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哪些出名的兵家必爭之地?
戰爭 歷史 文化
相似問題:中東有哪些著名的兵家必爭之地? - 軍事
排名不分先後
1.普瓦捷,法國西部要衝2.第二次普瓦捷戰役,英法百年戰爭第二階段
1356年,英國黑太子愛德華對法國進行遠征。雖然英軍人數遠遠少於法軍。但是仗著克雷西之戰的餘威,法國人就是不敢跟英國人決一死戰。結果黑太子從法國西部的波爾多一路燒殺搶掠,到了普瓦捷。法王約翰二世在壓力下只能親征。不過結果仍然是法軍大敗,連約翰二世都直接做了俘虜。黑太子愛德華在索取了大量贖金後,返回英國結束了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2.巴爾幹半島,歐洲火藥桶
地處歐亞大陸交接的巴爾幹地區註定了是一個不平靜的地方。從邁錫尼文明時期的特洛伊戰爭,到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巴爾幹地區爭端之頻繁無愧於「歐洲火藥桶」之稱。帝國主義、民族衝突、宗教爭端,愛琴海旁的美麗土地成為了歐洲不斷流血的傷疤。
3.比利時,法德的戰場
1.滑鐵盧戰役,拿破崙的最後一戰
1815年3月,拿破崙返回法國,推翻波旁王朝再次稱帝,史稱「百日王朝」。對於皇帝來說,擊敗反法同盟才能確保他重登帝位。此時法國已經被反法同盟圍了個水泄不通。他很快確定駐紮在荷蘭-比利時的英軍作為主攻目標,在他看來,奧地利人戰鬥力一般,只需用少量軍隊牽制,俄國人太遠,趕到前線尚需時日。只要在普魯士和英國合軍之前各個擊破就可再次擊破反法同盟。而且,在法國北部的惠靈頓率領的英軍對法國威脅最大,必須主動出擊。拿破崙整個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可惜進程卻不如皇帝所設想。6月18日,英法在距離布魯塞爾外30公里的滑鐵盧小鎮決戰,法軍戰敗,拿破崙再次退位,而這個小鎮的名字也因為這場戰役為世人所熟知。2.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初期,施里芬計劃
1914年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德軍基本完成了從比利時進入法國北部的計劃。但沒有想到的事,這個速戰速決的計劃被戰壕和鐵絲網給拖垮了,1914年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閃電戰的施里芬計劃還是失敗了。4.倫巴第-義大利北部地區,歐洲的十字路口
說到義大利北部地區,在羅馬時期也叫做山內高盧地區。這個地區能讓人想起許多著名的城市,都靈、米蘭、威尼斯、熱那亞。在孕育眾多繁榮富庶的義大利城市的同時,這一地區長久以來也稱為歐洲列強的戰場。
西面法國可從經過瑞士,從都靈進入義大利,或者越過阿爾卑斯山從米蘭進入。熱那亞則是地中海上重要的港口。北面可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倫巴第地區,東面則可以從維也納和克羅埃西亞經過威尼斯進入義大利。歷史上,教皇、法國,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奧地利,還有義大利諸城邦之間都在這一塊富庶的義大利門戶爭奪不息。
1.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
公園前218年,漢尼拔率領迦太基軍隊從西班牙出發,連續翻越比利牛斯山、阿爾卑斯山兩座天塹,到達義大利北部。在越過阿爾卑斯山後,羅馬實際上已經無險可守,只能依靠山內高盧眾多的同盟部落與漢尼拔決戰。公元前217年初春,羅馬人進入波河流域與迦太基開戰。在特雷比亞河,漢尼拔擊潰了羅馬軍隊。在經過冬天的休整後,迦太基軍隊一路長驅直入,羅馬危在旦夕。
越過阿爾卑斯山後,漢尼拔的軍隊其實減員十分嚴重,補給也有困難,加上山內高盧大多數都是羅馬的同盟,處境十分不妙。但依靠波河流域的一系列戰鬥。迦太基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使得羅馬的同盟紛紛倒向迦太基一邊,整個亞平寧半島暴露在漢尼拔的面前。
2.義大利戰爭,法國與哈布斯堡王朝的對決
1494-1559年的義大利戰爭是歐洲的一個轉折點。這場戰爭原本是義大利城邦之間的衝突,隨後演變成法國同以西班牙、奧地利為代表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爭奪霸權的戰爭。漫長的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的繼承權。1494年查理八世出兵義大利,隨後神聖羅馬帝國干預,法國戰敗。1499年,路易十二再次出征義大利,佔領那不勒斯後被西班牙打敗,那不勒斯歸屬西班牙。第二階段,初期歐洲多國聯盟對威尼斯宣戰,擊敗為威尼斯後哈巴斯堡意圖把法國趕出義大利。雙方互有勝負。1516年,雙方簽署合約,米蘭歸法國,那不勒斯歸西班牙。
第三階段,法國西班牙在義大利大戰,其他國家紛紛參與。1559年雙方簽署條約,結束了法國對義大利的擴張計劃。
5.西里西亞,德意志的爭奪
作為一塊不大不小與世無爭的地方,位於神聖羅馬帝國中心地區的西里西亞其實一直保持這和平。但隨著神聖羅馬帝國權勢的不斷削弱,身處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的西里西亞儼然成為了這兩個國家爭奪德意志和神聖羅馬帝國領導權的籌碼。加上神聖羅馬帝國外強中乾,各諸侯國之間爭奪不斷,西里西亞也成為了一塊戰火之地。
