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寡頭競爭的最後都是兩黨競爭,而不是三足鼎立或其他?

商業領域、政治領域都如此。是人為造成的還是客觀原因?比如肯德基和麥當勞,比如Intel和AMD,比如百度和谷歌,比如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比如台灣的民進黨和國民黨。非常多的例子。競爭到最後都是兩家在同一細分市場上競爭。


迪維爾熱定律_百度百科

此定律是以其提出者即迪維爾熱的名字命名的,其內容可以表述為:多數選舉制(傾向於)導向兩黨制。另有一個假設:比例代表制導向多黨制,被薩托利稱為迪維爾熱第二定律。
 

迪維爾熱曾宣稱,他並未說選舉制度是以機械和自動的方式運作的,而是說他們只是在該制度的方向上發揮壓力,是其他諸種力量中的一種力量,那些力量中甚至有反向的力量。所以說,多數選舉制傾向於導致兩黨制,而不是必然導致兩黨制。

迪維爾熱既把選舉制度看成是一個自變數,也看成是一個應變數。即選舉制度和政黨制度之間相互影響。這表現為:

1、單次投票的多數選舉制阻礙小黨的建立和發展,或消除現存小黨。

2、可二次投票的多數選舉制會促進有兩大政黨的制度的形成,或是把現存的多黨制轉變為兩黨制,或是切割已經存在的兩黨制。

3、兩黨制又容易導致建立單次多數選舉制的決定。

迪維爾熱曾這樣表述其理論的前提:社會的自然運動趨向於兩黨制,·····儘管如此,兩黨制似乎與事物的本性相和諧,即政治選舉總的來說相當於在兩個方案之間做一個選擇,······任何政策和全部的政治都意味著兩種解決方法之間的選擇,······不存在中間傾向和中間主張。但是,正是此前提引起了最多的批評:
  

1、它所提出的兩黨制度的概念是模糊的,需要一個確定的驗證標準。
  

2、作者採用了漸進決定論,在驗證過程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修改前提予以解決。一切範例都可以被歸為例外。
  

3、所謂的「自然」,是作者強加給數據資料的。


這裡涉及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猜想,可以簡單說一下。可能大家都知道靜態的霍特林問題:用戶均勻分布在0到1的線段上,他們會選擇最近的商家購買。如果這時只有兩家企業來選址,那他們都會選在中間。這個問題的一個通俗的解釋可以參見為什麼麥當勞旁邊一般會有一個肯德基?有經濟學依據嗎? - 肯德基(KFC)。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問題解釋成黨派選擇立場,背景很豐富。

現在我們可以想像另一個場景:有很多黨派,就設成N個吧。第一家先決定要不要參選,如果參選,選擇一個什麼立場。第一個黨派選完以後輪到第二個,一直往下,直到第n個。所有選民都在0到1上均勻分布,他們會選擇最近的黨派。如果有很多黨派選擇同一個政治立場,他們平分所有的選票。得票最多的黨派(可能有多個)有正效用,其它輸掉競選的黨派只有負效用。由於不參選效用是0,所以輸掉不如置身事外。這個定理的一個嚴格表述可以參見A conjecture about the 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a of a model of sequential location。

Osborne在1985年給出了如下猜測:這個博弈唯一的子博弈精鍊均衡是只有兩個黨派進入,並且都把位置定在中間。N&<=4的情況都已經被證明,但是對更大的N,30年來沒有眉目。對於N=5或者更大的數,我們連這個是均衡都證明不了。這個定理可以在理論上同時為寡頭鐵律和中位數選民定理給出支持,很美妙但也很難。我自己也攻了很久,沒有成功,但是真的也沒有找到它錯誤的理由。如果有哪位能把它證出來,題主的想法也就可以得到理論的支持了。

