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與成長於單親家庭有關么?

我自小跟母親一起生活,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都是女性。雖然我的性格很大男子主義,不過我是個gay,而且是攻。初中就發現了自己有問題,不過一直隱瞞。大學快一年了,遇到了喜歡我的,我也喜歡的,也算是出櫃了吧,這是天生的么?我想跟單親家庭也有些關係吧?


三歲那年父母離異。母親去往外地。臨行前與父親約法三章。不能和後媽生孩子 對我好 全心全意對我好 在此之後母親一直未嫁 父親在一個月後打破了所有的約定 我被放在了奶奶家 只是偶爾會來看看我。和我睡在一起 那時候除了想見母親 最現實的願望就是能和父親在一起多一點 我喜歡父親身上的煙味 我喜歡睡覺時往父親身上蹭 那種感覺很溫馨 很溫暖。可是事不隨願 父親其實很少回來 偶爾回來當我想親昵父親很多情況會被攆開 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 當時父親和後媽要去剪頭髮 我死纏爛打好說歹說的求父親讓他帶我一起去 勉強同意後當我坐在摩托車前不小心扭動了下開關 我就被父親整個人甩了出去 我就在那一直哭

後來奶奶把我引出了院子 一個流浪漢坐在旁邊休息 奶奶對我說再哭的話會被瘋子抓走 所以我不哭了 從這次之後我就很少哭了 除了有時會因為他的一些行為一些失信覺得非常的難過 但是我再也沒有為他哭過了

扯遠了 我不知道題主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但是很多情況 在單親家庭里 我們最先崇拜的 最先愛上的 可能都是我們的至親 哪怕他是個不怎麼好的人 我們都會在那顆童心未泯的情況下用自己尚不敏感的心去一次次接近 一次次創傷 再接近 再創傷 等到你已經沒甚麼感覺後 很好 他在你心裡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儘管他生病你會心酸 他去世你會覺得世界空白 可是你再也不會像從前去貼近他的背 去用腳蹭他。因為曾經的一次次付出 倘若成長後依然未遺忘 那就是痛 最讓人覺得神奇的是 倘若沒有再次的重大變故 從今往後你的戀情 竟會與之前的行為驚人的相似 喜歡 人手 悲傷 無奈 釋然 不舍 讓人深深的無可奈何

每個人心中都有最初的模版 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 在單親家庭中 你可能因為這個模版而越來越像有些人 你可能因為想要保護這類人而越來越堅強 你更可能因為想接近那些血濃於水的人體會到日後被人拒絕被人喜歡的悲歡離合五穀雜糧 但都無所謂 因為你看 你都這麼大了 我也這麼大了 既然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還算明媚 那曾經的陰雲 曾經的美好 就是值得分享你我的那些財富


是否有影響要看數據,而不是看個例。任何相關性都不是絕對的肯定存在例外。

父母影響

研究員另一焦點,在於父母性格如何影響孩子,以致孩子長大後發展出同性吸引的特徵。孩子與父母關係可能導致同性戀感覺的相關理論,可追溯至近一個世紀前一個精神病學文獻:


《性行為文獻》(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Freud(1916)形容同性戀者的母親為過分溺愛,而他們的父親往往是冷漠、或不在的。Stekel(1930)則說母親強
勢、父親弱勢。1936年,Terman與Miles發現同性戀者的母親情感較外露、豐富,而情緒化,而父親則一般較冷漠、專橫,或經常不在家。」

(Marvin Siegelman,「Parental Background of Male Homosexuals and Heterosexuals」,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3 [1974]: 3-4)


樣地,《梅靈格精神分析學院通訊》(The Bulletin of Menninger
Clinic)亦提到,據1963年一份文獻評論:Bender與Paster在一項研究里以19名活躍的同性戀傾向孩子為對象,發現他們均與同性別的父
或母親相處時間極少,或關係極壞,同時間卻與異性別的父或母親太親密。

「West近日出版一份文獻引述當代幾位調查員報告,他們都曾獨立地
探討男同性戀特徵里的母子關係因素,並得到同樣結論。同一本刊物里,West提及曾在英國作一項研究,以50名男子為對象,另50名非同性戀男子為控制
組。發現男同性戀者的家庭關係,往往與母親太親密,而與父親關係卻不理想。?

