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哪個版本的比較好?

哪個版本,比較全,比較準確。


最初的是李瀚章編撰、李鴻章校勘,由傳忠書局出的那個《曾文正公家書》,現在流傳的都是以此為藍本。我讀過的感覺比較全且比較好的是下面這本:

我覺得由於年代比較近,這本書讀起來難度不是很大,所以不建議讀那些被後人解讀的版本。這本書,樸素有真情,很不錯,建議一日幾頁,在不追求速度的前提下把它讀完


最近在看鐘叔河老先生編的《全本曾國藩家書》,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我買的是毛邊本,得一頁一頁割開閱讀。文人雅痞,不適合我這種入門級書蟲。不過這套書內容本身還是不錯的,收錄了台灣《湘鄉曾氏文獻》和曾家未在內地出版的家信,補全了傳忠書局版本的一些闕略。而且是按人物關係及家信年代排版,適合閱讀學習。

中國書店出版的《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嘉言鈔》也值得推薦。紙質好,裝禎乾淨,點校錯誤少。

這裡吐槽下線裝書局出的曾國藩家書,對,就是黃皮的那本,點校極差,錯漏百出。中國書店的版本放老家沒拿,又才買的這本。很多情況下,文言看不懂,不單單因為古文功底,跟出版社的點校和錯漏誤導有很大關係。這次購書讓我對線裝書局有了一個認識:靠熱門賺快錢,沒有出版人的責任心。他家別的書沒買過,純屬個人看法。


《曾文正公嘉言鈔》金城出版社的


線裝書局的《曾國藩·曾文正公家書》

沒對比過版本,在京東逛著看到這個賣的挺好就加購物車了,線裝書局的書。

純原版,內容是接近與白話的文言文,讀起來沒有古文那麼吃力,每天看兩篇,好處多多。


曾國藩的家書從16年的年末讀到17年年初,實在覺得不過癮,又買了一本全本,不知道看不看得完。說來蠻好笑,當時是想看麻衣神相,沒找到好的版本,看到知乎上有人說曾國藩的冰鑒,想著曾國藩的家書也很好看,所以一起買了。還特意找了下家書的不同版本,不買著編版本,所以買了老的兩個出版社,中華書局和華僑出版社索性都買了。這兩個版本的前言都寫的蠻好,至少把出這書的目的,寥寥幾筆寫的明明白白,而且姿態也很謙遜,言語順暢,讓人看下去的滋味。

華僑出版社的曾國藩家書,書封面如下,

分為修身、治家、為政、勸學、用人、交友、治軍、處世八個篇章。人為地拆分不同主題,所以在後面的注釋介紹了寫信的背景和作者的看法,真正屬於家書的內容並不是非常多,優點在於主題明確,作者也有較為詳細的解釋和看法,適合初看家書的人,因為點評比較多,便於前期了解曾國藩的寫作特點,基本上來說,在曾國藩年代的文言文不是很難懂。缺點在於,讀者對於曾國藩的經歷不大了解的話,理解起來信件的前後有難度。

而中華書局的這版,相對於華僑出版社的,相對外觀比較簡陋,不過不影響它質量。(噹噹還有售)

前言說明了這個是選本不是全文,關於家書主要摘選的是家書,家訓(對自家兒子寫的信摘選的少一些)這個版本以時間為序,歷時3代帝王,主要是針對人文教育這塊多一些,家庭觀念,家教等等,對於行軍等會少一些選摘。但是在最後成稿校對的步驟,明顯有點粗糙,錯別字和上標的注釋位置,讓閱讀人很不舒服,哪有在逗號處標上標的。

不過它的優點在於:保持每一次寄信的完整,這個對於摸不著頭腦的讀者來說,是一線光明。雖然我悟性也不高,但看全信,你會發現曾國藩有個習慣,先拋出一個議題,再具體這個議題發揮怎麼做。比如他給自己兄弟寫信,擔心自家太盈滿,像之前歷史裡面的霍家,名滿天下最後落得抄家了之,也覺得歷史上的規律是,盈滿繼概之,非他即彼,那還不如自己家先動手。所以下一文就寫了怎麼概之,遵守八字家訓「書 蔬 魚 豬 早 掃 考 寶」。相關的內容我就不解釋了,比較符合農業社會,大家都可以相對的更新。

但是從曾國藩的家書里,雖然他自己獲得較大的功名,但是並不認為人立命通達的道路只有這一個,認為人有不同的才能,特別是後期在他治軍的過程中,需要各類的人才,算是當時對於人才定義的一種拓寬,也是後世認為他鑒賞過很多人才,很多人認為冰鑒是他寫的一個原因。但是根據考究,後世的學者認為《冰鑒》可能有一部分是曾國藩著的或者口說的,也有誇大的部分。


我在讀線裝書局版的,李翰章編的,又增添了一些書信和家訓。


唐浩明先生《曾國藩家書點評》,可獨性還是比較強的


94版張海雷編譯的不錯,看序便知。


金城出版社的《曾文正公家書全集》綠色封面的,正在讀,不錯。


我覺得不如看《曾國藩日記》,記得要看全本。


中國書店出版的《曾文正公家書》(附《曾文正公家訓》)。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奇人?
詳細中國歷史地圖版本3-正統和景泰
有哪些書像《近距離看美國》一樣可以近距離看懂中國?
八國聯軍時以及荷蘭西班牙佔領台灣,以及整個中國半殖民地時期為什麼沒有出現香港那樣眾多的混血兒呢?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的和親政策?

TAG:中國歷史 | 曾國藩 | 曾國藩家書書籍 | 洋務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