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沒有文本或口頭信息的加密或防篡改的技術呢?


印象里非常深的的一段,看《明朝那些事》得來的: 王錫爵寫給萬曆的信是他孫子,著名書法家王時敏謄寫的。李三才雖然得到了這封信,但是無法篡改,只能原樣抄了一份以尋找對策。

以下是原文:

得知信中內容之後,李三才大吃一驚,但和之前那位泄露申時行密疏的羅大紘不同,他並不打算 公開此信,因為他有更為複雜的政治動機。

手握著這封密信,李三才經過反覆思考,終於決定:篡改此信件。

在他看來,篡改信件,更有利於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謂篡改,其實就是重新寫一封,再重新放進盒子里,讓這人送過去,神不知鬼不覺。

可是再一細看,他就開始感嘆:王錫爵真是個老狐狸。

古代沒有加密電報,所以在傳送機密信件時,往往信上設有暗號,兩方約定,要麼多寫幾個字,要麼留下印記,以防被人調包。

李三才手中拿著的,就是一封絕對無法更改的信,倒不是其中有什麼密碼,而是他發現,此信的寫作者,是王時敏。

王時敏,是王錫爵的孫子,李三才之所以認定此信系他所寫,是因為這位王時敏還有一個身份——著名書法家。

這是真沒法了,明天人家就走了,王時敏的書法天下皆知,就自己這筆字,學都沒法學,短短一夜時間,又練不出來。

無奈之下,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抄錄了信件全文,並把信件放了回去。

第二天,送信人走了,他還要急著把這封密信交給萬曆同志。

23333,當時看這一段笑得不行,也堅定了自己一定練好字,不能被坑啊。


只說加密技術。

《六韜》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三軍卒有緩急,或利或害,吾將以近通遠,從中應外,以給三軍之用,為之奈何?」

  太公曰:「主與將有陰符凡八等:凡大勝克敵之符,長一尺;破軍殺將之符,長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長八寸;卻敵報遠之符,長七寸;警眾堅守之符,長六寸;請糧益兵之符,長五寸。敗軍亡將之符,長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長三寸。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聞者告者,皆誅之。八符者,主將秘聞,所以陰通言語不泄,中外相知之術。敵雖聖智,莫之能識。」武王曰:「善哉」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主將欲合兵行無窮之變,圖不測之利,其事繁多,符不能明,相去遼遠,言語不通,為之奈何?」

  太公曰:「諸有陰事大慮,當用書,不用符,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書皆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再離者,分書為三部;三發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參而不知情也。此謂陰書,敵雖聖智,莫知能識。」武王曰:「善哉!」

《武經總要》

真宗以古有兵符,廢之已久,因制漆木為牌,長六寸,闊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置鑿柄,令可合。又穿二竅,容筆黑,上施紙紮。每臨陣,則分而持之;或傳令,則書其言,而系軍吏之頸,至彼,合契,乃書復命焉。

  字驗舊法:軍中咨事,若以文牒往來,須防泄漏;以腹心報覆,不惟勞煩,亦防人情有時離叛。今約軍中之事,略有四十餘條,以一字為暗號:

  請弓、請箭、請刀、請甲、請槍旗、請鍋幕、請馬、請衣賜、請糧料、請草料、請車牛、請船、請攻城守具、請添兵、請移營、請進軍、請退軍、請固守、未見賊、見賊訖、賊多、賊少、賊相敵、賊添兵、賊移營、賊進兵、賊退兵、賊固守、圍得賊城、解圍城、被賊圍、賊圍解、戰不勝、戰大勝、戰大捷、將士投降、將士叛、士卒病、都將病、戰小勝。

  右凡偏裨將校受命攻圍,臨發時,以舊詩四十字,不得令字重,每字依次配一條,與大將各收一本。如有報覆事,據字於尋常書狀或文牒中書之,加印記所請。得所報知,即書本字,或亦加印記。如不允,即空印之,使眾人不能曉也。