(Daniel G. Brown,「Homosexuality and Family Dynamics」,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27 [5]: 229-30 [Sept. 1963])

Irving Bieber的研究

Irving Bieber的研究團隊曾作一項研究,並於1962年將結果出版成書,堪稱此範疇的里程碑。Bieber是1960年代同性戀病源學界舉足輕重的研究人員,他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典型的同性戀家庭三角關係模式,是母親與兒子緊密結連,且較家中冷漠的父親強勢、弱化其地位,如果父親很冷漠,且對家庭懷著敵意,則情況更嚴重。據我們的數據分析,在這種家庭關係里成長的男孩子,長大後較大機會成為同性戀者、或發展出嚴重同性戀問題。?

(Irving Bieber et al.,Homosexuality: A Psychoanalytical Study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62],172)

後有其他研究亦印證了Bieber的發現。1964年英國一位精神病學家將同性戀病人與患神經官能症的異性戀病人作比較,發現「同性戀者中約七成(62%,加上28%其中1/3)都過分倚賴母親,或與父親關係不佳」。

(P.
J. O』Connor,「Aetiological Factors in Homosexuality as Seen in Royal Air
Force Psychiatric Practice」,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10 [May
1964]: 384-85)

1965年《遺傳心理學論文》(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對同性戀大學生所作一項研究,亦普遍地印證Bieber的說法:「我們有類似發現。同性戀者中與母親關係過分緊密的佔55%,而控
制組則僅佔20%。」此外,「Bieber等發現,同性戀者中,父親敵意抽離、或冷漠抽離者,其比率較控制組多近一倍,前者為42%,後者為24%。
Bieber的研究顯示,同性戀者的父親主要是敵意抽離,而我們的研究則顯示為冷漠抽離。作者認為,父親抽離與男同性戀心理狀況之間的關聯,到目前為止,
實在是被低估了」。

(Leif J. Braaten and C. Douglas Darling,「Overt and
Covert Homosexual Problems Among Male College Students」,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71 [1965]: 302-03)

Daniel G.
Brown說,他在美國空軍擔任精神病學家軍醫時候,「有機會訪問、測試約40名男空軍,都有同性戀傾向,或單單只愛男性的問題。眾個案中逾30人其母子
與父子關係與上述說法吻合。此外,受訪空軍童年時都不能與父親、或能代替父親角色者發展出親密感情關係。」

(Daniel G. Brown,「Homosexuality and Family Dynamics」,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27 [5]: 229 [Sept. 1963] )

Evelyn Hooker質疑Bieber的發現

洛杉磯大學教授Evelyn Hooker曾作多項研究,致力要證明同性戀非病態。Hooker批評Bieber的研究有缺失,因為受訪者都正接受精神病治療,所以結果不適用於同性戀大眾。Hooker之方法錯誤與偏頗立場早已為人詬病,她說:

「我們不能單從精神病學樣本歸結出「人與父母關係致使同性戀」的結論,部分原因在於,這是將精神病學混進同性戀里去。?

(Evelyn
Hooker,「Parental Relations and Male Homosexuality in Patient and
Nonpatient Sample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33
[April 1969]: 140)

駁Hooker的批評

Hooker
並未提及的是,以正接受醫療評估與治療者作研究對象,是行之有效、且廣泛採用的研究方法。此外,Hooker從激進同性戀、或立場鮮明之群體召募研究對
象,其做法亦為人詬病(參Thomas Landess,「The Evelyn Hooker Study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Homosexuality」 [Family Research Council,1995])。

此外,有其他從普遍人口取樣的研究,亦印證Bieber等的發現。

Ray B. Evans的研究

1969年,羅馬琳達大學(Loma Linda 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員Ray B. Evans於《輔導與臨床心理學期刊》發表文章,駁Hooker的批評,支持Bieber指孩童期家庭失調導致同性戀之說。

