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線材對耳機音質的影響被誇大了嗎?

線材對音質有影響嗎?影響有多大?這是耳機和線材廠商聯手製造的騙局嗎?希望能得到從電學、聲學等原理性角度的回答。


聲學和電學不懂,怕聊成玄學,聊聊消費吧。

線材很顯然同時存在於前端和後端,常見的比如耳機線USB線,沒用過同軸所以抱歉不回答了。

咱們先來說耳機線:

就個人經驗來看——

1、有影響

2、確實被誇大了

3、當你的前端和耳機都一般時,換個耳罩、或者硅膠套帶來的改變,都可能超過線材!(素質不一定,更多是風格的改變

4、當音源、解碼、耳放、耳機都是旗艦水準的時候,換線材便是為數不多的提升辦法了。

5、通常情況下你做不到第四條,也捨不得花錢到第四條。

6、正如同外人看我們幾千元買耳機是傻子一樣,我們看幾千元一條的咸材黨也是很蠢的,然而入了耳機坑,持續燃燒是一個必然趨勢。

綜上所述:如果你還是手機直推,如果你的耳機還只是im03或者更低價位,如果你在超市買日用品還經常比價,那麼別去碰線材,不但實際收益有限,而且性價比很低。對你來說,那就是電商誇大忽悠你的。

但是,你已經上了萬元系統,甚至十萬元系統,而且還希望進一步提升,不燒線材,就完全說不過去了。

補充:

1、似乎有一些從營銷角度,把升級線單獨賣的廠商,這說明人家已經明白告訴你原線夠不好了,從市場和客戶的角度進行了妥協,還是建議換一下的,沒啥可討論的。

2、另一些耳機,比如AKG的7系雖然原線不咋地,貌似只是4N?而且大多都有可換線設計,但實際換了之後帶來的素質提升,在音樂性上卻並不一定好於原線。

3、se846已經是旗艦耳塞了,你都燒到這個份上了,也不會在乎鹹菜的那點小錢,更不會問出題主這樣的問題。

4、像shure1840這種原線較差,並且假裝用戶不知道的耳機是少數···

因此,我主張:耳機線對耳機音質的影響是有的,多數情況下被誇大了,不推薦低價位耳機(1500軟妹或更低)用戶購買。

------分割線------

USB線發揮多大的作用,主要看前端的非同步傳輸做得如何,大部分情況下非同步傳輸做的好都不用換,1000的你拿來盲聽未必比500好,2000的線我是沒有聽過,總的來講這裡的聲價比比換耳機線還低,而所謂的鍍銀,鍍金對風格有影響,搭配還要講究,不是老燒千萬別折騰。

所以大膽一點,直接承認:被(lao)誇(zi)大(mei)了(qian)。

------分割線------

綜上所述。

影響大不大,必須看預算。

一般預算在3000以內的時候,前端、線材、音效帶來的提升均比不上直接換耳機帶來的提升大。

具體點說,你用手機直推2000元的耳機,比1000元播放器+1000元耳機好聽。

比600元播放器+1000元耳機+400元線材也好聽。

一般論,不針對個例。


非要按照實用性來說的話,就得針對不同情況的耳機換線來講了。

1.低阻低敏

估計在坐的各位不少搞過1840和701之類的東西,最大的問題就是「軟」。這東西上了土炮要炸,下了土炮顯軟,怎麼辦?去日本拖一台Luxman回來,接個變壓插座,美滋滋。這大概花了萬把塊。可是就算有了這些還是偏軟怎麼辦?上音神平衡線,好了,低頻有改善了,你也花了兩三萬了。

換一個方案,如果給這兩個耳機換上阻值稍大的線材,上個控制力較強的土炮,幾千塊,搞定。誠然肯定沒上面那套好聽,可是......你的生活那麼多部分都是湊合湊合過來的,也不差湊合這一個吧?

2.原線質量

上面某位仁兄提到原線如果這麼爛舒爾工程師為什麼不去死。

我想要他們去死很久了。

這些年能撐起舒爾耳機產品名頭不墮的,不是535和846,是1840。

846的原線你非要說好聽,我沒辦法的。

道聽途說然後yy是不對的,很多反對的人可能從來沒弄過一根正經的線材......

所以我強烈建議846用戶去買或者借一根武藤金銀,千塊出頭。

然而我上面也說了,1840這東西,同樣需要換線。

如果是exk,zk這種原線素質很高的東西,換不換意義不大。

先寫這些,有空補充.....

另外,某寶上八心八箭海洋之心古河hifi藍色多瑙河這類幾百塊到千把塊的線九成九是坑人的,別以為他賣的貴就是真東西了。

因為反正是要坑人的,不妨多坑一點。


有影響!

影響很大!

不是騙局!

前面高贊答案說起反對玩鹹菜並且聯繫調音師等等的表示反對!

一款耳機做出來可以是不能換線的,像AKG的K3003,被稱為調音最成熟的圈鐵,它的線是調音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可玩性就大大減少了。更多的耳機是支持換線的,有的耳機廠商會出官方升級線,當然還有一大部分的線材商。之所以耳機走到最後會走到定製這條路上就是要滿足個人的需求,一款好的耳機固然有它獨特的調音,但更重要的是它能滿足用戶燒油的需求,才能賣得出去。換線就給耳機的聲音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然後就得說換線到底是不是能影響聲音。

我想起一個我剛接觸耳機時遇到的一件事。那時候我入了鐵家的IM系列某耳機,為了搭配耳機顏色出街我在國產某線材廠商買了一條兩百多同顏色的線。那時候線和耳機拿到手我很激動,畢竟第一次接觸換線這個設定,很新奇,結果換上線後發現信息量和高頻質量都大打折扣,遠遠不如原線素質高,那種模糊的感覺是一聽就能聽出來的。之所以老燒都不推薦新手過多接觸線主要有幾點原因

先解釋下背景知識。線材這種東西為了傳輸信號用的,一般是金屬材料。但是不同材料電氣性能不同,材料本身的純度物理屬性不同也能對信號產生影響,一般我們看到4N線 6N線就是指純度 99.99% 99.9999%以此類推。而且線材工藝的不同對輸入信號也能產生的影響,所以線材不是玄學是絕對的科學!只不過沒法解釋純度多個百分之0.00幾會對聲音產生多大的影響。(評論區對這裡產生疑問,我只是普通愛好者,能力不足,具體影響過程得專業人士解釋)要知道一套成熟的耳機系統動輒幾萬塊,更別說音響系統了,對線材那幾千塊投入真的算不上什麼。還要說一個基本事實,耳機發聲原理其實很簡單,電信號輸入經過單元成為物理震動然後我們就聽到聲音了,線是輸入的那頭,單元那塊是比較複雜的,到我們耳朵里套子同樣也是調音的一部分,不信您馬上換一個不同型號的套子聽一聽聲音區別很大,這並不是玄學,材料結構不同確實會影響聲音,但是好壞無法定論,靠自己耳朵判斷。這裡有一個說法,一套系統里越靠前對聲音根本作用,而越靠後對聲音風格改變越大,最前面可以是音源,錄音質量,最後面可以是耳機,耳機套子,耳機線,甚至人耳朵的好壞.......(腦子也算= =)

