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少年時代》這部電影,有何感想?
剛看完,首先我都當真了,以為劇中的父母就是男孩的父母,查看了才知道都是演員。其他的這兩天每再補!
除了觀影體驗或感受我對它的拍攝也很有興趣跨度這麼長時間,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在具體的過程中都如何來實現呢?
我看這部電影時並沒有敏銳地聯想到國內的青春片,甚至根本沒有將其當作一部青春電影來看,因為這部電影雖然以少年為主角,卻可以看到整個人生,影片中並沒有刻意表現「青春」這類標籤化的概念,而是真誠地再現生活,充滿了如同小津安二郎電影一般的動人細節。不同年齡段的人物都是鮮活的,我們不僅看到了少年的成長問題,也看到了成人的家庭問題、婚姻問題、中年的危機以及各種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等等,也許每個人都應該用少年真誠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也因為這樣的原因,本人不願意將《少年時代》與《那些年》亦或《歌舞青春》一樣歸類為一部青春片,生活本身要豐富和深刻的多,一部類型電影難以觸及如此本源的問題。
從體制上看,《少年時代》作為一部獨立電影導演拍攝的實驗性質的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本身也不具太多可比性,我們也許會抱怨中國現在找不到對資金回報如此淡定的投資方,可是深究緣由,還在於我們缺乏林克萊特這樣的導演。我們的年輕導演客觀上缺乏影響力,大導演們主觀上的進取之心已不似當年。隨著大製片廠時代的衰落,我國的新舊導演之間有了一個巨大的斷層。而商業電影製作以效益為重,選擇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也是無可厚非的選擇。至於商業模式本身是否會影響到青春片的精神傳遞,我想一個好的商業片導演不會,青春片從來不是藝術電影的專利,《那些年》就是很成功的例子。至於我國的獨立電影,無論是專業水平還是資金渠道,仍然處在一個十分混亂的局面中,當然也有好的作品出現,但是脫離了一個有體系的影片製作環境,難以改變大局。不從專業院校培養輸送人才的體制上入手,電影的總體質量難有提高。
以上只是個人對總體制度上的一些小小抱怨,而要問到我們是否能拍出《少年時代》這樣的電影,還必須考慮文化環境的因素。
這部影片雖然時長較長,也沒有緊湊跌宕的劇情,作為觀眾卻絲毫不會感到沉悶與無聊,因為影片的劇情、台詞以及鏡頭都是十分精要不累贅的,故事淡化了美國社會現階段的種種社會問題,而將人們普遍的生活問題提取凝鍊為生動的情節,才能夠讓不同國家背景的觀眾都能產生共鳴,這正是藝術創作的典型表現,這樣的劇本是真正具有文學水平的。不能忽視該片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在內的各項劇情片最高獎項,如此不留斧鑿痕迹的編劇功力是凌駕於一般商業故事片編劇之上的。時間本身無法勝任導演的角色,歲月也只能為故事提供創作的源泉,同樣一部電影如果讓中國導演拍,估計至少分為上下兩集,每集三個小時,當然同樣會被大眾作為中國突破性的史詩級巨作奉為圭臬頂禮膜拜,沒有比較看不出差距,想想也有些怕——這句是玩笑話。
如果要問中國人為什麼寫不出類似的故事,這是沒有必要比較的,中國人寫好自己的故事就好,《少年時代》的故事太美國了,我無法想像一個美國作家會焦慮地思考美國人為什麼寫不出《紅樓夢》這樣的小說,或是拿到諾獎的《蛙》的故事。如果以藝術水準作為唯一考量標準,「趕英超美」這樣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這就又談到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問題了。《少年時代》是美國人對自身文化的一個回顧和反思,電影的眼光卻並沒有沉浸在過去的歲月中,而是充滿信心向前看的,祭奠過往歲月的意味很少,這和中國目前的青春片在初衷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們這些中國的70後80後90後似乎對所謂青春有著格外濃厚的懷念情緒,也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這幾十年發展變化實在太快,這種變化既體現在物質經濟上,更體現在思想觀念上,驀然回首過去的十年就恍如隔世——愈發快節奏的生活,日漸增加的社會壓力,逐漸疏離的人情以及物化的價值觀,都容易惹得人們悲春傷秋,人對未來越迷茫就越容易懷舊。