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潤率和利潤平均化的關係?平均利潤下降是必然嗎?

政治經濟學關於平均利潤率的問題?


目前馬克思關於「一般利潤率下降」的假設爭議很大,即使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領域內也是如此。這裡介紹一下置鹽信雄對於馬克思假設的質疑。置鹽信雄(1927- 2003)是日本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數理經濟學家,生前長期執教於日本神戶大學。1961年,他在《神戶大學經濟評論》上發表了「技術變革與利潤率」一文,提出了後來被稱為「置鹽定理」(Okishio Theorem)的觀點。

置鹽信雄在文中先命題化了馬克思關於「一般利潤率下降趨勢」的規律:

1.資本家之間的競爭迫使他們引進新的生產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2.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生產技術通常會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資本有機構成由 c/v來度量,其中v 、c 分別為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

3.利潤率為 m/ ( c+ v ) , 其中 m 表示剩餘價值。 於是,,如果剩餘價值率 m/v保持不變, 隨著資本有機構成 c/v的提高, 利潤率下降。

4.如果實際工資率不變, 提高工資品行業及其相關行業勞動生產率的生產技術會提高剩餘價值率。 這個效應阻礙了利潤率的下降, 但作用有限。

5.於是, 儘管有這些起阻礙作用的因素, 由於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新技術的不斷引入, 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

然後置鹽對「一般利潤率下降」規律提出了三點疑問

1.資本家引入的新的生產技術真的必然提高勞動生產率?

2.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生產技術通常會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嗎?

3.新生產技術對利潤率有著對立的雙重影響: 增加剩餘價值率以及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然而為什麼利潤率有下降趨勢呢?

針對第一條疑問,置鹽信雄的回答是否定。置鹽提出,資本家是否引入一項新技術並不取決於其是否能提高勞動生產率, 而是取決於其能否降低生產成本。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在進行生產決策時採用的是「成本準則」而不是「生產率準則」,畢竟資本家組織生產活動的終極目的是利潤而非促進技術進步,採用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只是追逐利潤的工具,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對於生產力發展的阻礙作用。

針對第二條疑問,置鹽認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生產技術是否會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在沒有統計研究的情況下是無法回答這一問題的。(這裡置鹽通過缺乏實證數據的理由,迴避了具體的討論。我這裡為置鹽提供一個論據:目前互聯網企業經常使用新的軟體,開發或購買新代碼庫。然而這種行為並未明顯提高企業的不變資本,反而需要擴張可變資本來引入技術高超的程序員,促進企業的技術更迭。於是,互聯網的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反而下降了。)

針對第三條疑問,置鹽指出,我們在分析利潤率時要明確區分「基本品行業」和「非基本品行業」(基本品行業是所有工資品行業和與工資品行業不可分的行業)。馬克思之所以堅持「一般利潤率趨於下降」原因在於他通過包含非基本品行業的總資本瓜分總剩餘價值, 即m/ ( c+ v ) 來計算一般利潤率,忽視了基本品和非基本品行業之間的區別。在基本品行業中,資本家的生產活動滿足「成本準則」 ,只能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不提供利潤率的技術不會被資本家採納,新技術的引進必然會優化企業的收益函數。而在非基本品行業中,如果引入新技術則一般利潤率不會受影響。也就是說,非基本品行業不能參與一般利潤率的決定,而只能被動接受由基本品行業決定的一般利潤率。在這時,如果我們繼續使用m/( c+ v)來計算一般利潤率的話,會發現非基本品行業引進新技術提高資本有機構成在一般利潤率的計算中起到的是消極作用:非基本品行業的不變資本擴張使得分母變大。這自然會得出「一般利潤率具有下降趨勢」的計算結果。然而置鹽強調這種對於一般利潤率的計算方法是不適當的。(置鹽針對這一問題評價道,在古典政治經濟學領域,馬克思和李嘉圖都認識到了基本品行業和非基本品行業是有區別的。 但這個區分在分析技術變革對利潤率的影響時也是至關重要的。 李嘉圖堅持了這一點, 而馬克思否認了這個觀點。馬克思意識到自己對生產價格的分析還不夠充分,但他沒有能夠反思自己的分析。)

最後,置鹽得出結論,這個結論現在也被稱作置鹽定理

我們的結論與馬克思的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相反, 除非實際工資率有足夠高的上升, 否則資

本家引進的技術創新不會降低一般利潤率。 基本品行業的技術創新會提高一般利潤率, 而非基本品行業的創新對一般利潤率水平沒有影響。

置鹽又在文末簡要說明了他的文章對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意義

1.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並不是馬克思體系大廈賴以存在的基石。 某些人試圖從規律中演

繹出危機理論, 但這樣的努力註定將失敗。

2.基本品和非基本品行業對一般利潤率的不同影響是馬克思基礎信條的一種表述, 即利潤是剩餘價值的一種表現形式。 因為剩餘價值率僅僅依賴於基本品行業, 而不包括非基本品行業。

3.資本主義採納技術的特徵也是馬克思基本命題的一種表述, 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已成為人類生產力進步的障礙。

4.馬克思通過規律想表述的內容是,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力進步不可避免地採取了令人生畏的形式, 或稱利潤率下降。 但是如前所述, 只要勞動者增加工資的努力失敗, 資產階級是能提高利潤率的。 從而利潤率的運動由階級鬥爭所決定。

