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大劉為什麼不安排章北海活到最後?

藍色空間號的艦長也是個狠人物,而章北海是大劉刻畫的一個完美形象,為什麼不讓北海哥活到最後,並且把藍色空間發動四維攻擊那一段情節安排到章北海身上?


這個問題大劉曾在採訪中親自解釋過,以下大體是他的原話:

  • 「其實寫完一和二之後,影響力都很有限,就是第三部出版以後影響力才大的。寫了第二部以後,根本就沒打算寫第三部了。」
  • 「它的標誌在哪呢?怎麼看出我沒打算寫的呢?那就是,章北海這個人死了。如果打算寫第三部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
  • 「塑造一個人要費很大的力氣,你要使用他,盡量利用他。」
  • 「在他剛剛可利用的時候,他的個性剛剛出來的時候,你讓他死掉了,說明你根本沒打算往下寫。」
  • 「但是後來,第二部賣的還沒有那麼差,最後才決定寫第三部。」

如此看來,章政委死的還真挺冤...-_-!

附上採訪視頻鏈接:

永遠的科幻迷 劉慈欣—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永遠的科幻迷 劉慈欣

視頻封面永遠的科幻迷 劉慈欣視頻


我認為,章北海的死是一種必然。也是角色最終脫離大劉控制的表現,更是大劉對於這個角色的最仁慈也是最有愛的表現。

在最後星艦人類做出第一步黑暗的選擇的時候。章北海的使命已經完成了,注意是使命,而不是任務。對於他而言,保存人類的火種這一使命已經完結。他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已經達到了最高的高度。新的星艦人類已經可以獨立,而不再需要他這位來自於過去的指導者作為拐棍了。

那麼,作為一名軍人,死於最後一場戰役射出的最後一顆子彈,是一種最高的幸福。我記得這是巴頓將軍說的話。

所以,無論情節如何發展,章北海都是一個必死的結局,這也是他所需要的解脫。想想章之前做的事情吧,裝出一副堅定的勝利主義者的樣子欺騙自己的上司,甚至出賣自己的戰友吳岳;為了人類的科技發展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殺害,從一般法律意義上而言無辜的科學家;一獲得執行艦長的權力,就拉著自己的戰艦逃亡;最後一刻的猶豫,拉了漂亮的女艦長兼他的崇拜者東方延緒一干人墊背。

章做的這些事情,完全有悖於一名軍人的榮譽和道德感。我們每一個人,沒有深入考慮過一個問題:章北海,這個本質上是最純粹,最真實的軍人,同時也是一個道德品質優於大部分人的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儒家式君子,他做出這些事情的時候,內心是否承載著巨大的痛苦?

PS:估計維德沒有這樣的痛苦,反而會覺得很快意。

但是我認為,僅僅是我個人認為,章絕對有痛苦,而且是每一次,他做出選擇的時候,都伴隨著足以擊垮一個人的所有精神和信仰的巨大的痛苦。

所謂軍人,最高的道德準則之一就是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同伴。這種感情可以參考《詩經·秦風·無衣》。但是章必須出賣自己多年的搭檔吳岳,以這種行為表明他和失敗主義劃清界限。我不認為章對於吳岳沒有袍澤之情。恰恰相反,兩人的友誼應該很是深厚。但是章就是這麼幹了。他這麼乾的時候,內心能不痛苦么?

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儒家式的君子,自己主動執行謀殺這麼可怕的任務。這等於是把他所有的信仰和堅持的東西通通在眼前打碎,還是自己主動選的。這一點,可以參考《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國學子部-明清小說),不細說,有幾人能夠理解王安石一生為國為民,不是壞人,卻做了最壞的事情,而且最終失還敗了的那種極端痛苦?章從開始決定謀殺的時候,就背負了不亞於王安石的巨大罪孽,同時,也必然承受著良心時時刻刻的反噬。再說一句,他不是維德,他比維德有道德感的多。

下面的不寫了,寫不下去了。再寫我就要陷入悲觀一整天,不能自拔了。諸位自己想吧。

綜上所述。和章內心無法排解,無人理解,無人認同的痛苦相比,面壁者羅輯的痛苦還是略差一些,沒達到那種徹底否定一個人一生所有的堅持,否定作為一個人的存在的程度。

背負著如此沉重的命運,承受著如此深沉的痛苦。是時候讓章北海解脫了。死在最後一場戰役的最後一顆子彈上,是一種真正的仁慈和解脫。

以章北海的死,為未來的人類開啟了新的道路。這一刻是章北海殉難之時,也是他的封聖之刻,其意義不下於基督為了全人類殉難,也是三體2·黑暗森林全書的點睛之筆。


沒有章北海就沒有後來的星際地球人,是他一手催生了這個新種族的誕生。在當時,章北海算無遺策,為什麼沒有先手攻擊另一艘飛船進行補給?因為如果他動手,那就不算真正誕生了星際人類!只有他眼中的「孩子們」拋棄了地球道德倫理枷鎖,主動攻擊,章北海自己的使命才完成,地球文明的火種才能得以延續。所以章北海臨死前一瞬間如釋重負,多日的等待之後,終於會心地感嘆:都一樣了。

從這個角度理解,才能更加體會到,章北海用自己的死,剪斷了星際地球人的最後一絲臍帶,是多麼偉大的光輝!