相對發展較成熟的西方社會,我們缺乏一種從容,缺乏一種閑暇的精神,這一點稍後再提。我只想說單從故事的角度,國人需要能夠真實反映本國以及本國人生活的好故事,至少從中國地下電影的整體質量來看,好的故事和和能講好故事的電影人其實還是大有人在的。如果我們也仿照《少年時代》的方式,花12年時間真實客觀地再現一個普通中國少年的成長曆程,故事的主題必定與美國版本大相徑庭,首先我們逃避不了影響少年成長的一個巨大因素:學校教育,尤其在課業繁重得多的東方社會,中學之後就很少能有開心愉快的暑假了,中國中小學過去12年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筆者不用多言,大家都是過來人,如果真的真實客觀反映,不出所料暫時無法公映(不過倒也會是一部全新的好電影,送到國外拿大獎 ̄▽ ̄)。
當然並不是說中國要有類似內容的故事,而是希望中國能夠拍出和《少年時代》一樣「偉大」的作品。如何評判《少年時代》的偉大呢?是否12年光陰的辛苦與耐心決定了它的偉大?托馬斯·阿奎那在《神學大全》中說:「美德的本質在於善良而不在其困難。」莫扎特分分鐘就能寫好一首曲子,林克萊特最崇拜的導演法斯賓德24天完成《愛比死更冷》,9天完成《卡策馬赫爾》,並不影響它們成為反映一個時代的最偉大的作品。我想藝術評判的標準還是要回到作品本身的藝術成就上來。《少年時代》的最大成就在於對電影語言的創新突破和對美國現代文化的誠實觀照,誠然漫長的拍攝周期會為它的偉大加分,但前提是這是一部成功的、具有相當藝術水準和思想高度的作品。
試問中國現在有多少導演可以達到這部影片的思想高度?本人在此意圖自以為是地介紹一種《少年時代》的主人公所體現出的傳統基督教的精神,即前文提到的閑暇的精神(預警:前方大量中學作文體和掉書袋)。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勤奮,要努力付出,小時候要努力學習,長大後要努力工作,甚至在別人的閑暇時候也不斷努力,這樣才能獲得成功,實現人生的價值。閑暇只不過是工作中的暫時休息,目的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回到工作中。而在只重效益的工作世界中,確實是這樣的。看看我們一直在焦慮的問題:我們能不能拍出《少年時代》一樣偉大的電影?中國電影怎樣才能與好萊塢抗衡?我們家孩子怎麼就沒有別人家孩子那麼懂事那麼優秀?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考慮著通過比較和主動努力來取得成果,這是理所當然的,一個上進的人怎麼能甘於人後呢,而不付出又怎麼能有回報呢!
《少年時代》中,我們的主人公梅森似乎從小就沒有什麼遠大抱負,上課總是望著窗外發獃,工作也不十分賣力,甚至打保齡球還想要有護欄,平日的時光就是打打遊戲看看動畫,大一點則更多的是和不同的人閑聊閑逛。學校老師從小就反應他不好好完成作業;他的第二任後爸教育他特立獨行的裝飾並不酷,像他那樣中學就有工作,能負責任能買車才叫酷;店老闆抱怨他工作偷懶就知道跟女店員調情——但這些並沒有改變他的態度,梅森總有著自己的奇思異想,對生活中細微的事物有格外敏銳的知覺,他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思考,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能夠堅定地去追求。他的攝影老師覺得他不好好上課完成作業,缺乏職業道德,梅森回應他:說到職業道德,我覺得我工作挺努力的,我花了整個周末拍了好多東西。我們可以說我們的主人公是懶惰的嗎?筆者認為他可要比當年那個成天埋頭做卷子的自己地道太多了(儘管我也是班裡最不按時交作業的人……)。西方中世紀全盛時期的生活觀念與今天似乎完全相反:人之所以淪於懶惰或無所事事,正是由於缺少閑暇,沒有能力去獲得閑暇;而不眠不休地為工作而工作,真正的導因也恰恰是懶惰。現代人會把「懶惰」看成勤勞的反面,但在古代西方的解釋是:人放棄了隨著其自身尊嚴而來的責任,他不想成為上帝要他成為的樣子。克爾凱郭爾曾說,懶惰(古拉丁語acedia)是一種「軟弱的絕望」,也就是說一個人「絕望地不想做他自己」。