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庸筆下那些最終成為一代大俠的人,比如虛竹、段譽、張無忌、令狐沖,都不是一心想要獲取成功的人?

因為虛竹迷上了吸毒 沒心情成功


上善若水 水利萬物而不爭。虛竹段譽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利他,處下,不爭,在他們心裡沒有自己,只有別人,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我想這就是他們與慕容復鳩摩智(頓悟之前)之流的區別。:)


好像是金庸老先生是比較信佛的,佛家講究一些隨緣,如果刻意追求,可能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安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悅。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我是隨便說說,您就隨眼觀一看就ok。


這僅僅是一種寫作方法,小說就是這個樣子,主角光環下,天份和機遇讓一個普通人雄霸天下,偏偏還裝逼不想要,越是有這種人生觀與現實的衝突,情節越吸引普通人。不僅僅是逍遙自在的不經意成功,還經常是無奈落魄被逼入絕境然後奇遇,這種人生境遇的轉折很吸引普通人不是嗎?在人生和社會上,千萬別全信,心態可以好,該拼一定要拼!


武俠武俠,重要的是俠。

私以為金庸所謂的俠不僅僅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於國於民大有裨益。更包含不為世俗之桎梏的自由與瀟洒。

慕容復貪權。

鳩摩智嗔痴。

東方不敗篡位。

......

反派們往往拘泥於凡塵俗事且為之大動干戈,甚至違背了俠之懲惡揚善,正直偉岸的最基本要求,自私簡直是他們的共有屬性。於情於理怎能在武俠世界得到想要的回報?

而主角團們不光有懲奸除惡的俠心,亦有瀟洒自由隨性俠情。讓他們通過一定的機緣境遇,獲得無心插柳柳成蔭式的成功,往往可以得到讀者更多的讚歎與感慨。

或許這也是金庸所想向世人昭示的一種理想化的成功方式。


正好來個負能量段子,成功人物在成功後,都會教導我們,要做事,先做人,結果那些不擇手段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的流氓反而成功了,那些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卻還是在默默為那些流氓打工,原來這些教誨都她媽是他們在奴化我們啊。。。。


其實題主提到的幾個都不算江湖上的大俠。按照江湖上大俠的標準,先不說武功高低成績好壞,先是得俠名傳於後世吧。

虛竹武功頂天,可他在雁門關大戰之後就消聲印跡了,段譽後來出家,張無忌當教主的時候名冠武林,後來年紀輕輕退位,江湖上也是短時間內都沒了他的名號,令狐衝倒是最像一位大俠的,後世提到他說他能夠無招勝有招,令人好生神往(鹿鼎記澄觀提到)

再看看其他的俠客,郭靖俠名響徹江湖,楊過俠名也是名揚後世,都是因為它們為江湖做出了巨大貢獻。

避世只稱高士,救世才配俠名


俠者,富有同情心。

他們初出江湖,路見不平不惜以武犯禁,一人一劍便敢向這世界尋一個公道。

同情別人,尋求公道是要付出代價的,傷痕纍纍的他們逐漸發現,作為新人的他們改變不了武林或明或暗的規矩,改變不了這世道無情,人心浮沉。

他們的理想和志向被現實擊得千瘡百孔,他們悲哀的發現,他們改變不了所有人,能改變的從來只有自己。

所以心灰意冷的他們學會同情自己。

他們深諳下九門的各種不堪,名門正派的假惺惺作風,他們能做的不再是消彌這些,而是不被這些所沾染,他們不再是鮮衣怒馬,提劍踏滅天下不平,而僅僅是珍惜自己身邊的人與物,知己紅顏,歌酒年華,在朋友,佳人,酒的陪伴下隱藏著一顆心酸的俠心,成為世人眼中的浪子。

但也有一小撮幸運的人,他們天生一根筋,沒有放棄。

這些人被稱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悲天憫人。

他們不管你是下九門還是名門正派,是官宦子弟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願意為你守護,守護這個不堪的江湖,守護這個無情但卻生他們養他們的世道。在民族大義,國家大義面前,他們心甘情願再做一次獅子吼。

這大概就是我理解的俠了吧,題主所說的這些人,有些人做到了,所以成為了大俠。


小說就是小說,是虛構的,要讀者喜歡看才行。

你想,武俠小說讀者都是些什麼人?

李嘉誠嗎?

大俠成為大俠,往往靠運氣,靠貴人,還有點傻乎乎。

那些勤奮的,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放到現實中,

一位屌絲男士吃著泡麵看著小說,

他想,嗯,有一天我也會遇到貴人相助升職加薪,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他又想了,我們那個同事老王,早看他不順眼了,每天起早貪黑,其實就是做給領導看的,這點小心思我都知道!就跟那個慕容復是的,一定沒有好下場。

不止金庸小說,電視劇不都是這種套路嗎?

