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未來農產品B2B大宗交易平台,希望有在農業行業耕耘者給出建設性看法?
主要針對現有傳統批發市場思考,未來可否形成線上的農產品大宗交易平台?現有阿里,京東布局農村電商,聯想佳沃引領現代農業,生鮮電商興起,將助推我國農業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
2015年,O2O突然啞火,B2B徹底爆發。鋼鐵、塑料、石油、農資、蔬菜、布料、五金等重度垂直的B2B平台破土而出,拔地而起。而其中最受關注的案例,莫過於一帆風順的鋼鐵B2B平台「找鋼網」和飽受爭議的的農業B2B平台「一畝田」。
通過「找鋼網」和「一畝田」的對比分析闡釋未來農業B2B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分析農業產業鏈:
概括講,完整的農業產業鏈可以劃分為「產前」,「產中」,「初加工」,「精加工」,「流通」,「終端消費」六大環節。
「產前」環節:涉及電商的主要有化肥、種子、農機等農資產品,據統計大約有兩萬億市場規模,雲農場是這個領域相對成功的案例。
「產中」環節:主要是種植、養殖和採摘收穫環節,該環節的經營主體主要是農戶、農場和部分農業合作社。農產品在該環節後進入流通和初加工兩個環節。一畝田是這個環節的典型代表。
「初加工」環節:該環節主要指農產品收穫後經過的去籽、凈化、分級、干制、破碎、修整、腌漬、包裝等過程。該環節的經營主體主要是產地工廠企業和部分農產品合作社。農產品在經過該環節以後進入流通或者精加工環節。中國惠農網、中國綠谷網是該環節的代表案例。
「精加工」環節:農產品精加工是指對農業產品進行深度加工製作以體現其效益最大化的生產環節,與「農產品初加工」概念相對應,如將稻穀、玉米加工為大米、玉米粉的生產,稱為粗加工;在完成粗加工的基礎上對半成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使其更具價值,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產,稱為深加工。如將大米、玉米粉加工為爆米花、玉米糊的工程,稱為深加工。該環節的經營主體是廣大農產品加工企業,一般有自己的品牌,如康師傅、十三香、老乾媽等。農產品在該環節後進入流通或終端消費環節。
「流通」環節:農產品流通廣義的涵義是指農產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中,將農產品生產、收購、運輸、儲存、加工、包裝、配送、分銷、信息處理、市場反饋等功能有機結合、優化管理來滿足用戶需求,並實現農產品價值增值的過程。這裡指狹義的農產品流通,即農產品收購、運輸、儲存、銷售等一系列過程。該環節的經營主題包括貿易公司、批發市場、超市等企業或個人。各種農產品在該環節後進入終端消費者環節。
「終端消費」環節:指農產品經過部分或者全部以上環節後由廣大餐飲企業或者個體消費使用的過程。目前大量的B2C和C2C電商企業均服務於該環節。
以上六大環節中,唯有「農產品初加工」到「農產品精加工」環節尚無典型案例。
「一畝田」的沉重和「找鋼網」的輕鬆:
一畝田成立於2011年,轉做大宗農產品交易不過一年的時間。過去4年里,這家公司實現了2000%的增長,號稱估值一個月一漲。一畝田的集團副總裁高海燕曾說,一畝田平台上大宗農產品的買家客戶有25萬家,在線的賣家用戶有210萬家,每天的交易規模達到3億元。明年實現5000億元的交易規模沒有懸念。正當一畝田炙手可熱之際,卻突然陷入數據造假和裁員風波。
一畝田的模式在於對接農產品的地頭商販和批發市場,這個環節市場規模宏達,至少有五萬億。但是這個環節有三個難以克服的問題:一是上游供應資源,也就是廣大農戶、農場主和一些農民合作社,過於龐大分散而且相對教育成本高昂。二是該環節的農產品嚴重缺乏標準化,必須依賴高昂的人工成本全程參與每一個交易細節。三是該環節物流複雜,上下游之間極度分散和生鮮農產品的特性決定了該模式的物流難題同樣難以克服。也就是說電商需要整合的「信息流」、「物流」和「現金流」三個基本要素,對於一畝田來說全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人力成本去實現。也正因為這些難題,一畝田在短時間內即組織了3000人的龐大隊伍,其中2500人負責線下推廣。如此高昂的成本對於一個創業型的電商團隊顯然是難以長期支撐的。
相對於一畝田的步步艱辛,「找鋼網」的發展可以算得上一帆風順。2014年,找鋼網總計完成交易量2042.5萬噸,交易額688億元,營收近95億元。2015年初找鋼網獲得1億美金D輪融資,平台估值達到10億美元。據報道,2015年找鋼網與全國70多家鋼廠達成合作關係,在全國建立了22個分公,在平台擁有超過2萬名註冊採購商。
