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這個職業在現代如何傳承?
自古以來,史官筆下的史書是人們研究古代文明歷史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十分必要的前車之鑒,那麼在封建制度早已絕跡的現代社會,有什麼機構或職業能繼續給後人留下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前車之鑒並且保證足夠的真實性呢?
善良的微笑。
班固漢書不載太史公結局,衛宏註: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
班固本人:初,班固奴嘗醉罵洛陽令種兢,兢因逮考竇氏賓客,收捕固,死獄中。——范曄。
范曄本人:並伏誅。曄時年四十八。——沈約。
沈約本人:卒官,時年七十三。詔贈本官,賻錢五萬,布百匹,謚曰隱。謚法:隱,哀也,不顯屍國。——姚思廉
姚思廉本人:帝幸九成宮,思廉以為「離宮游幸是秦皇、漢武事,非堯、舜、禹、湯所為」。帝諭曰:「朕嘗苦氣疾,熱即頓劇,豈為游賞者乎?」賜帛五十匹,拜散騎常侍、豐城縣男。卒。——歐陽修
歐陽修本人:五年,卒,贈太子太師,謚曰文忠。——脫脫。
脫脫本人:詔令自盡——宋濂。
宋濂本人:十三年,長孫慎坐胡惟庸黨,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其明年,卒於夔,年七十二。——張廷玉
張廷玉本人:清史稿非法,無官記。
一場因為漢武帝宮刑引發的千年詛咒,終於在1912年畫上了句號。
你不知道國務院每年都出一套《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嗎?每年一套,涵蓋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已經出了三十多年了。
這套書的出版社總編輯,就相當於史官。現在黨史、史志機構是什麼情況,我實在也是不懂。不過既然說到「傳承」,可以談一下明代的「史官」是什麼樣的。具體情況可以參閱謝貴安的《明實錄研究》以及包詩卿《翰林與明代政治》。
首先,明代其實是沒有專門的修史機構和專業史官群體的,只有一個培養文化官僚的翰林院。
「史無專官」(蔡崇榜語),以他職兼領,宋代已然。明初經常徵調各部門乃至民間的學者來參與修史,中晚明時期官方修史工作的編輯者以翰林院官員為主。左順門(今協和門)南面廡房有一處名為史館的地方,修史的時候就在那裡進行,事畢大家就不去了。修史隊伍是非常龐大的,不斷有人進進出出。具體分工情況並無明確記錄,因此也很難搞清楚具體某段文字該由誰負責。
單從官名源流上看,明代翰林院的堂官(院領導)官名來自宋代的殿閣學士,其下既有修撰、編修、檢討這類從宋代史館職發展來的「史官」,也有侍讀、侍講這種來自宋代經筵官名的「講讀官」。不過開館修史的時候,並不分名義上的講讀官、史官,都有機會參與。同樣,皇帝的經筵、日講、太子的講學這樣的宮廷教育活動,史官群體也會參與。這裡的史官實際只是一種官員分類,無專業上的意義。學士之下的官員習慣上都以「太史」為別稱,實際並非專業史官。除此之外,為皇帝作詩文、討論禮制、教小宦官讀書、做兩京鄉試主考等等差事都由翰林院承擔,這個官署實際是培養泛用型文化官僚的場所。
其次,修史工程是由執政者直接管控的。事成之後還要大加封賞。
明代有閣臣總裁國史、勛臣監修實錄的慣例。這些高官的態度當然會對國史修纂產生影響。這裡可以看張岱的一段有趣文字:
宋景濂著《洪武實錄》事皆改竄,罪在重修;姚廣孝著《永樂全書》,語欲隱微,恨多曲筆。後焦芳以僉壬秉軸,丘濬以奸險操觚。正德編年,楊廷和以揜非飾過;《明倫大典》,張孚敬以矯枉持偏。後至黨附多人,以清流而共操月旦; 因使力翻三案,以閹豎而自擅纂修。(《徵昭代文獻諸書助修明史檄》)
(請不要問我宋濂怎麼修的洪武朝實錄,張岱跑火車不是個例的。雖然宋濂的確在洪武朝修過《大明日曆》就是了)
這裡面最有名的可能是焦芳對《孝宗實錄》的影響,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翻翻《孝宗實錄》里的若干閣臣小傳和黨爭事件的記述,焦芳其人可謂「恩怨分明」,編的東西十分有料。
書成之後,按例參與人員都可陞官,但具體細節就是由主持的閣臣把握了。翰林官的仕途最高目標是進入內閣,其次是吏部侍郎、禮部、本院堂官、國子監等等官署職位。這些職位不管有沒有實權,都是很有清望、受人尊敬的職位。但翰林院的傳統又是論資排輩:
本院遷轉,非九年考滿,則纂修書籍。名雖親擢,實則循資格也。(黃佐《翰林記》卷5)
修書成功時的晉陞作為翰林官在挨年頭之外少有的升遷機會,必然是很受珍視的。總裁官手裡的升賞權力,無疑就是掛在這些修史人員眼前的胡蘿蔔。
其三,修史結果原則上是不公開的。
