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宋沒有「燕山-陰山」防線,堅持了150年,而南宋失去襄陽(江淮防線被破)後短短三年就被滅?
01-25
150年里,用金錢買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說個屁。
這問題很不好,什麼叫堅持150年被滅了?
那是不是說西漢堅持200年就被滅了?東漢也是?
唐堅持200多年就被滅了?(就不算武周了。)
明堅持300年被滅了?(算南明。)因為遼戰鬥力差啊,和北宋竭盡全力只能打個五五,蒙古對南宋已經是國力上徹底碾壓了。
遼國試圖入主中原的嘗試有三次,第一次天祐十九年(922年)被李存勖大敗,第二次滅後晉之後在中原站不住腳,第三次在和北宋打了20多年仗之後實在受不了all-in一波結果沒莽下來,然後就認識到自己戰鬥力也就這樣了,和北宋和平發展一百年。
而蒙古滅南宋參考隋滅陳,完全國力碾壓,天險守得了一時,但早晚要丟。
因為北宋失去了陰山-燕山防線,後面還有江淮-襄陽防線,而南宋失去了江淮-襄陽防線之後就無險可守了
因為北宋有澶淵之盟,南宋沒有。而且宋遼戰爭時期,雙方是在很專心的互懟互送人頭,在高密度高烈度的打會戰。而蒙古人,相對其體量來說,很不專心。我宋的頂層設計肯定是有些毛病的,不然太祖之後外線作戰能力不會這麼弱,以至於打西夏需要靠築壘來變外線為內線。至於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進化增加了攻略難度的問題。高句麗論戶數什麼體量論動員能力論防禦組織能力什麼水平?巨唐專心鼓搗還是搞得過的。日本論基本體量,論動員能力和進攻組織能力什麼水平?皇明不專心的鼓搗也是搞過了的。都是外線作戰嘛
北宋名臣名相數不勝數,名將雖少,但折家軍,楊家軍乃至狄青還是能苟一苟的;南宋名臣少有,而且多是主戰派,在秦檜得勢的情況下,有名將又如何,到孝宗1162年隆興北伐的時候,中興四將僅存的張浚也已經65歲,兩年後隨即去世,這往後?南宋還有啥好看的,蒙古已經興起,寧宗時候北方的金朝已經被迫遷都,聯蒙滅金,和聯金滅遼何其相似啊...病入腦髓,如何救之?
蒙古騎兵太噁心,跑的快射程遠,後勤壓力很小(直接搶掠),1-2個萬人隊就能夠在南宋佔領區肆意掃蕩,南宋只能困守堅城。
我不認為北宋扛了150年,北宋自城下之盟以後就沒再和遼國打過,跟西夏打也是輸多贏少。下一次面對北方威脅已經是徽宗時期了,扛了不到三年?南宋不說多,扛蒙古40年還是有的吧。
從軍事的角度上來看,想要形成固定的防線,除了有險山要隘,兩軍或兩國必須處於某種靜態平衡(即勢均力敵),或者動態平衡(即雙方掌握不同的戰爭要素),能夠相互牽制,這才是形成固定戰線的基礎。其二,南宋地處長江以南,守江必守淮,這是基本常識。淮北地區如果守不住,渡過長江不過是造多少船的問題。其三,大多人認為長江是天險難以逾越,但是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從南京到宜昌,數千公里到處都是突破口。最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雙方實力對比過於懸殊的時候,一切天然障礙都不是問題。秦朝有崤關、函谷關,沒守住;明朝也沒守住山海關;抗日戰爭初期,北方的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哪個不是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也沒守住,南方縱橫交錯的溝河谷岔也沒有擋住;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也就一個戰役的時間。所以南宋守不住,也正常。
因為北宋在軍事上一直處於攻勢狀態,前期攻契丹,後期打西夏;要是沒有西夏的牽制,契丹能不能守住幽燕都是個問題。
而南宋,在軍事上一直處於被動防禦狀態,而且是三線防禦,江蘇一帶,湖北一帶以及四川一帶,能守那麼多年就不錯了。
可見,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這句話亘古不變啊
北宋頂住外敵的是北方漢人,南宋南下滅宋的也是北方漢人。
推薦閱讀:
※金國為什麼建偽齊做傀儡國,而不利用欽宗建偽宋朝?
※南宋滅亡的主要原因是朝中無人還是手下無兵(or other reasons)?
※崖山海戰後十幾萬人投海是謠言嗎?史書原文在哪裡?史書原文是否可能誇張?
※如果武侯與武穆搭檔,北伐能成功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