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論飲食文化,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與中國相提並論」這個觀點?
希望可以文字表達的別貼圖,刷起來慢。
只想了解下觀點,怎麼覺得怎麼說,不一定要去查資料。我自問自答下。以我所了解,物產較為豐富的國家實際上對吃都很講究,都很有飲食文化。我最早學中餐烹調,自然對中餐了解的比較多。所以即便我後來又研究了其他國家的飲食,所學仍是有限。所以要說中餐飲食文化強過其他國家,那我在我印象里就是種類了。但其他國家的人實際上多他們的飲食文化也相當自豪。印度朋友也說印度料理種類極多。這我並不十分了解,不過我認為他們對香料的運用確實出神入化。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比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稍微深入了解一點也覺得嘆為觀止,各有巧思。
以飲食文化的影響來說,中餐在國外相當有限。我接觸的外國人似乎並沒有對中餐種類極多有什麼了解。
若題主將「飲食文化」定義為花在吃上的心思的話。個人認為中餐大師技藝精湛,西廚大師創意非凡,精力所投入的方向和維度是不同的。至於烹飪技法、食材的豐富程度、國際影響力能跟地理環境、歷史發展和經濟狀況有關係,這裡暫不討論。
中餐講究鍋氣,動輒上千度的爐火是西廚沒玩過的,但也由於中餐製作技法繁多,文武火難掌握,中餐大廚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練習(包括從切菜開始,切得不均勻不可能炒好)。因此,提到中餐大師通常技巧都很好,但由於較少系統學習和大部分中廚缺少理論支持,照傳統依樣畫葫蘆的多,破壞性創新的少。
西餐相比中餐技法較少,流程相對簡單可控,更好入門,但能否成為大師級人物更多是看對食材的理解和創意,為什麼A+B+C幾樣搭在一起調成的醬汁就是這麼無敵好吃,這就是創意。
從對食材理解的角度上看,大部分中廚文化程度不高,用科學去解析食材能力不足,出去交流跟別人不是在同一頻道上。理論體系上我們落後很多,間接影響創意。
至於題主談到中餐目前國際影響力不高,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1.過去第一批大量出國的,無論是下南洋還是去歐美,大部分都是生活窮苦,離鄉背井謀生的較底層人民,自己之前沒吃過好東西帶過去的本來就不是什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精細中菜。老外先入為主,隨著此類餐廳在國外遍地開花,更因為中餐大概就那樣了。大部分老外是沒吃過好中餐的。
2.飲食的發達跟經濟息息相關。中國折騰了近半個世紀,過去很多人沒飯吃,現在剛剛開始吃飽,難免有技藝失傳,飲食文化上有斷層,現在正慢慢恢復。別說大部分老外沒吃過精細中餐,許多國人可能都沒吃過真正好的中餐。一看這就是一個沒見過什麼市面的人拍腦門兒說出來的。
古埃及人最早開始食用小麥,關於麵條和發酵技術目前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源自於中國東漢,一個是古羅馬。大部分香料的原產地是在印度以及東南亞地區。明朝我們才從歐洲引進了土豆從南美引進了辣椒。中國飲食開始有文化是從唐代以後才開始的。
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很多人很早以前就使用者我們不懂得烹調方法和食材,我們通過不斷的引進和學習才把這些東西融入到我們自己的烹飪體系里,時至今日我們依舊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融合著。
不要盲目自大,多學習自己沒有的,不會的,別排斥新鮮事物,對於未知始終保持新鮮感,才是一個正常的態度。
無論是國家還是人一天到晚嚷嚷自己哪裡最XX,不用問就知道他這塊最糟糕謝邀。
先答問題:
舉著沒有度量標準的單位,說自己最強的行為,就是耍流氓。要比飲食文化,先得說清楚怎麼比吧?食材最多?烹飪方式最多?調味料最多?深加工技藝最多樣?文人食譜存留量,還是其他什麼?