宋代修成的編年體實錄與紀傳體國史,官員是可以去閱讀的。明承元制,實錄修成之後深藏宮中,連官員都難以閱讀。大約到嘉靖年間才多有抄本流出,士人諱之為「聖政記」。王世貞還是在閣臣徐階家裡看到的抄本,可見開國二百年之際,讀本朝官史依然不易。況且實錄卷帙浩繁,想在裡面弄明白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也不是容易事。
那麼「傳承」到明代的史官制度,在執政者的角度看來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1、選拔一幫聰明人做文化官僚,集體編撰,避免專業化;
2、以清要官職為誘餌,再讓修史者的老先輩去管教他們;
3、修成的東西篇幅大到沒有可讀性,且不公開,只能私下傳抄。
明代的官方修史制度在被專制皇權馴服的同時,也成為了主持編纂者寄託個人政治觀點和私人恩怨的途徑。的確這個制度把原始文書彙集起來便於保存,為今人提供了大宗的史料,這也正是「真實性」的基礎。但要論到重大問題的定性上,它從來就是不為了「真實性」,而是為了「政治過硬」而存在的。實際上古代的「良史」多數是建立在修史者的個人良心基礎上,但「史官」一多起來,良心未必增多,趨利者倒是不愁找不著了,最好的結果就是主持者以一個比較中立的立場,編出一本不咸不淡的書而已。
其實要一幫領皇帝俸祿的編者強行保證什麼「真實性」,本就是緣木求魚。要在今天去「傳承」史官制度也毫無必要,倒不如老實承認一切史料中均有記錄者有意或無意造成的偏見,然後學好歷史學,自己去儘力閱讀史料、參考並檢驗各路研究就是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多麼精妙的名言啊。
作為一名史志系統從業人員來說一下:
一,每年會出一本年鑒,國家層次會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
,省級層次會出《某某省年鑒》,以此下推,一般到縣級為止,某些地方的街道、鎮也會出年鑒,以上叫綜合年鑒,記錄轄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情況。(由當地人民政府主辦,史志辦編纂)
此外還有專業年鑒,比如經濟年鑒、工業年鑒、農業年鑒、財政年鑒等。
二,每隔一段時間會出《某某志》,同樣也有綜合志書和專業志書。
三,以上兩類是反映某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內容,黨史部門注重編纂黨的歷史,
除了黨史之外,黨史部門還要編纂某地黨組織史
以上三點即記錄政府和黨的歷史。此外還有政協的文史委員會,報社電視台廣播台的影像資料,檔案館的檔案都可留下歷史的足跡。
中央文獻出版社
記住這個出版社的名字,官修版本。
寫維基百科的其實只是傳統意義上「野史」的一部分(當然非要說真實性,現在考證手段多了,自然比古代稗官野史在技術上的可信度高一點),說到正史,本人還是首推方誌。並不是說在當今「志=史」了,這兩者在形式上在範疇上在體例上自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但如今歷史學的細緻分工決定了很難有人代表官方意志,做出一部類似於二十四史的全面詳盡的斷代史巨著(原因很多,個人認為主要是資訊發達了,社會各界給到撰史者各方面的壓力更大)。而專門史研究之風興起,絕大多數學者都是專精某一領域而非某一時代的「通史」(或者換句話說,也絕沒有人真的敢說自己對某一時代什麼都懂)。另外,從官方意志來說,無論是(至少是名義上)存續至今的民國還是大陸之本朝,遠沒有到可以以官方之名蓋棺定論之時。既然「史」難寫,那麼我們如何處理包括檔案、實物、新聞等等資料在內的歷史信息呢?當然是「志」。我國素有「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的傳統,雖然如今家譜的普遍性不高,但方誌(也包括年鑒)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史學實踐形式。以上海為例,除了本市的(綜合)志外,各區和各專業(系統)(比如化工、房產、地名、教育、婦女工作……)都定時或不定時進行方誌的編寫。對於歷史研究者,尤其是近代史研究者而言,除了一手紀錄性的檔案,方誌也是他們重要的研究對象(甚至相較於檔案信息的相對分散,方誌更方便查閱和獲取想要的內容和思路)。全國範圍內各地、各系統的方誌彙集,相互補充,私以為其作用和史料豐富型不下於一部綜合性的國史。
地方的方誌,市、區有專門的方誌辦。現在的地方志和以前相比主要是由以敘述人事為中心轉變為敘事為中心。
