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羊100:怎樣從寶寶的便便來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
消化不良可以說是寶寶的常見癥狀,寶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媽媽首先要找到病因,之後才可以對症下藥。此時或許有很多媽咪想:我不是醫生,如何找到寶寶消化不良的原因所在呢?有人說可以從寶寶的便便判斷寶寶的消化情況,那麼該怎麼判斷呢?
醫學上定義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持續關注一個月以上,並且結合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從大便去分析判斷動不動就說消化不良的是一個常見誤區!不過還是說下大便問題吧,分年齡來看,這裡主要說一歲以內的寶寶。0-6個月寶寶純母乳餵養不用去看便便什麼性狀,只要不是多次拉水狀,不是拉血便,就沒什麼好擔心的。6-12個月寶寶加輔食後最需要關注的是是否便秘,大便干硬、排便費勁、甚至肛裂有血絲等等,就需要調整食物了,蔬菜水果一定沒吃夠,水也喝少了,如果給點西梅泥通便效果很好。
轉兩個我的收藏吧。我的大便聖經
第一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817986/answer/19418393
第二個:
大便全集2014-11-17 知媽堂孕期教育中心最近好多麻麻諮詢寶寶便便的問題,小知把以往知媽堂微信特別火的一篇關於大便的文章再次拔出來,希望對廣大麻麻有幫助哈!你也多多翻翻知媽堂以前的文章都超級經典的哦!
好「臭臭」成長記
吃、喝、拉、撒、睡是剛出生嬰兒的主要成長任務,每樣都不能缺,都極其重要。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寶寶「拉」的問題。食物被吃進人體後,營養會為人體吸收、利用,其餘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廢物、殘渣,就會變成排泄物,借著糞便將毒素與廢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體循環。「臭臭」是否正常,是寶寶是否健康的晴雨表。1.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估計孩子來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沒少嚇著父母,墨綠墨綠的一大堆,嚇得爸爸們跑去叫醫生。剛生下來的寶寶,即使沒吃一點東西,出生後6~12小時也會拉出墨綠色胎便。不知道是寶寶體惜自己的媽媽,還是他們不願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復始吞咽的羊水弄髒,反正寶寶一定要從媽媽肚裡出來後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必須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乾淨,一般需要延續2~3天,每天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很難洗凈,有經驗的老人會告訴孩子的父母,頭幾天一定要包紙尿褲而不是尿布。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孩子進食延遲有關。2.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胎便排出的那幾日,餵奶也開始進行,待排凈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時的大便呈黃綠色。多數新生兒在吃奶2~3天後大便呈現這一階段,然後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母乳餵養的寶寶)。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新生兒餵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過渡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若開奶延遲,或攝入奶量太少,過渡便出現的時間也會推遲。3.哺乳期大便a.母乳餵養的寶寶(金黃色的軟糊便)
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也不會有明顯臭味,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母乳餵養寶寶的解便次數很彈性,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天2~5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的孩子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長沒有必要擔憂。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母乳餵養的新生兒甚至會發生一天排便7~8次的狀況,父母不必擔心,這叫做生理性腹瀉,屬於正常現象,到寶寶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b.人工餵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通常會幹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係。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都很高,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這情形是正常的。並不是老輩人說的孩子大便呈綠色。就是受到驚嚇引起腸胃不適。4.吃輔食以後的大便(顏色較暗)寶寶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大便會較蓬鬆。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孩子,因為蛋白質消化使然,大便就會比較臭。壞「臭臭」擒拿記
熟悉了上述寶寶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認不正常的大便了。總的說來,排便次數和顏色的變化不能表示出什麼問題,但是氣味和糞便中的含水量則可能會說明很多問題,比如下面這些藏著隱患、預示著疾病的壞「臭臭」。
壞「臭臭」 1媽媽肚子里的異常羊水B超顯示媽媽腹中羊水渾濁,抽樣顯示有濁體。說明胎兒將胎便排在了羊水中,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兒缺氧窒息造成的。應對措施:定期檢查,臨產前關注胎兒異常胎動。壞「臭臭」2 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應對措施: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壞「臭臭」3 新生兒灰白便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壞「臭臭」4 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癥狀,需到醫院就診。壞「臭臭」5 蛋花湯樣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應對措施: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餵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餵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還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 治。