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涅槃的南傳佛教信徒是什麼心態?

為什麼要追求涅槃寂靜呢?


謝謝題主邀請,再次引用隆波帕默尊者的這段話:

佛教只是一種引領大家離苦的教導而已。如果誰了解這個教導,誰就可以無苦,可以幸福快樂地活在世間,而無需躲進深山老林。因為在哪裡都可以有幸福與快樂。工作賺錢並且養家糊口的在家居士,一樣可以幸福快樂,而且幸福與快樂是一個層次又一個層次遞增的。如果誰的因緣更為圓滿,得以出家修行,那麼他將有機會接觸到更細膩的快樂。

一開始只是為了治療抑鬱症而接觸到了正念,在病重的時候想找一種方式「徹底自殺」,不過佛陀的教導卻讓我從這種沒有終結的痛苦裡走了出來,自然是「 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而堅定了走下去的信念。順便說一句,免除於痛苦和煩惱也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趨利避害的本能追求,我尊重其他人的選擇,只不過我只是作為佛陀教法的受益者而選擇了這條道路而已。

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失敗人士目前可以做得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了。


嘴賤一把……不賤不舒服

知乎上經常蹦躂著天天嗷嗷叫的學上座部學南傳這幾塊料,秒殺99%所謂的大乘學人……

不是說南傳的法比北傳的法好,而是人家這幾位尊者真的知道在學啥……


這個問題相當於在問為什麼要信佛。

因為世間是苦。


在原始佛教中,追求涅槃成就解脫就是所謂的發菩提心,這是佛教徒最基本的修學起點。在大乘佛教里,認為發菩提心就是要普度眾生的慈悲心,實際上是違背原始教法的,因為菩提是指覺悟,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智慧的成就,而涅槃就是智慧的成就,也叫擇滅無為法,擇就是簡擇,也就是我們說的智慧,涅槃就是指因智慧而解脫,所以發菩提心就是指追求成就無上智慧而得以解脫,也就是你問的追求寂靜涅槃。而大乘的發慈悲心度人,這不是智慧,所以不能算菩提心,因為慈悲以無嗔無害為體,與智慧不相應,所以不能算菩提心,但是,大乘佛法也同樣以發菩提心為修行人的首位,雖然對菩提心的理解不同,可見你問了一個1+1為什麼等於2的問題,求涅槃,發菩提心是佛教徒修學的第一步,不求涅槃,為什麼還要稱為佛教徒啊?為什麼要成佛教徒而發菩提心呢?這個就是每個人的不同信仰或者價值觀,有的人就是不求涅槃,就願意享樂,這個又有什麼為什麼呢?


佛陀不就是教導苦與苦的止熄嗎???


苦。他們感知到苦的真實後,追求苦的止息。


謝邀 @大吊萌妹觀世音

主要是發現痛苦好像那麼容易,而且和物質好像沒有關係。所以我想是不是有一種和物質無關的快樂?

然後發現痛苦和生命是不能分割的,要想不痛苦,除非不出生。

失敗人士就是這樣了


法句譬喻經

安寧品第二十三

昔佛在舍衛國精舍。時有四比丘坐於樹下。共相問言。一切世間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淫慾。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嗔恚。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饑渴。一人言。天下之苦莫過驚怖。共諍苦義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問諸比丘屬論何事。即起作禮具白所論。佛言比丘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嗔恚、驚怖、色慾、怨禍皆由於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元。勞心極慮憂畏萬端。三界蠕動更相殘賊。吾我縛著生死不息。皆由於身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怕然無想。可得泥洹此為最樂。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熱無過淫  毒無過怒  苦無過身

  樂無過滅  無樂小樂  小辯小慧

  觀求大者  乃獲大安  我為世尊

  長解無憂  正度三有  獨降眾魔

  佛說偈已告諸比丘。往昔久遠無數世。時有五通比丘名精進力。在山中樹下閑寂求道。時有四禽 依附左右常得安隱。一者鴿二者烏三者毒蛇四者鹿。是四禽者晝行求食暮則來還。四禽一夜自相問言。世間之苦何者為重。烏言饑渴最苦。饑渴之時身羸目冥神識不寧。投身羅網不顧鋒刃。我等喪身莫不由之。以此言之饑渴為苦。鴿言淫慾最苦。色慾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毒蛇言嗔恚最苦。毒意一起不避親疏。亦能殺人復能自殺。鹿言驚怖最苦我游林野心恆怵惕。畏懼獵師及諸豺狼。彷彿有聲奔投坑岸。母子相捐肝膽悼悸。以此言之驚怖為苦。比丘聞之即告之曰。汝等所論是其末耳。不究苦本。天下之苦無過有身。身為苦器憂畏無量。吾以是故舍俗學道。滅意斷想不貪四大。欲斷苦原志存泥洹。泥洹道者寂滅無形。憂患永畢爾乃大安。四禽聞之心即開解。佛告比丘爾時五通比丘則吾身是。時四禽者今汝四人是也。前世已聞苦本之義。如何今日方復云爾。比丘聞之慚愧自責。即於佛前得羅漢道。