如果是各地食物的相關傳說啦、講究啦,那就是拼歷史了。各國都有這樣的溯古段子。佛羅倫薩的三明治老闆也能把個醬豬肉三明治跟美帝奇家族吹出淵源(我真認識這樣的老闆)。日本江戶時還有《豆腐百珍》公開發售,大概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流行市麵食譜。你現在去跟人聊江戶五白,日本人還能聊到禪宗。龍舌蘭酒的喝法、馬德拉酒的歷史、蒙古人的奶茶,都是滿滿當當的段子。土耳其烤肉可以跟你直接追溯到《荷馬史詩》去。
這方面,各國各有所長,沒法拼。就譬如茶,中國人算是霸道了,但英國茶和日本茶各發展出非常精緻的套路和文化,這就不敢說穩壓了吧?至於酒,葡萄酒、威士忌、杜松子、龍舌蘭、朗姆酒們的歷史淵源可霸氣了,中國可是從阿拉伯那裡拿了蒸餾酒後才有白酒概念的,只能拿黃酒和米酒跟他們PK了?如果是食材,得承認中國確有所長:地域寬廣,地形多樣,北有小麥南有稻,東有海可捕魚,也不缺各類飛禽走獸。相比起日本明治之前基本無羊,蒙古人吃不到海魚,的確佔了便宜。但這一點上,義大利和埃及也不遜色,而且埃及人始吃小麥、釀啤酒,義大利對麵食的歷史也不遜於中國,這個拼疆域也很麻煩。
調味料方面,東南亞和印度過於強大,中國除了川菜,幾乎無法與之抗衡。如果是食材、調味料和烹飪法的混合搭配,相信我:印度和阿拉伯人,拼歷史玩種類斗奇葩,不會輸中國的。對付一下英國菜是沒懸念啦。
對某些菜式的精尖琢磨,日本之于海魚、泰國之於米、瑞士之於酪、德國之於豬肉、葡萄牙之於鱈魚,其研究之深是很匪夷所思的。最後一個問題:
飲食文化,是互相滲透的。日本的天婦羅首出葡萄牙,義大利人的番茄打拉美來,沒有拉美的辣椒川菜也會很頭大,沒有拉美的土豆英國人無法做炸魚薯條。你如果要剝除掉所有這些,回歸原始?都不提原始了,宋朝時汴梁菜,除了吃各類羊,就是各類豬肉,以及各類餅,包括御宴也是如此,就是各類餅,還有無數所謂看盤,單是看的。陸遊吃魚刺身,只能用橙子搗成醬。實際上,再怎麼念叨清朝讓漢人不爽,但明清時中國人飲食的豐富度,是遠過唐宋的——而且,還是沒法排除掉土豆、辣椒、玉米這些外來品的滲透。所以了,飲食文化各有所長,根本沒量度可言;而且各種歷史互相摻雜,根本無法得出純粹的」中國飲食文化「。話說回來,連吃個東西都非要把別人壓一頭,這優越感需求真是忒大了。謝謝邀請。正如@默識先生所說,中國飲食文化過於廣博,各方菜系沒人能全精。我學習廚藝且由西餐起手,時日不長,中餐更是造詣不深。要我點評中西飲食文化,我真是誠惶誠恐。只好說一說自己的學習心得。
在我看來,每個國家的菜系都有其講究,都有其不可超越的地方。中國雖然菜系多,但硬要說其一家獨大恐怕有點勉強。這就像說中國出口商品種類世界第一,所以中國製造最牛逼一樣讓人無奈。我這麼說絕不是要貶低中國菜,相反,中國菜講究很多:三星大廚Heston的in search of perfection中,想要做出北京烤鴨的口味,但不得其方法只能最後鴨皮和鴨肉分開處理,鬧了個大笑話;我也一直都跟國外的朋友說,中國的麵食,再給你們幾千年你們都超越不了了。
但是,現代飲食,已經遠遠超越其果腹的初衷,成為一種藝術。而藝術,不是比誰的產量大,誰的講究多;最終誰受追捧,比的是誰更值得玩味。一樣東西再講究,如果不能被人感受到,那也是徒勞。如果你去餐廳吃飯,吃到個好東西,問老闆「這是什麼呀?」老闆說:「好吃吧?不告訴你。」「為什麼做的這麼好吃啊?」「嘿嘿,不告訴你。」那你就開始猜了,是不是瘦肉精,味極鮮36號,飯氰胺硫酸四鐵,陳年老油什麼的。反正不管怎麼樣,越猜檔次越低,猜得面目全非,猜得一點文化韻味也沒有。猜久了,猜得原來的文化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我相信中餐絕對有無限的講究,只是沒有讓人感受到罷了。這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中國廚子自古地位就不高。古來就說「君子遠庖廚」,也因此,廚房裡的技藝在中國不登大雅之堂。我如果考大學時候跟爸媽說我要學廚藝,回家一定被綁在樹上不許我出門。2、中國的飲食文化被酒桌文化所沖淡。