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充電樁的特來電明擺著五年八年不可能盈利,為啥還瘋狂的布設充電樁?


瀉藥,身份相關,匿了

目前充電樁行業業內共識是一片藍海,現階段也處在一個群雄割鹿的階段,從這一點出發來看,誰佔有的市場份額越多,當本行業爆發的時候對應的會佔有越多的主動性,後期贏利也就有了更好的市場基礎。按照市場發展規律,充電樁行業預計從現在開始會慢慢進入一個淘汰期,部分經營不善、資金儲備不足、商業模式不好的企業會慢慢虧損淘汰,這個時候就要看企業的存活能力了,接下來我們劃分幾個層面來看待現階段充電樁行業的生存之道。

1、商業模式層面

就現在的市場環境而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基本可以確定是一個非指數增長的行業,作為配套的充電設施會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處在一個虧損階段,因此敢進入這個行業的企業都需要有一個靠譜的商業模式來保證在行業逐步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可以依照商業模式發展形成大的競爭力。排除純設備銷售型企業,單看運營公司,廣泛來看,幾乎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是把充電樁作為最基礎的一環進行市場構建,重要通過充電樁積累客戶形成粘性較強的客戶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電商平台、租售車、金融、賣電等上層商業結構建設,特在商業模式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這點從媒體宣傳、政府高層的肯定及現在的市場地位可見一斑。

另外特在全國大量建設合資公司就是變相的把投資風險進行分攤,要求特所有公司的充電設備必須採購自特銳德,因而從特銳德年報上看為何贏利如此可觀,這個模式實在讓人覺得棒棒的。

2、政府資源

特背後的母公司是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所謂大企業都是跟著國家政策走,國家勢必會對發展靠前的企業進行一定程度的支持。很明顯特來電高層是一群野心家,市場做的越大,政府給的支持自然越大,每年特來電從青島政府,國家專項扶持資金以及各合資公司所在地方政府份充電樁補貼資金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3、車企合作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充電樁是非常依賴的,因此車樁合作是必然趨勢,現階段很多車企都是隨車贈樁,這是可以立馬贏利的細分市場,另一方面未來買汽車會效仿早期特斯拉免費充電的模式,比如買車送一年免費充電,車企在尋找合作夥伴時一定優先選擇市場佔有率大的企業,特就是優選選項,這可能是未來樁企贏利的主要途徑,特所謂瘋狂布樁也是考慮到這一方面。

4、減少投資

充電樁作為實體投資,很多企業都是實打實的進行砸錢,特通過技術改進,把設備拆分成終端和模塊,一方面終端的體積和樣式更有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模塊可以先不投放啊,同一個場站特可以建設十個充電樁,只放兩個樁的模塊啊,極大節省投資啊,同樣的投資,其他企業可以建設兩個站,特可以建設10個站,錢不多也可以任性建,屌爆了有沒有。

5、主抓贏利好的項目

公交項目是充電樁行業內贏利最好項目,特的重點也都放在此方面,此外新能源車輛銷售啊,新能源汽車的長短租啊,都是來錢快的項目,特利用其行業內較大的影響力來進行車輛業務合作也是非常便利的嘛,北汽、眾泰的電動車都和特有著較深入的合作。

暫時想到這麼多,回到主題,特為什麼在虧損的狀態下還那麼瘋狂投建,一方面政府在背後推動,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騎虎難下。另一方面特在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是第一把交椅,現在投資也是 變得更加保守,轉而重視運營,沒有題主說的那麼瘋狂。手機打字不易,敲了一個小時,點個讚唄!


首先,特來電目前在充電基礎設施行業處於非盈利狀態是肯定的,並且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也很有可能處於非盈利狀態,但具體這個時間將持續多久,不得而知。業內普遍相信一種「電動汽車將會(正在)迎來『爆髮式』增長」的說法。

為什麼在虧損狀態下仍要進行充電基礎設施布局,這個問題可以將特來電推廣到國家電網、科陸這些建樁主體。

第一個原因就是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本身巨大的前景。

這是最近五年的預測,在未來10到40年時間內,在不發生大的變革的情況下,包括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電動汽車保有量占汽車保有量的比重、充電需求量在內的數據都會上升。完全可以試想一下,現有的加油站都變成了充電站,小區的停車位都攜帶充電樁的場景。

第二個原因,就是政府扶持和補貼。包括對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兩個方面的補貼。

(一)根據財政部新能源汽車補貼指導意見,2016年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降低。2016年,乘用車以純電動續航行駛里程(R)為標準,具體補貼如下:

1、純電動乘用車100km≤R&<150km每車2.5萬、150km≤R&<250km每車4.5萬、R≥250km每車5.5萬元。

2、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R≥50km每車補貼3萬元;

相比2013年-2015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純電動乘用車的續駛里程由大於等於80km提升至100km,補貼減少0.5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減少0.5萬元。

此外,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等專用車、貨車也在補貼範圍之中。

據了解,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整體看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範圍擴大;但補貼標準退坡較大,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是逐年下降的。

(二)電動汽車推廣對充電設施的獎勵標準(http://j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gui/201601/t20160118_1651632.html)

2016-2020年各省(區、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補標準

單位:輛、萬元

特來電的母公司特銳德以前是做變壓器起家的。我曾經去特來電和本土車企合資成立的公司看過,他們目前的充電樁都是出於虧損狀態。充電收費收取電費,不收服務費,政府有補貼。他們可以免費幫單位建樁,但是樁必須向社會公開使用。