如果用這個數據和一畝田的數據做一下對比,我們馬上就能看出一畝田的沉重和找鋼網的輕鬆到底源自那裡了。
不難發現,找鋼網只需要對接71個鋼廠和2萬買家即實現了688億的成交,而一畝田對接210萬賣家和25萬買家也只能實現1000億規模(且不討論數據真實性)。
那麼同樣是行業B2B的平台,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二者的差異有如此之大。我們可以從下面兩個圖片找出問題。
分析農業的產業鏈和鋼鐵的產業鏈不難發現,二者相似度是非常高的,唯一的不同在於生鮮農產品可以直接通過流通環節直接進入終端消費(一畝田的工作),而鋼鐵行業是鐵礦石經過冶煉加工產生鋼材再經過鋼材的精加工進入建築、汽車、機械等終端消費環節。而找鋼網和一畝田唯一的差別在於,找鋼網對接是初加工(鋼材)和精加工(需求)環節,而一畝田對應的是產後(未經過加工)到流通環節。
既然農業產業鏈和鋼鐵產業鏈如此高度相似,那麼農產品行業是否也可以用找鋼網的模式發展電商?答案是肯定的。
從農產品加工環節切入,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解決了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的問題。農產品收穫並經過去籽、凈化、分級、干制、破碎、修整、腌漬、包裝等過程後,產品標準化程度顯然得到大幅提高。一般初加工後的農產品在品質、規格和各種理化及微生物指標等方面都具有明確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這種標準化程度已經比較便於在交易和物流環節採用低人工成本方式進行,也使得這種交易可以快速遷移至線上。從而避免了一畝田那種在初期就需要2500人的龐大地推團隊的運作方式。
2、克服了上游供應商過於龐大分散的難題。農產品加工的主體多數是當地的鄉鎮企業,這些企業主比農戶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和商業嗅覺,顯然會比農戶更加容易理解並接受新的商業模式。而且,目前農產品加工企業和鋼鐵加工行業的處境基本一樣,都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在國家近幾年持續的經濟刺激和金融寬鬆政策下,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加工廠快速擴張,大量新工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一些老工廠也不斷加大硬體投入和產能擴充,導致許多工廠陷入競爭慘烈和財務緊張的雙重壓力而不能自拔。然而他們在技術革新和產品營銷方面卻基本沒有進步,技術革新方面閉門造車,產品銷售方面依然嚴重依賴傳統的經紀人和貿易公司。
同時,農產品加工業的市場規模龐大。根據農業部2014年數據,農產品在產前到產中的環節,是農資流通市場,大約2萬億規模。在產中到流通環節,是生鮮農產品市場,大約是5萬億規模。從初加工、精加工到流通環節,是農產品加工業,包括糧食、水果、蔬菜、肉類和水產等產業在內,全國擁有農產品加工企業達45.5萬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8.48萬億元,在工業中佔比達到17%。
最後,農產品經紀人和貿易商曾給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互聯網+技術愈加成熟的今天,傳統的經紀人已經越來越多地制約著農產品供需雙方的高效溝通和交易。根據《農產品經紀人發展報告》的數據,全國農產品經紀人常年從業者數量達到800萬人。傳統經紀人依賴一雙勤快的雙腿和一部電話既可以控制區域內的供求信息,幫助農產品供需雙方的信息對接,也從中賺取不菲收益。但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臻成熟,信息傳遞已經相對容易,農產品加工業亟待更加開放的信息和更加高效的交易。傳統經紀人卻因為信息壟斷、缺乏風險控制能力和時常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而越來越多地受到制約著實體加工業的發展。近幾年頻繁出現的的「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等現象就是典型的經紀人和資本方勾結亂市行為導致的,這其中受害最大的莫過於上下游的實體工廠。
像某個匿名回答,農民不懂IT,IT不懂農業。現在正是需要我們這一代的新農人,來完成中國農業的新變革!諸位共勉!