那麼高價線材幾千塊甚至上萬就是由於材料純度高,工藝難度極大,而且是手工慢慢做出來的,數量也少,這樣一說可能可以讓更多人理解為什麼有的鹹菜能賣好幾千。但是存在這樣一個誤區,換越貴的線越好聽。肯定不是這樣的,決定最終聲音到達耳朵是怎樣的因素太多了,一個線材可以改變原來的聲音,但是很難做到在原有基礎上顯著提升,也很難讓原來的聲音改頭換面,更何況是在一個小耳機上。國產線材商的水分是很大的!這裡很像是我在主觀上黑,也許也算是,這點但凡是接觸過國產線的多少有了解 ,都是暴利。一條幾塊錢的線能賣幾百塊,而且都是這樣。我之前說的那個故事就是這樣,兩百多買了一條幾塊錢的線還不如原線,老燒都明白所以讓我這樣的新手遠離線材,自然有道理。其次,線材有它的不確定性。當我們要通過線材改變原來聲音的時候我們完全無法判斷這一部件的替換能夠帶來怎麼樣的變化,對於新手來說,缺乏自己成熟的聽音觀,我們無法分辨出Beats那種轟隆隆的低音是好是壞,地攤上一兩百塊錢那種聲音尖銳的刺穿天際的耳機是好是壞。這裡略微誇張了一點,但在自己還不具備辨識「好聲音」的時候一款好耳機給你的原始聲音就是健康的,好聽的,等到自己聽得耳機越來越多了,對聲音對美有了更高的鑒賞力時再去研究研究線也不遲。

總結下來不建議新手玩線的原因就是

行業水分太大太大太大,產品質量價格沒有一個標準。

缺乏成熟的聽音觀,不可急功近利。

寫了這麼多,我也只是把自己的一些基本認識說一說,不管從原理還是我切身的實踐,線材對於耳機聲音的影響都是有的,至於有多大沒有具體標準,不要盲目相信廣告(評測)和「老燒」(商人)的話,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合理玩玩線材還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樂趣的。在這裡我絕對有信心說大部分線材盲聽是肯定能聽出很大風格上的區別的。

更新

前段時間我收了一個三單元公模玩玩,賣家給了我兩條線,一條原線一條單晶銅平衡線改3.5插頭,我反覆聽了兩個小時,折騰了數十次慢慢確定耳機的素質走向後才聽出來原線悶一點,低頻質量不如那條單晶銅的線,單晶銅的線有點偏音,聲場大一點,這點區別都是非常細微的,剛拿到手我根本都聽不出來。所以有些影響是建立在自己已經對原本耳機的聲音足夠熟悉形成記憶的情況下才可以分辨出來,當然可以把這個叫做腦放,但絕對是有事實依據的,如此多的人都對換線有共同認識,這不是一兩個人的腦放,我希望有異議的人能先去實踐再來爭辯而不是靠自己學的那點淺薄的知識腦補別人是怎麼腦放的。


很多人似乎並不明白原廠用普通的量產無氧銅線材只是為了做一個調音的基準點,並不是因為這玩意有多好,只是因為單晶銅之類的線材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加上代價高昂,但實際上,那些普普通通的無氧銅真的一點都不好。只不過,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爛到爆炸都是可以接受,這些年已經有相當多公司都開始注意到線材,並原廠就搭配非無氧銅線材了


利益相關:在線材上花過的錢累計超過六位數。

首先,線材絕不是玄學,模擬信號線對聲音有非常清晰明顯的影響。

其次,更換更貴的線材帶來的影響並不總是正面的,程度也不和價格成正比。對於大部分系統來說,更換線材的提升可以忽略不計。

線材是器材的一環,所有器材的目的都只有兩條:一是提高聲音還原度,二是改變音色。對於線材,可以理解為線基材料決定音色影響,直徑決定還原度。問題就在於,這兩者的影響相對於系統的其他環節來說實在是太輕微了。這很好理解,線材的用處就是傳遞信號,這個要求實際上是非常容易達到的,因此也就非常難以得到什麼實質上的提高。就像假設一個崗位是不停地計算需要99.99%正確率的個位數加法,你讓一個數學博士來算可以連續十億次不出錯,找一個小學生則只能連續五億次不出錯,博士的能力依然更強,可是在這裡並沒有多大用處。

舉個例子,被大家吐槽的普通無氧銅原廠耳機線,其實就已經能99.9%以上地復原應有的聲音信號了,絕大多數耳機型號的短板壓根就和線沒有一毛錢關係,所以耳機廠商才一直看起來「不care線材」。對於追求極致而無所謂便攜性的旗艦大耳機,又有一個特別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將線材加粗一倍,效果保證比你折騰各種昂貴的金銀合金銅銀混編都強,還不用承擔材質改變後的音色不適應原有風格的風險。還不夠好就繼續加粗,那一堆一堆的上吊線就是這麼來的,難不成你還想帶出街聽?

當然,你要強行在線材上聽出提升也是可以的,比如各種hd600換卡達斯,甚至hd800換奧丁。但原廠不可能去採用這種方案,如果一副耳機的線材價格達到耳機本身的100%甚至400%,這耳機還賣不賣了?要知道hd800插上奧丁也是hd800的底子,變不成大奧的。

所以,各大廠商只會在個別頂級定製耳塞上注重線材,現在是如此,未來也會如此。這不是因為原線太差,而是因為頂級耳塞性價比足夠低,低到可以考慮通過線材來進行升級了。


更新

被某人嗆了

說我不懂音質音色的差異

我只能呵呵

為了不誤導他人

我索性上百度去查音質的定義

其定義如下

音質的定義: 在音響技術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內容:音量、音高和音色。聲音的音量,即音頻的強度和幅度;聲音的音調,也稱為音高,即音頻的頻率或每秒變化的次數 ;聲音的音色,即音頻泛音或諧波成分。

談論某音響的音質好壞,主要是衡量聲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達到一定的水準,即相對於某一頻率或頻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強度,並且在要求的頻率範圍內 、同一音量下,各頻點的幅度是否均勻、均衡、飽滿,頻率響應曲線是否平直,聲音的音準是否準確,既忠實地呈現了音源頻率或成分的原來面目,頻率的畸變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

聲音的質量,是指經傳輸、處理後音頻信號的保真度。

樂音音質的優劣取決於多種因素,如聲源特性(聲壓、頻率、頻譜等)、音響器材的信號特性(如失真度、頻響、動態範圍、信噪比、瞬態特性、立體聲分離度等)、聲場特性(如直達聲、前期反射聲、混響聲、兩耳間互相關係數、基準振動、吸聲率等)、聽覺特性(如響度曲線、可聽範圍、各種聽感)等。所以,對音響設備再現音質的評價難度較大。

所以音質是包含音量、音高和音色的

所以別再自以為是的說啥音質音色的差異,

定義不懂就多爬文

沒玩過就多去試試去

不要不懂裝懂裝B

我說換喇叭線跟訊號線會影響 失真度、動態範圍、瞬態特性、立體聲分離度

你在跟我說只會改變音頻泛音或諧波?