不知大劉是否有意,但是章北海的死確實很精彩,很有哲學意味。

你不是唯一一個醒悟的,其他人同樣領悟了黑暗的法則,正因為如此,人類才有希望。而同樣,章政委親自成為了黑暗法則的犧牲品,那一刻帶給我的震驚和感慨是很強烈的。黑,真他媽的黑啊!


三體兩大謎團。

  • 張政委為何含笑而終?

  • 程聖母為何求死不能?

有種東西,叫做主角光環。


齊格飛哭暈在廁所

---------------------------

補充一下:都是因為作者以為作品賣不出去所以直接寫死了,結果……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雖然實際原因大劉已經說了,但從實際效果上來說,這麼寫其實是妙手偶得的精彩一筆:

一部作品成功,隱藏其中的價值觀很重要,在星艦文明最黑暗的時刻,所有艦長都意識到了資源問題,但除了褚岩其他人都選擇了攻擊他人,說明褚岩心中的光明面佔據了主導,那麼褚岩也就最值得活下來,這種結果更符合多數讀者潛意識裡對人性的期待。

再說為什麼褚岩活下來比章北海更加合理:

章北海的內心經歷了幾百年的黑暗旅程,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其實是也在情理之中,而褚岩是個新人物沒有太多沉澱,做出正確選擇並不違和。

而且,章北海剛剛成就了偉業,但因為對星艦操作比較生疏,「晚了4秒」的結果合理中帶著悲壯,讓小說情節更加跌宕,人物形象不僅高達,而且凄美,比繼續讓他帶著一群「小孩」太空漫遊的結果更好,因為比起英年早逝,英雄遲暮更讓人不能直視。

最後,章北海做為書中最老一代的地球人,是第二部中的明星人物,如果跟羅輯一同進入第三部,主次反倒不好安排了。所以不管大劉寫作時具體怎麼想,這麼寫的結果,客觀上保證了全書價值觀的正確,也保證了第三部的重點突出,是成功的選擇。


因為章政委太完美了,大劉不可能讓這樣一個幸運SSS,智商SSS,能力SSS的bug存在在他的作品裡。所以只能先把章政委寫死,等到第三部再把章政委分成兩個人:智商SS,能力A,幸運E的維德,和幸運SSS,能力B,智商前期S,後期E的聖母


同樣的理由還可以體現在「大史」這個經典角色上,第三部大史就再未出現過了。


以下資料來自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98415/answer/23013386

「其實寫完一和二之後,影響力都很有限,就是第三部出版以後影響力才大的。寫了第二部以後,根本就沒打算寫第三部了。」

「它的標誌在哪呢?怎麼看出我沒打算寫的呢?那就是,章北海這個人死了。如果打算寫第三部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

「塑造一個人要費很大的力氣,你要使用他,盡量利用他。」

「在他剛剛可利用的時候,他的個性剛剛出來的時候,你讓他死掉了,說明你根本沒打算往下寫。」

「但是後來,第二部賣的還沒有那麼差,最後才決定寫第三部。」

以上是大劉接受採訪時透露為何在《黑暗森林》中把章北海寫死了,看得出他還是蠻惋惜這個花了很大力氣精心塑造的人物,如果當時真想寫第三部的話,很可能繼續加以利用。

但我覺得,章北海之死其實未必不是一個完滿的結局,真正值得惋惜的人物其實是同章在「自然選擇」號上的艦長東方延緒。

其實上面知乎鏈接裡面有答案解釋得很到位,其實在黑暗戰役中章北海的使命已經完成了,他隱忍了二百年完成了他的逃亡計劃,他保住了人類僅
有的幾艘戰艦,他成為了「星艦地球」之父……也就是說,在整個《黑暗森林》中,章北海橫跨了幾乎整部小說的三個階段——從危機紀元開始地球太空軍組建,太
空軍成立後任命為「自然選擇」號執行艦長,「星艦地球」脫離地球開啟新人類遠航。不要忘記至始至終,章北海這個人物的核心,就是作為一個地球人的身份,實
現了人類的星際遠航的使命。一直到黑暗戰役為止,這個人物的存在足夠豐富,他的作用已經被挖掘殆盡,其實真的沒必要再寫下去了。

其實反過來想想,如果第三部在計劃之內,作為「星艦地球」之父的章北海,不可能不作為一個關鍵人物繼續存在下去。這對於作者來說,其實是個累贅,因為此時讀者對章北海這個人物的性格形象已經有了一個固化認知,從而會對他的劇情有更高的期待,反而使得繼續刻畫的難度徒增。

