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堅持半年時間天天上知乎問某一主題的問題,我是不是現實中就不用老師教了?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1、老師的現實意義何在?
2、如果通過這樣自發提問的方式,如何確定提問者一定能全面系統的認知一個專業?或者一件事?
3、這樣的解惑網路平台能不能取代老師的作用?
學習主要靠自己努力實踐,實踐--&>回顧總結,學習他人經驗(包括各種相關的理論)--&>再實踐--&>...
僅靠問別人問題,然後進行歸納總結,是會有所得,但也不要指望會有多大的收穫。
真正要學會某個東西,「絕知此事要躬行」。
至於現實中的老師,除了少數那些優秀的,大多數確實可以被網路平台所取代,但這裡有個前提,就是學習者自己必須有很強的自控力與主動性,而滿足這一條件的學習者,絕對超不過人群總數的四分之一。多數人還是需要一定的外部強制力和環境才能學習。
不排除未來會出現新的教學形式,比如虛擬現實/混合現實與AI技術的進步,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在這些新技術所構建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到那時平庸的老師可能真的要大批失業,甚至現在大學的形態都可能發生巨大的轉變,至少有一點我們現在就己經看到:互聯網讓大學校園的圍牆己經崩塌,優質的知識資源不再為名校所壟斷,普通人也能獲得,現在大學中那些水平低的教師,其「鐵飯碗上己經有了裂縫」,優秀的學生們用腳投票,他們早就開始基於互聯網來學習了,上不上課無所謂,網上學得更多,學得更好……
謝謝邀請。
下面就拿學習編程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
天天問問題,但自己不思考,不消化,不變成自己的知識,有作用,但作用有限。
要積極養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覺得你能問出一個領域的180個問題 還是一天一個 就已經是正常人眼中的大神了(滑稽)
知乎的回答很少有成體系的。頂多叫經驗,學習還得靠書本。
獲得大量的零碎知識沒有意義,重要的是知識結構,學科體系,思維方法……別說看知乎,如果沒有某一領域的系統知識的學習,你就是天天去知網看論文,意義也不大。老師的作用大嗎?再傻的老師也是按體系教授知識。話說,快開學了,你暑假作業做完了嗎?
很多人把知乎當成了源,這就是最蠢的
因為,逼乎不是白叫的。(逃
說點實在的,知乎乾貨確實多,不過水貨也不少,你能挑一個乾的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你還得選個合適自己的呢
第三你還得堅持呢
第四萬一不見效?
總之,我更喜歡知乎上拓展我其他方面知識的東西,至於專業課方面,還是輔助功能多一些你可以出一本書了,書名就叫《xxx入門180問》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這個職業或許會消失,但換種說法,在知乎上給你解惑的就不是"師者"么?哈哈,又摳字眼了。知識多元化的今天,獲取知識變得極其容易,尤其通過互聯網,知識變得觸手可得。既然多元化,為何僅限於知乎提問而不試著去拓寬眼界呢。而且提問等回答本來就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何不主動去搜尋想要的答案,既充實了自己,又享受了過程。
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把老師看成是一個主動的系統解答者,而知乎平台是一個被動的碎片化解答機體,我覺得這兩個個體在助學效率及成功率上有著本質的區別。而有些朋友回答的在網上學習,其實他們還是跟著老師學習,這個不算是自學,因為還是屬於有老師教帶的。
我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探討學習過程中有沒有老師,也就是說有沒有人教帶的效率及學習成功度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探討自學和老師教帶的本質區別。這是一個在平台上學習的人必然要碰到的心理問題。
最近自己在網上用直播平台教人家練實用硬筆,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我看到知乎天天都有人問練字的相關問題,我也有回答過一部分,但有些朋友當你向他(她)建議說找個老師的時候,馬上就說謝謝了不用了,我就在揣摩這部分人的心理,到底什麼原因會讓他(她)們只願意在平台免費的收穫解答,而不願意請一個老師來做系統指導?有一部分提問者的心理是覺得我就隨便練練,偶爾碰到幾個問題想上來問問,我覺得沒必要請什麼老師花那個錢,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還有一種假設:我覺得他(她)們的心理是想每天碰到問題就問一點,覺得這樣用時間積累下去肯定能自學成功,沒必要請什麼老師花什麼錢用什麼直播,一本字帖買回去描描描就可以了。有字帖足夠了,至於說什麼系統學習什麼理論什麼方法的,不感興趣,他(她)們只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學。
所以我就提出了上述假設,也算是一種學習者的心理推理吧,我提出這個問題本意還是在於探討自學跟老師的區別在於哪裡。謝謝各位的參與。再次感謝金老師!
是不用了,因為成績太差被勸退了。
以上是開玩笑,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比以九年義務教育+高中+大學為代表的系統求學更好的求學之路了。如果你的老師能堅持在知乎上回答你的問題,並且引導你問出下一個重要的問題,那麼……是的。
推薦閱讀:
※【認真想】讓邏輯成為你的第一語言
※如何根據現在的劇情,推測出《白夜追兇》里最後的大boss究竟是誰?
※醫學裡的因果聯繫不簡單!——中醫的有效性討論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