我倒要問問你你的音質音色定義是啥?

------------------------ 以下是原回答 -------------------------

我覺得線材影響非常大

但在耳機上不夠明顯...

在二聲道系統差異天跟地!

二聲道系統的變數多,大多數是線材是用來調音的

舉例來說,我以前玩的的amp有兩組輸出

音箱有高低音輸入

利用線材的特性讓高低音發揮出最佳的性能

這是當初我用bi-amp推的喇叭

音箱系統換好的線材 ,聲音的改變是巨大的

因為二聲道系統比耳機多了"立體感"

這些變數都會影響聲音的"凝聚力" "居中感" "分離度" "人聲嘴型""樂器躍出感""聲場深度及廣度"

但這些在耳機系統中是很難觀察到的

因為耳機少了空氣的傳播 , 少了兩邊聲音的結合

根本做不出人在面前唱歌的聲場效果

(注意,我在這裡說的線材是指rca訊號線,喇叭線; 電源線我就覺得影響比起前面兩者來說一般)

我的系統中用了許多線

這差異是巨大的

我在說說經驗

以前我念大學時 , 喜歡用手機或mp3當訊源

當時買了好多3.5mm轉rca的高價線 (就像這貨)

但有一次去同學家,

無聊拿兩根好一些的 RCA線接上轉接頭轉3.5mm,

居然聲音寬闊度跟立體感大開,

這還是同時5個人聽到的感覺, 證明不是腦放

耳機系統的話 我個人偏好原廠線,

之前我的木饅頭原線因為包包拉鏈沒拉好 ,兩條都丟了,

只好上掏寶買了100元的線....一接上嚇死人

聲音變得又薄又刺耳

遠不如原廠線....

但我另一支ue6000 換了家裡隨便找的3.5-3.5 的線卻比原廠好太多(可能是原線帶麥又太差)

但耳機要聽出像二聲道那樣的差異是不現實的(但還是會有差)

不得不承認 , 現在的"耳機玩家"玩線玩得有點走火入魔

但是我絕對不贊同"線材無用論"

你別說什麼原廠怎樣怎樣的

你聽過Nordost 嗎? 你知道AudioQuest嗎? 古河? Oyaide?

這些世界線材大廠可不是白痴

另外,我經驗告訴我最具爭議的usb線也有差異

你跟我說數位訊號不會有差

那我問你, 光纖,同軸,usb都是數位訊號,反正都是0和1,傳輸一個音檔也別在意什麼jitter

你覺得有沒有差?

不需要你覺得沒用, 就認定真的沒用,

沒玩過的也別用自己感覺來誤導別人

舉個例子,對外國人來說,河南人跟四川人講話他們覺得聽起來都一樣

你覺得一樣嗎?

按照一樣的邏輯,我跟你說大家都是中國人,所以口音是沒差別的, 你接受嗎?

我是不接受 "耳機廠商一定是事先進行過精密計算" 這樣的說法,你當你的耳機是值多少錢?還精密計算呢...

廠商想做的事 是和成本妥協, 做出能賺錢能走量的產品,而不是不計成本做出完美的產品!

按照某些人的論點

你說你買一台2萬元的套裝電腦,裡面配置、晶元、硬碟都是最好的,你認為呢? 現實嗎?真的要好料, 還是要靠發燒友自己堆出來!

舉汽車的例子,你說你買一台50萬的車,都是經過廠家精心計算的,車上原廠配的煞車鉗性能最好, 原配的汽車音響最好 ,原配的輪胎最好,你覺得成立嗎?(就演算法拉利跟蘭博也會被嫌棄內飾差)

原廠的機油都是最好的 ?原廠的輪谷最好?

原廠規格都這麼好,賓士幹嘛收購AMG? 寶馬乾嘛推出M改裝版 ?

Saleen? Alpina? AC? HRE? BBS?

這些汽車大廠的工程師怎麼都不去自殺?

說的對

耳機原廠要都覺得換線沒用

那這些廠家出的耳機幹嘛有換線功能? 為了換好看的線嗎?

怎麼不說你用小白耳機聽的也是音樂,學人家浪費錢玩什麼耳機音響?


線材調音的騙局點評

--- 點評槍文 關於線材調音的「玄學」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痛苦...有個燒友說他很痛苦,他家十多萬的音響....某個頻段好像有個駐波 [點評: 駐波可以用RTA軟體測出來的] ,那個鄧麗君的嘴巴定位好象向左偏了30厘米 [點評: 這是耳屎或者兩耳聽力不平衡 ] ,根本無法安心下來聽音樂 [點評: 這是強迫症, 好嘛! ] 。有時我在想 [點評: 大師開始想了, 大師開始想了. ] ......你看這個例子,聽上去玩音響 [點評: 玩, 大師你就明說好了,不要扯上科學當墊背. ] 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啊~

我覺得,玩音響最折騰的方面之一就是線材 [點評: 大師他家賣線材. ] 。在許多普通消費者眼裡,玩線材已經是歸類到玄學了。我們先聽聽DIY黨 [點評: 相信科學的就是DIY黨, 大師的信徒才配叫發燒友. 不知那生產廠家的工程師是什麼黨? ] 怎麼說,雖然DIY黨對一部整機最看重的是線路設計、工藝設計的合理性,但實踐 [點評: 大師最看重實踐了, 實踐就好,千萬別做ABX/雙盲實驗. ] 證明元器件質量和搭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聲音走向。而接線是系統的組成之一,它們也是電子元件之一,既然相信電子元件的功用,為什麼就不重視線材呢 [點評: 問得太好了, 你家線材的參數什麼時候公布啊? AWG、線徑、絕緣強度、是否阻燃、直流電阻、分布電感、分布電容、互感係數、特徵阻抗、速度因子... 外面那層航天級蛇皮是什麼材料可以批露了罷。 ] ?其實在DIY黨眼裡,的確是會考究線材的。那麼,DIY黨是不是見到好線材依然會推薦,買買買呢?非也……注意重要的轉折語氣到了 [點評: 大師他家賣的航天級線材來自51區外星科技哦,你知道金坷垃么,也是51區的哦.] 。

