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古代的人喝酒都像喝水一樣?都是好酒量嗎?

古代人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且感覺像喝水一樣,一點也不醉。


因為酒不一樣啊!

《宋史》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貨下:

「自春至秋,醞成即鬻」,叫「素酒」;

「臘釀蒸鬻,候夏而出」,叫「熟酒」。

熟酒是發酵熟化的時候比較長,度數比較高。就現在而言,就是蒸餾過的高度數的酒,而相對的,就是未經蒸餾過的酒,有點類似甜米酒,或者醪糟,既有濃度又不醉人,香甜爽口,醇香濃郁,味正甘順,醇度適正,但是喝多了也會醉,只是不上頭。

《水滸傳》『智取生辰綱』里,有一段講到楊智帶的梁府里的人,在大熱天買酒解渴,酒到了可以解渴的時候,說明古代的酒度數是比較低的。

在南宋之前,酒精蒸餾技術整體比較落後,所以沒有現在這種四五十度甚至五六十度的烈酒,基本上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過二十度,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故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之類的詩句,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應該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幾度左右。

所以咧,古人個個海量,千杯不醉不是酒量好,而是酒的問題!


宋代之前的酒多為酒麴發酵釀造,經壓榨後濾出酒,相當於現在的醪糟、糯米甜酒、黃酒,酒精度低。更早期時,由於過濾技術不到位,酒里還有渣滓,也叫「濁酒」,古時文人還給這樣的酒取了一個非常美的名字,綠蟻酒。就是白居易《問劉十九》里「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意象。



答案很簡單,因為喝的不是蒸餾酒,也就是如今提過純的白酒。

蒸餾酒可以追溯到元朝,一說是由阿拉伯傳過來的,當時稱為「阿刺吉」。

但即便元朝時期,蒸餾酒也不怎麼流行,無論南北方喝的大多是發酵酒,比如說南方的米酒,蒙古的馬奶酒,度數很低,一般不超過12度。

大致推斷人們在此喝得一直是發酵酒,最早人們掌握人工釀酒不晚於夏末,《禮記·內則》里就曾說過「稻醴清糟,黍醴清糟,梁醴清糟,以酏為醴。」 後來越來越發展,到唐宋時期,技藝逐漸純熟,但仍然是發酵酒。所以我們常在唐詩宋詞里聽到什麼「會須一飲三百杯」,什麼「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的,其實就是喝喝米酒,果酒啥的,你看元朝之後就甚少有人這麼說,即使說了大多也只是化典和誇張。

至於武松那個,估計也是真的,頂多比一般米酒度數稍微高點,要不然換成現在的白酒,打什麼虎,過什麼崗,早就酒精中毒直接掛那了……


古代技術有限,酒度數不會很高,電視拍的大多數是冬天,以前的天氣比現在的冷,喝酒暖身


因為古代釀造技術有限,白酒度數基本都在二十度以下,喝起來和水差不多,而且小說和電視劇中有都誇大嫌疑,後來經過各種發酵技術和蒸餾技術的發展,才慢慢出現高度酒。

嗯...水平不夠,勉強回答一下吧,不正確的地方還請斧正。


為什麼邀請我呢?雖然我有酒癮。既然邀請了我就回答下,但我一看答案都回答的差不多了,我以前也這樣迷惑過為什麼古人那麼能喝,後來才知道蒸餾酒明朝才傳到中國,古人的酒就是和米酒差不多的東西,才幾度而已。


喝的不是蒸餾酒


不拿大碗喝醪糟,怎麼體驗酒精的美感。


推薦閱讀:

『好物』雙十一特輯 | 年末 party 多,酒水先囤貨
美式 IPA 啤酒有哪些經典的酒款?
美國有頂級葡萄酒嗎?
品酒為什麼要由品酒師操作,不能被精密的化學成分分析取代嗎?

TAG: | 醉酒 | 酒量 | 古代 | 酒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