PS:公司內參,為了增加可讀性,文中涉及本公司的名稱,全都去掉了。歡迎點評交流。
-----------------------------------------------------農廠匯廣告分割線-----------------------------------------------------------
http://weixin.qq.com/r/l0zg_MDEYp0drYSb9xm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個人覺得B2B這個概念短期內在農業這個領域是不存在的
在我比較了解的非經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現有的供應鏈大概是這麼個情況
散戶—小型糧販/種植大戶—糧販/米廠—飼料廠/中儲糧/其他下游在這幾個環節中
a、散戶—小型糧販 第一.這個環節量少幾乎不屬於B2B第二.基本屬於開小車甚至是拉車去收糧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無論是用戶習慣還是物流系統都處於原始狀態不太可能有電商介入。你能想像一個糧販通過網站發現100公里外某家農戶的糧食便宜那麼一丟丟所以開個三輪車奔襲100公里去收糧嗎,那他要收多少糧才能把這個三輪車的油費補回來。如果一個農戶在網站上發現100公里外某糧販收糧的價格比當地要高,他也同樣沒有能力和精力把糧送到那麼遠的距離。b、小型糧販/種植大戶—糧販/米廠
這個環節應該是最容易產生電商的切入口的,但是可惜種植業的很多因素實在是局限性太大了第一.農業作物沒有標準化,在短期內也幾乎不可能標準化,在接觸了一些國內頂尖的專家以後,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影響農產品的因素實在太多太多,不可能通過網上的圖片或者文字最後就能確定品質。既然最後還是要實地考察取樣,那互聯網在這裡起到的作用就比較小了。第二.這點十分關鍵,農產品具有時節性,比如水稻收穫以後如果沒有烘乾系統不可能長期保存,短期內必須被收購走。在這種情況下,種植戶幾乎沒有任何議價能力,更不要說耗費更多的精力去做電商了。c、糧販/米廠—飼料廠/中儲糧/其他下游
糧食不是手機,不太可能因為渠道的需求改變而短期內改變產量。所以,我接觸的這個環節,基本下游渠道十分固定,大家老朋友常年合作。而且就我觀察,糧販/米廠是整個供應鏈中生存環境比較好的一個群體。只要渠道穩定,他們的日子過的非常不錯,俗話說窮則思變,要讓這些人顛覆自己去玩互聯網,不太可能。以上是本人接觸的比較多的非經濟作物的一些分析,而經濟作物我個人感覺時節性、非標準化這兩個問題不解決也基本屬於差不多的情況。我也聽有人說電商可以改變我剛才說的那幾個環節,比如把糧販給幹掉,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因為糧販在這裡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簡單的中間商,同時也有對產品品質的鑒別歸類以及物流的職能,這些職能導致了這個環節在現有的農村大環境下,不可能被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所取代。農業耕耘者估計回答不了你的問題。
普遍情況是,農民不懂IT,IT不懂農業。個人認為,農業B2B前景不大。
因為農業是有地域性的,很少會跨越很遠的距離採購,運輸需要成本,保鮮需要成本。所以,日常的農產品,都是本地生產,除非是很獨特的農產品,比如是某個地方的特產。農業B2C倒是很有前景,也算是生鮮電商。生鮮電商有兩種,一種是賣食材的,比如蘿蔔青菜,另一種是賣特產的,比如荔枝大閘蟹。目前,後者這種商業模式已經有一個雛形了,比如本來生活網。而前者,這種賣日常做飯用的食材的電商網站,還在摸索探路階段。強答一記。