不會打分割線

剛剛想起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書,也能在某種程度上支持樓主的想法。菲利普鮑爾的《預知社會》,國內有特別棒的中譯本。這本書裡面有一章提到了Axelrod的景觀理論(landscape theory)。大概可以這樣想像:不同的企業或者黨派是不同位置上有相互作用的粒子。其實這就是一個變種的伊辛模型,最後穩定的系統要處於能量最低的狀態。這個數量小的話可以用電腦算,模擬跑出來一般都是兩聯盟。這也算是一種說明吧。他們還用這種方法去研究現實市場和二戰,發現和現實非常吻合。題主如果想看科普,看鮑爾這本書就好。如果希望進一步了解,可以直接去看Axelrod的論文。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首先先放結論,題主你這個說法就是個偽命題。一個博弈得出什麼樣的結果,完全是競爭機制,參與者的目標,以及起始條件決定的。從來沒聽說過「寡頭競爭最後都會變成兩方博弈「的說法。

首先長期穩定的三足鼎立一點都不少,你們不要聽風就是雨說沒有。最典型的就是17世紀-19世紀的英法德(普)三國博弈。博弈中英國目標是維持大陸均衡,法國和德國目標是一統歐陸。

這樣英國只要永遠選擇和弱者結盟,然後削弱強的一方,就可以讓均衡永遠穩定下去。事實上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確實穩定了200年沒有失敗,直到德國實力超過英法總和。

你要讓我舉商業中的寡頭三足鼎立甚至N足鼎立的例子,簡直不要太多。我隨手跟你舉幾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惠譽),礦業三巨頭(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

再看看你舉的例子,槽點簡直太多。百度在海外和google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肯德基在海外和麥當勞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大農企要是沒有反壟斷政策護體,早就被Intel玩死了...你舉這些例子根本說明不了問題

同樣是三足鼎立,英法德可以穩定幾百年,魏蜀吳幾十年就歸一統。關於魏蜀吳博弈,我以前有回答過,你們看看同樣是三國博弈,一點點起始條件的改動,博弈結果就完全不同:

蜈蚣博弈(Centipede Game)在現實中都有哪些應用? - 王海的回答


美國規模大的連鎖快餐不止肯麥吧,Intel和AMD曾經體量相近,現在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至於美國的兩黨制,百度一下選舉人團制度。

(美帝雖是一人一票,但票的分量不一樣,選舉人團制度可以類比天朝的間接選舉。)


不說別的,就想吐槽一下題主舉的【百度和谷歌】這個例子??


題主基本事實都沒搞清楚啊,先問是不是好么。

就問題中的例子,快餐連鎖市場在國際上接近完全競爭好嗎?哪裡來的壟斷?

谷歌和百度根本沒有競爭好嗎?谷歌進不來百度出不去。

美國和台灣倒是基本上兩黨獨大,但是剩下的一百多個國家裡大部分都有多個政黨合縱連橫的好嗎?

世界很大,在用我們做推演歸納得出論點之前,稍微擴大一點閱讀面增加一點信息量,就不會問這種錯誤問題了。


不管是商業競爭還是政治競爭,結果並不一定是兩個寡頭的博弈。

門檻越高的產業相對越有壟斷性。比如新技術產業,舉例說就是谷歌和其他搜索,intel和amd等等。

即使是在選舉這樣「人人參與」的行為也不一定是會最終形成兩個寡頭。這取決於選舉制度的設計。

有個答案就提到了選舉制度和極端黨派的關係。這個答案禁止轉載,所以貼個鏈接。當年納粹的上台,是否是德國民主的選擇? - 迅疾的回答

納粹在早期是小黨派,其壯大和當時的德國選舉制度不無關係。


題主舉得這幾個例子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其他的不清楚,美國兩黨制的形成主要與美國選舉裡面贏家通吃的規則有關。在這種選舉規則下,兩黨競爭對雙方來說都是收益最大的。若是三足鼎立,則很任何一方都很難湊夠半數獲得勝利,那麼第三政黨就會不斷被稍大的那兩個政黨所吸收。


我可以簡單說一說為什麼普遍是雙黨競爭格局而非三黨。

簡單的說,就是雙黨博弈的格局存在穩定的納什均衡,但是三黨政治中不存在。在雙黨競爭中,左派政黨提出的競選策略會右偏以吸引中間選民;同理,右派政黨競選策略會左偏以吸引中間選民。但在三黨政治中,不存在這樣的穩定格局。

