。在遠離地球的星球上,在遠離家園的地方,孤獨的人更加渴求溫暖,家並非是一個地方,而是心可以溫暖的地方,有著關於愛的記憶的地方。
在索拉里星上的主人公凱爾文的妻子,作為另一種生命,她沒有屬於自己的記憶,在對那畫長久凝視中,她彷彿徜徉在人類的記憶中,那麼溫暖,那是自人類出現便有的記憶和童話——回家。
雪中的獵人,回了家,而她呢,家在哪裡?人啊,就是這麼奇怪,有能回去的地方,才能走出去,從這一點來說,她難道不像人不是一個人麽?生命終會消逝,終會去到一個地方。
真的希望,每個人,每個生命,都有一個家,漫溢著愛與幸福的家,無論走的多遠,心都不是空寂的,你總知道,會有家人在等待你歸來,有人始終牽掛著你。因為,這世上,人還有許許多多參不透的奧秘,其中便有我們不得不接受的死亡。在愛里,我們才能夠活過來,才能夠最終從容的去接受死亡。小饕願,每個人,每個生命,都能夠回家……二、區別於我們的現實的另一種真實存在的現實
有人說索拉里斯星這種生命形式簡直令人絕望,凱爾文離開了妻子的幻象,但最終卻跪在父親的面前,本以為這是凱爾文回到地球與父親的和解,影片最後,向我們揭示,是主人公徹底陷入了索拉里斯星幻化出的現實。他的朋友,是清醒的,因為羞愧於自身相信幻象,信以為真,而且認為自己無法抵禦幻象對自己的誘惑,他預感到自己終將會被幻象所收服,那是對自己的心的服從,但他認為這始終是幻象,因此用死亡做出了抵抗。而凱爾文則完全順從了自己的心,淪陷進了幻象。
妻子的現實不生效後,海洋又使出了父親的現實,找到人心裡最柔軟,可以依靠的地方。凱爾文接受了妻子已經死去的現實,對妻子放了手,選擇與父親和解,最終回家,這是男主心裡渴望實現的現實。海洋就用幻象呈現了這一事實,片尾,綠漾漾的海洋之水包圍著男主,這時我們不得不承認和佩服,自殺的男主的朋友,是有多麼清醒和自製。從男主的妻子的實體我們可以看到,索拉里斯星幻化出的所謂幻象,超出了我們所理解的一般意義的幻象,她甚至已經是一種存在,一種生命,一種真實的現實,只不過是存在於和依靠於索拉里斯星的現實。男主最終進去了索拉里斯星為他製作的現實,這個現實,也是很真實的,不用說,是幸福的。或許,人們覺得,這樣不是也挺好么?另一種真實存在的現實。但是,小饕想,我們並不清楚索拉里斯星上的海洋究竟是怎樣的,如果它的這一舉動只是心血來潮,或者哪一天決定突然不再提供這樣的現實了,又或者哪一天因為某種原因它不能夠繼續維持下去了,那麼凱爾文怎麼辦?他又會在哪裡呢?
最後小饕,想提出一個問題,索拉里斯星製造現實的方式是否與製造我們這個現實的方式是一樣的呢?如果索拉里斯星真的存在,說不定我們就可以破解我們的現實的真相了。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