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的基本教義,及其之間的關係?
在此將以婆羅門教(階段一)、佛教(階段一:本初時期)、耆那教、婆羅門教(階段二)、佛教(階段二:摩訶衍那興起)、佛教(階段三:秘密摩訶衍那興起)、印度教的順序對其基本教義和互相之間的關係做概述。
佛陀和耆那教的教主尼干達 · 那答子處於同一時代,從已有的資料來看,佛陀年長於尼干達,他們同處於沙門思潮時期。而印度教雖脫胎於婆羅門教,但是其在宗教意味上的結構頗為鬆散,更呈現出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結合的狀態。
一、婆羅門教(階段一)依據近代考古發現,早在公元前二五〇〇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現城市化文明。之後,中亞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入住古印度,由此開啟了吠陀時代。
雅利安人在進入印度初期,以部落的形式生活。每個部落的首領叫做「王」(raja),乃是由議事會推舉而出。這個時期戰爭頻發,開始主要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土著居民,後來則是部落之間的互相兼并。在雅利安人與達羅毗荼人等古印度土著的文化交匯中,逐步出現了吠陀思想。
早期的梨俱吠陀時代(約公元前一五〇〇年),吠陀思想處在成長階段,如「祭祀萬能」的綱領也尚未確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吠陀思想開始不斷成熟,到了約公元前一〇〇〇年,四部吠陀經典:《梨俱吠陀》、《沙磨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全部集出。這五百年所集出的四部吠陀文獻,奠定了吠陀思想的根基。
此後的梵書時代(公元前一〇〇〇年至公元前七〇〇年),雅利安人的部落中一些群體的權力不斷擴大,部落形式慢慢演變為國家,出現了君主制政體。這一轉變也使得雅利安人內部出現了不同階級,即婆羅門、王姓(剎帝利)、吠舍,此後再加上首陀羅成為印度四大種姓。此種姓制度出現的同時,婆羅門階級也由吠陀思想發展出婆羅門教,確立三大綱領:一、吠陀天啟;二、祭祀萬能;三、婆羅門至上。婆羅門壟斷了祭祀專長,在思想上呈現了保守傾向。
婆羅門教以吠陀為天啟聖典,信仰多神,崇奉祭祀。認為世界天地萬物都是天神所創造,只要崇拜天神,祭祀天神,就能獲得現世幸福。
二、佛教(階段一:本初時期)
公元前七世紀,恆河下游的非雅利安東方思潮,對婆羅門的祭祀形式主義有所反省與批判,並有否定的傾向。厭倦祭祀主義,展開對人生宇宙哲理的探索成為了潮流,由此開啟了沙門思潮。
公元前六二四年,釋迦國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出生。他在二十九歲時離開王宮,三十五歲時證悟四聖諦,成為佛陀。其後流布教導四十五年,於八十歲時(公元前五四四年)於古西那拉入滅。在這四十五年間,佛陀遊歷了很多地方,隨因緣而教導合適的對象,將證悟涅槃的方法對無數人天進行了講述。
其教義核心為:通過如實知見與徹知四聖諦,從而證悟涅槃,脫離輪迴。
輪迴,是指生命被迫出生、衰老、死去後再次被迫出生、衰老、死去,如此不斷被迫「生死」的周期循環。依據佛陀的觀察,輪迴現象是真實的。涅槃(nibbana)是指「熄滅」,五蘊的熄滅,或說名色法的熄滅,或說物質和精神的相續流的熄滅。
佛陀觀察到,在客觀實存層面有三種存在:名法、色法、涅槃。名法,是指構成心智思維現象的成分,由於名法的交織運作,生命能夠展現出思維意識的功能;色法,是指構成物質現象的成分,當色法聚集為色聚,色聚再逐層聚集,乃至有了原子、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等;而涅槃,也是一種實際的存在,一種「不是名法、色法的客觀存在」。
如上定義,以「人」為例,由於名法和色法的存在,一個被稱之為「人」的生命體才能存在。這句話中,「色法」和「名法」是在究竟意義上存在的,而「人」是一個虛設的組合概念,即虛設概念在究竟意義上是不存在的。就像從生物學上來說,一個「人」是由多個系統組成的,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而一個系統是由多個器官組成的;器官由組織組成;組織由細胞組成。生物學一般在分析到「細胞」層面後,還可以往下分析細胞內的成分,如細胞器、細胞質等。倘若由物理學接手,繼續分析,則還能往下繼續拆分成分。當我們將一個「人」不斷拆分後,將發現,原來的「人」的概念將消失,只剩下一大堆「最小成分」,即是「色法」和「名法」(前提是這是個活人)。
