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福安的坦洋工夫茶?

曾經很有名,後來貼牌太多,沒有標準管理,落敗了。現在大多掛著正山小種賣,把正山小種也弄差了,怎麼評價這種區域性產業的沒落?


不僅僅是坦洋工夫,閩紅三大工夫茶(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都是沒落告終。

個人覺得最大的原因是:整個閩紅當初最大的市場是海外市場,但是從50年代開始,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國外對紅茶的需求下降。導致了整個閩紅產品的轉型,三大工夫紅茶無一例外的,都經歷過由紅改綠。

隨著近些年紅茶的火爆,尤其是金駿眉的火爆,幾個閩紅產區又都無一例外的搞起仿金駿眉的運動。不僅僅玩壞了金駿眉、正山小種,對三大工夫紅茶的傳統工藝恢復也沒有什麼正面的意義。

其實總結起來,茶農跟著市場走,市場火什麼,群眾就奔著什麼去。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保護,沒有行業的規範、引導,這些極具區域特色的產業走向沒落是一定的。


坦洋工夫沒喝過,但你既然問產業,就還是勉強答一記產業問題。

首先說茶的口味最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制茶者的手段,坦洋工夫政和工夫之類的本地茶業者,如果沒有很牛逼的制茶師撐起場面,還不如專門為正山小種的制茶師們貢獻鮮葉。要麼就培養自己的制茶師。

當年江元勛和梁駿德也是發愁於本地的好茶葉卻要跟殺成一片紅海的正山小種市場拼,才聽取了資深茶客的提議,在制茶流程上做了改進,確實又有了新的特色和口味,才撐起了金駿眉這個新的名號。正山小種母憑子貴,重新吸引了紅茶市場的主流購買力。

搞得現在紅茶系統的味道越來越同質化,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水果氣息和甜味……

說制茶工藝——福建不是有茶科所么,茶農靠自己瞎摸索,不如讓茶科所的研究人員多做實驗,設計出了新的制茶工藝,才可以撐起新產品,這個時代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科學的方法論。實驗室里的嘗試和迭代,一定可以產生出更優異的茶。


謝邀。

沒有了解,無法作答。

慚愧。


都說坦洋工夫有薯香,但是我暫時還沒喝到過,希望能喝到一泡吧。


推薦閱讀:

工夫茶學起來難不難?大題流程是什麼?我17學還來得及么?
潮州工夫茶的核心是什麼?

TAG:茶葉 | 工夫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