  間諜兵法曰: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而知敵之情者也。夫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因間者,因敵鄉國之人而厚撫之,使為間也。內間者,敵之官人,有賢而失職者,有無過而被刑者,有寵嬖而貪財者,有屈在下位而不得任使者,有欲求展己之才能者,有翻覆變詐、常持兩端之心者,如此之官,皆可以潛通問遣、厚貺金帛而結之,因求其國中之情,察其謀我之事,復間其君臣,使不和同也。反間者,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以厚貺誘之,反為我用之;或佯為不覺,示其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

  死間者,外詐立事迹,令吾間憑其詐跡以輸誠於敵,而得敵信;若我進取與詐跡不同,間者不能脫,則為敵所殺。生間者,取內明外愚、形劣心庄、閑於鄙事、能忍饑寒詬恥者,往來通報也。此五者,皆當謹察其人而任之,否則不能成務而自屠其身,漏吾軍事也。故曰: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

《大秦帝國》小說里的描寫:

三月頭上,到了約定日期,還沒有甘石的「陰符」傳回來,甘龍的心頭就隱隱跳了幾次。倒不是擔心陰符被人截獲,那東西就是一片竹板上划了長短不等顏色不同的一些線條,除了約定人自己,任誰也休想看懂。這陰符比陰書卻更為隱秘。陰書是「明寫分送,三發一至」,能傳達複雜的秘密命令;陰符則是「暗寫明送,一發抵達」,不怕截獲,但卻只能傳達簡單的信號——成了還是沒成、定了還是沒定等。甘石辦這種秘密要務特別穩妥,老甘龍從來沒想過辦事出了意外,諸如送陰符的人是否病倒中途等等,那種意外甘石完全可以想到,而且有辦法克服。甘石的陰符杳無音信,只有一個可能,有人在針鋒相對的和他「對弈」,這件事本身出了意外!

小說的描寫應該對應的是六韜的陰符陰書,三發一至,就是將文件分為三份寄送,然後到了再拼起來。

還有明礬水寫書信,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浸水字跡就再度顯示了。康熙年間還有「礬書案」。

防篡改有個回答很好了:

古代的聖旨如何防止被篡改? - 歷史


當然有啊,這裡介紹一種產生於先秦、盛行於秦漢、消亡於魏晉的封泥。先上個出土的封泥圖:

封泥主要用於文書或者物品等的封緘。使用方法是將需要保存或者轉遞的文書或者其他物品捆紮、包裝好後,在封口處用特定的軟泥封護,然後在軟泥上印上印璽,作為信驗,以防私自啟封、篡改。這種刻有印章的土塊就叫封泥。封泥是在紙張尚未發明或普遍使用的時期,在特定的軟泥上加蓋印璽作為信驗的方式。所以秦朝時,如果地方官員要給秦始皇上奏章,首先要將寫好的竹簡捆起來,並且封上軟泥,然後拿自己的印章印在泥上,再用火烤乾,然後就可以送到咸陽了。等到了咸陽,官吏要把奏章送到秦始皇面前,由秦始皇親自檢查封泥有沒有被破壞。封泥完好,說明信件未被私自拆閱。

封泥的發現對於官制、歷史地理、文字學以及古代藝術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羅振玉就指出:

古泥封於金石學諸品中最晚出,無專書記錄之,玉以為此物有數益焉:可考見古代官制以補史乘之佚,一也;可考證古文字,有裨六書,二也;刻畫精善,可考見古藝術,三也。


竹木板契約,寫好之後對半劈開,劈開的鋸齒形狀有特定含義,兩塊契能合起來證明啊同一塊,再根據鋸齒形狀及兩半各自的書寫內容確定是不是被篡改的。


大寫數字寫錢

用滿文和漢語寫兩遍


反切碼算嗎?當年中二病的時候還背過那兩首詩來著(′?_?`)

===以下來自度娘

反切注音方法出現於東漢末年,是用兩個字為另一個字注音,取上字的聲母和下字的韻母,「切」出另外一個字的讀音。「反切碼」就是在這種反切拼音基礎上發明的,發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將領、軍事家戚繼光。戚繼光還專門編了兩首詩歌,作為「密碼本」:一首是:「柳邊求氣低,波他爭日時。鶯蒙語出喜,打掌與君知」;另一首是:「春花香,秋山開,嘉賓歡歌須金杯,孤燈光輝燒銀缸。之東郊,過西橋,雞聲催初天,奇梅歪遮溝。」