由於名色法的存在,我們有了軀體,有了心理現象。而名色法有三個共性,即「無常」、「苦」、「無我」。無常,是指無有恆常,即名色法不會保持恆常不變,相反地它們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苦,是指被迫生滅;無我,則是指在這無有恆常的被迫生滅過程中,並沒有一個核心(靈魂)。
由於名色法這三種共性,人的身體將從出生後,便開始老去,終將死亡。而死亡的同時,又會再次出生,進入到下一期生命的形態。被迫出生,被迫衰老,被迫死亡,然後又緊接著被迫出生,被迫衰老,被迫死亡,這就是「生死的輪迴」,運轉不歇。
佛陀的教導以「苦與苦的止息」為唯一主題,致力於終止輪迴。方法論上則是涵蓋了止觀禪法的四念處。這一階段一直持續到公元一世紀。
三、耆那教
與佛陀同處沙門思潮的 Niga??ha Nataputta(尼干達 · 那答子),也被尊稱為「大雄」(Vardhamāna Mahāvīra),是耆那教的教主。耆那教,屬於苦行外道。同時代的外道六師中,耆那教的尼干達提出的教義,和佛教最相似,相似點有:- 都講「業」與「業果報」;
- 都強調通過積累善業、持戒、修行實踐來達到解脫;
- 解脫的最高境界,都稱為「涅槃」。
- 耆那教相信有靈魂的存在,認為靈魂會受到污染,如追求物慾、欲樂,導致靈魂墮落,因為墮落所以就要輪迴。而佛陀的教導中,否定靈魂(jīva)的存在;
- 耆那教認為,必需通過修行,才可以凈化靈魂,而其修行方式,稱為「消業」(kammāna? byantībhāvā),即通過實行苦行,以各種方式折磨自己,而讓過去還沒有成熟的惡業先成熟,同時持戒不造新的惡業,於是當這些惡業被消盡了,就可以解脫一切苦。然而,佛陀的教導是,「過去的業是不可能消除的」,當因緣成熟就要受報,這符合緣起法的客觀規律。
耆那教以苦行為修行方法的邏輯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在「業果報」上功夫:既然過去世造了惡業,這些惡終有一日會呈現惡果報而帶來痛苦,那我們現在就主動行苦行,提前把這些惡果報全部受了,受完了就解脫。
為了達到解脫,一方面他們通過行苦行而進行「消業」,另一方面,他們要持戒,防止製造新的惡業。其戒律稱為「五誓言」: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和不執著。
而在定義「不殺生」時,由於其教義存在「靈魂論」,認為「人畜」和「植物」都存在靈魂,於是其「殺生」的涵蓋面就變成了「殺靈魂」,而不僅僅是「殺害人畜」了。所以,耆那教徒會避免去吃根莖埋於地下的植物,如馬鈴薯、胡蘿蔔之類。失去生機(不會再生長)的植物可以吃,成熟後自然掉落的果子沒問題。
綜上,耆那教的教義邏輯為:存在靈魂,靈魂因為墮落故而輪迴,而輪迴的推動力是「業」。通過主動地對自己施加苦行,由此體驗到痛苦,而使得「業」兌現為「業報」,由此將「業」提前耗盡。同時,因為持戒而避免造新的業。由此,苦行消耗業,持戒斷絕新的業,只進不出,最終業就清空了,輪迴就喪失了推動力,於是就可以止息輪迴了。
四、婆羅門教(階段二)
沙門思潮對婆羅門教也產生了影響。在梵書之後產生的各種森林書和奧義書都是對婆羅門教祭祀主義的反撥。
森林書是在遠離城市的森林裡教授的。這些著作不像梵書那樣制定祭祀的實施規則,而是探討祭祀的神秘意義,強調內在的或精神的祭祀,以區別於外在的或形式的祭祀。奧義書則進一步探討世界的終極原因,形成「梵我合一」的哲學觀。同時,提出業報和輪迴理論,認為人死後,取決於人生前的行為(業)。人生的最高目標是獲得解脫,解脫的方法是認識「梵我合一」。
以上這些在婆羅門教中產生的新思想並不見於之前的吠陀文獻。奧義書思想對於婆羅門教而言有著革命性的意義,自此,婆羅門教教義由「祭祀之路」轉向「知識之路」。
五、佛教(階段二:摩訶衍那興起)
佛陀在公元前五四四年入滅,五百年之後大約公元前五〇年,原本是統一整體的「原始僧團」因戒律分歧為導火索而發生了分裂。而在經歷了佛陀在世時的沙門思潮衝擊,以及佛陀入滅後五百年內的佛教思想影響,婆羅門教在古印度一度失勢。婆羅門教等到了僧團分裂的契機,開始進行了思想滲透。
原始僧團分裂為兩大陣營,或可稱為「根本上座部」和「大眾部」。原始僧團時期,僧團奉行的言教經典,乃是在佛陀入滅後三個月,由當時的僧團所結集的藏經(如今稱為巴利語藏經),且代代相傳。而分裂出兩大陣營後,大眾部開始以梵語撰寫自己的經典,且創導「摩訶衍那」(Mahayana,大乘)之道,判定依照佛陀的教言致力於成就涅槃之人所行之道為「小乘」(劣等的成就),而倡導「大乘菩薩道」,即宣揚「人人皆可成佛」的理念。此理念在古印度本土發展了五百年。