1.三十年戰爭
嚴格來說,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並不是只在西里西亞進行的。但是在西里西亞醞釀的宗教改革運動則為三十年的歐洲混戰埋下了伏筆。1618年布拉格發生擲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戰爭爆發。戰爭最後以哈布斯堡皇室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滅了百分之60的人口,其中作為主戰場的西里西亞被消滅了25%的人口。2.西里西亞戰爭
1740年奧地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引發歐洲各國對繼承權的爭奪(誰讓歐洲皇室互相通婚),大家都想瓜分名存實亡的神聖羅馬帝國。1740年12月,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突襲並佔領了奧地利控制的西里西亞,西里西亞戰爭爆發。1742年7月奧地利與普魯士簽定和約,割讓西里西亞大部,結束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普魯士獲勝。1743年,奧地利捲土重來,接連擊敗法國,西班牙。1744年,腓特烈再次進攻西里西亞,連續擊敗奧地利,佔領整個西里西亞。12月,雙方簽署《德累斯頓和約》,結束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普魯士一躍成為歐洲強國。克里米亞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個半島,毗鄰近東地區兩大洲的咽喉,因此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克里米亞半島相繼被不同的民族佔領:250年被哥特人、376年被匈人、8世紀被可薩人、1016年被拜占廷帝國、1237年前欽察人、1237年被蒙古人佔領。
1854年至1856年間,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最終,俄羅斯帝國保住克里米亞控制權。
1941年德國軍隊在試圖佔領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大陸的地峽時損失慘重。最後德軍還是衝破了蘇聯軍隊的防線,只有塞瓦斯托波爾從1941年10月一直堅持到1942年7月4日。1944年蘇軍重占塞瓦斯托波爾。君士坦丁堡。橫亘亞歐之間,又連接地中海和黑海,整個歐洲地理位置屬它最重要。
進入海權時代以後,歐洲強國通過控制島嶼和沿岸據點,達到控制海域,保證航線的目的,因此,這些地點就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涅瓦河入海口:聖彼得堡伏爾加河入海口:阿斯特拉罕道加瓦河入海口:里加維斯瓦河入海口:但澤奧得河入海口:斯德丁
易北河入海口:漢堡
威悉河入海口:不萊梅萊茵河入海口:鹿特丹塞納河入海口:勒阿弗爾盧瓦爾河入海口:南特加龍河入海口:波爾多羅訥河入海口:馬賽特茹河入海口:里斯本杜羅河入海口:波爾圖瓜達爾基維爾河入海口:塞維利亞控制波羅的海:哥特蘭島
控制北海:赫爾戈蘭島扼守英吉利海峽:海峽群島扼守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控制西地中海:巴利阿里群島控制中地中海:馬爾他島控制西地中海:克里特島控制愛奧尼亞海:科孚島扼守土耳其海峽:君士坦丁堡控制黑海:克里米亞半島格但斯克(但澤),二戰導火索,波羅地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對德國和波蘭都意義非凡。她是波蘭當時領土唯一的出海口,同時隔開了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使東普魯士成為飛地,當時的但澤人口多數為德意志人。德國為了打通但澤走廊向波蘭索要但澤地區,未果後發動閃電戰。
比利時:位於荷蘭、德國、法國、英國之間,獨立時列強各種博弈,最後倫敦會議五大國保證其永久中立;一戰導火索都知道是薩拉熱窩,但是英國宣戰的導火索則是比利時。德國為達成從右翼突破的想法,假道比利時,列日要塞魯登道夫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按約定,英國有保護比利時的主那啥權的義務,於是乎堂兄弟開片,倆王室一個改名一個掛了;二戰歐洲戰場,比利時的阿登地區更是亮相兩次:1940,德國人由此突破入法,馬奇諾變成瑪奇朵;1944-1945,德國人又在此發起了最後一次有力反攻,一句nuts!載入史冊。
薩伏伊義大利和法國的門戶,英國打西班牙送一船黃金給他們沉沒現在才尋找到,這個國家有巨大特權,法國國王非常關照那裡的人,波蘭號稱歐洲地毯,人人都踩一腳,伊萬,漢斯的愛好
推薦閱讀:
※C-5大型運輸機年表
※【海戰】海戰兵棋艦隊系列
※北約軍隊中,精準射手和狙擊手的區別是什麼?
※闊劍引爆後正後方的人會受到什麼程度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