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大局觀」?

1.可從自身所處的職業進行討論

2.大局觀範圍不限(烹飪,經營,戀愛

3.是在了解具體規則細節後潛移默化的一種意識,還是通過刻意培養的一種思維角度?


我的圍棋生涯 - 異教徒告解室 - 知乎專欄

我那時候不懂啊,稀里糊塗就答應了。我們一大一小倆人對著棋譜,一步一步擺在棋盤上,每擺一步我舅舅都給我解說一下落子用意。但教到第五手就教不下去了。為什麼呢?我舅舅說圍棋的原則是「金角銀邊爛肚皮」,但是這棋譜里第五手黑棋咣當一下,放到了正中天元。

這下我舅舅撓起頭皮來,琢磨了半天,最後一拍桌子:「可能是黑棋下錯了!」繼續往下打,結果越打越糊塗,開始還能解釋一二,到後來徹底看不懂棋路了。經此一役,我興趣喪盡,圍棋之事遂罷,從此再沒摸過棋子。

等到後來我年歲漸長,偶爾在家裡收拾東西翻出那張棋譜,才知道怎麼回事。那是1933年吳清源對秀哉名人的棋譜,號稱世紀巔峰棋局。吳清源執黑先下三三,再下星位,第三子直落天元,震驚整個棋壇。我舅舅拿這個棋譜給我入門灌頂,和讓六歲的楊過逆練九陰真經差不多。

看馬親王的這段文章,頗能體會何為大局觀,尤其在圍棋這一項中,大局觀更為重要。

常聽說----XX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講得大概也是這個意思。當然也看這大局有多大,是不是大到人們都看不懂。

大局觀一定是了解了具體規則細節後才會有的,至於潛移默化和刻意培養,我想大概是很難再這兩個中間劃一條分界線,悟性好的人自然潛移默化,悟性不好的就算刻意培養也是絕對不得要領的,或言之~沒有天賦。

看老爺爺們下象棋總能聽到,誒這傢伙厲害!能看五六步的棋!本人對象棋不甚了解,就不多說了。但平時三國殺,打DOTA,大局觀卻是在自我感覺中貫穿始終的。

DOTA而言,大酒神就說過,在個人技術不是太懸殊的情況下,雙方開場的英雄組合的選擇對勝負的影響超過50%。遊戲當中,對於裝備的選擇再次決定結果。

ZSMJ猴子遺物被A 7分鐘3800,其實這是一個失誤,猴子如果自己去買不會出現的失誤,可是大酒神身為隊長並沒有責罵ZSMJ而是選擇了相信,你遺物被A又能怎麼樣?看我大影魔先鋒盾刃甲抗壓力再給你翻盤的機會,所幸,ZSMJ也沒有辜負了大酒神的希望,6格神裝帶領團隊成功逆襲!

這裡需要給不懂DOTA的同學解釋下,猴子和影魔都是DOTA中典型的核心英雄,關係到勝負的關鍵性角色,「3800」是猴子這個英雄的崛起的第一件基礎裝備,比賽20分鐘時打出3800,但是這件裝備被對方鑽了空子A(摧毀)了,對遊戲的整個節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而大酒神的影魔卻降低自己的核心地位,出了先鋒盾和刃甲這樣的防禦裝備來拖延時間,延緩對方的節奏,ZSMJ用了7分鐘打出了第二把3800,最終扛起大梁引領隊伍走向勝利。

這其中不僅是酒神身為隊長對隊友的了解和信任,更是對遊戲內容英雄特點的了解,綜合起來就叫-------------------------大局觀。

2009的回憶-2009的視頻處女作附上酒神自己解說的那場比賽。

說起三國殺,在主公選擇完後,根據自己的身份,武將,位置,手牌,其他人的武將都有無數種生克變化,這其中最難玩最需要大局觀的一個角色自然是「內奸」。但這些卻不是寫篇攻略就能讓你搞定這遊戲的,其中變化無窮不說,單是一頭豬一樣的隊友就讓你手足無措。

所以我又不得不吐槽大局觀,大局觀應該是處在一個大家都理性都遵守某些規則的情況下才能發揮最大效力!在我與同學朋友對戰的時候雖然有時自負對遊戲理解深刻卻經常吃虧,虧在----非主流(不按常理出牌)就比如,對方面對我和一個我的隊友,在理性人看來明顯是我的隊友血少皮脆更容易被擊殺,但對方就是選擇了來殺我,最終出其不意將我擊敗。玩三國殺的時候我同學身為忠誠一腔熱血,卻被主公攻擊,一怒之下以忠投反,將自家主公斬於馬下。