唐朝的玄奘等人抵達古印度學習時,摩訶衍那思想已經興起,故而由玄奘帶回了大量摩訶衍那文獻資料,並著手翻譯。由此,在漢地紮根的摩訶衍那思想進一步和漢文化融合、演化,形成了更具特色的漢傳佛教。
而同時期的根本上座部則逐步從古印度本土向南部的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等地轉移,也因此,上座部的文獻中無法找到摩訶衍那思想。
六、佛教(階段三:秘密摩訶衍那興起)
自公元前五〇年到公元五世紀,在此五百多年間,古印度本土的摩訶衍那興起壯大。而自公元五世紀開始,摩訶衍那進一步演化為「秘密摩訶衍那」,即稱「密傳大乘」,稱保留有佛陀秘而不宣之法,在摩訶衍那的基礎上引入了儀式、咒術和一系列秘密傳承的修法。
後來不斷壯大的秘密摩訶衍那,具有一系列婆羅門教的特色。這一時期,秘密摩訶衍那思想向西藏傳播,抵達藏地後又融入吸納了當地的本土宗教——苯教的思想和儀軌,發展出更具特色的藏傳佛教。
七、印度教
由婆羅門教而演化為印度教,具體的演化進程頗為複雜。直至公元八世紀,印度教在婆羅門教教義的基礎上,深化出了「梵我合一」,即不二論。不二論(Advaita Vedānta, Non-Duality),是強調一切存在為一元(不二)的思想體系。將此理論系統整理出來,並加以說明和解釋的,是當時的大師阿迪·商羯羅(ādi ?a?kara)。商羯羅認為最高的梵(brahman)是世界的本源,世間萬物都是依靠梵而產生的,而梵並不依賴其他事物。他認為梵是一種絕對的、永恆的意識。它不具有任何差別與屬性,它既超越主觀和客觀,也超越時空和因果。
簡言之,不二論更像是一種抽象主義的物種(當然不僅是生物)起源論:世間一切都是梵的表現形式,諸多表現形式的本質與梵無有差別。而有時候人們會混淆不二論和佛陀所觀察到並宣講的「無我」特性。
無我(anattā),是指所有物質現象或精神現象的成分中,都沒有恆常堅實的自體。首先,這不是一個推論或是思想體系,這是一個經由觀察而知的客觀真理;其次,「無我」要表述的,是所有存在(五蘊有)的共同特性,而非在探究所有存在的源頭。而將「無我」反過來就是「有我」,「有我」的基礎上生髮出「靈魂論」。因為「無我」是客觀真實的特性,故而「有我」即是假命題,這也使得佛陀會駁斥「靈魂存在論」。
綜上,如果「無我」是名色法的特性,那麼「不二論」則更像是在給世間的所有名色法定義源頭。關於名色法的源頭,佛陀講述的是「緣起法」,而輪迴的起始點,佛陀的回答是,「沒有起始點」。
也由於佛陀的教導出現在商羯羅之前,而商羯羅辯才無礙,在其遊歷宣揚印度教不二論思想時,很多人無法區分「不二論」和佛教「無我」的區別,乃至有稱商羯羅是「假面的佛教徒」。
延展閱讀:
- 【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貴州大學出版社,二〇一三年八月
- 【英】Anthony Kennedy Warder《印度佛教史》,貴州大學出版社,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 【中】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 【台】庄春江,《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 【英】Roger Bischoff, Buddhism In Myanmar - A Short History
- 知乎專欄《謙舍手帳》
如此宏大的問題,誠惶誠恐。
一、說說印度教。
按照歷史發展的沿革這支宗教經歷了三個階段:
吠陀宗教(Vedic Religions)——婆羅門教(Brahmanism)——印度教(Hinduism)繆勒說只懂一門宗教的人是不懂宗教的,比較是宗教學的起點。他對這個過程的變遷的描述是:多神教——一神教——唯一神教。
韋伯說婆羅門教是一種理性的產物,而印度教則是教會(僧團)之後的產物。這個過程因而成了:原始狂熱——理性導向——救贖宗教。從神話內容而言,神的形象在不斷地哲學化。古樸的自然神、現象神——到道德集合體的克里斯馬英雄人物——高度抽象的哲學神(梵、薩克蒂)從社會功用而言,這是一場巨大的「梵化」(Sanskritization)的過程:屬於祭司的原始宗教——虔誠、苦修、靈知的思辨宗教——二者結合為泛印度的社會法則。
回顧宗教史,三者的關係並非線性的先來後到,而是在很長時間並存而且互相包容的存在。以下這句可能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也足夠接近真實的狀況。
吠陀宗教是充滿狂熱和迷信的,由祭祀主導的原始宗教。婆羅門教=脫胎於吠陀宗教經典,飽含思辨而且具備哲學神雛形的理性宗教。印度教=吠陀宗教+婆羅門教+被梵化的其他印度宗教。二、概念辨析