以下內容摘抄自王則柯的《博弈論平話》:

首先,讓我們用雜貨鋪定位博弈來說明在西方式民主制度下兩黨政治的穩定性。如果我們把選民的政治態度從「左」到「右」排列起來,可以假定英國的工黨站在左邊A的位置,保守黨站在右邊B的位置,而在美國,民主黨在左邊共和黨在右邊。一個政黨想要取得執政黨的位置,就要爭取多數選民投自己的票。選民的選票,將投向和自己的政治態度最接近的政黨。這樣,哪個政黨「接近」的選民多,哪個政黨就有獲勝的機會。既然政治態度已經排列成一條直線,那麼接近不接近,就看距離近不近。如果與政黨A距離比較近的選民多,政黨A就獲勝上台執政。如果兩個政黨處於同一位置,他們就平分共同地盤裡面的選民。那麼,政黨和政治家怎樣爭取選民呢?

情況實際上就和雜貨鋪定位博弈一樣。工黨一定要打出勞工代言人的旗幟,所以他是站在左邊的,左邊是他的地盤。但是只有左邊一半的選民,還不足以保證勝出。為了在競選中獲勝,他要想辦法把中間的在兩黨之間搖擺的選民爭取過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使自己的競選綱領向「右」的方向靠過去一點,就是在競選中宣布也要照顧中產階級的利益。移過去一點,地盤就可能大一點。同樣,原來立黨之本是在「右」邊的保守黨,在競選的過程中,也要往左邊靠,爭取更多的選民。這樣鬥法的結果,在漫長的競選過程中,雖然兩黨的漫罵不斷升級,但是實際綱領卻不斷靠近,直到兩個政黨在中點緊挨在一起,才是穩定的納什均衡。

為什麼第三個政黨難成氣候?這是因為,如果三個政黨的位置不相同,不在同一個點上,那麼他們都有向中點M擠壓的動機,所以這時候不是穩定的局面,如果三個黨都位於中點M,那麼誰跳開一點點,誰就會取勝,所以也是不穩定的局面。這是因為從M跳開一點兒走到D的時候,至少D以外的選民都會投他的票,而D的另一邊的選民要由留在M點的兩個政黨來瓜分,這兩個黨各自的得票,就都比不上跳開的那個黨。三個黨全在中點不穩定,有一個不在中點也不穩定,總起來一句話,三黨政治不會穩定。


長期均衡中黨派的多寡由選舉制度決定,這是比空間博弈更基本的問題。"贏者通吃"的選舉制度容易導致兩黨競爭,例如美國的總統和國會選舉,在一個選區得票最多的候選人會得到整個選區,絕大多數選民不會投票給獲勝概率很低的小黨派,這些小黨派如果不能聯合將一個大黨取而代之就很難生存。如果改為比例代表制,國會中每個黨派的席位按所有選區的得票比例綜合計算,小黨派更容易生存。歐洲有很多國家實行類似的制度並且存在多黨競爭,例如德國。單一選區制導致兩黨制、比例代表制導致多黨制這個現象在政治學中叫做Duverger"s Law.


記得定位之父特勞特說過一句話,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上,營銷的競爭會最終成為「兩匹馬的競爭」,通常,其中一個是領導者,另一個則是後起之秀,二者相互對立。長遠來說,如果你的品牌無法在同一品類中做到數一數二,就必須重新考慮戰略。(其實也叫二元法則,這在實體經濟中如此(老大老二打擂台,老三沉默,但是在網路經濟中,個人感覺更加傾向於一元法則(一家獨大,老二追趕,刺激老大繼續完善自我)),當然主要競爭集中於老大老二,但是還有老九老60姨太


是你選擇性失明,帶著兩黨對立的觀點去找例子,找到的不肯定是兩黨對立的例子?你現在把2換成3或者1,也能找出無數的例子來支撐。

比如你能舉肯德基和麥當勞,我也能舉必勝客在披薩屆一家獨大。你能舉美國兩黨制,我也能舉中國越南一黨制。

所有例子都存在自己的特殊性,而且分布於各個領域,企圖用一種理論來解釋,這是中國人思維中不可避免的一個漏洞。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特別青睞方法論,青睞屠龍之術,以為有種理論學出來就能出相入仕,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跟著高僧讀了打了幾句禪機就能頓悟,一下超過修行10年的平凡小和尚而成為得道高僧。跟著張三丰學著學著忘光了,突然頓悟了什麼道理,就能出來吊打全武林高手。讀過幾本成功學書籍,就覺得自己價值觀上思維上比別人高了多少多少,下一個馬雲就是自己。