農業B2B分析:
市場規模趨勢: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4萬億人民幣,其中農業佔比將近10%。在我國當前階段,農業是民生工程,是社會穩定的安全閥。「互聯網+」對農業的改造雖因種種原因相對緩慢但有志於此的「新農人」正慢慢集聚力量。在互聯網行業內,針對個人消費(生鮮配送)的2C類平台有京東、順豐大型綜合電商細分;已經獲得風投的2B類電商平台則更多的集中在為終端門店的食材配送方面。其中包括:美菜、宋小菜等。
精準用戶、及格產品、合適的交易場景:農業的痛點集中在非標準化嚴重,受天氣等外在不可控因素影響較大,服務農村的物流配套不夠完善,農業從業人員IT化程度較低且普及成本更高,農業產業鏈由上下游兩端信息更加不對稱(上游分銷跟下游提貨成本都更加高昂)。目前平台提供的剛性價值也集中在以上兩點。
業務模式:因產能過剩,平台的主要工作也是集中在發展下游商戶的數量,通過規模倒逼上游給出更優惠條件上(價格賬期等)。由此平台獲得下遊客戶的效率、成本跟交易頻率決定平台生死。目前接觸到的平台獲客方式分兩種:電商引流、地推拓展。
商業模式:撮合收傭金、自營賺差價。大多數平台仍處在「點線面體」階段,沒有能力獲取廣告、推廣等方面的服務溢價能力。
相對競爭:農業產業鏈大致分三段的話。生鮮配送服務於貼近C的小B業務市場進入者數量更多。
團隊及領袖:擁有農業項目實操經驗如果有互聯網經歷的創業領袖那就太棒了。尤其是農業的產業鏈前端。對於生鮮配送類項目直接對接終端門店的稍微好一些,但也需要對客戶的痛點深入了解。未完待續。
取決於農產品(大米,糧油,麵粉。。。)的標準化!
前幾天鎮寧(貴州安順的一個縣)加入了農村淘寶,阿里巴巴的一個項目。不怕丟人說句實話,我真的第一次見到這個!我當時想農業電商發展到什麼水平了,看來我真的要補充姿勢了→_→人家阿里好像從好多年前就開始搞這個。想到去年我們一個同學本科論文才做農產品交易平台,用dreamweaver搭的一個網站,人家的目光真真兒不是蓋的!
生鮮電商要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入局,布局均需要選好切入點。 農民,物流鏈,用戶,這是三個核心的點,怎麼去深入的串聯三者的關係,讓三方都有受益,都能獲得發展的商業模式才是真正的道路,互聯網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不要什麼都唯互聯網切入。也許先從農村,農民著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中國的革命成功就是從農村發展到城市的。 最近我正在做這方面的探索,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交流
中國現有的批發市場+商販的模式在未來很多年應該是不會改變的。 這是由於國內的物流決定的,批發市場是一個平台出入口,而商販則充當了很多角色(分銷商、市場推廣,倉儲,分包、物流運輸)
未來農產品大宗交易會是大數據信息利用的舞台,馬雲說的大數據就是財富,農富寶就是彙集了上下游數據資源的一款app 我很看好這個
哈哈 這軟文 夠繞
目前,農業投入產出的邊際效益已經很低了,這個問題全球無解。如果有轉機的話,可能是生產,物流或銷售環節效率的提高。通過提高效率進一步降低成本是可能的機會!
在我們綠科邦看來 農人不太會使用互聯網,學習成本偏高。那我們就直接給出一個整體方案來服務他們
綠科邦綠科邦_農業知識問答論壇社區推薦閱讀:
※三大利空因素:懸在棕櫚油價格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現貨投資賺錢的原理是什麼?
※為什麼大宗交易大多數都折價?
※鋅錠貿易流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