Bieber
的數據雖然「源於作心理治療時,對病人童年生活環境的精神分析重構…但是項研究數據,乃基於病人回想童年情況的自我報告,他們(研究對象)本身從未涉足心
理治療學」。Ray B. Evans總結說:「是項研究結果與Bieber等異常地相約,顯示出同性戀者較『不理想』的家庭背景情況。」

(Ray
B. Evans,「Childhood Parental Relationships of Homosexual Men」,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33 [April 1969]: 129,133)

Evans
隨後更仔細描述相關發現,報告指,同性戀者母親「一般較嚴苛,對男性更冷淡,要求兒子常注意自己,以兒子為密友,甚至『引誘』兒子、和他同一陣線對抗父
親,公開表示喜歡兒子、不喜歡丈夫。兒子到青少年期時,更介入他與異性相處的活動,不鼓勵兒子表現得男子氣,想他表現陰柔。據受訪的同性戀者回憶,父親也
少鼓勵他們表現得男子氣、或參與男孩活動,[研究對象]一般花較少時間與父親相處,甚至害怕父親、恨他,怕他虐打自己。受訪者一般不受父親歡迎,自覺不受
他接納,他們也不接納、尊重父親…研究結果顯示,男同性戀者童年時與父母關係差,最少在他們的記憶中如是。」

(Evans,「Childhood Parental Relationships of Homosexual Men」,133)

Evans的結論太謹慎?

Evans總結文章時提醒說,相關發現未必等於說,不理想的親子關係導致同性戀:「雖然本研究與Bieber等所得結論相約…卻並非支持、或否定Bieber認為兩者有因果關係之說。」

(Evans,「Childhood Parental Relationships of Homosexual Men」,135)

然而,同一期《輔導與臨床心理學期刊》另兩位學者評價Evans的文章時,卻認為他過於謹慎,是不必要的:

Ralph H. Gundlach開門見山說,「Evans的說法,即有關親子行為的問卷項目、與後來發展的同性戀雖有關聯,卻非因果關係,此說法並不合適。」

(Gundlach,「Childhood Parent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der Roles of Homosexuals」,136)


一位回應者正是Evelyn
Hooker:「Evans的研究其重要性之一在於,他局部印證了Bieber的假設,即幼年期親子關係導致成年期同性戀。Evans提到,他的發現既不
確定、也不否定親子關係的病源學角色,成為成年期同性戀眾多影響因素之一。我認為他的說法太過謹慎。事實上,他的研究必然印證此泛論,因為這是個研究重
復。」

(Hooker,「Parental Relations and Male Homosexuality in Patient and Nonpatient Samples」,140-41)

Hooker自相矛盾

我們發現Hooker著作中部分論點,有時候自相矛盾。

一方面,她指Evans的研究「局部印證」了Bieber的說法,卻又說兩者「仍未足以下定論」。但無論如何,她知道有其他同類研究,以非病人為對象,也得出可信結果:「從非病人樣本所得結果似乎印證了…親子關係對同性戀的病源學角色。」

事實上,Hooker自己提到幾項不涉精神病理學的相關研究:「Schofield(1965)的研究指,在一個非病人樣本里,男同性戀者自稱與父親關係不佳,且有過分保護、佔有慾強之母親者,數目較同一樣本中男異性戀者多。」

(Hooker,「Parental Relations and Male Homosexuality in Patient and Nonpatient Samples」,140)

其它研究印證Bieber發現

1969
年《心理學報告》(Psychological Reports)刊載一項研究,該項目設計旨在響應如Hooker等的批評。John R.
Snortum等設立一個非病人的控制組,「是項研究,無論調查員、所用方法、研究對象都不屬心理分析學研究圈子」。作者總結說:「目前發現印證了
Bieber等(1962)早前所得結果,包括「與兒子親密而愛操控的母親,與冷漠抽離的父親,他們之間的病態互動,對孩子日後發展的影響」。

(John
R. Snortum, James F. Gillespie, John E. Marshall, John P. McLaughlin,
and Ludwig Mosberg,「Family Dynamics and Homosexuality」,Psychological
Reports,24 [1969]: 763)