想要用一種理論解釋世界,有無數人試過,其中一些集大成者比如馬克思還被你們噴成什麼樣?現在就想自己隨便想想就超越你看不起的馬克思,那大英圖書館的幾千冊書真是欲哭無淚。

2並不比其他數字特殊,1和3也是。只有42才是特殊的數字。


三人行,必有兩人關係比較好。


答主@王萬詳 給我們指出,在營銷中,這叫「二元法則」。

市場營銷風雲變幻,而二元法則屬於動態博弈中的相對穩定結果。

你仔細去看,即便是二元跟二元之間,也有不同。我們可以分為:跟隨策略及差異化策略。

跟隨策略: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國美/蘇寧。

你能說出他們的區別么?你當然可以,但是,「細節略有不同,輪廓基本相似」。

差異化策略:天貓/京東,蘋果/安卓,小米/華為(爆品VS機海)。

你能說出他們的區別么?能說出的當然更多了。

編輯了很多東西。。。然後全刪了。

我覺得,不如講個故事。

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叫小明。開學的時候,小明梳了一個非常光亮的劉海,俘虜了很多女生的芳心。他長得帥,大家都喜歡他。

兜兜很妒忌,但是沒人家長得帥怎麼辦呢?某日兜兜生日臨近,急中生智,在班裡大呼:明天我生日,我出100塊錢請大家吃飯!

女生們狂呼!

小明一見此事可為,立馬讓一直暗戀她的女班長淡淡(此處淡淡為人名)通知全班女生:明天晚上明帥請吃飯唱K直落!

女生們尖叫!

(市場領先者佔有最有豐富的資源及實力,市場挑戰者不斷創新試錯嘗試挑戰,最終市場領先者只需要選擇跟隨正確的方向,就能通過強大的實力直接橫掃碾壓!此處並沒有提到企鵝。。。)

那晚唱K,在大家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燙著狂野黃紅藍色彩繽紛殺馬特髮型的男子推門進來——毛毛,引起了女生們的關注,他那帥氣得跟小明迴異的髮型,還有他那泛黃吉他彈出的溫柔小蘋果,成為了那晚女生們濕潤的夢境。。。

從此班裡帥哥必稱小明,才子必說毛毛。

(在差異化市場里總會有一個品牌通過一輪搏殺衝出重圍,最終來到市場領先者面前)

小明暗自努力發奮學吉他,毛毛也開始把頭髮梳得更加光亮。

最終他們都成了頭髮光亮的吉他手。小明開始寫詞,毛毛就要填詞!毛毛會跳街舞,小明表演武術。

他們都變得越來越迷人。

(二元寡頭在相互博弈中,彼此學習、跟隨最終越來越相似。)

舉個例子:

京東開放第三方平台,阿里著手菜鳥網路——封閉的京東在開放,開放的阿里在收攏。

小米增加單品,華為就差跑分——瞧,都在打對方的牌。

這個時候,老三很痛苦。

因為市場有一句俏皮話:老大老二打架的時候,受傷的往往是老三。

那些長得比你帥的人,比你還努力。


我覺得是淘汰機制。。。比如原來table(騰訊,阿里,百度,小米(雷軍),360(周鴻禕)),到後來的bat(百度,阿里,騰訊),到現在的阿Q(阿里,騰訊)。

一步步減少,一步步擴大,最終形成這樣的局面。

從虎嗅看到的,作者忘記了。


可能是:開始有多個集團競爭,然後一個一個被吞掉,最後剩下兩個,而這種情況只是該過程的最後階段,最終肯定會只剩一家。


感覺集團減少的過程像遞減曲線,開始變化很快,越往後變化的越慢。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