(強調一下,意義的最後一條很重要,我們必須堅持鬥爭,使得剩餘價值分配有利於工人階級。更進一步,我們要從資本家那裡奪回全部的剩餘價值。)


感謝邀請。

挺好的一個問題無人關注,我只好拋磚引玉了。

平均利潤率指的是總利潤和總資本的比值,在定義上,所有經濟學流派沒有本質區別。而利潤率平均化描述的則是如何通過資本流動,抹平不同行業之間的利潤率差異,形成相同利潤率的過程。其實從古典經濟學開始,通過資本自由流動形成平均利潤率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市場機制之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利潤率理論特殊在兩個方面。

第一,基於勞動價值理論,對於總利潤的理解有所不同。具體來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只有生產性活動產生新價值,其他非生產性活動在市場中產生的「價值」是實際價值的再分配。這一點可以參考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中對剩餘價值如何在產業資本和商品資本中分配的論述。

第二,由於馬克思的理論是動態理論,所以利潤率平均化永遠只是一個理論假設。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論述了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技術的演化路徑。絕對剩餘價值指在既定技術條件下,資本家通過提高勞動強度,延長勞動時間來獲取更多剩餘價值。而相對剩餘價值則是在工作日長度,勞動強度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資本對勞動的替代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率先創新的企業就可以在市場上獲得超額剩餘價值,所以在競爭條件下,進行技術革新成為了最重要的競爭手段,也決定了資本主義技術演進的方向。

如果第二點關於技術演進的推論成立,就意味著在長期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著資本對勞動的替代,這會不斷提高資本勞動比。在剩餘價值率不變的情況下,會導致平均利潤率下降的趨勢(注意,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關於一般利潤率下降使用的是趨勢一詞)

但是這個論斷收到了兩方面質疑。首先,一些學者指出假定剩餘價值率不變有問題,很有可能在新技術條件下對工人剝削更甚,所以利潤率反而可能提高。其次,還有學者認為資本勞動比取決於勞動和資本的相對價格,並不能推論長期技術的演化趨勢。

馬克思的論述是一種長期趨勢,所以在後來的經驗研究中,不少新的因素被考慮進來解釋短期的利潤率波動情況。第一是短期內勞資鬥爭決定的收入分配因素。第二是短期內總需求情況對剩餘價值實現的影響。然後是現有技術狀況的影響。


不談利潤平均化的問題。我認為,一般利潤率(平均利潤率)下降的結論在《資本論》的推導意義上,其實不成立。

《資本論》的這個結論在邏輯推導上沒有問題,錯誤在於前提假設——「剩餘價值率不變」。從一般意義上講,如果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剩餘價值率應該相應提高。

偉大的著作都是不完美的。


統一利潤率均衡只能是一種不斷接近趨勢,而不是一定會達到。

因為,現實資本主義中,每天都有那麼多資本破產,接近平均化只是一種趨勢,否則就不會大量的資本破產了,當然高利潤率的行業隨資本主義的所謂的經濟增長(GDP)增長下降,是會下降的,但不一定會接近平均衡率,只是有靠攏的趨勢。

而平均利潤率,說白了就是資本主義的經濟增長率(GDP增長率),如果所謂的GDP(經濟總量)代表的是技術關係,是總生產函數,那麼技術進步只會越來越快,而不是出現了與人口數量相關的自然增長率。(新古典技術關係體系的邊際報酬遞減,只能在單一產品模型成立,因為異質品模型利潤率的改變會以非線性的方式改變資本的測量,從而導致一個更高的產出

比如你往一個方向上火車跑的速度,超過你自己跑的速度,技術只會越來越快,而不可能導致古典經濟學描述的慢慢程自然增長率,而現實中所謂的實際GDP增長各國都慢慢的會趨向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價值或經濟本身(如GDP價值總量)代表的不是什麼技術關係,而是社會(權力)關係!GDP的增長,還不如說是資本主義權力關係的拓展,總生產函數根本就是邏輯錯誤。

————————

依照新古典生產理論,使用資本量的增加應該導致利潤率的降低(邊際報酬遞減:當這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小於某一特定的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連續增加並超過這個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這就是經濟學中著名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並且是短期生產的一條基本規律。),好像能解釋這個問題,技術關係的體系中,這隻能在單一產品模型成立,事實上技術進步只會越來越快。正如斯拉法指出的,利潤率的一個改變會改變資本量,且以高度非線性方式:利潤率的一個增加或許使上車增加的價值超過激光,從而導致一個更高的利潤率。這種分析進一步意味著一種要素的密集使用(不光資本,還可以是別的要素),或許會導致這種要素的高價格而不是你價格

————————————

當有外部市場(勞動力)可供吞噬時,平均利潤率不會下降,因為有了擴張空間。同時經濟危機導致大量的資本破產或者戰爭導致大量資本破產,社會關係就會重組,資本主義就能重新迎來黃金期,但該誰破產這是一個天大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導致了一次、二次世界大戰。

——————

中國的資本主義權力關係(所謂的經濟)高增長率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數量龐大,而資本有機構成較低,但也會逐漸的向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靠攏。


推薦閱讀:

考茨基的「超帝國主義」在今天是否已經成為現實?
如何區分使用價值和價值,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請舉例。?
人類最終的社會形態會是什麼樣的?
從經濟體制來講,美國能否不發動戰爭?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里提到的共產主義將實現自由人聯合體,這和資本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有什麼區別?

TAG: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