這兩首詩歌是反切碼全部秘密所在。取前一首中的前15個字的聲母,依次分別編號1-15;取後一首36字韻母,順序編號1-36。再將當時字音的八種聲調,也按順序編上號碼1-8,形成完整的「反切碼」體系。其使用方法是:如送回的情報上的密碼有一串是5-25-2,對照聲母編號5是「低」字,韻母歌編號25是「西」字,兩字的聲母和韻母合到一起了是di,對照聲調是2,就可以切射出「敵」字。戚繼光還專門編寫了一本《八音字義便覽》,作為訓練情報人員、通信兵的專門教材。


有,不過我不是很了解。

首先必須說一下陰書,《六韜》裡面有說。

諸有陰事大慮,當用書不用符。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書皆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再離者,分書為三部;三發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參而不相知情也,此謂陰書。敵雖聖智,莫之能識。

這個就是將一份密文分為三份,由三個信使送達,實際上相當於是易位。

然後後來有《武經總要》,也記錄了一種方法。

五言律詩是40個字,所以就約定了40個常用的軍事短語,然後約定好詩裡面的每個字對應一個短語。

有必要的話也可以選擇七言律詩,這樣就是56個短語。

然後送信來往,只需要在特定的字上做出來標記,然後到了對方手裡只要查出來相應的短語是什麼就可以了。

這個叫字驗。

實際上方法應該是很多的,但是就需要大牛來補充了……


文本加密方面,首先想到的是《連城訣》裡面的《唐詩劍法》和《射鵰》裡面尋找武穆遺書的方法,不知道是否算是古代的。

防篡改:1.《射鵰》裡面成吉思汗給郭靖安達的錦囊,不知道算不算。2.古代調兵用的虎符好像驗證時需要兩個合在一起,匹配才行。3.有一種章叫「騎縫章」,蓋在一式兩份的文件的齊縫處,可以保證文件紙張的有效性,但是不能保證文件內容沒有被篡改。

防模仿:個人印章在雕刻好之後在給主人之後,會故意用刻刀隨機敲幾下,生成裂紋,以防止被偽造。


康熙末年,八王奪嫡,老九胤禟失敗被囚,曾經用拉丁文書寫滿語傳遞消息,可以算是密碼了。


你以為印章 是做什麼用的


跟幾個自己收藏的封泥:

姑慕丞印

西市

齊宮司丞上述幾個封泥都是漢初劉氏諸侯齊國的文件封泥。簡牘投入火中銷毀,作為封存文件的泥制封泥燒製成陶,保留至今。這就是算作古人的一種保密措施吧。


港漫 火鳳燎原


平遙的日升昌票號牆上有一首詩,其實就是密碼本


我記得還珠格格里有個劇情,好像是小燕子先進宮以後由於不太識字,身世秘密又不能讓宮內人知道,於是以畫代文向宮外紫薇傳信,紫薇全都能看懂。

然後想到的就是那種內涵童謠不曉得算不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語音加密大約是帶刀侍衛、家丁什麼的。文字加密可以認為用藏頭文,藏字文。大寫數字寫錢後面加個整字防止篡改。


我知道身份驗證是有的,龍門飛甲便知真假。


不是說當鋪的當票就是加密的么?


有啊,買本密碼書就知道了,很多密碼都是古代發明的。

我講一個很著名的製作密碼的方法。

拿一條布用特定方法纏住木棍,然後寫幾句話,每個字要同時寫在布的不同部位。然後再拉直這條布,你會發現上面沒有一個完整的字,只是一堆亂碼。

據說這個是亞歷山大還是凱撒的傑作。

中國自然也會有。


推薦閱讀:

他和牛頓撕了半輩子逼,不僅沒讓世人記住他,反而連唯一的畫像也不知所蹤
晚清四大名臣: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可以拿出4個名臣來,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如何看待「現在的世界就相當於放大版的春秋戰國」這種說法?
如果明清時期沒有閉關鎖國,現在的中國乃至世界會是怎樣的局面?
puritan 和 pilgrim的區別?pilgrim 是puritan的一部分嗎?

TAG:歷史 | 信息 | 加密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