幾個說法經常出現混亂,見於其他幾個答案以及不少中文文獻。澄清一下。
吠陀(Vedas)是一切印度教正統(astika)的根本經典,但吠陀文獻包含了很龐雜的內容:四部本集(Samhitas)、梵書(Brahmanas)、森林書(Aranyankas)、奧義書(Upanishads)。而他們都不是簡單的一部書,而是數量巨大的文獻系統。
「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這三條原則不是婆羅門教的根本原則,或者至多是早期婆羅門教繼承了吠陀宗教的產物,在婆羅門教發展成熟後就已經消弭。事實上,婆羅門教(Brahmanism)這個譯名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把它理解為「梵教」就對了。梵也不是梵天,而是前面提到的那個至高的概念。
婆羅門教成熟的標誌是三大神體系,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濕婆(Shiva)組成了新的神話系統和崇拜體系,以及背後的新的世界觀。婆羅門教時期最偉大的宗教作品是兩大史詩。
印度教三大教派是濕婆派(Shavism)、毗濕奴派(Vaishnavism)和薩克蒂派(Shaktism),這個其實與婆羅門教的三大神體系關係不大。以這三位神為名發展出來的是全新的哲學、儀軌,繼承的不過是部分神話。
三、聊聊耆那教和佛教
季先生說得通透,耆那教和佛教的本質是反吠陀宗教與婆羅門教——新興的剎帝利和新知識階級對祭司婆羅門的反抗。沙門思潮就是反吠陀教(早期婆羅門教)的社會運動。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耆那教和佛教在誕生之初的基本教義就清楚了。否定吠陀權威,大雄和佛陀是覺悟者,照他們思索,可以見識到這個世界。所以順帶著不承認吠陀宗教的許多認知前提,比如否定「我」。
否定祭祀儀軌,其實是否定神。佛陀和大雄傳授的解脫之道可不是什麼祭祀獻禮,哪裡有什麼神去解救你。正見是認識到世界的本源,然後跳出這種困境。不過,耆那教和佛教都發展出了不同的儀軌體系,但在最初,他們踐行儀軌的標準就是「非梵」。否定婆羅門地位,說眾生平等。這才是耆那教和佛教在沙門思潮中脫穎而出的真正原因,它不僅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宗教,而且為原主導宗教中被拋棄的人們開了新的方便之門。一定程度上,婆羅門教能從吠陀宗教中蛻變而出,受益於佛教與耆那教。二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表現為一種更「高級」的信仰方式,直到印度教的形成。
不過,耆那教與佛教的關係我就不寫了,因為我一直不太能理解耆那教,不敢瞎寫。
四、扯幾句淡
印度的宗教體系龐大而且混亂。寫完了以後我不知道這篇答案對沒有印度宗教背景知識的人是否會理解困難,但我既不想把它寫成笑談,又沒有能力解釋所有的概念。但是,我對這篇答案里提的每一個觀點負責,歡迎學術的嚴肅的批評與探討。多圖預警。
1、 婆羅門教:
在印度正式產生宗教之前,古代印度人主要信仰的是自然神,包括生殖神和動植物的圖騰崇拜,尤其是生殖崇拜,幾乎世界上所有人類文明在產生和發展的初期,都有這種現象。
印度宗教正式產生是在吠陀時代,早在公元前20世紀中葉後,雅利安人逐漸征服了古印度土著達羅毗荼人。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雅利安人和土著逐漸融合,婆羅門教就此建立、興盛。婆羅門教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婆羅門教所宣揚的吠陀被認為傳自上天之神,是創世之神梵天把火、風、日三個神明糅合在一起而產生,吠陀是唯一的正確認識。
婆羅門教認為,業報決定人的輪迴,行善者成善,行惡者成惡。人若崇信神明,修行吠陀,則死後投入天道。人若信修吠陀,但所行次於投天道者,則死後投入祖道,轉生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人若不信奉神明,違逆忠信義務,則死後投入獸道,轉生為首陀羅或動植物。
婆羅門教崇尚祭祀,祭祀可分為家祭和火祭兩種。家祭主人事,一般分為12種,即受胎、成男、分發、出生、命名、出遊、哺養、結髮、剃髮、入法、歸家、結婚。火祭即天啟祭,分供養祭與蘇摩祭兩種。供養祭是以動植物供養諸神與祖先,一般分為7種,即置火禮、火祭、新滿月祭、初穗祭、四月祭、獸祭、修陀羅摩尼祭。蘇摩祭是以蘇摩酒供諸神與祖先,凡不屬供養祭的都屬蘇摩祭,一般有6種,即火神祭、力飲祭、即位祭、馬祭、人祭、全祭。
