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樣食物,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你們很久以後才搞清楚「原來是這個啊」的食物有哪些?

都知道國家地兒大,同一樣食物,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因為這而誤以為是另一樣食物的,有沒有,有沒有因為這還鬧出笑話的?還有沒有哪些食物到現在都沒搞清楚、或者不太確定的呢?

我先說:

1、餛飩,這個簡單,我只是從發音去猜出是雲吞這貨;

2、然後比如「燙手的山芋」,小時候寫作文就知道用這詞,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這詞是略帶貶意,但到底為什麼這樣形容,以前還真是沒搞懂,後來我才知道山芋其實是大番薯…… 咳,若換成「燙手的番薯」那就容易領會多了;

3、香菜這玩意,我一直沒搞懂,第一次聽到一重慶MM說的時候,為之一震,我說你們真好啊,你們還有個蔬菜直接是香的,我們這沒有啊,肯定很好吃的,有機會一定要多吃,治下我自己多肉少菜、不喜歡吃菜的習慣,後來,才知道原來這貨其實就是「芫荽」(粵語音:元西),咳、咳,這貨我小時候不喜歡,看到就挑到一邊,現在也談不上很喜歡,只是這貨香嗎??

4、生魚,自己比較愛吃,但在QQ不見其他人談成,鬱悶了好久,雖然這貨不是草魚那麼量產(以前沒養殖),但也只是淡水魚吧,難道都不吃嗎? 後來,才知道他們叫黑魚,咳,可這貨魚背明明是深青色,不是黑色啊……


小時候家裡經常吃一種葉莖是空的蔬菜,我們那叫藤藤菜。

後來去外地讀書,看見菜單上有一種菜叫空心菜,有意思,點!

端上來一看,藤藤菜!!!

再後來又去另一個地方讀書,看見菜單上有一種菜叫過河菜,有意思,點!

端上來一看,藤藤菜!!!

大學了,有一次上館子吃飯,同學看著菜單說:咦。竹葉菜?有意思,點不點?

我淡然一笑:這東西我們那叫藤藤菜。


和班上廣東的童鞋聊天,他說他愛吃馬蹄。

予大駭!

我只聽說過愛吃熊掌鵝掌雞爪豬蹄……的人,馬蹄,嘖嘖嘖嘖,果然是廣東人,真有創意!

然後他又默默補充了一句,馬蹄生吃也挺好吃的,我們那兒還是愛吃生的。

予再大駭!

試著想像了下畫面,腦容量不夠實在無法想像,從此看他都覺得很……神奇。

後來,偶然間得知,那位童鞋嘴裡的馬蹄就是我們這兒的荸薺……


圖片截自 @梁歡 的微博。


去武漢之前一直以為豆皮只用在豆腐皮身上。後來才知道還有豆皮這麼好吃的東西。


告訴你們吧,北京小吃「炸灌腸」裡面真的沒有肉!!就是油炸澱粉片兒哦親~


估計出了大西南片區的話,應該沒人曉得啥子叫「折耳根」吧。。。。。

第一次帶個外地妹子去吃「涼拌折耳根」

妹子很驚恐,「耳根是指耳朵的根部拿來涼拌的嗎?!你們為什麼要吃這麼奇怪的部位?!」

端上來,妹子震驚了,說「你們為什麼給魚腥草取了個這麼奇葩的名字?!」

給我科普了我才知道這貨原來叫「魚腥草」。。。。他們用這貨來治感冒。。。我們把這貨涼拌來吃了。。。。-_-||


我覺得和蒜有關的必須貼下圖了。。。

首先,蒜作為一種植物不同的部分以各種不同的方法都可食用,而不同的部位各地叫法就不大一樣了。

對於根莖部分,我們這(四川)叫大蒜,佐料。其他地方有叫蒜頭、大蒜頭的。

然後我們叫蒜薹是這個。圓條,中上有個結,一般都得從結那裡把上面一截摘掉後食用。

蒜的一部分品種會長這個,由此,蒜可分為有薹種和無薹種。

這個蒜薹其實就是花薹,那個結長大後就是花了,經過一個叫抽薹的工序,把每一株長的的蒜薹抽出來就成了下圖。

而有些地方把它叫蒜苗

蒜薹炒肉

最後我們叫蒜苗的是這個,扁的。

這個是蒜的幼苗發育到一定程度的青苗。

而有些地方把它叫大蒜、青蒜、蒜毫。。。

蒜苗炒臘肉

評論中提到的他們叫的黃色蒜苗的應該是蒜黃。

這個就是蒜的幼苗,也就是上面那貨更幼齒一些的狀態。。。


腐竹,我們那邊叫豆筍

腐乳,我們那邊叫貓乳

面窩,我們那邊叫蔥油粑粑,

車厘子,原來就是櫻桃

提子,原來就是無子葡萄

馬蹄,原來就是荸薺

菜心,原來是上海青,在深圳又成了菜苔。

我們那邊叫蒜頭的在北方叫大蒜,我們那邊叫大蒜的在北方叫蒜苗,我們那邊叫蒜苗的在北方叫蒜苔。

山藥這貨原來是淮山,但是山藥蛋又是土豆。


車厘子...

