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斧(或其他兵器)打下用刀棍扛住真的會震得雙手血流嗎?
看了《說唐》中說到程咬金一斧正中刀口,震得薛亮雙手流血。在其他小說中也讀到過類似情節,所想到這個問題
實際上並不會,你看到的那些都是只評書小說中的腦補情節。實際兵器格鬥中沒有人會硬架硬格敵方的攻擊。一般來說能躲開就不會去格擋,能用兵器撥開對方兵器的攻擊就不去格擋,實在沒辦法去格擋的時候也是側身讓開對方攻擊中心,甚至於往前沖,讓開對方兵器打擊力量最大的前部,同時兵器架個斜面的角度,讓對方兵器順著斜面滑開,然後瞬間反擊。文字描述可能理解起來稍微困難點,我來親身做個演示。上個動圖大家看看。如果爪機看不了動圖的請在電腦上打開看。
右側選手跳斬,這時攻擊力最大的部分是刀刃前三分之一段,槓桿原理大家都懂,離支點越近那麼移動的距離就越小,加速度顯然也越慢,對方下劈的時候可以視為前手為支點。所以離前手最遠的刀刃前部是攻擊力最大的部分。我在側身讓開對方攻擊中線的同時向前進步,刀尖向下斜舉刀過頭,跟對方刀相碰的部位是對方刀刃中部,已經不是衝擊力最大的刀刃前部了,對方全力砍過來兩刀相接的時候手感其實是虛不受力的,刀刃順著我的刀刃就滑開,這樣力道用空,急切間收不回刀。而我則從對方側面直接交錯而過,反砍對方後背。
再比如躲閃攻擊,我持刀平舉保持距離,這時對方想攻擊我必須把指著他的刀尖打偏才可以拉近距離攻擊到我。所以對方進步衝上來舉刀試圖撥打的時候,我低頭側身避開對方撥打,直接橫斬對手,對手撥空知道不對,立刻改為下劈,但是我已經側身讓開對方攻擊中線,對方直接劈空,被我腰斬。
現實中的實戰兵器其實沒有特別重的,過去武舉考核有拿特別重的大刀舞花的,但是只是測試武舉的力量,真正上陣很少有人用很重的武器的。徒手格鬥力量非常重要,力量不夠打中對方可能都不破防。但是在兵器格鬥中,一刀把對方劈成兩段雖然感覺很拉風,但是輕輕一刀把對方抹了脖子造成的結果其實也沒太大不同,對手都死了。所以兵器格鬥中除非專門破重甲的鞭鐧類重型鈍器外,其他兵器更講究輕快。而鞭鐧類重型鈍器,也只能打穿著重甲靈活度受到影響不好閃躲的鐵罐頭。打無甲或是輕甲對手,對方可以輕鬆躲開攻擊,而重型武器砸出去再想收回來就慢了。對方完全可以躲開攻擊利用攻擊間隔擊殺持重鈍器的敵手。
這就是為什麼俗話說「拳怕少壯棍怕老郎」,老師傅年老體衰,攻擊力下降,抗擊打能力也不行。跟小夥子比拳必然吃虧。但是換武器的話,攻擊力和防禦力下降的劣勢已經被拉平很多。老師傅經驗豐富,反倒更容易抓到毛頭小伙的攻擊破綻一舉翻盤。
格鬥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擊倒對手,所以所有的招式的目的都是在盡量防護自身的情況下擊倒對手,評書小說甚至影視劇中對方一斧劈下來,這邊雙手平舉攔架的動作其實根本不存在於任何兵器格鬥的技法中。因為根本毫無意義,對方劈砍帶著加速度的,即便雙方力量一樣,這樣被動硬抗也是擺明了吃虧的事,並且在架住對方兵器後根本無法反擊。所以類似這樣的招式只存在於藝術作品的腦補加工中。
------------------------------------------前排廣告位-----------------------------------------------
合作媒體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假如斧子打的是李元霸,虎口爆裂的就是程咬金。根據對心碰撞公式,只要格擋金屬比斧重就能導致完全反彈,速度可達幾百米每秒,持續0.001秒,衝破虎口肌肉。一般是強調對方力氣更大,使的兵器是巨型的,比斧子還重。相當於你握著一根粗鐵棒,用力打擊一塊大石頭,虎口會受傷,程咬金的衝量是你十倍,受傷也是十倍。
如果格擋方兵器足夠堅硬,且重量明顯小於斧,斧子的動量會完全傳遞給格擋兵器,斧子發生停止作用。如果完全格擋住,相當於對心碰撞,震碎上肢骨骼、吐血都是可能的。所以不能硬抗,應向一邊挑開卸力。還有可能成為壓垮脆弱馬腿的最後一捆稻草,讓戰馬跪下。
剛體碰撞,反彈向哪一方,相當於打中身體。重鎚對碰,誰重誰佔便宜。
現在的280磅大力士,用50斤重鎚砸,你橫舉一根20斤粗鐵棒格擋,試試能堅持幾下。腕關節、肩關節還能用嗎。他一口氣能砸輪胎200下,換成大斧、穿上盔甲、放戰場上就是秒殺200小兵的猛將。如果兩邊的人都拿著重型兵器對砍,手心受到的衝擊自然很大,震擊導致手心磨破皮流血也正常。不過會用兵器的人對打很難出現如此場面,不管怎樣,格和擋的行為都是讓對方的武器偏離原有飛行方向將力勢卸去,而不是自身硬吃,即使使用盾牌,也是斜面應對揮來的武器使其偏向。古代小說一向都是神化猛士的力量,策士的智慧,當不得真。
題主被評書和各種演義小說毒害不淺啊。古代單兵是使用冷兵器不假。但是兵器的真實樣貌和戰鬥的形式。那真得和評書、演義里差的太遠了。
舉個例子,故事裡用錘的名將,例如李元霸,裴元慶,岳雲,個個都被說為天生神力。手持一對大鎚,個頭都大的出奇。一鎚子下來,靠著速度帶來的動量,更是破壞力翻數倍。按照單田芳的話說,這叫一兩慣一斤的力量。但是實際上我們去博物館裡看看真實的古代武器錘的樣子確是這樣的。
看到了吧。鎚頭只比手柄粗不了多少。那麼我們再看看斧子。不說單手斧,就說雙手大斧,是不是印象里應該是這個樣式的?
