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麥要磨成面吃而水稻不需要?
我知道小麥也可以不磨,直接「麥仁」吃,八寶粥里就有。大米也有磨成大米面的,做糕點或者米粉。
可是為什麼主流是小麥要磨,水稻不用磨呢?粘度?跟蛋白質(麵筋?)和澱粉的比例有關?還是跟澱粉的鏈長有關?
確實是大米中沒有麵筋蛋白,和麵很痛苦。
呀,不邀自答,嘻嘻 原題不是飲食習慣的問題嘛,這我就不知道了。
但如果題主想知道為什麼小麥能製成麵條,而水稻不能的話,我倒是可以告訴你
麵筋蛋白+水+外力=具有彈性和韌性的麵條。水稻不能做成麵條,因為水稻的可食用部分是大米,大米沒有麵筋蛋白。但是大米通過糊化-老化,可以形成具有一定韌性和彈性的米粉、米線。後面半個問題主要和飲食習慣有關。————————————以下是小麥制面原理的食品化學研究結論—————————————小麥含有麵筋蛋白。麵筋蛋白是一類複雜的蛋白質混合物,主要含有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在麵糰形成的過程中,胱氨酸和半胱氨酸殘基(存在於麵筋蛋白,約佔總氨基酸殘基的2%~3%)受2—SH—— —S—S—交換反應,導致線性聚合物的形成,再進一步相互作用,通過氫鍵和疏水締合和二硫交聯形成薄膜,在受到外力時,這種薄膜被拉伸形成網路狀結構。隨著外力的加大和加水,麵筋網路不斷進行破壞—結合,使麵筋網路在整個麵糰中均勻。當用擀麵杖擀麵時,麵糰被擠壓的同時又被拉伸減薄,成為具有一定韌性和強度的面帶,其麵筋網狀結構最終達到在麵糰內整體地均勻分布。完 嘻嘻因為小麥粉裡面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小麥醇溶蛋白,小麥醇溶蛋白(gliadin)是單鏈蛋白。構成蛋白的單肽通過氫鍵和疏水鍵相互作用,這兩種鍵的鍵能較低,容易被「打斷」,斷了又能夠接上,所以小麥醇溶蛋白使麵筋具有黏性和延伸性。而稻米裡面沒有類似的蛋白,雖然蛋白質含量比較接近,卻不容易做成糕點。單獨的稻米粉只有在高溫條件下利用其中含有的澱粉糊化才能加工。
這個問題順便普及一下農作物傳播史。
小麥原產於地中海,在4500年前開始從新疆傳入中原,我國最早的小麥發現於塔里木盆地的小河墓地,距今4000年前。
近年來中國境內陸續出土了一批早期的麥類作物,大致集中在西北的新疆、甘肅、青海和中原的陝西與河南。整體上看,西部年代早,東部晚。依據目前的線索,中國境內的麥類作物大體是沿著中亞-新疆-河西走廊-陝西-中原這一途徑自西向東逐漸傳入的。
中原地區是從漢代開始大面積種植小麥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原本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米,小麥替代小米成為主要糧食作物可以被看作是一場農業革命,從而使中國北方旱作農業區具有了與南方稻作農業區相匹敵的生產能力和經濟實力。
還有關鍵的一點,戰國時期發明的石轉盤在漢代得到推廣,使小麥可以磨成麵粉。
至此,麵條在中原大地發芽茂盛。東至日本、韓國,西到義大利、西班牙,南至泰國、馬來西亞,麵條都是經由中國發展而去的。而與麵條相似的蕎麥麵、米面也在人類的智慧下發明出來。
東渡的和尚、西遊的商人都將古代長安、開封的麵條傳播開來。波斯商人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貯存麵條,將他們晒乾,保質期大大增長。而這一個無心之舉,卻導致整個西亞地區現在都是吃晒乾的麵條。而阿拉伯人對西西里島的入侵,將麵條這種食物傳到了義大利南部,並且逐漸在這個義大利開花,成為了義大利人終身的伴侶。
日本和尚則首先將麵條帶到了日本的寺廟,並且逐漸成為了日本社會中上層人物才能吃到的佳宴。麵條剛傳入義大利的時候,原來也是貴族享用的奢侈品。
中原人口的南遷,而南方並不適應中小麥,這些人就將米磨成粉,製成了米粉。中原人將這項技術傳給了傣族人,傣族人用同樣的方法製作米線。傣族人的南遷,使得東南亞的泰國、越南也食用米粉。人們對於這個食物的喜愛沒有因為地點的變遷、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減淡,並且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同樣的美味。
