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克強視察江淮汽車集團並體驗新能源汽車?

http://money.163.com/api/15/1030/12/B762R6IA00253B0H.html

早前便有消息稱蔚來汽車將由江淮汽車集團代工,坊間亦有質疑之聲。

之後便有消息稱吉利與科力遠聯姻開發混動汽車平台。

幾日前一汽豐田的兩款混動緊湊級轎車又低價上市。

這次李克強的視察又應該如何看待?這些事件的背後又隱含了怎樣的聯繫與發展規劃?

補充:該視察恰好位於默克爾訪華期間,且在此之前已因排放門嚴重虧損的大眾集團稱要對華投資220億歐元


首先,我要糾正樓上電動車靠員工內購的說法,雖然確實有很多同事買了電動車,但是這個很多其實數字很小。電動車並沒有進入私家車的主流備選行列,這是整個行業的通病。續航短和充電難是兩大攔路虎,但真正的大老虎還是國人的購車觀念。

就克強總理來我廠視察,我們想的很少,因為不需要我們想,那是領導們的事,我們負責圍觀拍照就好。不過他確實在二廠(也就是電動車的生產線)親口說過關於大眾的事情,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就如何看待這件事而言,首先,如樓上所言,我廠是各種領導來肥視察必來之地,可以理解為撐場面,可能因為總理是回家鄉,被賦予了更多更玄乎的含義;其次,新能源,大勢所趨,就目前的政策來看。那麼總理來站台,為自己的施政主張宣傳無可厚非;最後,關於和大眾的合作,更是玄乎,反正坊間各種流言蜚語,內部一片祥和,即便有點啥,可能目前我這個層次還接觸不到罷了。

最後的最後,說句不好聽,我廠雖然平時沒啥動靜,但是坑起人也是不手軟的,我想棒子們應該知道的。祝大眾好運!


我個人覺得處於目前一個階段,這個屬於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無論從經濟層面還是其他方面。理由如下:

1 新能源汽車局面現在已經打開,從汽車銷售層面來講,新能源汽車已經渡過了一個叫好不叫座的年代,消費觀念和接受度已經有了一定的轉變。從幾年前所謂的噱頭到現在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從國內幾年前僅有的比亞迪一家投入大筆資金研發開拓這一市場到現在國內北汽,江淮,長安,眾泰,吉利都爭先恐後的進入這一領域,可為局面已經打開,以前受限的充電樁,充電站等等也已經破冰,因此新能源汽車受到整車企業的追捧,毫不過分,都怕失去先機。

2 政治層面,在近些天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已經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升到新的層面,將大力發展了,李的這一舉動也算添加註腳。

3 與傳統汽車的技術受制於國外專利、技術壁壘等原因的情況相比,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謂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存在,甚至佔有一些先機,因此政府重視提倡這一產業,企業出於佔領市場、以此獲得國家補貼等等動機進軍這一行業,可謂正當其時。

4 李是安徽的,江淮是安徽的企業,又在進軍新能源行業,借默的訪華到江淮,意圖不言自明。

5 同時藉此作為走出國內經濟困境的措施之一,是一箭數雕的事情。

影響簡單提幾點:

1 再次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出了明確的信號。

2 堅定了江淮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

3 中德合作有新的契機。


JAC一直在做電動汽車,代號ev系列,但是市場銷量很差,基本都是內部員工購買,代步……這次李克強視察JAC新能源汽車,應該算是給江淮繼續研究新能源一個強心劑吧~但是技術這玩意真的是個得花時間和精力……


對總理來說,每屆政府領導人都希望能某些領域做出一番特別的事業,譬如朱的國企改革,溫的農業政策,到李的這個時候,一直的宣傳方向是創業創新,而新能源汽車不僅僅適合這個方向,還關係著國家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能源的結構調整,自然是重中之重。

領導人訪問一直有邀請到自己家鄉做客這種傳統,以表明雙方私誼也不錯,不那麼正式的場合下也能談好不少事。德國是汽車大國和強國,而合肥能拿的出手的幾個企業里,譬如聯寶,京東方等,只有江淮最符合兩國合作的標準,所以選擇在江淮汽車裡視察新能源這一塊,也是合情合理的。

關於大眾和江淮的合資,前有國家法規限制,後有一汽上海在先,估計做成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是不可能了,燃油乘用車領域也不會讓江淮分一杯羹的。但是江淮的產品線完整,不論是商用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可以拿來合作,最好的預期是像騰勢一樣,由雙方出資組建新的品牌。從IEV1形如,江淮在新能源汽車上耕耘不少年了,在電池管理上有一定的技術,但是無奈整車品控太差,品牌不行,如果雙方能優勢互補,打出一片天地,想必是極好的。

想想未來的合肥帶著科教城,菊花型交通樞紐和新能源汽車基地的光環,真是有點小激動啊。


總理說了 希望加快江淮和大眾的合作步伐 我猜應該是新能源領域



推薦閱讀:

智能出行|北京的充電樁江湖(一)
請通俗的定義汽車電控系統軟體在環測試、模型在環測試,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汽車製造 | 新能源汽車 | 江淮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