壞「臭臭」6 綠色稀便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應對措施: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你的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壞「臭臭」7 泡沫狀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應對措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添加輔食前的嬰兒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壞「臭臭」8 臭雞蛋便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應對措施:這是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還可以給寶寶用點多種維生素製劑,以幫助消化。壞「臭臭」9 油性大便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餵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壞「臭臭」10 水便分離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
壞「臭臭」 11血便
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血塊、血黏膜等。應對措施:首先應該看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大便呈赤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總之,血便不容忽視,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院診治。擒拿壞「臭臭」12 羊便寶寶大便乾燥呈顆粒狀。應對措施:一般來說,人工餵養的嬰兒比母乳餵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我們不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孩子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指標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就是俗稱的羊便。是,就是便秘。便秘要視情況處理:對於母乳餵養的便秘寶寶,可給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餵養的寶寶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餵奶期間,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米湯,以刺激腸蠕動(選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對那些年齡更大點的便秘寶寶,生活中父母應鼓勵他們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穀類食品。除了通過飲食療法來糾正便秘,還可結合按摩: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轉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鐘,再按摩10圈,反覆進行3回。還可以協助寶寶做助便操:讓寶寶仰卧,抓住寶寶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增加戶外活動,多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如果嬰兒存在頑固性便秘,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就需要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為便秘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先天性巨腸症、肛門疾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
寶寶糞便的次數、性狀、顏色、氣味與年齡、食物的種類及其消化、吸收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是反映寶寶胃腸功能的一面鏡子,家長可以通過觀察糞便來調整寶寶的飲食。飲食不同 糞便有異
母乳餵養的寶寶在未加輔食前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糊狀便,有時稍稀或帶綠色,略帶有酸味,每天排便3-4次。寶寶腸道內有許多正常寄生菌,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它們在腸道中幫助分解食物,促進吸收,還能在腸道內營造一個酸性的環境。腸道致病菌最怕酸性,很難在腸道內生存致病。添加輔食以後,大便次數減少,每日1-2次。人工餵養的寶寶糞便呈淡黃色或灰色,質地較硬,因奶粉中蛋白質較多,有明顯的蛋白質分解的臭味,每日1-2次,有時有奶塊。若同時加澱粉類食物,大便次數不多,但量較多,呈深褐色,臭味加大。糞便改變 調整飲食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多,質地較稀,夾有黃色油狀小顆粒,帶有酸味,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致。調整飲食:母乳餵養的可只給寶寶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較高的後半段奶則擠出棄去。此外,母親要多飲水及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或油炸食品。大便呈水樣,帶有泡沫,味酸刺鼻如餿食般,這可能是對糖類不消化所致。調整飲食:在奶中少加糖,或暫停乳類食品,代米湯、淡豆漿,並用葡萄糖調味。糞便惡臭如臭雞蛋味,帶有不消化的奶瓣,可能是蛋白質消化不良。
調整飲食:對未加輔食的寶寶可限制奶量1-2天。對已經加蛋、魚、肉末等輔食的寶寶可暫停添加,待正常後再逐漸添加。大便呈褐色球狀,難以解出,甚至大便周邊帶有,這是硬便損傷了肛門。調整飲食:多飲些水,喂些蔬菜湯、胡蘿蔔泥、紫菜湯、蘋果泥、蘿蔔汁、黃瓜汁等。對1歲以上的寶寶可給予蜂蜜水喝。糞便異常 區別對待
寶寶吃了綠葉蔬菜,大便會呈淡綠色。吃了西紅柿或西瓜,大便有可能略帶紅色,這都是正常的代謝現象,家長不必擔心。若大便次數明顯過多,或大便帶膿血,有較多的粘液,多為腸道疾病,此時調整飲食無效,應帶寶寶到醫院診治。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寶寶上吐下瀉時,媽咪們的心裡都很著急,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地好起來!於是,一股腦兒地給服用各種葯。然而,寶寶非但不見好,反而越來越止不住地瀉,甚至拖至幾個月不愈,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有時甚至危及生命。為了寶寶平安健康長大,媽咪對寶寶腹瀉病的防治及護理應該多多了解——何謂寶寶腹瀉病?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
緣由1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緣由2由於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緣由3由於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要順產 點擊「閱讀原文」
閱讀原文閱讀 59253 投訴很多麻麻第一次帶娃總是手足無措,一是沒有經驗,二是寶寶太小還不會表達,身體不舒服什麼的也說不出來,麻麻只能通過寶寶的行為和狀態判斷是不是生病。其實,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簡單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那就是便便!
