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考古工作中千年的文物(玉石、仙桃、壁畫等)如果疏忽,一見光就會變成一攤灰燼?
樓上杜寧的回答就很概括了, 我再詳細的解釋一下.
因為文物, 尤其是年成較舊的文物通常在深埋的過程中已經"習慣了"地下的溫度, 適度, 土質酸鹼度, 光度, [有些在水中長期貯存的文物也是一樣], 文物本身的質地已經因為長期浸泡在同一種液體或者土壤里而改變了自己的性狀, 就像看上去很堅硬的陶土其實會很脆弱一樣. 所以很容易發生在文物出土的瞬間[或者出土的這一過程中], 文物由於接觸到了考古現場中的各種環境變數和元素, 自身的物質結構開始發生質變. 很有可能發生開裂, 色變等等.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就像人眼長時間在黑暗中猛然遇到強光也會受不了是一樣的. 文物在地下呼吸了這麼久, 突然遭遇強刺激當然也是吃不消的. 文物真的是會呼吸的, 這個不是擬人也不是比喻. 我學文考理論的時候確實還沒蹭上幾次大物挖掘,所以只能說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 文物當初被埋藏的時候是從光線充足,氧氣二氧化碳等腐蝕性氣體充足的大氣環境下被轉移到光線不足,空氣密閉, 熔鹽性較大的低下環境中. 文物這個時候由大氣腐蝕轉化為土壤腐蝕模式. 但是由於現下的環境相對比較穩定, 所以腐蝕性沒有那麼嚴重.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呼吸.
強光,或者說紫外線確實會對剛出土的文物造成終身的傷害. 紫外光, 器械性強光, 甚至日光中的紫外線都會直接創傷文物. 其中紫外光尤其嚴重, 因為它會對有機文物引起最主要的光化學反應. [還是要模糊說明了, 因為我不是有化學基礎的後期實驗大手.] 所以我只能說, 對不起, 我是一個搞理論研究的, 我以我自身的認知知道紫外線等強光會直接分解木質文物的纖維素, 造成木器的纖維素光降解和光氧化. 同時紫外線也會造成陶器分子的結構斷裂, 造成紙質或者紡織制文物的纖維鍵斷裂, 使之開裂, 失水,發脆, 變黃, 最終導致倏忽消等等. 所以一般會在現場搭建大棚, 塗上紫外線吸收劑.
因此一般在到達考古現場的時候首先做的不是蹲下來開挖, 而是檢測現場的各種環境指數, 像杜寧說的那樣,先"控制環境", 然後才決定開挖. 在這裡要說一點, 一些歐美的影視作品裡面將考古現場完全暴露在外環境中的真的只是少數. 具體的文物保護是一件從到達現場到最後保存都事無巨細且單調異常的工作啊, 影視作品只是為了更好的藝術效果而已.
特別感謝知友@孫尉翔, 才有了評論里更詳細的回答.
還有大舅子@張旭的化學方面解釋:
添加一些信息吧。文物有很多種,除去金屬和石器之外,其他的保存都是問題。尤其是生物類製品,如錦帛,紙,竹簡動物骨製品等等。生物類製品有個很大的問題是組成他們的分子里會有很多其他的原子如氮,琉等。這些元素在長時間土壤環境下,容易形成新的不飽和鍵,而不飽和鍵在紫外光下很容易產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對分子的破壞作用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打個比方,長時間埋藏於地下的文物如同已經準備爆破拆除的大樓一樣,外面看著是好的,其實裡面已經裝滿了炸藥,只需引發即可拆除。更何況水分子蒸髮帶來的變形和粉碎。對於陶瓷等燒結的物品,如果在水裡浸泡了很久的時間,首先無機鹽會溶出並重新結晶,這一點就會對原有結構造成很大的破壞,改變了原有的應力結構和顆粒間的組織形式,在埋藏的條件下形成了新的平衡。突然打破外界條件的衝擊,新的平衡態很難說還能保持不變。所謂文物會呼吸,這是擬人的修辭方法,但是文物在地下埋藏的狀態跟剛剛入土的狀態,必然是截然不同的。人每時呼吸進行新陳代謝能量交流,文物的物質也有緩慢的物質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文物也是會「呼吸」的。以上~至少對小規模的工作現場,其實可以做到完全保護。全封閉的罩殼,充入氮氣,戴上外源外排的呼吸管,低光照,降溫,噴霧到90%高濕度。。。
有機質文物受環境影響很大,脫離了保存時的環境就很容易損壞。針對某些文物更好的辦法不是對本體進行「加固」,而是「控制」其環境。有所謂的「文物保存環境學」。
這個就相當於為什麼蘋果會腐爛的問題。都是空氣、光照等環境原因,也有人為原因。埋藏了很久之後,碳化、氧化、侵泡等經常發生,文物結構物理和化學結構脆弱,一旦處理不當,你懂的。
推薦閱讀:
※挖掘機考古可不可行?
※古代是如何開展文物保護的?
※[考古日報Vol.26]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新發現一座遼代琉璃磚貴族墓
※阿房宮到底建成沒有?杜牧的《阿房宮賦》只是憑空寫著玩的?
※[考古日報Vol.71]北京考古發掘1092座古墓和一座漢代古城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