據我所知,DIY黨的這種重視與HiFi論壇中的「鹹菜決定論」的發燒理念是不同的 [點評: AWG、線徑、絕緣強度、是否阻燃、直流電阻、分布電感、分布電容、互感係數、特徵阻抗、速度因子...大師別故左右言它好么? ] 。很多DIY黨認為,現實中4N已經是能做到的工業批量產品的極致 [點評: AWG、線徑、絕緣強度、是否阻燃、直流電阻、分布電感、分布電容、互感係數、特徵阻抗、速度因子...大師別故左右言它好么? ] ,因為電解銅提存成結晶狀實驗品可以做到5N甚至6N [點評: AWG、線徑、絕緣強度、是否阻燃、直流電阻、分布電感、分布電容、互感係數、特徵阻抗、速度因子...大師別故左右言它好么? ] ,但銅錠拉絲不可能在真空中進行,電纜製造過程會與空氣、擠壓機械、絕緣物質密切接觸,種種因素,如果有一根6N商品銅線可能因加工造價變成與金同價。因此所謂6N、7N純屬商家炒作 [點評: AWG、線徑、絕緣強度、是否阻燃、直流電阻、分布電感、分布電容、互感係數、特徵阻抗、速度因子...大師別故左右言它好么? ] 。更主要的是,電子設備連線6N與3N不會造成什麼明顯影響。然後我們再看看比較理性發燒友是怎麼理解的。雖然要承認99%後面的小數點位數並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特性,但是線材的工藝結構的適用性搞錯卻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 [點評: AWG、線徑、絕緣強度、是否阻燃、直流電阻、分布電感、分布電容、互感係數、特徵阻抗、速度因子...大師別故左右言它好么? ] 。

例如最大電流通量和適用溫度範圍、絕緣體的損耗和適用溫度範圍、電線適用頻率阻抗等 [點評: AWG、線徑、絕緣強度、是否阻燃、直流電阻、分布電感、分布電容、互感係數、特徵阻抗、速度因子...大師別故左右言它好么? ]

。任何傳輸線都可被看成是由電阻、電容和電感所組成的分布系統,由於存在電容和電感,所以傳輸電纜就具有其特殊的頻率特性 [點評: 大師,傳輸線的特徵祖抗和金屬材質無關啊, 大師您真沒讀過書就當上大師了呀, 世襲的么? ] ,即對不同頻率的信號有不同的時延(也即所謂不同的傳輸速率)和呈現不同的阻抗,顯然,這會使信號產生一定的失真 [點評: 大師您擼出來的新理論驚天地且泣鬼神您知道不? 能拿諾貝爾獎的您知道不? ] 。另外,電纜的電阻也會對信號產生損耗,這根據線纜長度會有不同的影響 [點評: 大師,損耗多少ppm, 二一添做五您給個數? ] 。在HiFi發燒友眼裡,音響系統的調味是靠線材的 [點評: 音圈裡面的鋁不同意您說話哦? ] ,線材從物理上是可以帶來相位、頻率、壓縮、擴張、激勵延遲等等的聽覺上的差異 [點評: 大師他家的線材有如此多的功效,工商局和技術監督局都不敢管,你知道金坷垃么,也是51區的哦, 也是恁神奇.] 。最後一點還需要承認的是,線材在不同特性的音響系統表現的特徵都不一樣 [點評: 千萬別做ABX/雙盲實驗. 千萬千萬千萬千萬千萬千萬別做ABX/雙盲實驗.] ,幸好現在商家紛紛推出免費試聽服務,大家在選購線材得到滿意的聲音的時候還能保護好自己的錢包 [點評: 欲擒故縱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十六計。. ] 。

最後的最後,一個小貼士:假如家裡器材用的是全平衡介面的話,盡量搭配平衡線吧 [點評: 大師怕你從來沒見過錄音棚和演出現場都這麼接差分線而且一個世紀以來都這麼接差分. ] 。

雖然少了一點樂趣,但是起碼使用可靠,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外界干擾 [點評: 大師曉得你有錢. ] 。

實踐啊, 必須要實踐啊, 實踐出真知啊

【摘抄】

兩個經濟學的學生走在路上,然後看到路邊上有一坨屎,

A對B說:你把這坨屎吃了,我就給你5000萬。

那個B為了錢毫不猶豫的吃了一坨屎,A也爽快的掏出了5000萬的支票給B。他們繼續走著,但是心裡都有了一個疙瘩。

A心想他吃了一坨屎,我就給他了5000萬,真不值。B心裡想,我吃了一坨屎,才拿到5000萬,真不值。

突然在路邊,又出現了一坨屎。於是B要報復A說道:你把這坨屎吃了,我就還你5000萬。A看到有這麼一個機會可能彌補損失,於是也毫不猶豫的吃了。

但是兩個人回過頭來想想又覺得不對,兩個人什麼都沒得到,卻一人吃了一坨屎。

於是他們把這個笑話告訴了他們的經濟學導師,

導師激動的喊道:天哪你們剛才知道做了什麼嘛,

你們就在剛才創造了一個億的GDP啊!

實踐啊, 必須要實踐啊, 實踐出真知啊 ~~~

例子:

"不相信電源線效果的可以試試 1xx多的 xxxxx,不是說這線好,而是又便宜又有一耳朵區別,聲音變凝聚,聲場縮小,密度大,低頻力度增加。"

解析:

天價發燒線說白了就是釣凱子。

被釣的凱子也不是全部都愚蠢到極點,

甚至一些理工農醫院校畢業的也會被釣到。虛榮心誰沒有啊,對吧?

退貨期過後, 夢醒了。

這些被商家玩弄了感情的曾經凱子們在幼兒園都玩過擊鼓傳花啊。

哎, 找下一個凱子吧。 順便挽回經濟損失。

增加我國的GDP和智商稅收入。

十幾個馬甲左右手互搏, 手腳互搏, 自我吹捧,

脫了褲子放了屁, 捉蟲進P眼,自 High, 這就是某些論壇上的現狀。

======================================

外一篇

點評發燒線材網文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采自網路, 不保留版權, 歡迎轉載, 不必支付稿酬.

BirdyBird

[點評:首先, 和讀者套近乎。 嗯嗯我和你感同身受啊, 開始時也是不願意花錢吶。]

聊發燒系統,少不了得談發燒線,但說實話,碰到這題目我心裡還真有點發怵,因為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發燒

線是非常神秘的。面對發燒房滿地亂線,如蟒蛇纏繞、老樹盤根,總有一種「理還亂」的感覺。

[點評:頭皮其實不硬,嘩嘩嘩往下掉呢。]

下面,小弟硬著頭皮談自己的幾點發燒線小心得,希望對初哥有所裨益。

[點評:開始下套了。但是, 不能談價錢先,以免讀者警惕走掉。 ]

不可不信「邪」

發燒的最初幾年,對發燒線的作用心存懷疑,總覺得那是老雀們的技倆,拚命誇大線材的效果,嚇唬買不起天價線

材的初哥。

[點評:安慰讀者其實線材的作用沒有被誇大,天翻地覆都不算誇大, 一耳朵的區別怎麼算誇大呢?