1974年一項研究比較307名同性戀者,並138名屬控制組的異性戀者,均來自非臨床樣本,結果印證Bieber等的說法:「相對於異性戀者,同性戀者稱他們的父親較抽離,缺乏父愛;他們也形容母親為難相處,缺乏母愛…同性戀者與父親關係,不及異性戀者般親密。

(Marvin Siegelman,「Parental Background of Male Homosexuals and Heterosexuals」,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3 [1974]: 10)


他相關研究如Seigelman就引證了「三角關係論」假設,引述自Benda(1963)。另參Braatan與Darling(1965)、
Brown(1963)、Edwards(1963)、Evans(1969)、Jonas
(1944)、O』Connor(1964)、Snortum等(1969),並Whitener與Nikelly(1964)。

(同上書3 [1]: 3-4 [1974])

就是在上述研究發表30年後,《普通精神病學文獻》也說,「文獻顯示,許多(也許是大部分)男同性戀者所描述的家庭環境,與Bieber等所提、可能引致同性戀發展的情況相似(如母親過分干涉、操控兒子生活,父子關係欠佳等),相關聯繫同時見於臨床與非臨床樣本。」

(Byne and Parsons,「Human Sexual Orientation: The Biologic Theories Reappraised」,236)

關於同性戀發展成因研究總結

Daniel G. Brown早於40年前就道出問題重點,可惜過往30年此說並無人理會:


言之,似乎相關的家庭模式是-母親過分主導、強勢,父親抽離、懷敵意或軟弱,如此家庭模式肯定與男同性戀性格發展有關。其實早在50年前Freud已按臨
床經驗提出此說,30年前再由Terman與Miles作系統研究;加上若干臨床與研究人員的獨立研究,並近年West與Bieber的重要研究,全都提
供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家庭互動與男同性戀性格發展息息相關。可惜研究孩童發展之各學科並未確認此關係,實在有點令人驚訝。此關聯引申出一個問題,就是該如
何教育老師與家長,令他們明白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理、性別發展極具影響力。若要再等25或50年才教導兒童工作者認識這個重要信息,是不合理的。行為科學
專業研究員實在不應繼續逃避責任,必須讓大眾知道有關信息,此可謂責無旁貸。

(Daniel G. Brown,「Homosexuality and Family Dynamics」,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27 [5]: 232 [Sept. 1963] )


我覺得有 我認識的女同里 只有一兩個不是單親 多少會有些影響吧


說個故事之前先說答案——如果是單親的話,對愛的渴望會比別人更加強烈,而小時候由於社會因素影響,可能會對同性走得更近,異性保持距離,因此會對同性產生超乎預期的好感並影響至今。

至少不是同,也是雙。

——————分割線——————

說個自己的故事吧,估計我變成基佬,就是因為,有一個說了要愛我一輩子卻連怎麼愛都不懂的男人亂承諾吧。

三個月,眼睛還沒睜開的時候,我母親就出軌了,離了婚跑了。爸爸一個人把我拉扯大。他告訴我,要跟我相依為命。這句話留在我心裡至今。

小學,從第一天開始我就一個人上學。雖然我爸談了女朋友,可她根本不理會我。三年級的時候,開始煮早餐,一個人煮三人份。他會表揚我,可是更多時候是嚴格的管教。小學背書,時常背到凌晨一兩點,因為他不讓我斷續,不讓我背錯。我知道這是為我好,可是,你讓我重背的時候能不能不要打我。他說他有個原則,一般情況下不打我,我說謊就要打我,用衣架抽。從那時起,小慌也打,大慌也打,有時候有的事情明明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他還是要問我,有時候我都覺得他是不是故意逼我說謊。身上一條條紫色可以褪去,但心中留下卻是對他的恨意。

初中,我說要換髮型,他說不行,十八歲之前都得聽他的。後來我的所有要求都被他用這條所謂原則推回去了。他翻我書包,翻我房間,明目張胆,當著面就把我書包倒出來。有時候明明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也強加於我。也是那時候,我開始發現,自己是一個同志,我更希望在學校里度過我的時間也不願意回家,我更希望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朋友不多,一隻手數的清。閑來無事也愛跟朋友通電話,有時候被打罵了,第一反應是跟好朋友說。