儘管便便看起來是固體,但其實大部分是水組成的,只有四分之一是固體。
知道了便便的組成,接下來一起看看便便的形狀吧!
不軟不硬的香蕉狀便便才是最健康的。由於便便比重比水稍大,因此會緩緩在馬桶中下沉,如果漂浮在水面上或者黏附在馬桶壁上,說明食物中的油脂不能很好地消化,要麼是飲食過於油膩,要麼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
除了不同的形狀,便便的顏色也預示著一些健康問題哦~
看到這裡,相信爸爸媽媽們已經在回憶最近寶寶的便便了,如發現什麼不對的信號一定要及時就醫哦~就醬~祝各位寶寶每天輕鬆便便~開心便便~
關注公眾號:森巴育兒(ID:senbayuer),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文章來自:小妍老師(森巴育兒)
添加微信號:senbayuer1 為好友,森巴將邀請你進群一起聊聊育兒經和婚姻八卦
無論媽媽們從寶寶的便便中得到什麼樣的信息,只要寶寶出現消化不良,那麼以下4種食物絕對碰不得,否則只會讓寶寶原本脆弱的腸胃「雪上加霜」,加重癥狀。
1、脹氣不消化的食物
應適當控制寶寶土豆、洋蔥、干豆類、薯類和甜食的攝入量,以防影響胃的消化,從而使癥狀加重。
2、過冷或過燙的食物
食入冰淇淋、冰鎮飲料、冰咖啡、酒類,以及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過冷食物之後,就會導致胃黏膜血管收縮,而過燙的食物或湯水則會刺激或者燙傷胃黏膜,這兩種情況都會對寶寶的消化吸收造成不利影響。
3、糯米
糯米中含有大量的糊精,具有較強的粘性,且膨脹性小,消化難度較大。倘若消化不良的寶寶食用糯米,將會使病情加重。
4、堅硬油膩的食物
注意堅硬油膩食物更不容易消化,食用後也會加重病情,消化不良的寶寶應忌食。
1、過量飲食所致的消化不良
倘若寶寶出現大便量多、糞質粗糙、含食物殘渣或未消化的食物以及泡沫多等現象,大部分是因為進食過多或者食物含糖量過高導致的。這種情況的話,就需要控制孩子的飲食量或者降低食物的含糖量,可以給他們喂些白粥、藕粉糊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不久便可以恢復正常了。
2、脂肪消化不良
假如寶寶出現大便量多,且呈糊狀,臭味大,外觀油潤,且內含較多奶瓣與脂滴,便表示寶寶屬於脂肪消化不良。這時,家長應及時減少寶寶含脂肪較多的食物的攝入量。注意,富含脂肪的食物主要有動物油脂、肥肉、蛋黃、大豆、花生、芝麻、植物油、葵瓜子、乳及乳脂等。
3、蛋白類消化不良
倘若寶寶出現大便呈黃褐稀水樣或者夾雜有未消化的奶瓣,並伴有一股刺鼻的臭雞蛋氣味,就說明寶寶對蛋白類食物消化吸收有障礙,此時家長應減少寶寶所吃食物中的蛋白類含量。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有瘦肉類、動物軟骨、魚、雞蛋黃、松花蛋、咸雞蛋、乳類、乳製品、豆類、豆製品、海帶、紫菜和蝦米皮等。
推薦閱讀:
※生寶寶前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希望有經驗的媽媽來談談。謝謝了 。我還有3個月就要當爸爸了。滿頭霧水啊!?
※如何理解「新生兒怕熱不怕冷「?
※請問嬰兒聽力篩查准嗎?
※為什麼母乳餵養得乳腺炎的比例如此高?
※新生兒第一次餵奶最遲在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