哪裡有刻意,那裡就有徒勞。


說不出來。只是覺得今天科技那麼發達,人們的煩惱還是這麼多,可見人身無常,所以也是時候有個了結了。


不追求涅槃還學個屁的佛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

吾今後夜當般涅槃。汝等。今者最後見我。最後受化。最後合會。汝等。從今更不見我。我亦不復見於汝等。

汝諸比丘。止莫憂悲。一切所愛稱意之物皆當離散

諸比丘。生法 有法 有為法。差別法 覺知法。因緣所生敗壞之法。若不滅者。無有是處

諸比丘。假使久住會當去矣。

諸比丘。凡有生者無不有死。一切諸行 無有常定究竟不變

諸比丘。生死是苦 涅槃是樂。汝若欲令未得者得。未達者達。未證者證。當勤求之。

諸比丘。勤修方便慎莫放逸諸佛世尊以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一切助道善法

是故汝等當受我化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都不是追求,一追求就遠矣。這個是講述一切法的本來,故稱法印。如有與此相駁的義理,不是理解有問題,就是外道法。

順便提一下,涅槃寂靜不是斷滅空,是圓滿解脫之意。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佛學的核心問題。真正明白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對於佛學的其它問題就好理解了。比如,【無我】【心】【心識】【涅槃】【佛性】【阿羅漢】【菩薩】【十方佛】【凈土】到底如何認知,就很清楚了。

五蘊、十二處、六識與大海、漁夫、毒蛇、木塊、牧牛者難陀的比喻,出自【南傳佛教經典 相應部 】。佛祖用大海、漁夫、毒蛇、木塊、牧牛者難陀,十分生動的、又深刻的說明了何為五蘊、十二處、六識。修行人從這些比喻中,可得到很深的受益。

================================================================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6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35卷-第41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一八七〕第一 海(一)

[0209a04] ※二

[0209a04]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諸比丘!於聖者之教,此非海。諸比丘!此乃大水之積集,大水流。

[0209a06] 三

[0209a06] 諸比丘!以眼[1]為人之海,其急流乃色所成。凡人之能堪〔受〕此色所成之急流者,諸比丘!此婆羅門能度有濤、有漩渦,鬼羅剎所棲之眼海。超越於此者,稱為到彼岸立於陸上。

[0209a09] 四~八

[0209a09] 諸比丘!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人之海,其急流為法所成。凡人能堪〔受〕此法所成之急流者,諸比丘!此婆羅門能度有濤、有漩渦,鬼羅剎所棲之意海。超越於此者,稱為到彼岸立於陸上。」

〔一八八〕第二 海(二)

[0210a10] ※二

[0210a10]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所言:『海、海』者,諸比丘!於聖者之教,此非海。 [P.158] 諸比丘!此乃大水之積集,大水流。

[0210a12] 三

[0210a12]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誘生慾念,諸比丘!此於聖者之教稱為海。於此,含括於天、魔、梵之世界,含括於沙門、婆羅門、天、人間,多為沈沒[1],如縺絲,如覆腫物,似文邪草、婆羅婆草,不得超越離去處、惡趣、極墮處、輪迴。

[0211a02] 四~八

[0211a02]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樂、喜者,誘生慾念,此於聖者之教,稱為海。於此含括於天、魔、梵之世界,含括於沙門、婆羅門、天、人間,多為沈沒,如縺之絲,如覆腫物,似文邪草、婆羅婆草,不得超越離去處、惡趣、極墮處、輪迴。」

---------------------------------------------------------------------------------

〔一八九〕第三 漁夫

[0211a11] ※二

[0211a11] 「凡人若離染欲、瞋恚、無明者,彼則能度此水鬼羅剎所棲而有波濤難渡之海。

       超者以捨死

       以竭盡有質

       彼為不再生

       入捨苦滅沒

       於生者之量

       余離卻死王

[0212a04] 三

[0212a04] 諸比丘!恰如漁夫,將附餌之釣鉤投於深湖水,有一貪餌具眼之魚,將此嚥下。 [P.159] 諸比丘!如是吞嚥漁夫之餌鉤之此魚,陷於不運,陷於破滅,變成漁夫之所欲。同此,諸比丘!如此等六種餌之於此世,乃為有情類之不運,為有情類之毀損。何者為其六種耶?