初中最後一天,我表白了一個直男好朋友。雖然被他拒絕了,但是放假還是一起出去玩了,後來再無聯繫。

打罵著,成長著。一些情緒跟歲月正比例增長。

高中,他慢慢不管我了,一次家長會也沒去過,我漸漸有一絲喘息的機會。高二,我被一個女生表白,瞞著父親,跟她在了一起。女朋友很有錢,因為看不下我穿的那身沒有任何風格可言亂七八糟像小朋友一樣的衣服,時常送我衣服鞋子,我對她也不能說沒有感情,但是更多的是愧疚吧,畢竟覺得給不了她什麼。那時候成績不錯,老師也不多管。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轉眼我就十八了。他答應的自由。

大學了,我開始渴望獲得所謂的十八後就可以聽自己的。然而並不,他的所謂支持,也只是停留在口頭。我說我想學法語,他不理我,我說我要學車,他說大四再學,可是大四都實習了,哪有時間,他就讓我畢業再學,畢業之後學車,請假一天被公司扣工資加上學車費用簡直是我學車成本的兩倍。可他不聽我的。

對,所有的問題都在這裡,他不聽我的。每次我說自己的意見他都說我不聽話,說我駁嘴,我只能閉嘴,聽他的。我說我要出門他說他等會有事找我幫忙,他根本不理會我跟朋友的約定。他給我買衣服買鞋子從來不問過我,他買的衣服全部都比我身材大一碼,買的鞋子沒有我喜歡的。我說,下次買的時候問問我我自己挑,他說,不行,哪有空問你啊,等你挑完我都走了。可能我好幾年都沒買衣服鞋子,可他從來都不問。我也不說,因為我知道即使說了也沒用,還不如自己拿剛剛夠吃的生活費自己去打工滿足自己。

有一次發火,他還對我大喊我是他的東西,我這輩子都跟他綁定了。他讓我做什麼我就照他的做,別說有的沒的。可是他每次叫我做事,給了目標我就算了,還要過程都跟他的一樣。本來幾下就可以搞定的事,他偏不,他一定要我按他的做。

是,責任是沒得選擇的,可是情感不是。

我現在有個男朋友。雖然我是攻,可是有時候我真希望男朋友可以變成我媽,不只是為了對我好,補上我缺的愛,更多的是有一個人可以點醒我爸,告訴他,我是他的兒子沒錯,可我也是我自己。這個世界少了他其實並沒有他想的那麼嚴重。如果我在家比在外面還受罪,我幹嘛要回家。有一個比你愛我太多的人,他雖然不給我錢不給我買衣服不給我買鞋子,可他知道我喜歡什麼。買不買這些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讓我有一種有人在關心我的感覺。不要覺得養孩子就是履行契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有時候,男朋友給我更多比女朋友更好的感覺,可能他比女生更顯得獨立,更體貼我的想法,更有默契,能夠明白我的感情需求而不是索取,更貼近母親的定位吧。

艱難地繼續活下去,渴望畢業逃離自己所在的城市。

以上。


首先,以下出現的男同,同性戀等字眼僅表示性取向,無他意

關於同性戀的形成現在大致分為兩個學派:生理因素決定學說和社會心理因素決定學說。

首先簡單說下生理因素決定學說,持這種觀點的通常以遺傳因素、激素水平和大腦結構這幾個方面來探討同性戀的形成原因。從遺傳因素分析:著名的Kallmann實驗最先提出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同時為同性戀的一致性要遠大於異卵雙生的雙胞胎。雖然也有人說除了基因因素外,雙胞胎的生長環境也是一樣的,後來又有很多類似實驗也同樣證明如果雙胞胎中有一人是同性戀,在同卵雙胞胎中另一個也是的可能性要比異卵雙胞胎的大得多。至於大腦結構,激素水平就不再細說,有點跑題了。

社會心理因素決定學說:在這點上弗洛伊德做出過每個人生來都有成為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可能性的假設,他認為這主要取決於戀母情節和對事情的處理方式。在這裡終於和題主說的是否和單親家庭扯上關係了。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男同很可能是在童年時期和母親關係尤其密切,而與父親在某種程度的疏遠,對母親的認同高於父親,最後呈現高度的女性認同感。簡單的說就好像直男身邊一個玩得很好異性朋友,無話不說,但就是因為太熟了所以不會愛了,就是這個意思。(個人覺得其實和父愛的缺失密不可分吧)所以如果是生在單親家庭的話,而且還是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就比較符合這一點了。

