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過度忽略了概率對成敗的影響?

當一個人成功時,展現出來的往往是他怎麼勤奮努力而成功的一面。

當一個人失敗時,別人往往以不努力勸告/嘲諷他。但是如果將失敗的原因部分歸結於概率,則會有人認為是在找借口。

以上是親身經歷,所以才有了這個問題。


謝邀。

每個人都在談論成功,卻沒幾個人談論什麼水平的成功。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指的進可比較範圍的前1%,另一個人卻覺得30%就夠了,那當然後者比前者容易很多,實現的概率也更大。

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我們成功的概率就取決於與我們競爭的同等水平的人的基數大小、以及我們對成功的期望值。我們努力,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持我們原本的相對位次罷了,在很多情況下,你進步瞭然而別人也進步了,相對位次並沒有改變——然而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未嘗不是一種共贏。不要老是妄想著一步登天,一下子就能把和自己同水平的人甩出好遠,這種事情在統計意義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但是在總結失敗教訓的時候,除非個人的力量什麼也影響不了(比如買彩票),否則考慮概率因素對自己的個人水平不會有任何的提升。而且事實經驗告訴我們,在自己水平不夠的時候,更容易發生的其實是將個人水平導致的問題歸結於概率影響(比如剛入門玩太鼓達人的時候總覺得鼓況微妙地不好但是又測試不出來,這其實更可能是自己打的位置不對)。所以我們往往選擇忽略概率的影響而將原因歸結為自己的水平。但是忽略概率因素這種評價方式用於自身反思是有益的,用來指責別人未免有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比如說強調考試算錯數「就是因為你粗心」的老師,而這種人提出的解決方案往往是「細心一點」這種毫無實際意義的建議)。

現實中人們更容易犯題主所說的第一種情況的錯誤。當一個人成功時,我們去分析他的日常習慣,希望從他的習慣中學習到成功的方式。但是我們往往不去分析某個因素與成功的因果性,甚至不去分析相關性。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你看到了王健林打鬥地主,於是認為自己也去打鬥地主就可以提升成功的可能性。事實上,也有可能「一個人成功與否」和「一個人是否打鬥地主」是獨立的。所以如果你真要把打鬥地主這件事作為別人的成功經驗總結的話,你還需要做一個相關性檢驗。也就是隨機抽取一定量的樣本,用卡方檢驗(大概吧?不懂統計)來檢測這兩件事的相關性。但是就算這個假設通過了卡方檢驗,能夠說明相關性,你依然不能得到「打鬥地主對成功有正面影響」這個結論,因為你不能知道這兩件事情的因果性。從邏輯上,還有「成功的人更喜歡打鬥地主」和「存在某個因素,這個因素同時導致一個人的成功和熱愛打鬥地主」之類的可能。

總結一下的話就是:總結自己失敗教訓的時候,忽略概率因素更有利於自身的提高。總結別人成功經驗時候,忽略概率因素有可能得到錯誤結論。


我們「忽略」概率只因為它是不可控的,把成敗歸因於概率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對以後的決策也起不到指導作用,還有一種「逃避責任」的感覺


最近在看兩本書,一本是《實力,運氣與成功》,另一本是《醉漢的腳步》.正好看到這個問題,不請自來梳理下自己的想法.

我總覺得在討論一個問題之前,對問題關鍵詞進行充分的定義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泛泛而談以及毫無助益的雞湯.

題目是"我們是否過度忽略了概率對成功的影響".

首先縮小範圍,成功的概念因人而異,所以僅僅討論實現一個預期的目標.這種目標既可以是技能發展,也可以是事業發展等等.

我對概率的定義仍然有些雲里霧裡.因為從公平硬幣這種基本模型看,概率的意義是很清晰的,但在涉及有人參與的事件中,概率又不如客觀自然事件那麼清晰,至少你很可能無法充分羅列出樣本空間為何物.前段時間在知乎看到有個人說,概率是對主觀信息一種度量方式.這個提法很有意思.就好像德州撲克或者競爭項目中,當事人根據持有信息進行充分或者不充分分析猜測可能性的時候也是使用了概率,比如對方持有葫蘆或者同花順的概率等等,這就涉及當事人持有的信息以及對信息的充分分析能力.

狹義角度看,由於人的直覺與概率思維並不吻合,更容易受可得性啟發法,錨定思維等影響,導致錯誤的直覺,尤其是在分析成功原因的時候,難免受到小數定律的影響.舉例而言,市長支持率是60%時,如果僅僅通過調查5個市民,市民態度只有支持或者不支持兩種,那麼得出支持率是60%的可能性僅僅有1/3,而剩餘的2/3可能結果是高估或者低估市長支持率.遷移到成功決定因素上,通過小樣本的結果去回溯原因,對於因果關係不穩定的情形是非常不可靠的.更不用提錯誤的因果關係附會的情形.而我們在分析成功,尤其是商業上的成功,常常難以立足於數量足夠的樣本或者足夠長的時間跨度去熨平隨機波動產生的結果偏差.而人又是偏好講故事的.故事就是明確的開頭,經過,結果,清晰的邏輯關係.立足於結果回溯時,已經默認了這個結果是唯一的,而不是多重可能結果隨機選擇的一種.

在因果關係明確的事件中,比如打字技術,回饋明確,因果關係清晰,隨機性對於成功的影響很小.技能可以通過練習,反饋不斷改進,最後獲得你說的成功,或者一萬小時理論.

但在因果關係不明確的事件中,比如投資技術,回饋非常的模糊,一個完整的投資包含多個步驟,標的的選擇,分析,分步買入,風險控制,分步賣出.即使簡化成買入,賣出兩個步驟,每個步驟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最後都會疊加與放大.過程中的關鍵步驟越多,每個步驟越存在不確定性,最終結果的隨機性就會越大,也就是你的行為導致你預期結果的可能性會被降低.重重疊疊後不確定的結果你難以回溯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正確的過程可能會出現錯誤的結果,錯誤的過程可能出現正確的結果.但你在結果回溯原因的時候,你要如何考慮隨機性在整個過程中的作用.

不確定性就像是從北京去荷蘭有很多條路,有的路能帶你到荷蘭,有的路會把你帶到河南.你事先無法辨認哪些路是正確的.如果去荷蘭的路多過於去河南的路,那你隨機或者通過自認透徹的分析選擇的一條路很可能會讓你到達荷蘭.如果相反,諸多的路徑中去河南的更多,那你隨機選擇或者透徹分析後選的路可能會把你帶到鄭州去.

許多價投者確定安全邊際和價位時很少說計算出一個精確的價位,而是辨認價格特徵.因為不確定性本身就是浮動的多重可能性,如同多條路徑重重疊疊的結果.你如果說只有一條路可以抵達荷蘭,那麼你很可能找不出這條路.但你說去荷蘭的路具有什麼特徵,那麼你可能會找出好幾條路.而這就提高了你走到正確路的可能性.

不知道有沒有說清楚.


是的,然而你說成功是概率問題,誰愛聽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推薦閱讀:

大部分人廣義上的失敗是否都可歸結為淺嘗輒止?
哪一刻你覺得自己很失敗呢?
當個失敗人士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到目前為止哪次失敗的經歷讓你學到的東西最深刻?

TAG:成功 | 失敗 | 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