那麼如果章北海已經在第二部死掉,在第三部里,「星艦地球」還會湧現哪一位關鍵人物呢?看過第三部的讀者會提到僅存的「藍色空間」號的艦
長褚岩,
但後來從讀者反饋上看,褚岩這個人物的人氣很低,甚至還不如萬人唾棄的「聖母婊」程心,實際上這個人物很不好刻畫的,他在第二部毫無照應描寫,出場得很突
兀,有種打亂了小說節奏之嫌。其實個人認為有個更好的選項的,那就是「自然選擇」號艦長東方延緒,可惜作者讓她在第二部同章北海陪葬了。

為什麼是東方延緒?其實很自然的,因為她在第二部很靠後的地方出場,但這個人物存在又非常重要,不僅僅因為「自然選擇」號艦長的身份,而
是專門負責給章北海逃亡計劃中增加情節衝突的。不知大家還記得沒有,東方延緒同章北海的戲份都很有意思。比如在執行艦長交接儀式上,東方有意在口令上刁難
章北海,但被後者輕易破解了,如果東方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作者十有八九沒必要這麼寫,實際上這個細節拉近了東方和章北海之間的距離感,畢竟章是個二百年
前的「古人」,不可能一下子過渡到東方那一小輩身邊。於是後面就很自然地寫到章北海與東方之間不僅僅是上下級關係,而是有種類似與父女之間的情感,後來逃
亡時人物各種衝突和妥協我就不累述了,總之非常有戲劇效果。注意,整部《三體》對人物情感描寫很不出彩,羅輯和庄顏之間的濃重筆墨簡直就是敗筆。而在東方
與章北海之間,這種情感和衝突卻刻畫地相當微妙,筆墨不多卻相當傳神。

不要低估這種情感刻畫對與情節推動的作用,要是讓我寫第三部,那東方延緒簡直就是章北海的最佳繼承人啊(前提是章北海在第二部必死的
話)!首先,章北海是地球人,東方是星際人,這個身份對後續情節有個很自然的切換,象徵這「星艦地球」對地球身份依賴的脫離。其次,章北海對於整個「星艦
地球」是父親一般的存在,雖然不存在血緣關係,但他的繼承人必須同他要有一個情感上的紐帶,這個人不會是「藍色空間」號的艦長褚岩,而必須是東方延緒這個
不二人選。這個父親親自教會了孩子作出逃離地球星際遠航的選擇,象徵「星艦地球」對地球人類情感認知的脫離。其次,黑暗戰役這個太空人類誕生前的陣痛,其
實應該由「星艦地球」之父作出殘酷決定,因為章是第一個料到的,也就必須是第一個作出選擇的,所以章的幾秒猶豫其實不是一個好的安排,這讓他看上去像一個
悲傷的母親而不是一個悲壯的父親,有點削弱人物刻畫之嫌。這個父親替太空新人類定義了新的生存和道德準則,然後又必須作為最後的地球人死去(至於如何死法
可自行腦補),他的見證者,還是東方延緒這個不二選擇,這象徵太空人同地球人精神紐帶的脫離。身份依賴、情感認知、精神紐帶,人類身上最深刻的三樣標記將
在章北海與東方延緒兩者之間完成一種悲壯的交接儀式,正如同章北海在病床中的父親之間無言的對話一般,何嘗不是小說一種絕妙的前後照應伏筆手法。如果羅輯
在與三體艦隊的對決中,把場景設定在葉文潔的墓碑旁邊是一種有意的前後照應,那麼這種照應為何不能用在章北海身上?以上這些雖然屬於假想,但不應該是我的
一廂情願,而是小說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

最後還有一種不太合理但很有意思的解釋:東方延緒這個名字里「延緒」通「延續」,如果說整部《黑暗森林》中章北海的使命是帶領「星際地球」逃亡,東方延續在下一部的使命就是「延續」這個星際遠航,某種程度上有種宿命論的意思。

可惜,東方你還是被寫死了啊,被寫死了啊,被寫死了啊……大劉,你還是失敗在策略上。


「沒關係的,都一樣。」

——《三體2:黑暗森林》


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卻未到應許之地。


章北海有一個缺點,一個最大的缺點和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是個人,他不可能不死,沒有人可以永生!人總有一死,只是死的方式不同。他理解了宇宙,羅輯、雲天明等很多人也理解了宇宙。但是他終究是一個人而已。


沒關係的,都一樣


其實我覺得這樣也是不錯的。我在看章北海最後結局的時候被震撼到了,我覺得他肯定是故意的,不然以他這個兩次果斷改變歷史的人怎麼可能考慮了好些天才決定動手。他動手可能第一覺得其他艦也差不多該動手了,第二因為看到了東方延緒及副艦長們的精神狀態後才下定決心,真的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覺得他是在給其他四艘船時間,所以才有那句「沒事的,都一樣」,他不是在安慰東方其實是在說給自己聽。他已經完成了使命,是該去世界的另一頭向父親報告了


看三體已經很久了,細節記不太住了,當時也有這種想法,他肯定想到了對策,為什麼不先下手,他就是等待新的人類哪個船能夠先想到,先悟到,就算他幫助自己的船先動了手,船上的所有人也無法堅持到後來的所有事。

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不會得到。——進擊的巨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