如同中世紀的說法,哀傷取代了活在他內心的的神聖良善的位置,這種哀傷正是《聖經》上所說的「俗世的哀傷」。詩人波德萊爾在《私密日記》中的有一個尖刻的諷刺:「人必須工作,如果不是出於本性愛好,必是出於絕望,因為,正如我所努力證明過的,工作至少比娛樂更不無聊。」在此我們並沒有否定工作的意思,因為這是維繫人類生活的必然活動,需要擔心的是,我們今天大多數精明能幹的人卻總像梅森形容他母親一樣:「她有個學位,有個好工作,可以自己付賬單,可說到底,她還是跟我一樣困惑。」我們在工作中忘記了一些本質性的東西。我們的努力生活,最終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否人們創造出的實際效益就是生命本生的價值實現?《聖經》中上帝第六天造人,讓人勤勉工作,不是為了使人淪為生產過程的奴隸,而是要人懂得上帝的愛,接受上帝的賜福。「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詩46:10)第七日對上帝的禮讚才是基督教中人生意義的最終實現。Acedia一詞的反面意思,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努力於營生所反映出來的勤勉精神,而是一個人對他自己的存在和對整體世界以及對上帝和愛等等皆欣然肯定,進而由此產生全然嶄新不同的行為。說的簡單一些,就是與自己以及整個世界相互協調一致,這就是閑暇的精神。這種精神隨著中世紀後的商業風氣一度被西方社會冷落,而在近現代又逐漸重新找回,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重建給了西方一個反思的契機。
關於閑暇的解釋,筆者還是要推薦托馬斯·皮珀在《閑暇:文化的基礎》中的總結,在此摘錄幾段:
- 閑暇的態度不是干預,而是自我開放,不是攫取,而是釋放,把自己釋放出去,達到忘情的地步,好比安然入眠的境界。舊約《約伯書》說:「上帝使人在夜間歡唱。」…… 上帝賜福給他所愛的人,他們在睡眠中享受上帝所帶給他們的喜悅,同樣道理,我們對許多偉大真知灼見的獲得,往往正是處在閑暇之時。在我們的靈魂靜靜開放的此時此刻,就在這短暫的片刻之中,我們掌握到了理解「整個世界及其最深邃之本質」的契機,這樣的時刻稍縱即逝,這之後如想重新尋回這個美妙時刻,恐怕就有待付出努力的「工作」了。
- 正如同在善的領域,最偉大的美德無視任何困難;同樣的,在認知上,認知的最偉大形式往往是那種靈光乍現般的真知灼見,一種真正的默觀,這毋寧是一種饋贈,不必經過努力,而且亦無任何困難。托馬斯特別把默觀和遊戲拿來相提並論,「由於默觀的閑暇性質」,《聖經》上談到神性的智慧時這麼說:「所以神性的智慧一直都帶有某種遊戲的性質,在寰宇中玩耍繞行不止。」(《聖經·箴言篇》)
古拉丁語中將人的智力區分為兩種,一種是理性(ratio),另一種是理智(intellecetus)。理性是人的推論思考能力,而理智則是「簡單觀看」的能力,真理好比風景一般,展現在其眼睛前,一覽無餘,一切認知活動都離不開此二者。康德僅僅承認了ratio的存在,也就是僅僅承認了一種需要花費努力的時間流程,而後者則被徹底否定,上帝當時就被氣得半死,隨後又被後繼者尼採補了一刀。T.S.艾略特抱怨到:「現代哲學之所以怪異而令人費解,其根源——也許我自己也並不清楚,但我現在可以肯定我對當今哲學不滿的地方在於,哲學和神學脫了節。」我們今天又必須正視Intellecetus這種「知性直觀」的存在和價值,另外這個詞的本意,正是「此時此刻」。回到電影中來,我們的主人公在成長中雖然沒有看到一般青春片中不可缺少的熱血拚搏,但他卻在略帶憂鬱的平靜中,不斷觀察感受這個世界,逐漸長大成熟了。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理解梅森的這種人生態度,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導演的態度,也許我們就不能真正的理解影片結尾的話:「人們都會說『把握此刻』,我想的恰恰相反,是此刻抓住了我們。」也無法理解森山大道所謂「光榮的貧瘠,偉大的缺席」。
我們是否也可以用一種更加從容地態度審視之前的問題(儘管我們還沒有實現共同富裕),我們的電影人要創作好的電影,是因為這件事本身是好的,而不是為了去抗衡好萊塢,也不一定要拍攝《少年時代》這樣的電影,而應該創作真誠反應和探討自身特質的好電影,藝術創作如果出於本身以外的目的就會喪失它應該有的模樣——勞動人民上了台,那就真的不是京戲了!