婆羅門教將人類社會分成4個種姓,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即是從事宗教活動的祭司。剎帝利是王族及武士。吠舍是從事生產活動的農民、手工業者等。首陀羅則是奴隸。婆羅門教宣揚四種姓是為神所造,種姓世襲,婆羅門為世界之首,至上高貴。
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經濟高速發展,強國爭霸。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新的宗教也建立並興盛起來。這一時期,古印度的宗教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時稱「沙門思潮」,此後婆羅門教與沙門思潮之間進行了長期激烈的鬥爭。
婆羅門教教徒,他們在進食前要默默禱告,食物以素食為主。埃洛拉石窟分婆羅門教、耆那教和佛教三種宗教。2、 耆那教:
耆那教,六師外道之一,佛典中又稱尼乾外道、裸形外道等。其創始人為被該教信徒稱為「大雄」的尼乾子,他和釋迦牟尼生於同一時代。該教反對婆羅門教的吠陀天啟和祭祀萬能綱領,認為苦樂皆由前世所造,必然應償,不可改變,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脫。
耆那教認為宇宙由「命」與「非命」組成,命有動與不動兩種。動的命是被束縛的眾生,輪迴於世間,普遍存在於一切存在之中;不動的命存在於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之中。非命分為定形與不定形兩種,定形的非命由最小而不可分的原子組成,具有色、香、味、觸的屬性;不定形的非命為時間、空間、法、非法。時間為一切存在的持續、變化、運動提供可能性;空間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場所;法是運動的條件,如水能幫助魚遊動;非法是靜止的條件,如樹蔭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耆那教實行各種苦行,利用各種方法來折磨自己,以一顆無比虔誠的心祈求神靈的眷顧與饒恕,甚至利用餓斃的方法來了此一生。認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舊業,使新業不生,達至寂靜,使命呈現原有的光輝,脫離輪迴苦,獲得解脫。
耆那教教堂3、 印度教:
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時代的思想逐漸由西北方轉向恆河流域的中印度,而多神教的崇拜也轉為一神教——即對所謂「梵天」的信仰。隨著「梵天」的確立,他們又創造出「梵天生四姓」之說,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種姓制度。作為掌握政權的剎帝利種姓,其重要決策及宗教大事還得聽命於婆羅門種姓。「梵天生四姓」之說在當時的印度已佔統治地位,但不滿這一理論者仍有之,於是諸派哲學應運而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宗教主張。後來,吠槽多派既遠承古籍又有所發展,對分歧的各派哲學作了調和,成為印度宗教思想的正統,也稱為印度教。
由於印度教是一個綜合了多種教派而形成的宗教體系,所以他們崇拜「多神」,沒有單一的宗教信仰,這些神包括吠陀諸神和婆羅門教諸神,但是該教派有三個主要神明,即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個大神又有各自的配偶和化身以及變相,故而印度教的神明是不計其數的。後期印度教主要崇拜「梵天」。
從梵書到奧義書是印度教「梵我合一」思想逐步形成的過程。其實在《吠陀》文獻《三希塔》里所強調的信仰理念中,咒語並無突出的地位。但在其後《波拉呼馬那》里,表面上似乎繼承了《三希塔》以祭祀為主的傳統,實際上在祭祀的外表之下,真正主導的卻是咒語,這時他們想要藉此咒語來支配萬物。
苦行也可以說是印度教的主要特色之一,在初期的吠陀文獻里,就出現了「苦行」這樣的詞語。而具體方法包括斷食、凝視火、長時間獨腳站立、在某些祭禮中唱讚歌時停止呼吸等。至於另一類型的苦行就是「瑜伽」,瑜伽不單純是苦修,而是「苦行」加上「靜觀」,因此其目的不僅在於使肉體痛苦,同時也在於重視冥想的作用。
印度教顯示出強烈的宿命思想,印度教徒相信自身的行為存在一種必然性的力量,讓自身陷入輪迴之中,直到尋求到解脫之路為止。
