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時間線上為什麼很少刷到有意思的數學問題或回答了,是什麼原因呢?


謝邀。

1.大約一到兩年前,一批優質數學答主開始流失,原因很多,比如科研任務加重,比如對知乎的不滿日深等等;不過這其實也不是大問題,因為我觀察到還是有新人進來的,而且還有不少神秘的高水平匿名答主。

2.有意思的回答大家看不懂,關注度上不去,導致問問題和答題的人都失去了熱情;這也是優質答主流失的一個間接原因。

3.新增添的問題很多都太沒意思。比如檢查一下定義就能出來的顯然題也放上來問,還有大量重複提問(我記得Stokes定理我就答過三四次了);還有過於空泛的提問(xxx怎麼學,沒有具體的背景介紹),等等。整個知乎數學板塊已經成了一個習題解答、考前複習答疑、學習經驗指導、以及八卦花邊、民科聚集的網路社區了,討論的氛圍已經跑偏了。長此以往,大眾對知乎數學版的定位就會發生變化,大家會逐漸把知乎當成百度知道來用。


可能偏題了,我們理解的「有意思」大概不是同樣的概念,不過還是回答一下吧。

以前幾個寫了大量的我覺得有意思的回答的人,比如 @春雨 @justlikemath @龍王廟的仙童 @夏銘辰 @高町奈葉 包括刪光了答案的 @nobody1024 等人都基本處於退乎或者不輸出的狀態。還記得以前為了看懂 @justlikemath 的答案,經常查概念就一查一下午(學渣小弱求放過)。15年左右的時候知乎數學的氛圍是很好的,寫個答案要想很久,生怕哪裡寫錯了被同行挑出毛病。交流的時候整體來說也是很友善的,沒有那麼多diss來diss去的。對我這種視野比較窄的人來說,能學到不少東西。(我不懂也用不到分析,所以偏分析的人我這兒都沒提)

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了,我也說不好。可能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點吧。

現在我基本上不看邀請回答了,大概說一下知乎的現狀吧。

  • 太多人把知乎用來收集作業答案
  • 經常有民科問題

以上兩點我經常用來吐槽 @Yuhang Liu 說「你答題都不挑著點」。很多人問的問題都毫無意義,或者說是民科。以前知乎對問作業題查得很嚴格,現在也不見了。

  • 葫蘆娃

這個長期關注知乎數學班板塊的人都知道,什麼高中生讀完SGA啊之類的,釣魚真的很無聊。

  • 知乎本身的推薦和篩選系統的問題

知乎篩選的數學話題優秀回答者的標準讓我有點看不明白,之前給了我然後取消了,然後某些水平明顯不足的大V(顯然不是說 @Yuhang Liu 和 @dhchen )則一直是。可能知乎覺得好的回答者最重要的是寫類似「如何理解圓周率」這一類的科普文章的人吧。

此外,諸如知乎live給我推薦了一堆「二本如何考清華」「三本如何上牛津」之類的垃圾話題,真的不知道編輯作何感想。好歹我也是一本畢業的好嘛!

  • 個人因素

16年之後由於一些個人原因不太想回答問題了,而且因為轉行,基本上也沒怎麼再學數學了。而且我自己也屬於比較不友好的答主(缺乏友善度),所以現在也就懶得寫回答了。

對未來知乎上的數學內容我是持悲觀態度的,可能至少要等換一批編輯之後吧。


我覺得知乎現在的贊數嚴重的不平衡,導致很多專業一些答主答題意願下降,是這個現象的原因。

舉個例子,我自己花了幾個小時查資料寫的一個答案,在題目下不過得到500個贊。可是一個女生隨便爆爆照,就比我的努力多好幾倍的贊數。

數學這種小眾的話題,優質答主能得到什麼呢??恐怕連精神鼓勵都起不到。大家自然也就都去看大胸了。

PS:我覺得知乎應該對不同主題下的贊給出一個加權數,作為調整。知乎如果想避免天涯化或者貼吧化,其核心還是在於優質內容的產出。特別是比較嚴肅的、偏學術的問題的優質回答。因此,對這類問題的鼓勵本身應該是知乎差異化競爭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PSS:美女爆照也不算是劣質答案,(我也喜歡看吧……逃……)。不過和諸位博士給你寫解答拉到同一個層面比較,還是不太合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有知乎專欄了。垃圾問題一多,大家就更願意寫專欄而不是回答問題了。

比如我隨手翻了一個我關注列表裡的,

這種筆記說是抄書吧,但其實去粗取精,總結重點,歸納整理,還是挺累的。

我本人也很喜歡做筆記,把看過的論文里的重點用latex整理一遍,把課後花了不少時間做的習題收集起來,等。這是一件很花時間的事情,所以不可能什麼都記 - 知乎上有些寫專欄的人願意從定義抄一遍,就說明這個東西是分享給大家看的。

寫這種專欄的還不少。事實上有時候專欄里還會包含自己的思考,是更加不容易的事情。


你來知乎編輯一下公式;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實際上就是知乎前端比較弱的原因;所以他們只會用 draftjs 已有的那個彈出對話框的插件

實際上應該做的是 公式 block 裡面包一個 softbreak 的 inline 或者 text 存 latex code,然後用 react portal 看監測一下 selection 做 previewer;公式編輯中用 promise 來 update 這個 previewer 保證不卡以及顯示錯誤內容;previewer 可以存一個最後 preview 成功的時候 latex code 用於 fallback