那些五星級酒店,那些動輒上千的飯桌上談的都是生意。太少有人專門為了美食花上千塊錢。再好的菜,沒能得到重視。大陸普遍缺乏欣賞廚藝的土壤。幾乎所有的中餐米其林餐廳都來自香港,來自台灣。所以大陸的好廚子要麼少,要麼不為人知,但是釀酒技術倒是剛剛的。藝術這東西就是要有人願意資助,才發展的下去。3、中國飲食類書籍的知識不成體系,不易複製,不易學習。大多數菜譜的調味用量都是「少許」,如果沒吃過,就沒法知道這個菜應該是怎樣的味道。另一方面,對於飲食沒有一個系統化的美學指導思想。法國菜、義大利菜總體來講講究互補,日本菜則大多崇尚老道的美學。若是能將廚房裡的美學系統化,那麼新手學習起來則可以作出更正的中國味,也更利於中國美食文化的傳播。4、中國廚房更講究技,而不是藝。許多做得好的菜,都是因為其方法牛逼,而不是因為創新的搭配。廚子又怕自己的方法被人學了去,把方法保密起來,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所以導致很多方法無法外流,沒法被西方人了解。這一點和法國菜完全相反:法國菜的技類相當繁多,什麼油封、清湯、水浴、flambee, 這些神奇的方法在各種書中都有,大廚們也樂意分享,他們以出cookbook而自豪。一件藝術品,能讓觀眾說出點所以然來,但又複製不來的時候,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們看到,世界排名靠前的餐廳,絕大多數都是做的法國菜。從發展來看,中國餐飲文化在技術上也很難有突飛猛進。技術要快速發展,一定得交流。咱們有點閉門造車的味道,守著幾千年的文化自豪無比,卻不知道世界其他角落的廚房裡的技術在發生這怎樣的變化。日本人已經把sous vide machine和torchlight 融入了自己的菜系;美國也開始流行fusion,開始研究分子美食。哪怕這些的研究費用再高,人家也沒藏著不說;一個研究了三年才做出來的菜,人家一個youtube視頻,一下子就把文化傳播開來了。而我們還在火盆上顛著鍋,燒著你也不說我也不說的秘密。
所幸吃貨文化跟著舌尖上的中國紅了起來,如果烹飪學者們能夠就這這個機會好好出幾本系統化的地方菜書籍,那一定是能賺大錢,對中國飲食文化傳播一定也能起到積極作用。有能的中國大廚也可以像Morimoto一樣,去iron chef比賽上一展風采過關斬將。
飲食文化誰牛逼?誰走向世界誰就牛逼。市場決定價格啊。個人覺得大多數人所謂飲食文化,還是從誰更好吃這個切入點討論的
我覺得如果單純從誰最好吃這個角度講,從小吃到大的那個東西,就是最好吃的東西。
都說中餐在外國流行,的確比較流行,但是一方面是因為價格便宜量又足,另一方面在外國的中餐早就改良的不叫中餐了。那麼多外援運動員什麼的,到了中國寧可天天pizza,漢堡度日,也不吃正宗的中餐那就是明證
另一方面,即使在中國境內,不同地域的飲食也是很難習慣的。比如一個北方人,叫他搬去南方,照樣飲食不習慣。就比如舌尖上的中國,那麼多花哨的菜,大家看著都很有食慾,真要是吃,那就另當別論了,習不習慣很難講,真不一定比西餐順口。
總結上說,大家只是習慣了自己的家鄉口味而已
如果從文化技巧什麼方向講,我覺得就更談不上誰比誰強了,文化藝術這東西都是各有長處,就像題主說的,花樣都不少。
ps:也說點我個人對中外飲食文化的區別的感覺,不知道對不對。我覺得中餐看一個廚師好壞,主要看他對火候的掌握,刀功等技巧的熟練程度,全國就那些經典菜色,誰做的技巧最好,那誰就最牛。很少有人發明新菜的。
有人覺得西餐好做,的確,菜譜明示了多少度,烤多久,連鹽都精確到幾勺,誰做出來都一個味,不象中餐,經常鹽少許,翻炒至變色巴拉巴拉。 但是西餐講究的是一個廚師自己發明新菜,什麼火候烤最好,用什麼醬。都是廚師摸索出來的。
這個我覺得是中西餐飲最大的不同吧。中餐在全球範圍內不強勢主要是因為中國在近現代還未像西方般主導過世界。
