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被官僚統治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世界有沒有被官僚統治,我不知道;但是世界主要國家基本上都被官僚統治了。近代以來,世界主要文明共同的趨勢是政府越來越大,而政府的實權越來越落入行政官僚而不是政治家之手。雖然也偶爾有對大政府、對官僚體制的反動,但是改變不了大局。無論在日本、中國、歐洲還是美國,行政官僚(也就是公務員)尾大不掉、權力日重,都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呢?
這要從趨勢的源頭說起。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叫魂》,講述清代乾隆中期皇帝與大臣的一系列博弈,雖然遇到乾隆這種乾綱獨斷、精力充沛的令主,地方高級官僚仍然成功地左右了他的意志,讓他心中的頭等大事最終不了了之。乾隆也知道高級官僚都在糊弄他,可是除了象徵性地懲戒,他沒有別的動作。後來的君主一代不如一代,所謂乾綱獨斷的高度集權體制被官僚們以柔克剛,變成了上下欺瞞的生鏽機器。現在你知道戊戌變法為什麼註定會失敗了吧。
原因很簡單:在絕對君主制下,君主的權力看似無限,但是他不可能親自執行政策,所有政策都是由一個訓練有素的官僚體系去執行的。而君主控制這個官僚體系的主要手段是任免。他遇到不稱職或不聽話的官僚,主要的威懾無非是將其免職,空出來的職位還需要同類官僚去填補。如果官僚集團已經盤根錯節、形成鐵板一塊,他總不可能罷黜整個官僚集團,結果就只能默許官僚自行其是。
而在民主制度下,民選政治家相對於官僚集團的缺陷被進一步放大:政治家一般不能隨意罷黜公務員,現代民主國家的政治家和公務員都是兩條不同的體系,公務員嚴格按照資歷和考核晉陞,不受選舉的影響。如果一國總統發現行政體系內的大量官僚都消極怠工、違背他的重要政策,他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罷免這些官僚,頂多只能施加間接的影響。也就是說,民選最高領導人要先去影響自己任命的部長級高官(政治家),再通過這些部長們去管束廣大官僚。如果是聯邦制國家,那就更複雜了,聯邦有聯邦的政治家和公務員,各聯邦主體也有自己的政治家和公務員,總統要去左右地方官僚的難度近乎無窮大。
難道最高領導人就沒有什麼別的招數去轄制官僚了嗎?也有。第一就是嚴刑峻法,小題大做,把不服管教的官僚往死里整。如果官僚知道自己違抗上意的代價不僅是丟官,還包括坐牢抄家和掉腦袋,無疑會收斂一點。問題在於,抓住或殺掉一批官僚,換上來的仍然是官僚,搞不好就是舊官僚的七姑八大姨或門生故吏,換湯不換藥,還不如不抓;而且這樣容易動搖統治基礎,是一時的猛葯,不能天天用。
第二是加強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教育,俗稱洗腦,讓官僚集團全心全意跟著領導人走。前幾天阿里巴巴鬧出月餅門,馬雲以價值觀為大棒,一口氣開除了六個高級碼農,引發碼農界的一片罵聲。其實這就是所謂帝王心術:貫徹價值觀是假,以價值觀為手段給官僚集團洗腦是真。阿里巴巴十幾萬員工,已經逼近很多國家的政府規模了,馬雲不像皇帝一樣可以要人腦袋,只能來軟的。你不信不要緊,總有人信的。
第三是盡量擴大自身的監督範圍,讓官僚集團知道領導沒有打盹的時候。官僚肯定需要監督,與其依靠官僚監督官僚,不如親自監督官僚。所以朱元璋廢除了宰相,雍正每天要批閱幾萬字的奏摺,拿破崙每天只睡4個小時,等等等等。然而人的生理極限是不能克服的,就算不吃不睡,你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時。最後可能你累死了,官僚繼續玩自己的,你的繼承人還要重蹈覆轍。
說來說去,有一個大招,很多人可能都想到了,但是都不敢用:徹底廢除官僚制度。這一招很多人都想過,至少有兩三次被人嘗試過,但是試過的都死得很慘。官僚集團被打碎之後,國家機器也跟著停擺了,爛攤子多年以後才收拾完。我不說了,你懂的。要回答這個話題,最好貼上「人類學」的標籤。官僚治理在人類歷史上的成因,各個地區不一樣。18世紀以降,人類學者深入未開化的太平洋諸島,發現了一個規律:當生產維持在一個相當低的水平時,成年人乃至有勞動能力的孩童都要勞動才能養活自己。伴隨歐洲傳教士進入的,還有在那些營養價值上比本土薯類更高的歐亞大陸稻類,這些作物的種植和傳播使得社會開始有富餘糧食,一部分人可以脫離生產專事統治。而最初這一部分人是祭司,他們得以脫穎,只因人群里存在對神明的畏懼,祭司被認定有能力與鬼神對話。祭司階層的世俗與世襲化,是最初的統治結構,這也是人類的政制胚形,形成了政教合一社會。這只是個難以驗證的模型,時間在這裡是僅表不同時間而已,難以確認具體是何時。其後,技術進一步取得進展,比銅更容易得到的鐵出現,庶族與平民的軍事暴動變得更容易。平民需要的是官僚來輔佐帝王。再後來,皇帝沒了,官僚就做大了。僅供參考