然後自定一下 delete 之類 selection 操作保證不會蛋疼地在寫別的 block 時把公式裡面的 inline 擦除掉


因為很多人一提到數學,馬上就想到的是考試

哎,你們生活中能做一點除了考試以外的有意義的事情嗎。


知乎的質量是由用戶自己決定的。你覺得沒有有意思的問題或回答,可以自己問有意思的問題或者寫有質量的回答。從自己做起提升知乎的水準。

另外,相比於看到有意思的回答,來知乎更大的意義是認識一些有意思的人。在知乎上刷時間線,假裝自己是在學習數學,無異於聽著邏輯思維的節目打遊戲,掩耳盜鈴而已。


因為你在答案裡面寫上英文有人會罵你中英夾雜,還有很多人說雖然我看的懂英文但是有必要夾英文嗎?當然更多的人比較耿直,罵你裝逼。

以前知乎上有些討論,認為中文和英文的語言系統不同,相互切換比較難適應,不過我覺得答案相當簡單,就是看不懂而已。哪怕是留學國外也未必有較高英文閱讀能力,語言遊戲本來就是需要長期訓練的。還有個知乎答案說留學生很多人出國後還使用中文百度,我想說明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相比之下我很喜歡俄羅斯的留學生,可能我在知乎上會關注的俄羅斯留學生比較少了解不夠全面,但別人相當誠實,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會因為像英語小學學了幾句「nice to meet you」就覺得自己看的懂上課聽的懂。

中國非985高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就不評價了。

按照中國大學生的基本要求,英語起碼閱讀能力是要過關的,但多數人這個要求也沒達到。更遑論擁有比較紮實的大一基礎課和高中義務教育水準了。

實際上要做科普的話那些寫的很有趣的科普文如陳浩和曾博的以前的回答寫的我覺得算比較通俗了,但曾博陳浩這種人本身就是珍惜動物,被逆向淘汰沒了就沒了。


表弟太多了吧…


原因就是這個編輯器太弱了,數學符號不是很好打出來,沒有良好的形式。

代碼也是,這種程度的應該可以有吧,

這樣就導致了無法有效表達出來,像NFA,DFA根本畫不出來,都要靠其他工具。

數學也是一樣的,而到化學的那些化學式更是難。


因為冰神開始上班,沒那麼多時間水知乎了。


說一句不愛聽的。

知乎大部分用戶無法回復/看懂真正有意思的回答。數學這種小眾話題,怎麼能比得上奶子好看,怎麼比得上段子好看,怎麼比得上奶子+黑鹿晗+段子好看。


周總理說過,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人民群眾可以喜歡八卦,喜歡明星褲襠,喜歡段子,唯獨不可能喜歡數學,知乎用戶越多,喜歡數學的比例就越少。

我13年來知乎數學話題,第一個大號認真答了幾百個數學問題只有2000多贊,管理員說封就封了,第二個號也說封就封了,現在這個第三個號正經答一個題冰神、王希、張子浩都點了贊,最後也才37個贊,其他問題下我轉幾個段子就2000多個贊,那誰還愛答數學題?

再看看現在數學話題下都是什麼問題:

中學數學,請問有人會嗎?

平均增長速度怎麼算?

函數的漸近線?

渴求此題過程?

求3的416次方被425除得的餘數。(其中425=17x25)?

為什麼大家對民科很關心,對真正的科學卻一無所知?

用20個周長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學過的圖形;怎麼樣拼周長最短?最短是多少?

哪個問題能稱得上「有意思」?

知乎上提問作業題當然是個人的自由,那既然都問作業,我建議小猿搜題跟知乎做個合作,如果題主問作業,知乎給個提示「知乎上99%的作業題沒有人回答,請下載小猿搜題APP」。


「最強大腦」→「讓科學流行起來」

「何猷君」→讓數學,哦不,讓學霸娛樂起來

知乎精心篩選的熱搜里已經有1/8屬於科學領域了!而且還是科學與娛樂的交叉學科!還愁科學不會火?科學火了,數學還會遠嗎?


說點實在的:

我自己數學水平比較差,但是我還是挺願意分享東西的,儘管可能錯了,如果別人能給指教出來我也是很開心的,覺得我能寫這個回答是有意義的。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很多人找我提問,第一次如果我會,我會盡量回答,但是發現同一類問題往往會有好多人提問,明明就是可以找出來,自己研究下就有結果的。

emmmm心裡很無語

另外,有一些問題,比如問你數學題目怎麼解答,代碼哪裡錯了啊,基本概念啥的。。。

能咋辦?

這些提問的人拿知乎當成Google來用,且不說有沒有人回答,這效率也忒低了吧,學會了黃花菜也涼了。。


這其實是整個知乎面臨的一個問題。

現在的知乎上面更多的受人關注的是比較廣泛,基礎的內容。

不僅是數學方面,其他方向上面也是如此。

就比如說我熟悉的電影方向上面,大量的問題圍繞在電影影評上面。而那些討論電影技術方面的問題少之又少,而且也沒有多少贊。

知乎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眾型的問答社區,不再是一個小眾精英分享經驗的場所。

但是那些真正有文化的大v又有什麼興趣和你討論十年前就懂了的東西。

另一方面是隨著知乎的大眾化,越來越多不詳加思考的問題被提出來。

我一直認為問題是應該在你通過自己努力無法去解決以後才向人求助。一個問題的好壞很多時候是能夠看出來你是否真的努力嘗試自己去解決過。

但現在的大多數問題就更多一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可能正是因為大眾化導致的群體耐心降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