稻穀為什麼不直接磨成粉食用?因為有殼,因為有殼,因為有殼。
說到底,還是兩種作物籽粒的性狀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加工方式,一個用碾,一個用舂。而烹飪方式,都是類似的:煮麵條、煮粥;蒸饅頭、蒸米飯。
參考引用:麵條也是挺文化的一件事 (麵條之路 影評)中國北方人食用的小麥,正是由他們傳入的!我覺得這個問題思考的角度有問題。古人類在獲取食物的時候應該是盡量選擇工序最簡單的方式,能直接吃,就絕對不會煮熟,能直接煮熟吃,就絕對不會磨粉。非專業,只是猜測,水稻直接煮熟,味道就很好,吃過東北五常大米的,就知道白米飯可以好吃到什麼程度,但是吃過直接煮熟的麥子的人都應該知道那到底有多難吃。
就是上面說的,因為米磨成粉後,只能做成米漿,不能用來像麵糰一樣弄出各種蒸烤煮炸什麼的,,,,,
那米粉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因為米粉是熟的,,,,
說白了,米粉其實就是漿糊,是靠澱粉高溫糊化後粘合在一起的。當年大學期間的一道考試題,主因是小麥有條腹溝,難去皮。
麵粉的化學成分隨著麥粒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一般而言,包括有蛋白質7~18%。這些蛋白質又可分成組成麵筋的麥谷蛋白及醇溶蛋白,非麵筋蛋白即球蛋白及白蛋白等。
麵粉中含碳水化合物69~76%,主要為澱粉67%,其餘還有糊精及纖維素。麵粉含脂肪不多,約為2~4%,分為極性及非極性兩大類。此外,麵粉中還有1~2%礦物質以及維他命等。大米的營養十分豐富,是中國人民的主要食糧之一。以粳米為例,在每百克粳米中,含蛋白質(蛋白質食品)6.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77.6克,粗纖維0.3克,鈣(鈣食品)7毫克,磷136毫克,鐵(鐵食品)2.3毫克,維生素B1 0.16毫克,維生素(維生素食品)B2 0.05毫克,煙酸1毫克以及蛋氨酸125毫克,纈氨酸394毫克,亮氨酸610毫克,異亮氨酸251毫克,蘇氨酸280毫克,苯丙氨酸394毫克,色氨酸122毫克,賴氨酸255毫克等多種營養物質。
簡單說, 麥仁的口感不如米粒, 米粉的黏度不如麵粉. 麥仁的硬度不如米粒.
所以呢, 麥子做成麵粉,更容易,更好吃. 大米直接吃就很方便.高原做成米粉是因為沸點的原因,不得已為之.小麥帶皮很難煮爛,還有一個問題帶皮不好吸收,很容易「See you tomorrow!」
個人認為:古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做出了:烤、蒸、煮、壓榨、磨粉等長期嘗試,最後在投入(加工原料、工具成本、時間成本等)和產出(口味、花樣、存放時間等)之間,大家做出了最優的選擇,也基本上就是今天大的格局。------------------小麥--------------------------小麥-&>烤?技術含量高,隨便就烤糊,聞著香、吃著硬,產出少,浪費原料(致命啊)-----&>淘汰;小麥-&>蒸煮?真吃火,口感在某些人覺得還可以,我只吃過一部分去了皮的,但是也很難弄爛,很有嚼勁,加工成本高,口感一般-----&>淘汰;小麥-&>磨粉?或者泡的小麥磨漿(估計蛋白質的原因,不好磨?哈哈)然後呢 烤?蒸煮?沒錯就是蒸煮。千辛萬苦我們終於找到了小麥的用武之地:和面-&>蒸煮烤炸各種面點,蒸出饅頭,煮出麵條,燒烤出大餅、饢、煎餅...,一下子兒孫滿堂,個個出彩!再說磨面、蒸煮效率也可以,還可較長時間存放,產出太高了!Nice!------------------大米--------------------------------大米的進化,同上,各種工序「試錯」一遍,最後:大米-&>蒸煮 口感很棒有木有,加工方便有木有 ,Nice!。當然,米粉的做法也很多,不至於太單一了。
總結:進化論,適者生存,地理氣候和人民群眾嘴和胃選出了兩者主流的做法
注意:以上純屬瞎掰,僅供娛樂,速速摺疊!因為麥仁太難熟了,別說是蒸,就是煮也得一個小時以上,不然硬得腮幫子疼,所以必須磨成粉,大米就不用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甜胚子 沒吃過嗎,米粉製品 沒吃過嗎?