至於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的單親情況,並沒有見過系統的研究(其實應該是我書讀的少的原因(┬_┬) )所以也不好妄下判斷。如果根據上面的理論的話那這樣的家庭應該就不會出現男同的原因,不過前提是父子關係十分融洽,相反若父子長期相隔兩地,自小和爺爺奶奶或其他親人在一起生活也可能造成父愛缺失的情況,也有可能發展為男同了。(個人觀點)

一不小心寫得像科普文一樣了。。。其實是準備說說自己的事的,但不知道從哪說起正好不久前翻了翻《性學觀止》就忍不住抖了抖,見諒。


我是女同,從小單親。活二十多了好像就見到三次爸爸。而且前幾年見不認識還親切的叫了聲叔叔。。。我是跟我媽差不多的女強人類型,但是沒我媽那麼稀罕男人,反而很討厭男人。


為什麼有種同性戀=gay的感覺,看了半天幾乎都是在針對分析男性同性戀啊,作為一個雙,我確實是單親,從十四五歲時父母關係破裂開始就在外地上學並住校,後來越跑越遠,雖然和媽媽住但是一起但也就假期才回家,後來出國就一年半到兩年回家住一兩個月,和父親接觸很少,雖然他似乎很愛我,但是每次見面都像例行公事,一起吃個飯,一個小時的事兒,今年回國在家五個月,和父親見面次數兩隻手數的過來,因為年齡到了,並且表現出明顯的同性傾向,被要求相親,雖然只一次但是失敗,覺得對方各種直男癌,本來我還能和男性約一發,但現在越來越討厭以談戀愛or滾床單為目的接觸我的男性,於是我大概是要往純同轉變了吧,或者我這是要精神病的節奏


和樓上那位小朋友一樣。

父母離異,以後每年見兩個人的次數加起來只是個位數,爺爺奶奶撫養長大,那兩位再嫁再娶都不關我事。

可能是缺少一個人保護,長得又小,放學被欺負回家不敢說,家裡人聚會時多半會自卑,被親戚另眼相待是常有的事兒。一直認為自己是累贅。 這樣就導致我現在希望能得到保護又願意去保護別人,想得到保護是年少缺失,保護別人大概就是所謂的感同身受造成的吧,自己沒有得到的,應該讓我喜歡的人得到。所以一直沒分清攻受身份。

看過知乎上其他相關問題的討論,基因(所謂先天因素)和環境(單親,從小與女孩子接觸多等)都起作用吧,也有很多認識的同學來自單親家庭但不是gay,個人覺得單親家庭算是一個必要條件,並不充分。


已刪。


單親家庭的孩子路過,父母離異之前就和母親在一起,20年間和父親見面次數不超過10次。在初中就和同寢的小夥伴發生過一些較輕微的接觸,且時常幻想被男生強姦。個人覺得應該是有關係的吧。不過我是在上面的!!


我個人的話有關係


見過很多家庭圓滿幸福的gay

見過更多家庭支離破碎的直男

不是說基因決定的么?


我是單親家庭,男生,五歲父母離異,跟了父親,在爺爺奶奶長大,家裡最喜歡爺爺,成長過程中大多和男生玩,和女生也玩的來,但男生給我的好感大過女生,可能因為我更渴望兒時爺爺帶給我的安全感吧。


無關 我家庭和睦爹媽結婚二十多年都在會在我面前親親抱抱 是人人羨慕的家庭狀態 所以我一直深櫃 大家都覺得我會找個小夥子延續幸福 問題來了 我是娘t


和群體影響有關。


沒關係吧。不過我爹酗酒。究竟中毒,如果不喝酒的時候就是一個好爸爸,除了有的時候小氣一點但是一個好父親。我是女同。要有影響。我哥怎麼不變成gay哈哈。所以吧…沒啥關係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