官修正史方面,對清代歷史的編撰有「國家清史纂修工程」。資金充裕,資料詳實,參與編修者眾多,持續時間長。主要負責的是人大和社科院,傳承了易代修史和紀傳體的傳統。「《清史》擬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部分組成,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客觀、全面、翔實地反映清代歷史全貌。全書共計92卷,總字數超過3000萬字。」本朝史的編修方面,黨史主要是中共中央黨史辦公室負責,下有中共黨史出版社。其他雜七雜八的共和國史挺多,但是多有疏漏和曲筆隱詞。地方還有檔案館,不過是犯錯誤官員平調或者降職過來養老的地方(誤)。現代修史者多有官方組織,私修正史雖不是罪名,但是囿於資料,往往難以成功,那些網上所謂的「太祖本紀」,多是戲言。不過,一個地區的專業歷史研究者就那麼幾位,省社科院、985、師範一般就這幾個機構的人勉強算是一省史官,修史也是那幾位。建國以來,編寫體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成都地方志
http://www.cdhistory.chengdu.gov.cn/
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百度百科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AE%B6%E6%B8%85%E5%8F%B2%E7%BA%82%E4%BF%AE%E5%B7%A5%E7%A8%8B/8266301?fr=aladdin
國家清史纂修工程——中華文史網
http://www.historychina.net/
2014 年,清史的編撰進展如何?——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56534
國史網
http://www.hprc.org.cn/
史官現在可以說沒有了。你以為史官就是寫歷史的嗎?遠遠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史官除了記錄歷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職責是傳道。
商湯有個大臣叫棘。棘,名字叫夏革。是夏末商初的大賢臣,湯建立商之後輔佐商湯。這說明兩件事,第一,中國的天道,是上古三皇之學,在夏朝之前就已經很完備了。第二,在華夏文明的歷史上,朝代更替,上一個朝代的太史,或者有道聖賢,會自然把上一朝代的道術,傳承到下一個朝代。
在《呂氏春秋·先識》記有:「夏太史終古見桀迷惑,載其圖法奔商;商內史向摯見紂迷惑,載其圖法奔周;晉太史屠黍見晉公驕無德義,以其圖法歸周。」從這個記錄來看,華夏文明,在夏之前就有文字,而且在夏朝已經建立了成熟的文獻檔案館。
太史,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封官加爵的事,也是太史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明興衰更替之道,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可見,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職務,承擔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大腦的作用。太史,內史,史官,是指同一個意思。他們並不是後來司馬遷那樣的純粹的史書作者,也不是單純的皇家圖書管理員。而是為聖王守道傳道之人。
現在天道對許多人是聞所未聞的,道之不存,史官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內容來自 至道學宮 - 有思想的人都在這裡
上一朝的史不是修了嗎?這朝的史沒到點。所以傳承這事不著急。
文化人們,史官也有起居注的類別忘了嗎這種史官實際上是官僚集團安插在皇帝身邊的一顆棋子是用來限制皇權的越想當好皇帝的皇帝越在乎自己在史書中的地位形象不怕死的史官實在是強勢皇帝的惡夢那麼題主,假如你想在當今繼承史官傳統請問你是想繼承司馬遷的衣缽還是叫上你的兩個弟弟來個齊國三太史模仿秀
啊
等下啊,有人敲門,去取個快遞,回來再聊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隔代修史,民國修清史,清朝修明史……
記者不就是寫起居注和實錄的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潮汕人能夠很好的傳承他們的文化?
※作家薩蘇提出的觀點《大陸文明學習工業文明要付出更多》是否正確?
※千年徽墨瀕臨失傳 ,還有本應傳承的手工藝都即將失傳,大家怎麼看?
※有哪首音樂能夠代表全人類?
※古琴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在今天還有延續、傳承和轉化的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