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達到酒駕得吃多少荔枝?

2015司考……


http://truth.cntv.cn/2014/06/26/ARTI1403764875036989.shtml

日前,微信圈盛傳:「大家吃完荔枝千萬不能開車!否則會被測出『酒駕』,甚至『醉駕』。」

  央視網(記者孔華 高宇婷 陳海寧 袁育堃 報道)近日,江蘇南京和福建福州先後發生兩起「司機吃荔枝被測出酒駕」案例。隨後,微信圈更是盛傳:「大家吃完荔枝千萬不能開車!否則會被測出『酒駕』,甚至『醉駕』。」很多網友對此感到費解和質疑。那麼,這種傳言是真的嗎?

記者實驗:嘴裡有荔枝酒精濃度達「醉駕」

近日,央視網記者在多地交警部門配合下進行了「吃荔枝測酒駕」的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口含荔枝多數情況下會被測為「酒駕」。

  為了驗證傳言的真假,央視網記者日前和寧夏賀蘭縣交警大隊一同做了一起「荔枝酒駕」的測試。

  實驗之前,交警大隊大隊長謝立志向記者介紹,如沒有喝酒,司機吹氣後酒精檢測儀顯示值為0 ,並語音提示「謝謝您的配合」;血液酒精含量超過20mg/ml,但不足80mg/ml為「酒駕」;達到或超過80mg/ml為「醉駕」。

  謝立志吃了一個荔枝後立即檢測,酒精檢測儀測試數值為14,未達到酒駕標準;隨後,副隊長史學科在吃了一個荔枝還沒有完全咽下去時進行檢測,用酒精檢測儀測試數值為60,屬「酒駕」。

  第二次,史學科在吃荔枝沒有咽下去時進行檢測,這次檢測數值為100,達到「醉駕標準」;之後,記者在吃了5個荔枝後立即檢測,數值為65,屬「酒駕」,然而3分鐘後進行檢測,數值則變為了8;10分鐘後,數值為0。

  隨後央視網記者又在吉林和江西交警部門的配合下做了同樣的測試。

  吉林實驗的結果顯示:當記者吃下第一顆荔枝,儀器分析顯示值為18 mg/100ml,未達到「酒駕標準」;第二顆吃下後,測試數值為22 mg/100ml,達到「酒駕標準」。隨後,記者接連又吃下4顆荔枝進行酒精測試,儀器分析顯示為35 mg/100ml,達到「酒駕標準」。3次測試結束,過了10分鐘時間,記者再次使用酒精測試儀進行測試,「酒精」已經揮發,分析數值歸0。

  而記者在江西試驗時,卻發現不同的人對荔枝的反應不同。同樣是從超市購來的荔枝。一名測試者在食用1顆荔枝後向測試儀吹氣,數字沒有變化,仍為0mg/100ml。緊接著該名測試者再吃了2顆荔枝,測試儀的結果依舊顯示為0;而另一名測試者食等量的荔枝後,實驗結果則顯示「醉駕」。

  交警部門:血液檢測最標準

圖為某地交警部門正在進行一位司機的酒駕血液測試。

  對於實驗結果,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綠園區大隊王浩科長分析說:「吃荔枝雖然可以測出酒駕,但它與飲酒不同的是,這只是水果發酵產生的酒精氣味,它僅存於口腔。而飲酒後,酒精則是進入血液里。」王浩說,駕駛員朋友遭遇類似情況不用擔心,因為酒精測試儀並非測試酒駕的唯一標準,它提供的數值也僅是參考,最後會對駕駛員抽血化驗,化驗結果為最終判定標準。

  記者詢問:「會不會有人喝了酒之後,再以吃了荔枝為借口幫自己開脫?」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交警大隊事故科民警鐘誌慶表示,酒精測試儀測出的數據並不是認定司機是否酒駕的唯一標準。「對酒駕、醉駕進行定性,最準確的辦法是通過血液來檢測酒精含量。如果司機吃了荔枝等一些對酒精測試儀敏感的水果,影響到測試結果時,可以向民警告知。如果對現場檢測結果存在異議,司機可以申請血液檢查。」鍾誌慶說。

 營養師:水果糖代謝反應產生酒精

繼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氣水、蛋黃派、腐乳等之後,「酒駕名單」又新添上了一個名字「荔枝」。

  對於「荔枝等於飲酒」的原理,國家二級營養師張冬梅告訴記者:「吃荔枝會被測出酒駕,這緣自水果本身的糖代謝反應。糖分含量高的水果,在不新鮮或者儲存不當時候,發生無氧酵解,代謝產物之一就有乙醇,也就是酒精。」

  對於開車吃荔枝可能會被測出酒駕,安徽省合肥市交警支隊安全教育學校校長馬常勝則認為:「雖然目前沒有明文規定,可以對開車吃東西的行為進行處罰,但是開車最好不要吃東西,因為可能影響駕駛安全。」

  同時,馬常勝告訴記者:「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罰款1000-2000元、記12分並暫扣駕照6個月;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罰款5000元,記12分,處以15日以下拘留,並且5年內不得重新獲得駕照。」馬常勝提醒廣大司機朋友,任何時候都不要酒後駕駛。

  由此可見,網路傳言是真的。繼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氣水、蛋黃派、腐乳等之後,「酒駕名單」又新添上了一個名字「荔枝」。不過,交警部門表示,因吃了荔枝被測出「酒駕」的車主不必驚慌,可以向當地交警說明情況,申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檢測。


哈哈,看到這個問題就知道今年參加司考的同胞。


吃荔枝吃的我都醉了


推薦閱讀:

孕期都需要補什麼?拿個小本本記好
2017東亞模擬聯合國大會回顧之茶歇篇
一部雞蛋的被上位史,這麼吃才最健康|In食刻
減肥,少吃多動哪個重要?

TAG:健康 | 飲食 | 司法考試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