可惜啊,現實還是殘酷的。實際上雙手父是這個樣子的。
其實這很正常,因為人的雙臂力量有限。揮舞如此沉重的兵器作戰,可見難度有多大。如果是陸地作戰,武將還可以藉助雙腿和腰腹的力量來驅動較為沉重的武器。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揮舞這麼重的武器,會有強大的慣性。人的重心難免會跟著跑偏。所以如果換到馬上,就更加難以操作。弄不好就會墜馬或者造成很大的空檔。
所以實際上,古代馬上作戰,大多並不是以雙方站住了擺開架勢,然後互相砍殺的方式來進行的。可以參考歐洲騎士的作戰方式,他們配備的長武器,都是一次性的矛,靠著騎兵的高機動性和速度帶來的衝擊力,一次性衝破敵人的陣型。之後就丟棄不用了。改用短兵器作戰。而日本的騎兵,也只是利用馬的高機動性進行移動。實際作戰也是下馬再進行的。
另外,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是用貼身肉搏,互砍的形式戰鬥,大概是個什麼畫面。因為前方有馬頭存在,這是一個客觀限制。雙方武將必須在側面進行搏殺。那麼兩匹馬並排站住了雙方武將側著身子,在那互相掄,是多麼尷尬的一個場面。而且還存在一個優勢手的問題,趕上彆扭的方向,是多麼不利。
所以,廝殺只是一個照面的事情。在馬上不能使用過於沉重的武器砍殺,一旦砍空,就容易落馬。如果用的重武器衝擊,只能是橫向的直線衝擊。不存在硬擋的可能。如果是輕武器攻擊,因為也是短暫的一個照面,理論存在格擋的可能,但是也很難出現僵持住的局面,衝擊力讓手掌受傷是可能的。但是像題主假設的那種硬接一斧,虎口流血,確實過於小說化的情節。
如果像小說中那樣硬扛會流血,至於為什麼,因為我流過。曾經拿鐵鍬在房下幹活,房頂上掉下一袋子玉米,自主反應把鐵鍬一舉想把玉米推開,大拇指內側就破皮了,流血一丟丟,一丟丟。
當然會!不相信的可以當一天石匠,不帶手套,一手扶鋼釺,一手掄錘,小鮮肉們就有體會了!
要說嘩嘩流血肯定不會啊。但是虎口裂開流血是肯定會的。小時候用斧子鎚子力氣大了就會虎口裂開。
我覺得主要看人的力度和兵器的韌度
準確地說,這種所謂的「虎口撕裂者」的情況,應該是文人墨客知道會震破皮的情況下,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添油加醋的誇張化描寫套路之一。
其實討論這種是真是假沒有意義。
就算是真的又怎麼樣呢?沒有實際案例可以支撐。認為是假的,也只能憑邏輯來推理。
我覺得吧,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呢?就是在生死搏命的緊要關頭,一斧頭砍得你避無可避,只能硬接。可以想想看,這種情況下,你是多麼危險,萬一處理不好,你就直接人頭落地了。
可能說書的人都會在這裡狠狠地渲染那種緊張感吧。
我們看看就好,真沒法驗證啊。都說聽評書別較真兒,曲藝不是科學,說書人也不是科學家,給評書挑錯兒實在是沒事兒閑的。
有人說不會,但問題是您拿的是一百多斤的斧子么?您有程咬金的個頭兒和膂力么?自己找倆人實驗了一下就說不會,那能說明什麼呢?
A找出個能的例子,B找出個不能的例子。多說也沒勁,說多了就變成抬扛了。
所以這個問題問的,才叫沒勁呢。
推薦閱讀:
※古人作戰時穿的戰甲是什麼樣的,和影視作品裡演的一樣么?
※札甲與魚鱗甲的區別是什麼?
※傳統盔甲是什麼時候被淘汰的?
※古代盔甲有斗篷嗎,是作什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