最開始以為和車前子是一個系統的...


"雞蛋糕"

這個東西在我的老家貴州省貴陽市,指的是內含雞蛋作配料的小蛋糕,但在我上大學的地方哈爾濱,指的是蒸雞蛋。

「大頭菜」

在貴陽,指榨菜,在哈爾濱,指的是另一種菜(不知道怎麼形容)

「柿子」

在貴陽,指的是原產地在中國的柿科植物漿果類的一種水果,在哈爾濱,指的是番茄

(番茄在貴陽又叫做西紅柿、毛辣角(念作gó))

「酸菜」

好吧酸菜這個東西,南北方有不同的做法,於是貴陽與哈爾濱的「酸菜」完全不是一個味道

「地瓜」

在貴陽,指「涼薯」,在哈爾濱,指紅薯

「麻辣燙」

在貴陽,與表面上很厚一層辣油、味道也巨辣的火鍋是一個概念,必須得圍著沸騰的一鍋油水吃才叫做麻辣燙,在哈爾濱就變成了在鍋里煮好然後一人一份盛出來放在碗里甚至還可以帶走的,呃,一份小菜

「折耳根」

貴陽的一種麻辣味涼拌小菜,通常為小吃,在除西南片區的其他地方一般做中藥用,就是魚腥草

「黃粑」

用紅糖水泡糯米,再用玉米葉子包裹放進鍋里蒸出來的,呃怎麼說,年糕一類的糕點,其他地方?不知道

「pú jī」

好吧就是這樣的發音,在貴陽指的是荸薺


蒜薹。

來上海念書了以後發現上海的同學都管那叫蒜苗

然後我就問他們 那麼大蒜上面長出來那個綠色的你們叫啥

他們說 叫大蒜。。。

然後我再問了 那麼大蒜你們叫啥

他們說 叫大蒜頭。。。

後來百度了一下 這幾者之間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個東西

但是還是有某種聯繫。。具體沒記清

反正對我來說都叫「這個」和「那個」【大學狗の日常

==========================

==========================

關於壽司和紫菜包飯

好多知友在評論里指出

壽司和紫菜包飯確實不是同一種東西

這個怪我沒仔細甄別

原描述已刪除 望見諒~


士多啤梨,一直聽說這種梨子好吃,問水果店的大媽,人完全都沒聽過,後來一個菇涼跟我說,這是草莓。草。。草莓。。。

木須肉,一直以為這貨是苜蓿的白字寫法,因為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黑板(小店的菜單)上著「快夕,蓋澆飯」等字樣。因為苜蓿這貨我不喜歡,於是從來就沒點過木須肉。後來室友點上來,才知道,其實就是 雞蛋木耳炒肉片

張掖大菜,一直以為張掖是一種詭異的黑暗料理食材,後來才知道原來有個地方叫張掖。。。其實就是五花肉炒羊肝。但果然是一種下水。


= = 我至今沒能把【豆角屬】蔬菜在全國各地的不同別名搞明白……


怒答,必須是小籠包....

在帝都點了無數次的小籠包,然後端上桌都是沒有湯汁的發麵小肉包....

摔桌 (╯‵□′)╯︵┻━┻


bitch

原來馬蹄也是指這個


一直以為煎餅果子是一種水果。。。

到了中學看作文選還有疑惑為什麼會有少一截的說法,果子怎麼少一截?

後來發現尼瑪這不是蛋餅嘛。。。


還有個很少有人提起的,河南話管吃米飯叫吃米,但在其他地方米指生米。在學校食堂親耳聽到的笑話:

同學:師傅,要四兩米

師傅:米不賣,飯要嗎?


我活了三十幾歲才知道從小吃的「大豆」其實是 蠶豆。。。

正經的「大豆」其實是黃豆。。。

===================

又想了想,,還有一個。。

從北方來上海讀書遇到的第一個震撼是 上海的饅頭居然有餡!!包子不叫包子,,非喚作神馬肉饅頭,素饅頭,生煎饅頭。。


我都不好意思說蒙古包了。


有一種常見的菜,從我接觸到的順序開始列舉名字吧:

海南:椰子菜

湖南:包菜

北京:圓白菜

貌似是通用名:捲心菜

東北:甘藍

現在還是比較接受叫它包菜,因為大愛手撕包菜!


推薦閱讀:

如何煲出靚湯?
酒店餐館對那些剩菜打包的人有何想法?
Friis-Holm 55%:輕盈潤滑,層次豐富
要讓冰箱打開就很有食慾,裡面應該放些什麼食物,怎麼擺放,以及常吃的零食都應該買些什麼放裡面?

TAG:美食 | 食物 | 調查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