[0212a08] 四

[0212a08]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者,誘生慾念,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0212a11] 五~九

[0212a11]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樂、喜者,誘生慾念,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壞,成為波旬之所欲。

[0213a01] 一〇

[0213a01]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者,誘生慾念,比丘若不悅喜、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不吞嚥魔之釣餌,並折鉤摧釣,則不陷於不運,不陷於破壞,不成為波旬之所欲。

[0213a04] 一一~一五

[0213a04]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法之快意、可愛、樂、喜者,誘生慾念,比丘若不悅喜、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不吞嚥魔之釣餌,並折鉤摧釣,不陷於不運,不陷於破壞,不成為波旬之所欲。」

------------------------------------------------------------------------

第四 毒蛇品

〔一九七〕第一 毒蛇

[0226a01] 一~二

[0226a0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於舍衛城……告諸比丘曰:

[0226a02] 三

[0226a02] 「諸比丘!恰有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有一好生惡死、欲樂厭苦之人來,告眾人曰:『友!對此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汝應時時使之覺醒,時時予以沐浴,

[0226a05] [P.173] 時時予以飲食,時時使之入穴。友!對此等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若彼〔蛇〕對汝生怒者,汝因此,則逢死或逢等於死之苦。汝當作汝所應作。』

[0226a07] 四

[0226a07]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此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或逃往他處,告眾人曰:『友!於此有五名殺人之怨敵,由背後追汝。見汝隨即奪汝命。友!當作汝所應作。』

[0226a10] 五

[0226a10]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於五名殺人之怨敵,而逃往他處,告眾人曰:『友!第六拔利刃闖入之殺人者,則由背後追汝。見汝隨地落汝之首。友!當作汝所應作。』

[0226a13] 六

[0226a13]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於五名殺人之怨敵,恐懼第六拔利刃之闖入殺人者,而逃往他處。彼見一村落,房屋皆空虛而無人住,入而手取任何空虛器物告眾人曰:『友!今群盜來破壞此空虛廢棄之村落,友!當作汝所應作。』

[0227a03] [P.174] 七

[0227a03]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五名殺人之怨敵,恐懼拔第六利刃之闖入殺人者,恐懼破壞村落之群盜,而逃往他處,彼恐怖於大水流之此岸,但彼岸則安穩無怖恐,卻無船可渡,又不見往返之渡橋。

[0227a06] 八

[0227a06] 其時,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則安穩無恐怖,而無船可渡,又無往返之渡橋,我採集草木枝葉,以編為筏,依其筏以手足操作,則安全到達彼岸。』

[0227a09] 九

[0227a09] 諸比丘!此人採集草木枝葉,以編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達彼岸。婆羅門渡河流,到彼岸立於陸地。

[0227a11] 一〇

[0227a11] 諸比丘!為使知其意義,余作此譬喻,而其意義即在此。

[0227a12] 一一

[0227a12] 諸比丘!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大之喻語。

[0227a14] 一二

[0227a14] 諸比丘!五名殺人之怨敵,此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之五取蘊喻語。

[0228a02] 一三

[0228a02] 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闖入殺人者,此乃喜悅、愛染之喻語。

[0228a03] 一四

[0228a03] 諸比丘!空虛之村落,此乃六內(處)之喻語。賢明有經驗之智者,若以眼 [P.175] 而檢點於此者,則唯見於無,唯見於虛,唯見於空。賢明而有經驗者,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檢點此者,則唯見於無,唯見於虛,唯見於空。

[0228a06] 一五

[0228a06] 村落破壞之群盜者,諸比丘!此乃六外處之喻語。諸比丘!眼壞於可意不可意之色(境),耳壞於……鼻壞於……舌壞於……身壞於……意壞於可意不可意之法(境)。

[0228a09] 一六

[0228a09] 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明瀑流,此四種瀑流之喻語。

[0228a11] 一七

[0228a11] 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見之喻語。

[0228a12] 一八

[0228a12] 諸比丘!安穩無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語。

[0228a13] 一九

[0228a13] 諸比丘!筏者,此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八支道之喻語。

[0229a01] 二〇

[0229a01] 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進努力之喻語。

[0229a02] 二一

[0229a02] 婆羅門以渡流到彼岸立於陸上者,諸比丘!此阿羅漢之喻語。」

------------------------------------------------------------------------------------

-

〔二〇〇〕第四 木塊(一)

[0233a10]

[0233a10]