印度教也主張非暴力不殺生,在業報和輪迴的觀念驅使下,要求人們要忍耐。不殺生和忍耐的觀念使得印度人在後來的伊斯蘭教和西方殖民者的壓榨下,以超乎想像的容忍力生存著,就連甘地後來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是這一教義的直接發揚。
大梵天。在印度教教義中,梵天有四臉四臂,能觀四面八方。坎達里亞廟是印度中央邦卡傑拉霍廟宇群三十座廟宇中最壯觀的一座。印度教教徒將恆河奉為聖河,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印度教教徒前往恆河參加沐浴儀式。4、 佛教:
佛教是與耆那教同時興起的,其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是他成道以後所獲稱號,意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所提倡的哲理,以及由他開始的宗教運動對東方文明影響深遠。釋迦牟尼是位於今天印度、尼泊爾交界處的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後離開宮廷出家修行。據佛傳所述,釋迦牟尼追求解脫,經過長期而曲折的歷程終於悟道。由於他宣揚的佛教哲理既博大精深又平易近人,因而其家鄉迦毗羅衛以及恆河中下游廣大地區接受佛教的信徒越來越多,盛況超過大雄耆那教。佛教是在對以婆羅門教為代表的古代文明批判和繼承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的產生結束了婆羅門教一統天下的歷史,標誌著吠陀文明的沒落,同時標誌著一個新文明的開始。
佛教同耆那教一樣承認生命輪迴之說,並認為信教修行的目的是擺脫輪迴,達到涅槃之境。但它不像耆那教那樣強調苦行修鍊,而是主張進行哲理思考,了悟萬物因緣,進而悟道,達於永恆的存在,此為涅槃。在對待擺脫輪迴的人生問題上,釋迦牟尼倡「四諦」之說,包括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佛教講道的起點,也就是從人生的各種苦惱現象說起,宣揚人生有生、老、病、死、求不得、別離、怨恨、身心八種苦。集諦說明形成苦的各種原因,佛教避免從客觀條件出發分析苦因,而專從主觀方面探求,認為苦的根源在於各種慾望,而各種慾望又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滿足。苦是以前慾望的果,果又成了因,因果相襲,人生輪迴不已。滅諦說明佛教的目的是消滅苦,佛教認為消滅苦的關鍵在於消除慾望。道諦說明佛教修道的主張和途徑,包括八正道:正見即信仰正;正思維即決心正;正語即言語正;正業即行為正;正命即生活正;正精進即努力正;正念即思念正;正定即精神集中,禪定正。八正道大體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從理論上領悟佛陀所宣揚的教義,以提高信徒的宗教智慧;另一方面從靜坐中體驗佛陀所宣揚的境界,以提高信徒的宗教修養。和其他學派相比,佛教理論上更加完善,因此產生了更大影響。
佛門是作為眾多沙門流派的傑出代表和集大成者而出現的,因此它反對婆羅門教的特點最為突出。佛教與婆羅門教的最大不同在於宣揚「眾生平等」。婆羅門教認為神主宰人的命運,神人當然不平等;種姓之間也無平等可言。佛教則認為神與人及眾生都是平等的,社會上的不同種姓只是由於不同職業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從這一點看,佛教顯然具有積極意義。
釋迦牟尼去世之後,焚化屍體而得舍利。為了爭奪佛陀的舍利,摩竭陀國、佛波婆國、遮羅頗國、羅摩伽國、毗留提國等國和獨自佔有舍利的鳩屍國發生爭戰,最後舍利被分為八份,分別建造佛塔加以供奉。這時佛教團體已初具規模,並規定在家修行的普通信徒只要表示皈依功法,接濟僧眾,並實行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即可,大大方便了佛教在群眾中的傳播。公元前5世紀70年代,佛教徒第一次在摩竭陀國都集結,首次寫定佛教經典,此後佛教得以迅速發展。由於佛教本身沒有最高領導機構,因而導致分裂。公元前4世紀初,佛教徒舉行第二次集結,佛教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兩派,並進一步審定律藏。公元前253年,阿育王召集第三次集結,佛教經律論三類經典基本齊備。