在玩了這麼多年遊戲後,發現遊戲里的大局觀比較容易觸類旁通,當然就在於充分的了解規則和細節。但你要承認每個人的天賦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潛移默化自然習得,有些人無論如何刻意培養也是枉然。我覺得做數學題也是需要大局觀的,但是這方面。。。我就不行。。。


人要有大局觀才能幹大事

有句古話叫「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某一時」,這句話就是強調大局觀對人進行分析決策行動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那些對歷史具有重大影響的偉人莫不是目光如炬高瞻遠矚,放眼大局雄韜偉略之人,這就是那些在時代浪潮中閃耀的偉人和平庸之輩的根本區別。

那什麼是大局觀?詩云「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些詩句大致體現出了大局觀的內涵即從紛繁事物和各種複雜關係本身跳出站在更高更大的宏觀層面,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認識來認識問題,抓住問題的本質和解決的關鍵,制定總體戰略指導實踐。舉個例子,鄧小平在粉碎四人幫以後,十年文革的災難宣告結束,可是這十年動亂留下的一堆爛攤子和一大堆問題等著他解絕,政治上撥亂反正工作恢復黨的領導,重建法治社會,經濟上恢復生產,改善民生,文化上樹立黨和人民正確的思想價值,軍事上解決蘇聯越南與中國的領土糾紛和邊界衝突,這千頭萬緒從何理起確實十分考驗鄧小平的大局觀。主持中央工作以後,鄧小平巡視全國,並且出國訪問,經過多方面研究搞清了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發現中國和其他國家相比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很多方面與歐美髮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導致這個差距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的經濟不發達,所以其他方面受到經濟落後的掣肘也難以搞上去,同時他分析國際局勢,兩極格局開始出現蘇聯疲軟美國強勢的趨勢,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潮流,短時間之內不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應該抓住這短暫的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才能把其他方面搞上去,因為鄧小平已經看到了21世界的國家競爭是以科技、人才、海洋權力的為核心的多方面競爭,沒錢,沒人才是不行的,所以中國搞改革開放那麼事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把經濟搞上去,以經濟的發展帶動全局的發展,其他問題的解決都要圍繞核心問題展開。這樣中國改革開放就以農村分田到戶,城市國企改制而轟轟烈烈快刀斬亂麻得率先展開了。

大家可能感受到,要有大局觀,得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大局才行。大局所涉及的問題必然是宏觀、長遠的、根本性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能用全面聯繫的觀點看問題,用運動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能發現事物內部矛盾辯證關係透過現象看本質。

事物的宏觀層面並不只限於所能觀察的全部事物,而是把自己視覺地圖的比例尺放大,站在更高一個層面用聯繫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去看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和處境。就像中國當初要搞改革開放,不只是看見中國確實窮,各方面落後,國內的主要矛盾不是階級矛盾而是落後的生產力和人民日益高漲的物質需求的矛盾的問題,而是站在國際的層面看中國,中國這個大國確實和歐美髮達國家有很大差距,中國有大量的人力資源閑置,當前世界的主流是和平與發展,國際大環境有利於中國穩定發展,中國要在21世界與歐美髮達國家競爭必須先把經濟搞起來,是基於國際國內這兩個層次的認識邏輯才得出中國要立刻改革開放,集中精力放開膽子和手腳搞經濟建設這個結論。正是因為在宏觀層面認識到了問題整體全局,才能那麼迅速的推行改革開發,發展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短短三十年的時間就把中國從世界倒數變成了世界第一的製造業強國,通過一代人的時間大大縮短了和西方的差距,能讓90年代出生的中國青年能在較為公共的起點上與西方的青年競爭。