現在的批判總是把脈容易,開藥方卻很難,儘管我們意識到中國電影無論體制上還是技術水平上都還存在很多不足,更缺乏一種閑暇的精神,但要有大的改觀確實要經過一個長足的努力過程。這卻應了亞里士多德的諷刺:「我們閑不下來,目的就是為了能悠閑。」
對於一部僅僅完整看了一遍的電影說出這麼多話,想想有些害怕。原諒筆者一直在用西方思想解釋問題,而不是用東方的哲學(比如道家的「無為」或是佛家的「緣起性空」),更是冒了馬克思主義之大不韙,也許這樣更自然貼切也更明晰吧(明明是因為讀書少!)。但學生一直謹記黑澤明導演「不要怕丟醜」的教誨,還是寫下了這些想法,未免有思想偏激、膚淺幼稚甚至混淆概念之處,還望能夠多多批評指正。
2015年3月25日
原文節選自,微信公眾平台:shufilm
歡迎各位前來關注
http://weixin.qq.com/r/G3Xn-zPE126orXec9yAJ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覺得少年時代是一部神片,我在裡面看到了太多太多。
先講講媽媽,她愛上了一個玩音樂的人,那可能只是青春期的崇拜,因為她根本不理解他,和他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世界觀價值觀太不相同,所以感情以離婚告終。她因為要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生活,所以再次進入學校,畢業後找到更好的工作,以養活家庭。她因為現實嫁給了一個教授,但教授本性根本不像他表面一樣正派,所以再次離婚。第三次婚姻是她所喜歡的人,但依然因為孩子,她妥協了,又一次離婚。等她終於完成了她的任務:兩個孩子長大上大學,要離她而去的時候,她迷茫了,因為她一直以來的依託沒有了,她不知道以後的路怎麼走。有點諷刺的是,當初她勸解的一個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經理,找到了他人生的道路,並過的不錯,而她缺找不到她的方向。從表情可以看出她當時的尷尬←_←。
再講講爸爸,他是一個有音樂夢想的人,有很多想法的人,但他沒辦法把現實生活安排的很好,所以被離婚了。他是很感性的人,對生活的感知也很多,可以和孩子們交流很多事。也是他給了男主人公的藝術啟蒙。最後可以看出來他對現實妥協了,他回歸了現實生活。而他的另一個曾經一起住的夥伴依然沉浸在音樂里,沒有妥協。
明明是一起成長的兩個孩子,他們卻如此不同,弟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和爸爸很象,他從小就和身邊的人,不同,可能因為感受的更多,想的更多。而他姐姐就和大多數人一樣,是個活在真實生活中的人,她會討論化妝,討論男女朋友的瑣事。很顯然,他倆說不到一起。因為世界觀不同。
男主人公有攝影的天分,他可能也差點走到他爸的道路上,我覺得幸好有那個老師在暗室里對他講的一番話。他很幸運,有對他負責的媽媽,對他啟蒙的爸爸,指導他的老師,和最後遇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我們還可以看到美國對孩子的教育,孩子獨立性的養成。還有家庭相處模式,親人相處模式,朋友相處模式。 對小孩子來說童年一起長大的朋友很重要,他們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搬家的,因為那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而且美國的學校都有欺負新生的習慣,所以搞不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出門左轉是豆瓣
從最後那個笑容我明白了青春。
昨天剛剛看過《少年時代》,真是一部神作。
《少年時代》拍攝時長十二年,太震驚了!劇中每個演員都是歷經歲月一起成長著,單就看到一個小男孩長成鬍子拉茬的滄桑模樣,心裡便隱約升騰起某種感慨。
但這似乎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透過小男孩梅森的眼睛看美國人的婚姻、親情、獨立的精神文化。
梅森的父親是個自由散漫沒有責任心的男人,在梅森和他姐姐薩曼莎最需要照料的時候, 老梅林依然每天參加各種遊樂派對,絲毫不盡做父親的責任。母親奧莉維亞為此經常和老梅森發生爭吵。
於是,有一天,母親奧莉維亞帶著小男孩梅森和姐姐薩曼莎離開了。這是母親的第一次婚姻宣告失敗。
在外婆的幫助下,梅森和薩曼莎在新的地方安頓下來。老梅森定期會來看望他們。
母親奧莉維亞開始進修學業。在學習期間認識了一個教授,教授是離異家庭,也帶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於是兩個殘破的家庭走在了一起。
好景不長,教授專橫暴躁的脾氣就是顯現出來了。母親奧莉維亞又帶著孩子離開了教授家,暫時寄居在好朋友家裡。
經過不斷努力學習,母親奧莉維亞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贏得了很多學生的喜愛。在與學生進行的家庭聚會上,她和自己的一個學生相戀,組建了家庭。梅森和薩曼莎終於擺脫寄人籬下的日子,和新父親生活在了一起。
母親開始第三段婚姻時,梅森已經十五歲了。他有了自己的攝影愛好,進入青春叛逆期,他的不規律生活讓新父親很惱火。最終,母親的第三次婚姻也宣告失敗。
此時,父親老梅森也迎來了他第N次踏實的婚姻,並且給梅森生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小妹妹,老梅森照樣帶梅森和薩曼莎去遊玩,關係處的還算不錯。
電影末尾,梅森考上了大學,進入成年人的生活。劇終。
電影的亮點在哪裡呢?