而佛教的遠傳,則表現在阿育王派名僧高士奔赴遠方絕域弘揚佛法的事業上。阿育王廣派傳教士,是佛教不僅在印度內部廣為傳布,且衝出國界弘揚天下,變成世界性宗教。這第三次集結成為早期佛教達到鼎盛的標誌。但由於外族入侵和國內陷入長期的戰亂,佛教在印度的傳播逐漸減弱。到現在為止,佛教在印度國內信仰的人已經不多,相反在世界其他地區佛教卻有大批信徒,成為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斯瓦布揚佛塔莊嚴神秘,以無邊佛眼俯瞰著加德滿都谷地。佛教洞窟廢墟。在古印度傳說中,主宰天下的轉輪聖王所持的武器稱為輪寶,有無堅不摧的力量,能夠征服一切。佛教借其來象徵「佛法」,稱為「法lun」。火葬是佛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僧人火化後出現的舍利子、舍利花等,歷來被佛教信眾奉為聖物。哲學對宗教的影響:
古印度的哲學可以追溯到吠陀時代。吠陀哲學主要探究印度哲學思想的淵源《吠陀經》,特別是《梨俱吠陀》中所蘊涵的哲學思想。雖是樸素的、非系統的,卻也相當豐富而深刻,對後吠陀哲學、宗教派別的形成和發展有著直接影響。
吠陀哲學可歸結為兩個基本觀點,即「永恆的觀點」與「非永恆的觀點」。前者設定宇宙間存在著一個永恆的精神實在,反映了吠陀唯心主義者的基本思想。後者否認宇宙間有所謂永恆的精神存在,反映著吠陀唯物主義者的基本思想——印度最原始唯物主義的思想資料。
印度哲學史的一個特點是:唯心主義哲學在形式上支配著印度哲學思想發展的全過程,唯物主義只是作為唯心主義的批判對象而存在。其主要觀點是:世界的基礎是物質,物質的運動在於物質的內因。
《奧義書》既是吠陀文獻的末尾,又是對吠陀哲學的總結,故又稱為「吠檀多」。《奧義書》主要對吠陀原人原理進行總結,並在此基礎上做出了重大的發展,即按原人的哲理內涵提出了「原人、梵、我」三位一體的原人即梵、原人即我的新理論體系,後來又構建了一系列與梵我相對應的範疇,用以說明梵我幻現的情世間和器世間。
《奧義書》對婆羅門教教義的解釋,有明顯的思辨色彩,已經涉及哲學上的宇宙本源、靈魂與肉體的關係等重要問題。表現出唯心論的特點。不過《奧義書》也有唯物主義的色彩,尤其是在萬物本源上,它的一個著名哲學概念就是說「風」是世界的本源。
佛教哲學思想從根本上說也是來源於《吠陀經》和《奧義書》,雖然它已異化於後者,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宗教哲學體系。佛教哲學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佛教辯證法大師龍樹的辯證學說,對他的理論體系中的核心部分——四句邏輯、八不模式、三諦原理——提出新的、比較準確的解釋。
另一方面是佛教的緣起實在論。佛教的小乘和大乘哲學在對經驗世界的客觀現象的觀察中有一個認識論上的共識,即認為世間事物的產生、暫存、衰變、消亡的過程是由因緣所制約的。因緣是佛家關於事物之間相互依存、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相生相剋的普遍規律的特殊表述,類似現代哲學中的關係網路論。
加德滿都是印度教、佛教聚集的地方。相傳加德滿都所處的谷地原本是喜馬拉雅山麓的一個湖泊,湖中盛開著一朵金色蓮花,這蓮花便是釋迦牟尼的前身。文殊菩薩揮劍劈開了湖岸,湖水傾瀉而出,佛祖從此降臨人間,隨之佛教也就產生了。印度教經歷了由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這個過程。所以印度教可以說是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
吠陀教是公元前1775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在與當地達羅毗荼人融合過程中形成。以雅利安人帶來的?吠陀經?為主要經典,信仰多神。有靈魂觀念卻沒有靈魂輪迴的思想和信仰。到公元前7世紀左右演變為婆羅門教。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信仰梵天,濕婆,毗濕奴,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把人分為四大種姓(四大種姓在黎具吠陀的原人歌中有提到,但到印度教才有不可接觸等觀念)主張善惡輪迴。到8世紀,商羯羅把婆羅門教改革為印度教,印度教經典有?吠陀經?,?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等,後來,印度教又形成了毗濕奴派,濕婆派,性力派三大派別。 教義基本與婆羅門教相同。耆那教在公元前6世紀由被稱為大雄的笩駄摩那創立。耆那教認為世界是由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構成,原子結合的方式構成不同物質和物質形態,一切事物由靈魂和非靈魂構成。認為業是像塵埃一樣依附在人的靈魂上細微看不見的物質,是人們獲得解脫的障礙,要擺脫業就必須修鍊,抑制慾望。耆那教的苦行比印度教中的苦行派濕婆派更甚,不殺生,極端素食,輕視錢財。