對於世界格局的構建大概可以分成兩派
一派是以韋伯理論為中心。簡單的說,這派認為這個世界是「由下而上」組建的,也就是微觀的人與微觀的人之間的相互作用,推動、強化、變革一個社會的形式。宏觀世界運轉是由微觀的人影響的
另外一派是塗爾干理論為中心。也超簡約的說,這派認為這個世界是「由上而下」組建的,也就是宏觀的「體系」、已存在的「組織結構」,多少對這個世界的運轉起決定因素。微觀的人是受宏觀體系限制的
題目問的這個問題,似乎預先設定的是塗爾干派的視角
關於近代世界(科學主義)官僚體制的形成、擴張,當屬斯坦福大學的John Meyer研究的最清楚,而且他的東西清晰好懂。http://cddrl.stanford.edu/people/johnmeyer/官僚統治最穩定 時間久了就成為你最有可能觀測到的統治方式
我認為官僚統治就是 既不是人民也不是帝王而是管理層掌握實際權力小資墜喜歡討論官民對立,但是在我這種毛左看來,並不是官民對立呢,比如你說城管是和人民對立的,我就不贊成,我們這些開車的人民墜不喜歡小攤小販辣,城管幫我們把這些人一次次驅逐,最終破產趕進我們工廠打工,這多好呀,為人民服務嘛~
什麼是世界?
什麼是官僚? 什麼是統治?這個問題如果問的是形成的過程,那它就要先定義以上這三個問題。
為了定義上面的問題可以先思考:
1. 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
2. 官僚首先被用在哪裡,然後隨著歷史的推移發生了怎樣的意義變化,為何產生了這種變化3. 組成世界的內容與官僚之間存在著何種關係,這種關係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我同意黃靖昀說的, 每一個地區/組織的官僚發展都是不同的。但我認為在這個發展過程之中一定有某些相似或者接近的理由讓那些地區/組織主動/被迫選擇 了官僚的制度。 但是這是與那個地區/組織的歷史有必然的聯繫。正是這些類似的理由,讓不同的組織,不同的地區的那個過程與結果看上去是一個名詞「官僚」,變成了一種所謂的「格局」。社會形式的發展方向從當前世界而言,都是向理性方向發展的
基於人類趨利的自私本性,所有人都希望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又不希望放棄自己的利益,因此只能尋找一個能夠平衡到大多數(甚至全部)人的制度來保證「相對最大利益」,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摒棄感性、人情等等非理性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而官僚制度,或者換個相近,科層制,是當前人類社會能發展到的、能找到的最理性的結構,或者說這是一個最不感性的制度,在這個理想中按照完全的理性運行的制度中,所有人都會被「客觀理性」的評估從而獲得「應當獲得」的利益對於具體的官僚制產生,每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進程,但是其產生的原因無外就是權利之爭如果無法讓自己獲取到「最大」利益的話,那就要阻止其他人獲得比自己更大的利益對中國來說,當官的好比某豪宅的管家,對管家來說,豪宅的老爺姓誰名誰我不管,只要我還是管家,我就承認你是豪宅的主人,當然,你也可以不用管家,問題是沒有管家,女僕們就會暴動,不肯乖乖給老爺口了
你該問沒有會怎麼樣
其他權力格局暴露出來的問題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被官僚體系解決。
反之,官僚體系暴露出來的問題絕大多數換個體系也解決不了。
所以轉移矩陣大概長:([0.98,0.1,0.1]" [0.2,0.6,0.2]",[0.2,0.2,0.6]")"
這樣。第一個狀態是官僚體系,第二第三個你隨便填,為了防和諧我就不明確寫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