只是無恥而已了。 說的文雅一點恬不知恥啊。 ]

[點評:哎,疏淺這個詞好哇。 廣大的民眾有共鳴啊。 大家都是疏淺啊。疏淺的話就是自己友啊。]

我仗著自己疏淺的電學背景,不相信一根導線就能改變整體音質,主要是因為發聲的是唱機、擴音機及喇叭,導線

只起到傳輸訊號的作用。

[點評:來來來, 派大力丸了啊。狗皮膏藥了啊。立竿見影啊。 貼了狗皮膏藥, 雞砍了頭還能跑啊。 ]

直到某天,一時興起買了條幾百塊錢的訊號線,回家後換掉雞線,開聲一聽,驚得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天哪!音

場馬上「嗖」地擴大了一圈,原本像是躲在幕後哼哼的演員,個個都跳到台前放開嗓子高歌。

[點評:買了啊,買了啊。 ]

經此,我相信了發燒線真的很「邪 」。

[點評:群眾好對付。 臭老九們也要對付。臭老九們看書, 哎, 我也看書!以書攻書。 妙哉! ]

「信邪」後這些年,小弟買了不少發燒線,在不斷地驚喜之餘,又固執地被一個老問題所困擾:同樣是條金屬線,

為什麼聽起來音效有天壤之別?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和多方請教後,對其中奧妙已略知一二。

[點評:原汁原味這個詞好啊,貼近群眾。臭老九們如果不同意原汁原味,一定會失去群眾基礎。 原什麼汁原什麼

味還不是由我來扯? 只要買買買, 醬油味精和鹽都得是屬於原汁原味。 ]

簡單來說,發燒線材的作用是原汁原味地傳送音樂訊號,從這個意義上講,線材當然是越中性越好,中性到「透明

」最理想。但實際情況就沒那麼簡單了。

[點評:果然話鋒一轉,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用"疏淺"的知識和 「查閱了大量資料和多方請教後」就可以這麼干

了。這蛋怎麼扯?隨我。 "大量資料" 出處欠奉,教科書上和AES都不會找到,給你個經銷商內部資料算你走運。

「多方請教」氣功大師、宗教領袖和馬思列。 ]

無論採用什麼材料(銅、銀、甚至黃金)、採用什麼方法來編織 (單股、多股、雙絞等),也不論材料的純度多

高,導線中有三樣東西是一定存在的,那就是電阻、電容和電感。這三樣東西組合在一起就產生類似「過濾器」的

綜合效應,對導線中所通過的音樂訊號進行「過濾」。它對不同頻率的音樂訊號產生延遲效應,使得訊號丟失或扭

曲,造成音染。

[點評:電阻、電容和電感這幾個詞, 80%的老百姓和它們不熟。 我就不信會有讀者拿著SPICE、ANSYS、COMSOL仿

真結果和我理論。再說了,知識分子來了我也不怕, 放狗就是。 學生伢子,來一個拍死一個。 看我唱起來了,

細膩的、臃腫的、冷硬的、溫暖的、甜美的、潑辣的、圓潤的, 哎呀呀呀。 ]

當這種音染正好彌補了音響系統的不足時,我們就感覺到發燒線的不同表現,包括細膩的、臃腫的、冷硬的、溫暖

的、甜美的、潑辣的、高頻圓潤的或低頻結實的等等,統統衍生出來了。 [點評:衍生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點評:買了啊,買了啊,買了啊。買買買, 不買就放狗了啊。 ]

貴价「神經線」有悖論

發燒線真是「神經線」,但不是指它重要得像人的中樞神綷-一樣,而是弄不好能把人搞到神經錯亂。

[點評:泥碼的,快下單拿出你的信用卡,銀行卡下單。 哥, 您不地道您。 您您您看文章看到這裡還不下單您。

要不給您胸口碎大石? 你怎麼著才肯下單? 狗皮膏藥裡面咱放有虎骨、蛇鞭、龍涎、象牙總而言之什麼稀罕東西

裡面都有,不然雞砍了頭還能跑啊。你看這虎骨酒裡面多大的虎骨啊。買買買, 不買就走寶了。 ]

由於發燒線價格不菲,開始時我和多數初哥一樣,有「又想馬兒好,又想馬兒不吃草」的心態,總在市場上找看上

去既粗壯而價錢又不貴的線,到後來發現裝神弄鬼的多,買一條丟棄一條,那些白花的錢足以買一條聽過世的貴線

冤枉錢燒多了,後來我總結出買線的一個總原則和一個悖論。

[點評:買了吧,買了吧,買了虎骨酒您晚上倍兒有勁倍兒持久嫂子倍兒喜歡。 別看那威爾剛的廣告, 別看那西

力士的廣告。 古代皇帝都用這秘方, 用咱這玩意, 有福氣有貴氣有皇家范兒。]

首先,總原則就是「一分錢一分貨」。貴价線材自有賣貴的道理,特別是經過市場考驗的名牌線,其表現都會靚過

平價線。因此不要太貪圖便宜,別指望花小錢就能輕易買到超值好線。有一天你會發現賤價買進的一大堆爛貨很難

脫手,而名牌好線以後轉手也有不錯的二手價。

[點評:這廝窮逼吧, 別宰的太狠了他媳婦上門來撒潑。 緩一緩。]

那是不是說越貴就越好?不,這裡還有一條悖論來制約上述原則。悖論是:當價格貴到一定程度,其改善和價格就

不成正比了。

[點評: 緩一緩。以退為進, 買買買, 錢入我袋。]

當線材貴到和器材幾乎相當時,由於受到器材局限,再多花一倍的錢,亦不能得到多一倍的改善,甚至連百分之十

的改善都難。就算有百分之五的改善,耳朵也難分辨,划不來。

此外,萬不可在沒弄清自己器材的脾氣品性之前就胡亂花錢買線。要先弄清自己器材的整體性格,是偏溫還是偏冷

、偏硬還是偏柔、偏慢還是偏快、低音不足抑或高頻不飆?