佛教在公元前6-前5世紀由釋迦摩尼創立,具有鮮明的反婆羅門教思想,繼承了生死輪迴說,提倡眾生平等,反對梵我合一,主張無我論,以緣起說反對梵天創世說,提出了四諦八正道學說。
耆那教和佛教都具有反婆羅門教的性質,都產生於沙門思潮,而印度教則是由於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時期,佛教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便相形式微,在商羯羅的改革下,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也就是印度教。前面的各位已經答得很完善了,簡單概括一下
印度的歷史主流是吠陀→婆羅門教→印度教,實際上印度以前只是一個大概的地理概念,好比普魯士,四分五裂,然而這些分裂的小邦國都共同信仰婆羅門教。中間阿育王統一了印度,也大力推崇佛教,然而阿育王死後印度又四分五裂,失去了大靠山的佛教也逐步走向衰敗。
由於婆羅門教佔據絕對優勢,導致當時的大量資源,譬如錢財,糧食,衣服,牲畜都用來供奉婆羅門貴族了,而後來生產力提高,人們開始不滿,於是爆發出了沙門思潮,共同抵抗婆羅門的壓迫。然而耆那教和佛教都是師從婆羅門教的,所以大致理論與婆羅門教一樣,譬如因果輪迴等等,論資排輩耆那教和佛教都是師兄弟,可以認為耆那教是佛教的加強版本,譬如連植物也不能殺。不過婆羅門的影響力太大,沙門教派最終失敗,再加上綠綠入侵印度,大量沙門教派被滅,只有耆那教和佛教存活到現在。現在印度大約80%的人信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各佔0.7%,連基督教也比這兩個加起來的多。數據是三年前的了,找不到最新數據
手機碼字,很混亂,先看著吧@譚樊馬克婆羅門教: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
印度教:世界的本源是梵(Brahman),它的永恆運動(Karma)是濕婆的舞蹈,在濕婆舞動的穗纓里有一位靜止的女子(Shakti)。耆那教:最高的解脫是餓斃佛教:緣起性空,最高的解脫是涅槃關係:婆羅門教後來發展為印度教,它們稱為恆法(Sanata Dharma)。而佛教和耆那教反對婆羅門教的正統地位,稱為沙門。
佛教曾短暫佔據優勢地位,耆那教不曾佔據優勢地位。婆羅門教吸收了沙門的不殺生思想,以及龍樹提出的中觀思想,後來發展成印度教。在商羯羅的勸說和莫卧兒帝國的打擊之下,佛教逐漸從印度消失了。耆那教還一直存在,聖雄甘地就受到了該教的影響。簡單點回答,佛法和其他印度宗教的唯一根本區別,就是「無我」思想。
從修道者或者信者的角度來看,它們的區別簡單說來是:
吠陀,通過祭祀(祭火吟詩飲梭麻汁)以尋求神力或死後升天。人與眾神通過天理建立起一種契約關係,以保證祭祀能夠實現其效力。
婆羅門教,祭祀的作用逐漸減弱,轉而研究祭祀的哲學原理,發展出梵我一如和輪迴思想,誕生出婆羅門書奧義書等經典,認為只有理解了梵的原理才能死後升天。
印度教,結合了眾多土著宗教元素,修行方式花樣百出,如濕婆教瑜伽派行者通過瑜伽追求與濕婆合一的境界。
佛教,涅磐脫離輪迴。耆那教以苦行為主,所有的哲學都是在證明苦行的合理性,印度教則主張苦行、禁慾、縱慾,祭祀、巫術、念咒,種姓制度,瑜伽鍛煉,所有的哲學都在證明這些方法的合理性。佛教主張身心鍛煉獲得解脫,所謂的身心鍛煉就是禪定。所有的哲學都在證明禪定的無比高大上。喇嘛教主張雙修縱慾解脫,所有的教義都是證明此法的合理性。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會開出一套解脫的套餐,讓信眾埋單。所以學宗教,不要看裡面講解脫講的多麼有道理,主要看他在通往解脫在幹什麼。很可能是在作惡哦。就像希特勒,他的理論百分百正確,但是達到他的理論要做的卻是殺人,那麼這樣的宗教,還是不要加入的為妙。宗教信仰裡面的水很深。輕則被騙財騙色,重則做了炮灰而不自知。個人覺得信仰宗教,搞點身心鍛煉或者懺悔祈禱什麼的,還有點益處,至於幫助宗教搞傳銷式拉人入伙,或者為宗教去打仗,或者為宗教去淫亂,都害人的。
推薦閱讀:
※什麼是譚崔(Tantra)?
※為什麼世界主要宗教都發源自中東和印度?
※印度教和佛教的關係如何?佛教現在在印度的情況如何?
※佛祖和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之间如何排座次?
※梵語的現狀如何,有沒有人用它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