長遠的問題多是現在不緊迫、不容易發現或重視,但卻對未來有舉足輕重 影響的問題,把握住長遠的問題我們必須要有運動發展的眼光,知道未來的趨勢走向從而為今天的分析決策行動做指導,鄧小平當初在20世紀末80年代規劃改革開發時就很清楚的認識到,中國不可能偏安一處,必須和世界接軌融合,中國在未來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將是前所未有的,未來的對手將會是比蘇聯更強大的美國和其小弟,要和一個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面樣樣都領先自己的一大截的國家在21世紀的100年里競爭,不在短期內縮短這個差距,進入21世紀以後就更難了,我們的青年又得落後一大截。可見鄧小平一看就是看一百年,不某一時而謀一世。當初80年代下定決心大裁軍,精兵簡政,縮小養兵經費發展現代國防科技,才贏來今天戰鬥機和航空母艦的技術突破,中國成為世界上三個能製造五代戰鬥機的國家之一。還有就是1979年在中國非常困難的時期(文革剛剛結束、國內經濟凋敝、政治混亂、軍事荒廢)出兵教訓越南擴張主義者,挫敗了越南試圖以武力吞併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統一東南亞成為東南亞區域霸主的狂圖,若不是當初不痛下決心不怕犧牲果斷一戰打擊越南,今天越南如果統一了東南亞,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將是一個具有7億人口的東南亞超級大國,今天的南海問題和中國21世紀的海洋戰略就是那麼好解決和實現了,鄧小平很清楚未來能與中國在21世紀競爭的首先就是已經很強大的美國,所以現在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縮短90後青年競爭的起跑線,同時也要提防打擊那些可能挑戰中國區域大國地位和影響中國在21世紀與美國競爭較量的潛在對手,所以必須不惜代價挫敗越南的野心,正是基於放眼未來的邏輯才做出那些分析決策並及時抓住機遇採取了行動。

根本性的問題是指在全局之中與其他問題有密切聯繫,處於核心與關鍵位置的問題,這種問題一方面看其解決對於全局其他問題的解決具有決定性作用,或者反過來其他問題的解決都是圍繞其展開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整個大局就提高挈領,所處的困境就迎刃而解,整個問題就能被釜底抽薪的解決。鄧小平主持大局以後,就深刻認識到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階級矛盾而是物質匱乏與生產力落後的矛盾,共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和21世紀的競爭必須要有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深厚的科技人才競爭力,這些都要花錢。那麼問題的核心就很容易確定了,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解決經濟問題,不消滅貧困,前面的問題沒法解決。反過來想,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麼其他方面的問題,就必須圍繞著經濟建設為中心展開推進,小道理服從大道理。思想文化界率先推出的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政治層面的政企分家,建設法治國家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等。軍事層面軍隊裁軍減少經濟壓力,禁止部隊經商。經濟層面國企改制、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培育國內市場。國內調動資源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外交上增加招商引資任務等。

人僅僅有大局觀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從大局出發去思考分析決策行動,自覺維護大局,從何在具體實踐中服從和服務於大局。

要達到以上要求,首先自己要站得高能看得到,這就要就必須有很深厚綜合的知識經驗積累,平時廣泛涉獵,多多見識經歷是必不可少的,而是事後還有總結得失,分析事物間的聯繫與發展趨勢,有意識得從多層面多角度更大的格局去思考問題求得對問題全面宏觀的了解。

其次要夠深入,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只停留於淺表,應該把握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繫,總結深挖事物的規律,發現根本原因,找到釜底抽薪的解決辦法。

再次要學會統籌兼顧,分清主次先後,處理好局部與整體,個別與一般,部分與全局,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辯證關係,切不可被眼前的小格局、無關緊要的利益、瑣碎的次要的問題所蒙蔽雙眼,牽制手腳。

最後要有很強的目標感,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追求什麼,需要付出什麼代價,自己的實際情況怎麼樣,不斷鞭策自己埋頭奮進調整狀態,在利益抉擇時要保持理性敢於犧牲,抓大放小,果斷行動抓住機遇,才能牢牢把大局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我覺得「大局觀」這個東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沒有絕對的正確,因此僅提出自己的拙見。不認可的不妨一笑視之。

大道理不說,直接用兩個演算法來類比一下。

貪心法」:每當遇到抉擇時,僅考慮當前情況下的最優選擇。

動態規劃」:每當遇到抉擇時,考慮全局情況下的最優選擇。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用「貪心法」亦或短時間內的「動態規劃」,常常被稱為沒有大局觀。