爾時,世尊住於憍賞彌城之恆河畔。

[0233a11]

[0233a11]

世尊,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見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有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否?」

[0233a13]

「唯然,大德!有見於此。」

[0233a14]

[0233a14]

「諸比丘!此木塊若不著此岸,不著於彼岸,不沈[1]於流中,不被繫上陸地,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渦流所取,內部不腐敗,諸比丘!如是,其木塊則向海、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諸比丘!恆河之流為向海、趣海、而流入於海故。與此同理,諸比丘!汝等若不著此岸,不著於彼岸,不沈於流中,不繫上陸地,不為人取,不為非人取,不為渦流所取,內部不腐敗,諸比丘!如是汝等則向於涅槃、趣於涅 [P.180]

槃、而入於涅槃。何以故?諸比丘!正見即為向於涅槃、趣於涅槃、入於涅槃故。」

[0234a06]

[0234a06]

如是說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為此岸?何者為彼岸?何者為沈於流中?何者為繫上陸地?何者為人取?何者為非人取?何者為渦流所取?何者為內部腐敗耶?」

[0234a09]

[0234a09]

「諸比丘!此岸,乃此內六處之喻語。

[0234a10]

[0234a10]

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處之喻語。

[0234a11]

[0234a11]

諸比丘!沈於流中,乃此喜悅染心之喻語。

[0234a12]

[0234a12]

諸比丘!被繫上陸地,乃此我慢之喻語。

[0234a13]

[0234a13]

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處有比丘與在家混住,共喜悅,共憂苦,於有安樂之眾中則有安樂,於有苦惱之眾中則有苦惱,而起於應作當作之事,自專其心,比丘!此者,稱之為被人所取。

[0235a02]

一〇

[0235a02]

比丘!何者為被非人取?此處有比丘,或[2]願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 [P.181]

行,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稱之為被非人所取。

[0235a05]

一一

[0235a05]

比丘!渦流所取者,此為五種欲之喻語。

[0235a06]

一二

[0235a06]

比丘!何者為內部腐敗者耶?此有比丘,或為邪戒者、惡法者、不淨者、可疑之行為者、覆隱己業者,非沙門而公稱為沙門,非梵行者而公稱為梵行者,內心腐敗,漏泄塵埃之性者。比丘!此稱之為內部腐敗者。」

[0235a09]

一三

[0235a09]

其時,偶一牧牛者難陀,立於世尊之傍。

[0235a10]

一四

[0235a10]

時,牧牛者難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著此岸[3],不著彼岸,不沈流中,不被繫上陸地,不為人取,不為非人取,不為渦流取,內部不腐敗。大德!我於世尊之處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歟?」

[0235a13]

一五

[0235a13]

「唯然,難陀!須將牛遣返於主人!」

[0235a14]

「大德!撫愛其犢牛等,亦當歸去。」

[0236a01]

「難陀!將牛遣還於主人。」

[0236a02]

一六

[0236a02]

於是,牧牛者難陀,將牛遣還於主人,來詣世尊之住處,白世尊曰:「大德!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於世尊之處出家、受戒耶?」

[0236a04]

一七

[0236a04]

牧牛者難陀得於世尊之處出家受戒。牧牛者難陀於受戒後不久,唯獨一人遠離其他,精進專心不放逸而住[4]……

[0236a06]

一八

[0236a06]

尊者難陀,成為阿羅漢之一。

----------------------------------------------------------


學佛最終點不是涅槃那是什麼?那是要脫離輪迴,解脫煩惱痛苦,南傳上座部法門簡單了當多了,天天佈施持戒打坐的.

北傳佛典那麼多,許多參學者基礎不紮實天天滿口佛學著文字相,學佛爭面子爭裏子,跟不學有何差異?更不用說離涅槃越來越遠了....


不追求無餘涅槃還學啥佛法……如果只求人天乘果報堅持不犯五戒不做壞事常隨喜布施就行,不需要專門學習微妙高深的佛法。

而且不僅是上座部,大乘菩薩道的發心也是「我當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


什麼心態?就是「證悟空性」後,不求成佛,不行菩薩道,僅「自求解脫,不受後有」者,此乃「二乘種」。

應知,六道無量如母有情,流浪生死苦海,卻視而不見、灰身泯智,辜負如來一片大恩大德。

大乘佛子,對之呲之以鼻。

大乘佛子,先「證悟空性」,然後「發菩提心」,三大阿僧祇劫,修「五道十地」,圓滿六度,具足悲智,成佛。


推薦閱讀:

純觀行者是否可以證得涅槃?

TAG:上座部佛教 | 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