主流是這個吃法好不,小麥偏重麵食是因為含蛋白質多點有韌性,米粉米線都是水稻磨粉再加工的好吧,是本身吃法互換不良,沒有可比性的嘛
沒有吃過米面么....很好吃呀,排骨湯米面..
如果麥子煮熟像大米一樣好吃好消化,就沒必要磨粉了吧。麥仁也挺硬的,不脫皮呢
undefinedp如果你是說直接使用麥仁做飯,那我吃過這三款:undefinedp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2.zhimg.com/v2-883acfc755406e1668827fa1b99d67dc.jpg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2.zhimg.com/v2-d5cad4a3a93b67cb02c3739211d93fde.jpg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https://pic1.zhimg.com/v2-5f0ffff41708883aad6cbe551475fbd6.jpgundefinedundefinedp採用的方法是浸泡直到開始發芽+長時間的小火慢蒸。口感上來說胚乳部分還勉強算柔軟(類似燕麥米,彈性更強),風味那是相當好,後兩種更是明顯的堅果香,秒殺糙米之流。但麩皮的存在感過強,如果不是究極粗糧愛好者,這樣的麥米飯應該是沒法接受的。undefinedpundefinedp如果是處理過的麥仁,那選擇就多了,具體可wiki以下名詞couscous/pearl couscous/bulgur等,這些口感就要好得多了,完全可以替代常見的主食。undefinedpundefinedp至於大米之類的無麩質的東西也會用來做麵包,無非機制不同而已,起粘合作用的變成了黃原膠之類的玩意。undefinedp
大米裡面都是澱粉,磨成面加水像漿糊,參考米粉。
1,小麥和水稻小時候差不大多,可小麥自成熟後就胖嘟嘟的,還不穿衣服,老不檢點了,所以人們就把它磨成了面,像「剁成肉醬」,給了它懲罰;
2,我試過,大米磨成的面,是不可以「和」的;並且,大米的面加了小蘇打之後,這面不蓬鬆呀!
3,小麥和水稻的成長過程是不一樣的,小麥自小缺水,這影響了它成熟之後的性格。所以把小麥弄熟的過程,不像水稻那樣,還全過程要很多的水參與。
4,據說,小麥名字里有個「小」字的稱謂。可是,最後成熟後的樣子大笑卻和水稻差不大多。估計是這樣,才把它磨成面,再弄小,使他「名符其實」吧。那小小小小的麵粉,多小啊。北方多戰亂,面可以做成餅好攜帶,不容易變質,熱量大,便於作戰。南方比較穩定,桌餐,以碗盛飯。
小時候最喜歡吃奶奶做的麥仁糖水,超有嚼勁!想想麥仁煮熟了並不像煮粥那樣吸飽了水出來一大鍋,而跟玉米差不多。猜想這樣做主食在古時候一點都不經濟。做成麵條的小麥又可以膨脹成一大碗,還有各種花樣,看看就很飽。這才是好主食!還有搭配問題,不吸水的小顆粒意味著不能拌,不能蓋澆!這樣一點都不和諧!
實際上大米磨成粉做成的東西也有
名字叫做「糕乾「。例如(著名的)楊村糕乾不是特別好吃,但也可以下咽,就是一種小甜點。推薦閱讀:
※什麼口味的冰淇淋好吃?
※為什麼日本人頓頓都吃鹹菜?
※烘焙教程 | 中式點心豆沙酥餅的做法
※如何在家做齣電影院水平的爆米花?
※中國火腿和歐洲火腿的區別和共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