西方近百年來超級強勢的文化輸出,搞得我們文化的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萎縮了。衣著、節慶、建築等甚至是直接消失,相比之下,食物幸運得多,鑒於其難以驟變的特殊性,總算是流傳了下來。然而流傳下來不代表它仍然具有往日的榮光。在且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方人不了解中餐,而部分國人也羞於理直氣壯地頌揚,尤其當他們面對外國人時。這樣的現狀,現在還沒有好轉。中國的政治、經濟地位更高時,中餐在世界上會得到更公平的位置。我個人認為可能會把當下評價頗高的法餐和意餐爆出翔。
最佳的範例就是日料的逆襲。日本作為一個基本沒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的國家(這句話是認真的),能讓所謂「日料」在如今的世界獲得如此高的地位,是倚仗著他們強勢的文化輸出。你在沒吃過一個東西的情況下,要怎樣才會發自內心地想去吃?當然是聽到或看到。聽或看,只靠廣告顯然是不夠的。有多少人對日料感興趣自動漫始?我沒統計過,但想必不少。就照中國現在這樣的文化氛圍,在描述飲食上能做到繪聲繪色,怕是難吧。舌尖上的中國是極少數拿得出手的作品,但仍不免針對性太強,傳播性略差。我不太相信外國人民看《喜羊羊》或者《小時代》能愛上中餐,在某種意義上,這真是中國文化的悲哀。希望文藝界的人們真正抓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吧。我猜一些名流已經忘掉了。另外,我不太贊同「這種事兒比不來,文化各有各的特色,不分高下」這種看法。
每個民族、地區的人民,一定會有他們擅長的和不擅長的。如果全都說,哎呀,喜好不同啦,都一樣啦,那其實很像是無產階級的流氓。比如我可以很明確地說,美國的電影文化就是比中國強,而它的飲食文化就是比大多數國家弱。有人會辯駁,但我認為,這種看似比不了的事物,在心中其實是有定論的。——————————————————————————————
評論里有人說,你只對中餐有了解,所以覺得中餐最厲害。
那麼,首先,我以上的回答沒有一句話提到中餐「最厲害」;其次,「只對中餐有了解」這個判斷,我暫且視其為非惡意的吧。另外我以為,只對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有了解的人,總比對哪個民族、哪種文化都一知半解的人,能做出更誠實的判斷。而不是腦子一熱就今天這個好、明天那個強,像個偽球迷似的跟風。
看到有的回答里提到米其林。米其林星級的指標,本身的權威性自然無可置疑。其評判標準在很多美食雜誌上可略知一二,但私以為它要達到成熟、全面、對各種文化能一視同仁,還需要很久。何況米其林是用於評價餐館而不是廚師,更遑論「文化」了。闡述下這個問題,有些觀點來自豆瓣的克叔兒
先不說那些如「二十四橋明月夜」這般天花亂墜的菜名,很簡單的如西紅柿炒雞蛋,蔥爆裡脊,其實就有些門道,利用材料的先後順序,後為主菜,前為配菜,中為烹飪方式,言簡意賅的,用菜名兒就寫出了這道菜的菜譜。
再說這烹飪方式,法語不懂,只說英語,至少看很多西餐廳的菜單上,也就是roast,fried,blanch,braise等幾個詞(至少在《廚神的家常菜》這本書中,那麼多菜色只用了這麼些個詞)。中餐的烹飪方法的單字就多了去了,而且每種都有自己明確的解釋,參見度娘知道吧中餐的烹調方法有多少種
再說說菜形,有人曾說「相對來說,中餐更重味,西餐更重形」。這點我持保留意見。咱們現在大多見到的,餐廳吃到的,都為中餐的「家常菜」,而咱們見到的法餐,意餐等,多為「fine dinning」,這可不是一個級別的。如果你去法國的一些家常小餐廳,或者家裡做的菜,呵呵,當然不重形。同樣的,去那些貴到死,但是可以真正吃到中餐的「fine dinning」,也就是「府菜」的地方看看,你就能明白為什麼中餐要把「色,香,味」的色放在第一位了。
中餐還有著強大的融合能力,像番茄土豆這種引入食物,基本已經被咱們的廚子做出了花,引進的辣椒與咱自己的花椒的結合,成為了全世界人民都熱愛的川菜底味,例子還很多,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查查引進的食物有哪些,然後你和你的小夥伴門會驚呆了的。當然,法國義大利這兩個國家也引進了一些食材並使其融合進自己的菜色,並且至今仍不斷創新,但是也很難像中國這樣,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上吧。
