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的閱讀順序是從右到左,現代又變成了左到右?其中的過程或者原因是怎樣的?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知乎已經有了,見: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66451
第二個問題,這個改變不單是從右往左變為由左往右,還有豎版到橫版的變化,所以下面連在一起說。原因和過程也在下面了。
清末洋務運動後,受西方文化影響,便有知識份子倡議從左到右橫向書寫排列,因為漢文裏所引用的外文資料、阿拉伯數字、新式標點符號,使得漢字從右至左豎著書寫變得不便。1909年,提倡文字改革的劉世恩的《音韻記號》也是橫版的。1915年,《科學》的創刊號也橫版。
錢玄同在《新青年》的19193月第3期上致陳獨秀的公開信上力挺「豎改橫」,說:「人目系左右相並,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觀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頗,知看橫行較易於豎行。且右手寫字,必自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方,一筆一勢,罕有自右至左者。漢寫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方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以後,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發表四篇公開信,積極宣導「豎改橫」的主張。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逐步興起,漢字改橫寫終於漸漸為國人所接受。
陳嘉庚在1950年6月的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正式向大會提出了中文書寫應統一由左而右橫寫的提案。
郭沫若、胡愈之等撰文指出文字橫排的科學性。人的兩眼是橫的,眼睛視線橫看比豎看要寬,閱讀時眼和頭部轉動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勞,各種數、理、化公式和外國的人名、地名排寫也較方便,同時還可提高紙張利用率。
光明日報編輯於友提出按照外國的報紙來改,當時《光明日報》的地位和前蘇聯的《消息報》相似,於是編輯們仔細研究《消息報》的文字排版形式,然後推出了中國第一份文字改版後的報紙——《光明日報》。
1955年1月1日的《光明日報》開始用左至右橫版,該期報紙刊登了一篇題為《為本報改為橫排告讀者》的文章:「我們認為現代中國報刊書籍的排版方式,應該跟著現代文化的發展和它的需要而改變,應該跟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中國文字的橫排橫寫,是發展趨勢。」1955年11月,中央級17種報紙已有13種改為橫排。1956年1月1日,《人民日報》也改為橫排,政府的喉舌都已經改了,還會有什麼阻攔。拋開政治來看,這樣的轉變還是蠻科學的,正如上面提到,便於閱讀、符合人的生理特點等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西方文化的影響,因為外語、阿拉伯數字都是橫版從左至右的。再看現在,電腦編程、電腦裡面的輸入文字框,都是提供左至右橫版的。至此,文化已經深刻地發生變化了,被影響了。
現在,很多台版書、港版書、日文書都是豎版右制左排版的,其實若是習慣了閱讀起來也沒有任何困難,還有一種讀古書的味道。但是你看日本香港台灣的網站排版,都是從左至右橫版的。也是一個趨勢了。
推薦閱讀:
※書|沒有人為你長久悲傷—艾麗絲·門羅《逃離》
※不只是2017最佳恐怖片,本周《它》已經擠進影史第三
※【認真想中級課程】你渴望知識的力量嗎?
※這五本非常簡單的書,讀完後卻有意想不到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