[點評: 中醫, 只要是中國人誰敢不懂中醫啊。你知道咱賣的就是信仰啊。]

了解清楚之後再選配發燒線就容易了。在整套音響系統里,選配發燒線有點類似中醫里的吃補,缺什麼補什麼方能

有效。

三種發燒線各不同

[點評: 目前來說, 宰你有三大法子。 就看你要痛快、SM 還是兌著來。]

發燒線基本分三類,就是電源線(Power cable)、喇叭線(Speaker cable)以及訊號線(Interconnect cable)

[點評:耍寶、殺雞、碎大石都得以身作則。 感同身受啊。 弱智的都有本體感覺。 ]

三種線材對系統整體音效都有很大的影響,但到底誰的影響更大呢?我以身體為例來作比喻,訊號線可以決定系統

是男人聲還是女人聲;電源線可以決定此人是幼童、壯年還是垂垂老者;而喇叭線就決定這人發音是尖聲還是粗嗓

。這只是個粗糙的比喻,並不準確,目的是讓大家有個形象的理解。

[點評:比喻不怕粗俗, 越粗俗的越敢花錢。]

老雀有個說法,電源線是音響系統的脊梁骨,意思是說電源線弄好了,整套系統就挺立起來了。此話千真萬確。電

源線是供應整個系統能量的大動脈,動脈不暢,整個系統音效都是軟蔫蔫的。

[點評:千萬別去掰扯公式, 歐姆定律甭提, 傳輸線阻抗公式莫問。比喻、虛擬、誇張別吝嗇形容詞和狀語。 ]

選電源線我喜歡那種氣質比較開揚的,哪怕個性稍微偏剛硬也不怕,關鍵是中氣要充足盈滿。電源線還真是得夠粗

大才好,重現大型交響樂曲高潮時,全樂團上百人鼓號齊鳴,能量如山洪決堤、銀河狂瀉,如果用的是雞腸般細小

的電源線,那還不像把高峰時的烏節路交通流量,塞進四馬路這種小巷裡?

[點評:到了這一步, 水魚已經快就位了。 準備收網。]

訊號線的分析力則一定要夠班。由於訊號線擔負著把CD機的音樂訊號傳輸到放大器的任務,在傳輸過程中如果發生

波形畸變、高低頻信息丟失等,那麼所傳送的就是劣化了的音質。配膽機我喜歡用銀線、或是高純銅芯鍍銀的訊號

線,對喜歡聽叮叮噹噹高頻細節的人,特別受用。

[點評:多收一條是一條啊,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喇叭線有如人的喉管,連接胸腔(放大器)和嘴巴(喇叭)。耳朵對喇叭線是非常敏感的,喇叭線一換,就好象換

了把嗓子在唱歌。電源線或許暫時只買一條暫時就夠了,但喇叭線至少得有兩對,以應付不同的風格口味。

左右兩側吸音與反射板的布局並不對稱

不必親自動手的DIY

初上手玩發燒線,若真想省錢,有兩個方法。

[點評:蝦米也要, 只要你咬弦。]

第一是買二手線。線材不像晶體管或膽管有壽命限制,如果不考慮絕緣體的老化等因素,金屬線材本身的壽命是非

常長久的。因此以半價左右價格買名牌發燒線是非常值得的。我現在用的NBS電源線就是以一半不到的價錢從發燒

器材老闆手裡買來的,用到現在都很好。這裡有個小貼士,想買到價廉物美的二手貨,就得和投緣的發燒店老闆交

朋友,此乃初哥必備功課,不但可以學到許多發燒知識,也可以第一時間知道有那些老雀最近想換器材,質地品相

如何,以便捷足先得。

第二是買「自做貨」。時下流行DIY,但其實並非只能自己動手才算 Do It Yourself。我現在懶得親自動手,一方

面沒時間,再來做功不行,貨色出來不美。

發燒線DIY,最簡單實惠的方法,是看中某個品牌的發燒線後,找到這個牌子的代理商,他那裡可能有半成品批發

供應。你要多長,就從成捆的半成品里裁出來,然後請代理商替你製作。本地很多發燒器材的代理,本身是發燒

DIY玩家出身。請他們代做發燒線,質好又省錢。

[總結:最關鍵是買買買, 買買買, 買買買。]

總結

上面講了有關發燒線的幾點小體會,當中並沒特別提到特定牌子。我目前使用的主要是NBS線,買的是比較新的二

手貨,覺得還挺不錯。喇叭線用的是多聲道Supra Cables Ply 3.4/s 喇叭線,請代理商燒制的,全套線算起來不

到二千大洋,非常划算。 [總結:開張吃半年。]

問:
那全世界的人都被騙了嗎?
答:
全世界的弱智發燒友都被騙了。

問:
那全世界的人都被騙了嗎?
答:
全世界的弱智發燒友都被騙了。

問:
那全世界的人都被騙了嗎?
答:
全世界的弱智發燒友都被騙了。

問:
為什麼你要說三遍?
答: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問:
那弱智發燒友的英文叫什麼?
答:
audiophool [One who spends mass amounts of cash on ridiculous Audio components and accessories.
They truly believe they can tell a difference, and come up with elaborate excuses to justify these purchases.]

問:
我不認為是騙局,只是性價比有點低。 您能告訴我這種情況的性價比么?
答:
零。

問:
最常見的騙局是什麼?
答:
你覺得耳機齒音重, 接二連三的線材傳銷者現身說法告訴你要換線。
耳機頻率響應圖上 6000~7000Hz 的峰決定了齒音肯定會重, 沒有一條地球上的線能針對性地壓掉6000~7000Hz 的峰。
只有均衡器或者特別設計的帶阻濾波器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

問:
如果說上述是騙局,為什麼仍然有人覺得有效?
答:
線材傳銷者會鼓勵買家戴上耳機 「煲」 線。
人耳持續地聽高聲壓的音樂而耳機的6000~7000Hz 有峰的話, 聽力會受損。
耳朵的聽力曲線在6000~7000Hz會凹下去一個坑, 這個坑產生以後很難恢復。
換句話說,這個人聾了。
聾了以後就不再會覺得這個耳機齒音重。

問:
好酒要有好的調酒師,線材生產也有好的調音師吧?
答:
這是個智商問題, 請做智商測試。如下:
http://www.arealme.com/iq-2015/zh/

問:
超導體還有分布電感么?
答:
有。

問:
超導體還有分布電容么?
答:
有。

問:
耳機線鍍銀有用么?
答:
請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

問:
耳機線每條絲都鍍銀有用么?
答:
請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

問:
耳機線是純銀有用么?
答:
請用萬用表電壓檔測量耳機單元上的電壓對比機器輸出埠的電壓。

問:
換純銀的為什麼沒有用?
答:
音圈是鋁線,或者銅包鋁。分頻器都有可能是鋁線。 接線柱裡面還可能有磷和鐵。

問:
電源線9N有用么?
答:
請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直流電阻以及對比機器和插座輸出的電壓。

問:
電源線是超導體的有用么?
答:
請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直流電阻以及對比機器和插座輸出的電壓。

問:
電源線是超導體為什麼沒有用?
答:
小區變壓器和電錶目前還不是超導體。電廠出來的電纜裡面有鐵。
電源變壓器還有鋁呢。

問:
還是糾結電源線是超導體為什麼沒有用?