所以我的觀點是覺得,至少從以上四點,即菜色的命名形式,烹飪方式的文字,菜形以及原材料的引進和融合方面,中餐的文化還是要更博大精深一些的。當然,其他方面我沒有研究過,至於"論飲食文化,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與中國相提並論。"這個觀點,我是偏向贊成的,因為中餐不僅是有飲食文化,同時也是文化飲食。這個就跟聊天中經常有人說到「媽媽做的菜最好吃了!」一樣一樣的。
胡扯
大概是因為一種菜有數不清的煮法?人多鬼點子多,很多新想法。外國牛排什麼的總不能隔水蒸吧……哈哈哈
不存在中餐,西餐,只存在傳統烹飪,現代烹飪。中餐屬於傳統烹飪。
中餐的做法傳統,西方人原始社會也有刀耕火種,本質是一樣的。
吃的東西是進肚子的,必須要量化科學分析,至今沒用任何科學提到過中餐,美國高校也沒有中餐的課程。
憑什麼就能保證加點鹽加點糖多燒一會兒就能滿足人體所需要的
蛋白質75g、脂類50g、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攝入總能量的55%~65%、維生素A800μgR維生素D10μg、維生素E14mg、維生素C100mg、維生素B11.4mg(男);1.3mg(女)、維生素B21.4mg(男);1.2mg(女)、維生素PP14mg(男);13mg(女)、鈣800mg、鎂350mg、磷700mg、鉀2000mg、鈉2200mg、鐵15mg(男);20mg(女)、碘150μg、鋅15.5mg、硒50μg、
蒜薹炒肉,土豆紅燒肉的做法取決於個人說怎麼做就怎麼做,至今仍然搞不明白裡面還有的營養元素有多少?熱量有多少?
你看啊,西方烹飪說番茄是番茄,胡蘿蔔是或蘿蔔,雞腿是雞腿。
中國人的豆腐,油麵筋面不是面豆不是豆,講都講不清楚。全憑老廚師一雙手,怎麼都不會錯。
中餐烹飪中的「火候」有沒有量化標準,沒有量化標準不能證明烹飪出來的東西能吃。
廢中餐存食材是中國人吃飯唯一的出路。
中餐的做法講不清楚,說牛肉有煎有煮有炸。
人類有自然飲食的機能,不能說中餐讓中國人活到現在。
吃觀音土是中餐吧,如此看中餐可信嗎?
古代大部分中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比歐洲農民差很多。
對於一種食材,後者在吃與不吃的選擇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前者則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因而中國飲食文化中,似乎「什麼都可以吃」。食材廣即基數廣,基數廣則迪卡積比較大。所以論飲食的內容豐富程度,中國飲食文化當屬第一。中國文化崇尚和味。所以他們對於迪卡積的探索更深入,對味道的理解更宏大。這個可以說是特色。因為崇尚分味的西方飲食文化卻有自己截然相反的優勢。廣度來說,沒錯,中國地大物博,外加五十六個民族不是白說的,各種特色風格,的確是找不到可比的。精度來說,真的講究起來,某些菜色也僅有某個追求極致到盡的國家能夠比——不過反過來,平均值來說,那個國家其實秒殺中國了……影響力,哪個好吃什麼的,其實和飲食文化無關 XD(等等,這……張開絕對領域……)
極其可笑的說法。對中國飲食文化的那種過度自信還是扔掉吧,是有很多好吃的,但假如有人要說其它國家沒有,那真是太好了,少你一個,我們剩下的人多吃點。
文化崩壞的地方,只有吃能拿出來說,這難道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嗎?推薦閱讀:
※關於吃、美食方面,有哪些好的書籍推薦?
※長期喝咖啡是一種什麼體驗?
※哪些菜你認為是神搭配?
※有哪些看得特爽的遊戲視頻?
※最推薦的 TED 演講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