都是人編的,有些是作者內心的折射,有些是按摩讀者g點。

賈母關於這類作品的評價,是最中肯的啦~~


虛竹、段譽、張無忌雖有俠義之心,哪有大俠之風。

主角堪稱大俠的:郭靖、蕭峰、胡斐、胡一刀。


1.投讀者所好.2.增加小說的曲折性和趣味性,達到整體平衡的效果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說一下我的觀點吧,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中說過,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樣才配稱為大俠,縱觀全部書,做到這點的我只能想到的就郭靖,楊過,蕭峰,陳近南,王重陽,穆人清。別的都有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但是卻少了一份濟世之心。


我認為他們最大的相似之處不是他們都沒想著成功,而是他們都有很優良的秉性作風,很崇高的品行,而且他們都因此受到了上天的眷顧,獲得了很好的機遇,然後自然而然地成就了自己。所以,與其說他們都無心插柳柳成蔭,倒不如說他們都用良好的品行作風換來了成功的機遇,他們道德上的努力付出更是世人應該學習的。


″汝欲學做詩,比從詩外學″?


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泡姑娘


感覺題主闡述的意思應該不是大俠吧,應該是豪傑,或者說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人嘛。金庸老先生都把這些人的自我描寫了出來,我想,尋找自我可能正是他們一直在追求的東西。而且,這些人也都找到了自我。

按照題主說的成功,那到底什麼才是成功呢?這種成功真的是金庸筆下人一生所要追求的東西嗎?我想應該不是吧。我覺得自己的價值才是應該需要追求的,活出自己不可改變特性的驅使的一生。

而且從小說寫作來看,機緣境遇和所謂的成功關係是很大的,除了自身的成長,機緣也是必須的。這也是促成生動情節的一種手段。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樹柳成蔭


講道理,你列舉的這些人都不能稱作大俠,金庸筆下大俠可不是心地善良武功高強就可稱作大俠,能算的上大俠的蕭峰算一個,郭靖算一個,楊過算半個,你列舉的段譽虛竹令狐沖張無忌都稱不上大俠。


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那些隨遇而安的,他們的追求沒有固定的方向,只是隨自性的成長,簡單的擴散。像一個點向外均衡的擴散,形成一個圓。

那些執著於某一方面的人,或名利或權勢或武功,他們有固定而執著的目的。成長是由點到點,或由點到線。他們的軌跡是一條線或者一個很窄的扇面。

面積更大,包容更多的。是圓還是一條線還是一道扇面?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在成長的初期,線和扇面的優勢明顯。很早就達到了很遠的點。但長期來看,圓那種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氣勢將會無可匹敵。

----------------------------分割----------------------------

金庸是我很尊敬的一個人。他早期的作品略顯青澀,有雕刻的痕迹。後期的作品讀起來渾然天成,圓潤如意。其實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圓。

金庸寫作上的成長恰如他境界的成長。佛教的思想對於他來說,就像聖鬥士里的戰衣,隨著戰衣和身體乃至靈魂的磨合越來越深。他就越來越展現出熠熠的光輝。

他的作品裡經常可見睿智深刻的道理。

比如程英那句: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一句話,道盡塵世間悲歡離合。

比如楊過練劍,初時轟鳴之聲大作,然後沉寂。如此反覆數次,直至沉寂再無轟鳴之聲,劍方練成。這其中道理像極了做人心境的起伏,外放與內斂。

金庸,他在我評價里是位融文筆,情節,哲理為一體的武俠小說巨匠。


這只是金老在經歷人生以後總結經驗的人設而已,想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不刻意去求,很多東西往往求而不得。但是終其一生我們不都是在求,在得失里計較。嗯,就這樣。


我今年27歲,依然如17歲時那般喜歡令狐沖的性格,直率不羈,羨慕他一酒一劍一佳人。但羨慕歸羨慕,練獨孤九劍未必就比練沖靈劍法幸福。

強大未必是成功,如願才是。


推薦閱讀:

郭靖黃蓉:在最好的年紀,遇見你|讀金庸
金庸小說里的印章:《俠客行》
若袁承志回到中原,聯合天地會、韋小寶、神尼、能否殺掉康熙?推翻清朝?
金庸對於男性角色的塑造是否強於女性角色?
天不生金庸,我生如長夜|我為什麼喜歡讀金庸

TAG:成功 | 人生 | 金庸 | 金庸小說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