答:
電源變壓器裡面的漆包線不是超導體啊,硅鋼片也有鐵損啊。 開關電源的共模電感,開關變壓器的漆包線也不是超導體啊,鐵氧體也有損耗啊。
整流二極體的腿也不是超導體啊騷年。電解電容裡面是鋁啊騷年。 元件的大腿幾乎沒有超導體啊騷年。

問:
我很有錢, 為什麼你不覺得我是發燒友?
答:
這是個智商問題, 請做智商測試。如下:
http://www.arealme.com/iq-2015/zh/

問:
線材和智商有什麼關係?
答:
關係大了去。
線材主要是通過提高主人的智商來調音的。買線材必須要繳納智商稅, 每貢獻智商稅一次, 智商就提高 0.5~ 1 點。
如果您的智商是 100 , 當您貢獻了智商稅 20~50 次以後, 智商就會提升到 110 ~ 125 .
免費測智商的網站:
http://www.arealme.com/iq-2016/en/

每買一條新的線材, 都可以測一次智商,您會驚奇地發現, 確實是每買一次都會提高一次智商的。
您買得越多,智商就有提高的機會, 聽感就隨著智商的增加越來越敏銳。
不信的話看看那些大神們,他們的智商有多少。

問:
那些盲聽大賽不是發現了金耳朵么?
答:
把實驗數據裡面不符合自己預期的剔除, 只採用自己喜歡的數據, 說得通俗一些叫摘櫻桃 (Cherry Picking), 說的文雅一點就是掩耳盜鈴。這種低水平的學術造假只要小學程度的教育水平都能看穿。

問:
那些被發現的金耳朵真的那麼神?
答:
讓一隻猴子在打字機上隨機地按鍵,當按鍵次數達到無窮時,幾乎必然能夠打出任何給定的文字,比如莎士比亞的全套著作。
你覺得猴子突然進化了么。 正如彩票都有人中一樣, 中彩票的人也都是肉身俗體。這是概率論的解釋。
另外還有一個是實驗方法的解釋。 歷史上有名的聰明漢斯是一匹懂得算術和做出各式各樣驚奇技能的馬,而事實上聰明漢斯不是真的懂得算術,而是靠訓練員和觀察者無意識下給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勢)得出正確答案。
同樣,被發現的金耳朵和漢斯可能處於同樣的情況。 至於被發現的金耳朵有無與主辦方串通那其實不重要, 因為目前看到的實驗方法是漏洞百出而且沒有統計學意義。

問:
照你這麼說,那些盲聽大賽是在造假么?
答:
沒有空白對照沒有統計學意義的盲聽大賽只能認為是群眾娛樂,
雖然不能直斥為造假, 但你可以聯想一下耍魔術。

問:
難道那些盲聽大賽沒有意義?
答:
實際上您可以認為這是我國發燒友重新發現了聰明漢斯。
發現金耳朵類似於我國近代史上的畝產萬斤。

問:
那些盲聽大賽把測試者的眼睛蒙起來還不夠么?

答:
觀察者期望效應是認知偏見的一種。在科學實驗中,由於觀察者預期某些測試結果,於是無意識地以某種形式操縱了實驗步驟,或錯誤解釋實驗結果以達至他們希望得到的結論。觀察者期望效應能嚴重歪曲實驗結果,因此需利用雙盲方式進行實驗來消除這效應。很多實驗經常是受觀察者期望效應影響而出現奇怪結果,尤其在以人類為對象的實驗。觀察者期望效應最常出現於超自然現象研究。聰明漢斯(Clever Hans)是著名的觀察者期望效應例子。聰明漢斯是一匹懂得算術和做出各式各樣驚奇技能的馬,而事實上聰明漢斯不是真的懂得算術,而是靠訓練員和觀察者無意識下給予的暗示(例如:表情、姿勢)得出正確答案。
在另一實驗,實驗人員事先告訴一群小孩他們培養了兩個實驗老鼠品種:一種聰明,一種呆笨,然後安排小孩觀察老鼠逃離迷宮。小孩報告聰明品種老鼠比呆笨品種老鼠更快逃離迷宮,而事實上所有實驗老鼠只是隨機挑選出來而已。

雙盲是科學方法的一種,目的是避免研究結果受安慰劑效應或觀察者偏向所影響。在各種科學研究領域中,從醫學、食品、心理到社會科學及法證都有使用雙盲方法進行實驗。

單盲(en:Single Blinding)是一種簡單實驗方法,通過對試驗對象保密,避免有意或無意在實驗中造成偏頗。例如,在口味測試中,如果消費者事先知道測試的產品,他們通常都會稱常用的知名品牌較佳。在單盲測試中,如果產品品牌被蒙住,消費者便可能選擇另一產品。
單盲試驗中,由於試驗對象會與研究人員接觸,因而受其影響。例如在心理及社會科學實驗中,觀察者的主觀期望,經常有意或無意影響實驗對象的行為。

雙盲試驗通常在試驗對象為人類時使用,目的是避免試驗的對象或進行試驗的人員的主觀偏向影響實驗的結果,通常雙盲試驗得出的結果會更為嚴謹。
在雙盲試驗中,受試驗的對象及研究人員並不知道哪些對象屬於對照組,哪些屬於實驗組。只有在所有資料都收集及分析過之後,研究人員才會知道實驗對象所屬組別,即解盲(unblind)。

在藥物測試中經常使用雙盲測試。病人被隨機編入對照組及實驗組。對照組被給予安慰劑,而實驗組給予真正藥物。無論是病人或觀察病人的實驗人員都不知道誰得到真正的藥物,直至研究結束為止。不過部分的試驗會較難做成雙盲,例如:如果治療效果非常顯著,或治療的副作用非常明顯,實驗人員便可能猜想到哪組是對照。
由於警察可能會對證人作出有意或無意的影響,不少在法證中,警察局內的認人手續基本上是一個對證人記憶的單盲測試。由於執法機構現在傾向在認人過程中使用雙盲測試,負責認人過程的警員事先不能知道被認的人當中誰是嫌疑犯,以免影響證人。

如果收集資料、分析解釋研究結果的統計學家同樣不知道哪組資料屬於對照組,哪組屬於測試組,這種測試被稱為三盲測試。

所以說, 為了避免造假,避免研究結果受安慰劑效應或觀察者偏向所影響, 至少要雙盲實驗。

問:
腦放是怎麼一回事?