它像是記錄片那樣真實;又像藝術片那樣感人;但更重要的是它帶出來的價值觀。
第一 對生活的熱愛
梅森的母親是個勇敢又偉大的女人。她敢於勇敢地追求新生活、即使在負債的情況下,依然帶著梅森和薩曼莎,如果說帶著孩子是血緣親情;那麼,她選擇在逆境中進修學習,是對於生命的無限熱愛。我很難想像在中國,一個負債的單親媽媽能開著車載著孩子,一邊打理家務,一邊進修學習。這一點太難能可貴了。
第二 獨立人格
梅森的母親有過三次失敗的婚姻。她從來不對混蛋妥協。第一任丈夫沒有責任心,她離開了她;第二任丈夫脾氣專制暴虐,她毅然離開了他;第三任丈夫和孩子有衝突,她還是選擇了離開。她有獨立的人格,她選擇離開,自己獨立承擔梅森和薩曼莎的撫養義務。
如果奧莉維亞放棄獨立人格、放棄尊嚴,就能靠著後來的兩個老公度過經濟危機。起碼在物質生活上不會那會吃緊。可她就是那樣一個勇敢的人,覺得生活不到一起,就抽離出來單幹。
不依賴就是獨立最好詮釋。什麼叫獨立人格?難道不是這樣嗎?
第三 關於教育
都說一個婚姻有問題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影響。但是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影響不在於婚姻失敗,而在於父母雙方沒有責任心和獨立人格。如果父母雙方都有獨立人格,並且具備熱愛生活和負起責任的能力,對孩子來說,反而會有積極成長的促進作用。
老梅森雖然不負責任,但是他熱愛生活、追尋內心的方向;母親雖然婚姻一度失敗,可是她有責任心、勇敢、很上進。比起那些沒有獨立人格、委屈求全、整天煙薰火燎、表面完整的家庭更利於孩子成長。
老梅森在周末會帶梅森和薩曼莎出去玩,每次都讓他們過的很開心。在他們青春期的時候,老梅森就問起關於女兒男友的話題,他告訴女兒不要發生性關係;如果要發生,記得帶上安全套。薩曼莎羞紅了臉。老梅森又和梅森如同兄弟般討論泡妞的技巧,你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在中國的家庭會發生嗎?
梅森十五歲時,外祖父送了他一桿槍,這是什麼意思?表示,孩子你長大了。但老梅森對梅森說,你媽媽肯定不喜歡這個,還是放在我這裡吧。這裡表示老梅森也成熟了,他開始照顧別人的感受,這對孩子是有積極影響的。
第四 其它(不多說)
老梅森是奧巴馬的支持者,在競選期間,老梅森帶著梅森到處去插奧巴馬的宣傳牌。在中國,這樣的情況怕是不會出現了。
另外,關於拍攝形式,應該是隔幾年就拍幾個鏡頭吧。
反正《少年時代》的導演是個慢性子,之前伊桑.霍克的《愛在黎明破曉時》系列都是每隔九年一部,主演都是原班人馬。所以,你也該知道,這個導演得是多耐得住寂寞。 在很多商業片導演求速度時,人家還是慢條斯理的拍人生呢。
its our boyhood~感同身受~
我看見了從前的自己:
一個笨手笨腳的戰士;一個膽大包天的牛犢;一顆迷茫敏感的玻璃心;一隻被困在籠子里的老虎;一種逃離,沖向自由的衝動。我接受了現在的自己:
擱置了一些困擾依舊的confuse,釋懷了一些難以啟齒的秘密。 我憧憬著未來的自己: 一個平凡、快樂的孩子,its always now~豆瓣又一次騙了我
不知道哪裡好,但就是喜歡,跟年輕時喜歡的人一樣,就是發自心底沒有理由的喜歡。
少年時代是一月看的 看完評分是7 後來又改到6 最近又重新改回到8 大概是需要花很久時間才能明白:「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經飛過。」(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詞不達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