而有大局觀的人就是能長時間內進行"動態規劃",幾年或者更久。

培養大局觀,我認為這是需要自己注意的,要忍受他人的不理解,還要忍受當前的許許多多的好處,以謀求未來不確定的好處。

最簡單的例子:你是否常常悔恨過去某個時間的決定?你所悔恨的那個決定毫無疑問是當時的最優決定,而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現在看來,著實短視了不少。


用三個最簡單的哲學原理來回答一下

1、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2、整體利益大於部分利益

3、主要矛盾大於次要矛盾

能夠看的遠,看的深,看的透,從整體的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這就是大局觀。

舉個很通俗的例子吧,韓信胯下之辱。

韓信當時沒有去殺屠夫,而是去鑽人家褲襠

首先,倘若他當時腦子發熱,用刀捅了屠夫

好處:一解心頭之不快,當了一回「真的勇士」。

壞處:1、壯志凌雲隨風去,牢獄鐵索定終生。

其次,若鑽了人家褲襠

壞處:丟人,沒面子。

好處:以後日子長著呢,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結果這兄弟果斷選擇後者,

1、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了吧?二十年後,功成名就,老子回來,和屠夫在遇到,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好么,王者和青銅的差距。

2、整體利益就是未來的大業宏圖,部分利益就是殺了屠夫的一時快意。當然大業宏圖更誘人了。

這就是從個人角度出發的大局觀吧,全面的分析後得出最優解,哪怕眼前是損失也毫不影響對未來的決策和信心。

當然,這種擁有這種大局觀得人往往十分理性,遇事冷靜,越往上走越能掌控全局。如果再加上強大的執行力,那真的是很牛逼的人物。


在遇到不同情況,或者做不同事情時,我們需要切換成不同的狀態,或者不同的方式和角度,來最優的解決問題或者有所收穫 。

所以這是清醒理智駕馭在激情之上的狀態吧,我們知道不同時間該幹什麼,不同事情不同對待處理,而又要保證不忘初心,那個堅定的決心未有一絲一毫的動搖,時刻能聆聽到自己的心聲。

有點像培養專註可控的激情吧。

不過有時我們可能會在切換狀態間,突然忘了,不知道,沒想起,然後該做什麼了,目標好像不太明確了,略微迷茫沒有方向了。或者是,我們沒能非常成功,良好的切換到下一個狀態,中間有些卡頓遲緩,不流暢。

然後我突然想到了這個。

聰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真正的耳聰是能聽到心聲,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視心靈。

看到,不等於看見;

看見,不等於看清;

看清,不等於看懂;

看懂,不等於看透;

看透,不等於看開。

後邊是重點,前邊寫的很好所以也粘過來了。

這就有點,跳出來了,準確的說,是一種大局觀,貫徹全場的大局觀,我是第一次有點真正明白大局觀這個詞。

這種大局觀可以解決解釋之前所有的問題了。

看到,不等於看見;

看見,不等於看清;

看清,不等於看懂;

看懂,不等於看透;

看透,不等於看開。

大局觀。就是。圍繞。

看到,看見,看清,看懂,看透,看開

延伸得到的吧。就是感覺大局觀和這些有很大關係。我也在逐漸理解。

就是對所有事都明白了解清楚,而又高於這個層次。

所以才能掌控局勢。


大局觀是也是一種取捨吧!要看到核心部分,並為核心部分的成長提供發展的空間。首先應該有開闊的眼界,能看到並預測事物發展的方向,分析其中的組成,能找到發展中的核心,然後在通過細緻的努力讓核心成長,遇到其他問題時,選擇性的迴避或者放棄,待有能力時在補齊,最後勝利!


多看教學視頻,自己玩的時候多看小地圖


大局觀? 其實就是發展眼光下的一時觀

一時是什麼? 勝負是一時的 利益是一時的 好是一時的 壞也是一時的

發展的眼光是什麼? 部分的好不是好 全部的好才是好 部分的壞不去行動 會變成全部的壞


膚淺認為大局觀是建立在文化、政治與經濟三者學習貫通以後而一種思維習慣和自我理性的感性變化的辯證一種角度。


弱弱的問一句:「大局觀是系統科學的一種吧?」


推薦閱讀:

那些坐辦公室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拯救我們破碎的思維
薩德入韓事件:正合奇勝,再歸平衡
700多年間數學領域的風暴式進化,滄海桑田只在朝夕│技研院
和95後和70後的博弈,是一場思維模式的較量?

TAG:政治 | 思維 | 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