答:
對於腦放如何產生作用,有以下兩個假設:
受試者期望效應(Subject-expectancy effect)及條件反射。

病人(受試者)期望效應引導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報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導致安慰劑效應的出現。Asbj?rn Hróbjartsson及Peter C. G?tzsche於文章中質疑「大部分病人(受試者)有禮貌地傾向為迎合實驗人員而報告病情得到改善,即使他們並不感到改善。」主觀的偏見亦可能使病人(受試者)潛意識相信病情因為得到關注及照料而改善。

條件反射是一種關聯學習模式,使受試者學習到特定情況下作出特定的反應。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實驗:於每次給予狗食物之前都發出鈴聲,經多次反覆後,每當鈴聲一響,狗就會自動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經學習到將鈴聲及食物關聯起來。
同樣受試者經常被灌輸他們購買的發燒器材或者發燒行為是有提升的有改善的, 他們就會受到暗示而感到更欣快。
俗稱:「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皇帝的新裝穿上脫不下,穿上以後雄赳赳氣昂昂, 儘管它只是空氣,在簇擁而至的馬屁支撐下,空氣也能帶來欣快感。


如果題主指傳遞模擬信號的耳機線:

從電學角度講,模擬信號通過傳遞必然會有失真,不同的線材確實存在差異。當然,部分差異並不能被人耳識別。

只要不是地攤線,換線帶來的更多是聽感的變化而非全面的提升,個人還是更願意相信原廠的調音,所以我一般就用原線,最多購入官升。

如果題主指傳遞數字信號的usb線:

屏蔽能力差的線材容易混入PC端的高頻雜訊信號,一條幾十的和幾百的差很大,再往上就沒意義了。

如果題主指光纖:

不玩光纖,不過據玩的人說沒差異,坐等大手回答。


有一條神奇的耳塞叫ER4,老款有三個型號,分別是:P(低阻隨身),S(標準監聽),B(人頭錄音)。三個型號單元線材完全相同,僅是在分線器處串聯的電容不同罷了,由此帶來的聽感差異卻是巨大的。在同一前端下面,P溫暖,S冷靜,B凌厲,以至於很多小四燒友同時買齊三個型號,各有各的奇妙。音特美官方推出P2S的阻抗線,只要買P,就可以體驗S的聽感。在折騰的燒友玩法下繼續加阻,線材的阻抗甚至加至1000歐以上,帶來的是更大的聲場以及動態,付出的代價就是需要前級放大器驅動。

說了這麼多的廢話,我只想告訴你同樣的線材僅阻抗不同,就可以帶來千變萬化的聽感,何況各種銅線銀線導電率都各不相同,線材不是玄學,可以理性去對待。


只換過索尼官方線

1.換線有影響

2.官方線沒有誇大,DIY嘛。。。

3.鹹菜非常坑,最主要的就是不穩定,就算你買條天價線,它改變的方向也未必是你需要的,其次,鹹菜圈魚龍混雜騙子奇多,便宜的還不如原線,貴的很大概率交學費,換線成本都夠換耳機了。

最後,玩鹹菜還不如玩EQ,至少零成本


分兩種情況而論。

連接線,貴的一定比便宜的好。但假定1000元是分界線,5000元的比起2500元的,效果提升不會有2.5倍,哪怕1倍也夠嗆。

耳機/塞線,調音師會考慮線材的影響,但價位就擺在那裡,1000元的耳機換1000元的線也肯定不如2000元的耳機,倒不如直接上更貴的。

結論,所以換貴价線只能同比,而具體區別在於線材質地更好,內芯均勻,接觸點更好,音質穩定,傳輸效果加強,音色會有改變(變好變壞不一定,要看耳機本身定位和風格)。


林sir的原話是這樣的:「我真不明白現在中國玩耳機的顧客發什麼魔障,換雞毛線啊,要是換的真的能聲音更對勁的話舒爾的原廠調音師為什麼不去自殺」

意思就是這事水很深,換了線確實感覺聲音不一樣了,但是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你一個初燒者能聽出來啥。而且大部分線都很貴,買個耳機還換條線不如把錢合起來買更高檔次的耳機。

所以初燒者別老想著換線。還是那句老話:不懂就別動。


耳機芯線,是這個量級的十分之一,肯定有影響


常常被誇大了。換線的確是對聲音有影響的,問題是,一款耳機在設計的時候,線材也是被整體考慮的一部分,換線等於破壞整體設計。所以除非你肯定線材是短板,或者希望通過換線達到某種特定的聲音風格,而不惜破壞整體的均衡,否則是沒必要換線的。


天價線材更是沒必要,你剪開某款旗艦耳機的線,就會發現也沒用多特別的材料。倒是某些觸點簧片,真有用純金的,可見接觸良好才是線材方面最關鍵的。


所以我覺得似乎各種天價插頭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點說得過去。


提供另外一個思路。

不知題主有沒有看過最強大腦,裡面都是些隱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比如這位王昱珩:

http://m.youku.com/video/id_XODg4MDY1ODQw.html?x=1

這告訴我們,在普通人眼裡一模一樣的東西,其間的差別也是絕對存在的,有可以分辨的人。

但是,這種別人能分辨出你卻不行的差別,對於你這個個體來說卻是毫無意義。

回到線材。

不妨假設不同線材間的差別是客觀存在,但是如果你無法分辨,這種差別對於你來說就是不存在的。升級你無法分辨差別的線材對於你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所以你需要盲聽。

很多人誤解了盲聽的意義,以為盲聽是為了驗證器材的差距。錯!因為盲聽者的聽覺分辨力不明,所以對於器材驗證的結果不可信。正如一把精度為毫米級的尺,無法測量出零件尺寸的微米級誤差。

盲聽的真正意義在於了解自己聽覺分辨力的極限。用盲聽指導自己,始終記得「我無法盲聽分辨的差別,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有人說,我一耳朵就聽出的差別,還有盲聽的必要嗎?有,非常有!

聽覺是人類敏感度較差的感官,聽感受其他感官和心理性影響極大。盲聽是普通人能做的排除其他影響的唯一手段。

親身體驗過「一耳朵」的聽感被無情顛覆。

用手機胡亂打了這麼些,語句不通之處還請擔待。


材質粗細阻抗工藝等等都會造成影響,有一些基本的常識比如銅線拉低頻,銀線拉高頻(一般來說)。

線材在系統中的作用相當於佐料,通過換線可以改變聲音的風格,使聽感更符合自己的喜好。

線材這東西不是粗的純的貴的就好,而是要看和耳機的風格搭不搭,唯一證實的方法就是實聽,所以折騰起來比較麻煩。而且這行水深,貶值又厲害,沒經驗的初燒去玩很容易交學費。

特彆強調,線材好不好只有聽過才知道,千萬不能迷信那種標榜自己是幾N幾芯貴金屬動輒賣幾千的塞線,風格配不上就是難聽。就像炒菜放鹽,就算你用99.99999999%的氯化鈉,放多放少了照樣難吃,一個道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