自從2014年5月國家電網開放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以來,不少民營資本就開始在這一領域探索、嘗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主流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商有十餘家,包括國家電網、普天新能源、特斯拉、特來電、星星充電、南方電網、中石化、華商三優、上海富電科技、江蘇萬邦、愛充網、充電網、電樁等。這些民營資本頭破血流想要擠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行業,就是為了分這麼一塊大蛋糕。

目前,除了需求因素外,另外一個制約盈利的重要因素就是商業模式問題,也就是如何盈利問題。但是,在現階段解決這個問題是有難度的。當然,也提出了許多模式和設想,包括「充電樁+商品零售+服務消費」模式, 「充電APP+雲服務+遠程智能管理」模式,「整車廠商+設備製造商+運營商+用戶」模式,以及「車聯網」的想法等等。只要這兩個問題能夠解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維企業就能夠逐步實現盈利。


過去十年,汽車工業在中國國迎來了最好的黃金時代,但是,他在為公眾穿鑿更便利出行的同事,也讓公眾對環境的忍耐力一再接受極限挑戰。

早在2012年年初,北京市分管環境保護的副市長洪峰就層公開表示,北京市的PM2.5構成中22%以上來自於機動車尾氣排放,而在2014年環保部公開的數據中,這一比例更高。

顯而易見,「以電帶油」的汽車發展趨勢將極大左右中國節能減排的前景目標。它不僅關乎政府的減排承諾,也關乎擺脫石油主要靠進口,所帶來的的未來能源危機和憂慮,也關乎消弭部分公眾的抱怨。 進而還能催化出一個數以千計的龐大環保市場——電動汽車及其相關產業。

充電樁作為電動汽車的基礎設備便成了現在許多人關注和垂涎的風口。但充電樁行業發展初期很艱難,以國家電網為主導的充電樁建設初期步履維前,很難見到盈利,因為電動汽車少之又少。

後來老大哥也想明白了,作為電力巨頭,充電樁建設完全可以部分放開民營企業去做,不管充電樁是誰建設運營的,但總歸還得買老大哥的電。

於是乎立馬風雲突變,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其中殺出一匹黑馬,那就是特來電。特來電是特銳德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專門從事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特銳德以做變壓器起家,行業內是一個勤奮能幹的企業。

箱變主要應用於高鐵方面,後期由於高鐵市場的飽和,特銳德感受到可能來臨的危機,於是綜合考量了國內新能源行業規劃和發展,把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成為公司重大戰略轉型的巨大目標。

相較於央企,特來電布局充電樁更顯得高調而激進。由於高速公路充電設施被國企壟斷,城市成為了特來電關注的重點,截至今日,特來電的充電樁覆蓋了全國222個城市,終端總數大約16萬個總數。布局充電樁的腳步現在開始穩重有進。

這更像特來電的一場賭局,而特來電做好3年不盈利的準備。在其充電樁未來市場的藍圖中,充電樁只是一系列增值服務的基礎和跳板,也是收集新能源汽車數據的終端,而其衍生出的大數據修車、新能源汽車租賃、充電簡訊廣告植入、互聯網金融、O2O商業模式都是緊緊粘合在充電樁中,成為其增值服務。

與直接的「電費+服務費」相比,新能源汽車租賃、大數據修車等與互聯網結合的OTT,O2O模式不斷被提出來,組成了電動汽車能源互聯網的未來藍圖。

這個商業模式需要實踐和時間的考驗,但特來電作為充電行業中的翹楚,給行業多了不少創新。像其說的那樣:「不是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而是我們生產什麼市場就需要什麼。」

從0到1是創新,但1到n是複製,我們的社會需要那些不斷創新的企業來增進社會的文明。


這是新能源行業,前景好,政府支持且推行,有補貼。企業的存在不一定都是為了賺錢,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裡面。


因為當爆發的那一天你已經佔據了市場


利益相關,匿了。就像電動車大家都知道是個玩具,還大把企業投一樣。關鍵詞「補貼『、」資本遊戲「。這是一個皇帝新裝的故事,一個左手倒右手的遊戲,一個資本控制媒體和政策的經典案例。

只是這騙局太low,快騙不下去了,就算是特斯拉,如果自動駕駛不能在幾年內有重大突破,在電動車騙局發臭後,也是崩盤。


對於各種不知所云的忽悠式答案,收入=每度電費*每車平均充電時間*充電車輛數,成本=場站建設費(充電樁、變壓器、監控、消防、場地建設等初期投資和維護)+人工費(保安、移車司機、充電工)+場地租憑費,這麼簡單的數學是不會算呢,還是不敢算呢?至於說靠廣告什麼的,還不如說加油站是靠廣告營生的還靠譜一點。


不能光看眼前,眼光放長遠點來說,汽車電動化是政府主導,甚至全世界車企的共識,是大勢所趨。你想想這是多麼大一個市場?前期虧損肯定是投資人早就預料到的,不光是新能源行業,還有最近很火的滴滴、摩拜、ofo,一年虧得錢以數十億計,但有人依然願意往裡面砸錢,正是因為看好其前景。有實力的眼光長遠的企業會在資金的支持下熬過困難期,一些實力弱的則會逐步的被淘汰。

所以,只要特來電每年的虧損在預期範圍內,政策和行業不出現重大的變化。領導層面還是會繼續往裡面砸錢的。誰都可以預料到,整個充電行業就只剩幾家時,蛋糕有多麼誘人。


很多人明知道做壞事會被抓,可還是要做去。


推薦閱讀:

如何利用數學模型設計單條高速公路上的充電樁?
如何評價特來電(特銳德)公司號稱自己擁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充電樁平台?

TAG:汽車充電樁 |